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417486 上传时间:2017-08-05 格式:DOC 页数:175 大小:1.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5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5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5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5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第一单元主备: 李琼美 使用人: 2014 年 月 日教材分析单元主题:这一单元以“春天里的发现”为主题。一年级下册,学生也学过一组以春天为主题的课文。虽然两组教材都以春天为主题,但是,无论从导语还是从课文,我们都会发现这组教材与一年级下册第一组教材有不同之处。本组教材不仅引导学生感受春天,而且激励学生走进春天,去发现春天的特征,去探索春天的奥秘。我们来比较一下两个导语就可以发现他们的区别了:第一单元的导语是这样写的:春天来了!快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春天吧!重点是让学生感受春天。而本单元的导语是这样说的:我发现春风是轻轻的、暖暖的,春雨是细细的。我们走进春天,留心观察,一定会有更多的

2、发现。应该说第四册“ 春天里的发现” 是建立在一年级下册“春天” 单元学习的基础上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已学的知识和学习体会展开进一步的学习,使学生在已有的对春天的感悟的基础上,去发现春天、观察春天、想象春天,甚至能画春天、唱春天、说春天、写春天等等。单元内容:本组教材的内容包括导语、找春天、古诗两首、笋芽儿、小鹿的玫瑰花四篇课文和语文园地一。课文简介:1、找春天一文中作者用了四个排比句,以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孩子们在春天里的发现。“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解冻的小溪丁丁冬冬,那是春天的琴声吧?”从这些句子中

3、孩子们体会到了春天的美、体会到春天的乐趣。2、白居易的草,孩子们感受到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孩子们从诗中感受到孩子在花中捕蝴蝶的快乐。3、笋芽儿一文中通过许多描写春雨、春雷、春光的优美句子。孩子们从中感受笋芽儿的成长过程,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4、小鹿的玫瑰花这是一篇能够引起学生思考而有所感悟的童话故事。故事的表层,小鹿栽下玫瑰花后,由憧憬到失望,从惋惜到高兴,在巧合中表现趣味。故事的深层,蕴含着“能够给别人带来快乐,自己也快乐”的人文思想,正如“语文园地二”读读背背中的一句话:“赠人玫瑰,手有余香”。5、语文园地一:我的发现,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生活中有许多

4、事物之间非常相似。日记月累中的读读认认要求学生学会用熟字加偏旁来记住字,从读读背背中会背四副春天的对联,我会说中要求学生会填偏正式的短语。口语交际要求学生有“新”的发现,并把新的发现通过展示台给师生看。宽带网,让学生会收集春天的资料。 - 2 -教学目标1、 认识 47 个生字(课文中 38 个,语文园地中 9 个),书写39 个汉字。2、通过四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一的学习,让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和诗。3、从本单元中让学生从内容中感悟春天,体会春天的乐趣,并从文中感悟人生道理。 教学重点1、 正确认读,书写本单元的 39 个生字,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积累好词,好句。2、让学生能正确

5、、流利,有感情的朗读本单元的课文和诗。教学难点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从内容中感悟春天,体会春天的乐趣,并从文中感悟人生道理。 课时安排 12 课时1 找春天第一课时主备: 使用人: 2014 年 月 日教学内容 1 找春天学习目标1、会认 9 个生字,会写 9 个生字。2、积累“寻找、柳枝、嫩芽、遮遮掩掩、躲躲藏藏、丁丁冬冬”等词语。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会认、会写、会用本课的 9 个生字;能正确认读本课的 9 个认读字。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法学法 观察法,朗读法。- 3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

6、入新课(有多媒体的学校用课件观看春游活动的场面,没多媒体的学校让学生双休日观察春天的美景或看课文第一页至第三页的插图。)1小朋友,通过刚才观看的春游活动场面,你能说说在活动时你发现了什么吗?2学生自由表达,谈谈自己的收获。3过渡:春天来到了,大自然发生了很大变化,下面让我们看看书上的小伙伴在哪里找到了春天板书:找春天二、初读课文,合作识字1自由读课文,读通句子,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2同座合作,互相检查,不认识的字互相教一教。3过渡:刚才小朋友自学得很认真,在自学时,你们发现哪些字最难读,谁愿意当小老师来教大家读一读。4出示生字(1)小老师领读,学生跟读。(2)交流识字情

7、况。(说说哪几个字已经认识,不用教了。)(3)演示识字方法。师:拿一朵花躲在身后,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字?(躲)用“躲”字组词。(4)汇报识字方法。看实物猜字(躲、符、鹊);做动作猜字(羞、遮、掩、探、触);画图认字(嫩)5出示词语。脱掉 奔向 害羞 遮遮掩掩 躲躲藏藏 探出 音符 解冻 嫩芽 丁丁冬冬开火车认读。6. 默读课文。要求把生字词带到课文中再读一读。做到不出声,读正确、通顺。三、细读课文,指导写字1指名读自然段。一边读一边评。2带着感情朗读。3指导写字。要让学生先观察范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脱、冻、溪、掩、探、摇:都是左窄右宽的字,教师可引导学生归类学习。个性化修改:- 4 -野、躲、

8、解:左右一样宽,笔画较多,重点指导。强调“身”字做偏旁时的变化。4学生交流。体会字体美观、规范。5教师范写。“溪、野、躲、解”几个难写的字。6学生仿写。在书上仿写两个,身坐端正,字写规范、美观。四、轻声齐读,整体感知1齐读,想一想我们跟随作者找到了什么?春天发生了什么变化?2学生交流。3学生质疑,合作研究。五、朗读课文,扩展活动1让父母当评委,朗读课文。2向父母介绍学习了找春天这篇课文学会了哪些字,发现了什么。板书设计 脱掉 奔向 害羞 遮遮掩掩 躲躲藏藏 探出 音符 解冻 嫩芽 丁丁冬冬作业设计照样子,写词语。遮掩 遮遮掩掩 认真 快乐 真正 来往 高兴 教学反思1 找春天第二课时主备: 使

9、用人: 2014 年 月 日- 5 -教学内容 1 找春天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感受大自然的魅力。2培养观察自然、发现自然的能力,激发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体会春天的生机与美丽,背诵课文。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感悟初春的美好。教法学法 观察法、发现法。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绘画纸。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一、谈话,激趣导入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和小朋友一起走进了春天,通过我们留心观察,我们发现了春天大自然有很大变化。问:春姑娘找到了什么?(生一边说,师一边画、一边写。)小草 野花 嫩芽 小溪二、学文识字1我们在田野上找到了春姑娘,

10、自读第四至第七自然段,小组内口头填空:(探出头的小草)是春天的眉毛。(早开的野花)是春天的眼睛。(点点嫩芽)是春天的音符。(解冻的小溪)是春天的琴声。如果换一换说法,怎么说?(体会草芽尖尖像眉毛,野花开放像慢慢睁开眼睛,嫩芽吐绿时远远望去像跳动的音符,解冻的小溪流动时发出丁丁冬冬的声音,像唱着春天的歌。将初春的自然美景与语言文字的准确表达结合起来,感受初春的美和语言的美。 )2朗读第四至第七自然段并练习背诵。三、学文拓展1多种形式朗读第八自然段,并背诵。说一说你还在哪儿找到了春天。 (让学生描述自己找到春天时的感受,进一步体验发现春天的快乐,激发热爱春天的情感。2播放春天在哪里的歌曲。个性化修

11、改:- 6 -四、拓展,升华情感1启发谈话:说一说,我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触到了什么,她是什么样子。要求:可以一边读文,一边听歌,一边联系生活发表见解;同桌互说;小组讨论;找伙伴探讨。2.争当小画家,动手画一画美丽的春天。(准备画纸,小组创作。)板书设计看到了 小草 、野花、树木听到了 小溪 、喜鹊、 杜鹃1、找春天 闻到了 花香 、春的气息触到了 荡秋千、摇啊摇(春风)作业设计1、按课文内容填空。_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_吧?_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_吧?_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_吧?解冻的_丁丁冬冬,那是春天的_吧?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反思2 古诗两首

12、第一课时主备: 使用人: 2014 年 月 日教学内容 2 古诗两首学习目标1、会认本课生字,会写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草 。3、通过学习古诗草 ,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7 -教学重点 认读本课生字,能正确理解古诗草的词语及诗句的意思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古诗草 ,能正确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法学法 朗读法、背诵法、观察法。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棵小草。教学过程:一、看草原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件播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或观察野外的草地。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大草原吗?这一节课,就由老师带你们到大草原去走一趟,领略一下大草原生机勃勃的美丽风光。现在,先请大家闭上眼

13、睛一边欣赏音乐,一边跟着老师到大草原去。述: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长满了茂盛的野草,这些野草每年都会枯萎一次,又会茂盛地生长一次。熊熊的野火也烧不完这些顽强的小草,来年春风一吹,它们又会重新生长出来了。 师:请大家睁开眼睛看看。(课件出示草原图)师:这就是我们所去的大草原了。你觉得这大草原美吗?我国唐朝的伟大诗人白居易看到小草在茫茫的大草原上不怕风、不怕雨,顽强地生长,触发了内心的感情,就写下了一首诗,名字就叫草。 板书:草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借助拼音学生自读课文,要读准字音。2认读生字卡片,扫清字音障碍。3再读课文,质疑。师: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古诗,先请同学们来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读准每

14、个字的读音,边读,边思考三个问题。 (出示问题,教师读一次) (1)课文是怎样写草的?想想每句写什么? (2)联系课文内容,想想“离离、枯、荣、尽”的意思。 (3)文中哪两句诗点明了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交流初读情况:刚才,大家都读得非常认真。现在,我要请几位同学给大家朗读一次,看看怎么样?(黑板出示古诗草 )三、学习古诗,理解意思同学们在哪儿见到过草?(路旁、校园、公园、草原)小草个性化修改:- 8 -不像花朵那样鲜艳多彩,它是极为平凡的,甚至于我们都不去注意它。诗人要写小草什么呢?1理解第一行诗句。(1)课件出示草原图。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地方?(草原)(2)你从哪句诗中知道的?(离离原上草)这里的“原”是平原。(3)草原上的草长得怎么样?引导学生说出“茂盛”一词。“离离”就是草长得很茂盛。(4)谁能把这一句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草原上的草长得非常茂盛)2理解第二行诗句。(1) “一岁一枯荣” ,谁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