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工具校验方法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417483 上传时间:2017-08-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量工具校验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测量工具校验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测量工具校验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测量工具校验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工具校验方法(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千分尺的内校规程 A. 检查千分尺测量接触面是否平整、干净、无污垢、锈迹,刻度是否清晰。 B. 扭动千分尺螺栓调校零位,是刻度对准零点。 C. 根据不同量程的千分尺选择适宜的标准基块 3-4 块(可对标准基块组合测量) ,每块基块连续测量三次,每次测量值应在允许范围内,允许误差范围为0.01mm 。 D. 外径千分尺的校验:任意取 5-6 块标准基块,取两块量块(构成测量的基准面)夹紧一块量块成“H”型,扭动螺栓使外径千分尺的测量端张开后靠紧两基准面进行读数,每块测量三次,每次测量值均应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允许误差范围为0.01mm 。 E. 两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范围内,判校准合格游

2、标万能角度尺内校规程 以外校合格的量块作校验基准。 A. 检查游标万能角度尺主体及辅助尺有无变形,紧固螺丝是否松动,刻度是否清晰,扭动旋转螺丝刻度尺表盘是否平稳、平滑。 B. 取外校合格的 80mm、100mm 标准量块各一块将两块量块平放在台面, 2 个测量接触面垂直形成 90内、外角。 C. 将游标万能角度尺调至 90刻度,再贴紧量块的 90外角,扭动旋转螺丝使游标万能角度尺的两个测量面与量块的 90外角充分接触至无任何缝隙,记录表盘读数再重复两次测量。 D. 按以上动作重复测试量块的 90内角。 E. 每次测量精度允许误差在2内判定合格。钢尺、卷尺的内校规程 标准设备:标准钢尺。 A.

3、检查钢尺、卷尺的刻度是否清晰、钢片是否平齐,否则更换。 B. 钢尺校准时,取一基准平面,把基准钢尺的零点和待校准尺的零点贴紧该平面,基准钢尺的刻度对照待校准钢尺的刻度,允许误差 1mm。 C. 卷尺校准时,把基准钢尺平放在基准平台面上,拉开卷尺,用卷尺零点勾住钢尺的零点的一端并贴紧钢尺。 D. 分别核对被校尺和基准尺的刻度,核对点 100mm、500mm、1000mm ,第一次完成后,再进行第二次,第三次。两尺读书为 100mm、500mm、1000mm 时,允许误差1mm。 E. 当被校准的卷尺长度超出基准钢就的长度时,按每 100mm 分段校准,最大允许累积误差为2mm。 F. 历次测量值

4、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且卷尺的累积误差在2 mm 范围内) ,判校准合格。 每三个月校准一次,并填写检测设备校准记录 。游标卡尺内校规程 用外校合格的量块作为检验基准,在清洁无尘的环境下进行校准。 A. 检查卡尺测量接触面是否平整、干净、无污渍、锈迹,带表卡尺表头的指针是否完好,有无松动,刻度是否清晰,推动表头是否平稳、平滑。 B. 调校零位,或使指针对准零点。C. 取 23 块任意基准量块进行度量,量块被测面要干净、平整。每块连续测量三次,每次测量值均应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允许误差范围根据不同卡尺的精度分为0.01mm、0.02mm。 D. 测内径接触面磨损程度:取两块量块(构成测

5、量的基准面)夹紧一块量块成“H”型,然后移动表头,使卡尺上面的测量端张开后靠紧两基准面进行读数,每块测量三次,取平均值。测量值与标准值根据不同卡尺的精度分为0.01mm、 0.02mm。 E. 可根据不同量程的卡尺选用不同的基准量块或组合进行校准。 F. 历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判校准合格。角尺的内校规程 对各类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值和适用性保持完好。适用于公司的直角钢尺的内部校准,以外校合格的标准量块,内校合格的 500mm 游标卡尺作为校验基准,在清洁无尘的环境下进行校准。 步骤: A. 检查直角钢尺有无变形,紧固位是否松动,刻度是否清晰、表面无污渍、锈迹,内、外测

6、量接触面应平整、干净。 B. 500mm 游标卡尺定位在 500mm 处,将直角钢尺零刻度贴紧游标卡尺的零刻度,对照比较钢尺的刻度,取两个测量点(直角钢尺正、反面刻度各取 1 个测量点) ,测试三次,每次测量值均应在1mm 范围内。 C. 取外校合格的 80mm、100mm 标准基块各一块,将两块基块平放在台面, 2 个接触面垂直形成 90内、外角,再把待测角尺的内角贴紧量块的外角,观察钢尺测量面不能出现缝隙,角尺的内角呈 90判定为合格。 D. 用同样的方法测量待测角尺的外角,外角呈 90判定为合格。 每三个月校准一次,并填写检测设备校准记录深度卡尺内校规程 A. 检查深度卡尺的测量接触面干

7、净、无污渍、锈迹,刻度是否清晰。 B. 将参照平台表面擦拭干净,划线尺、深度卡尺垂直放置使刻度归零。取出 34 块标准量块,放在平台进行测量,每块测量 3 次每次测量值均在允许误差0.02mm 范围内。 C.两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判校准合格电子称内部校准规程1 目的 对电子称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 范围 适用于调配方时所使用的电子称(0300g) 。 3 校准用基准物质 外校合格的标准砝码。 4 环境条件 室温。 5 校准步骤 51 清洁被校电子称载物台,进行归零。 52 分别使用 10,20,50,100, (100100) , (100100

8、 50202010)g 的砝码进行校准。每个重量读数三次取平均,记录载内校记录表中。 53 根据下式计算误差: ()=(G-g )/G100 式中:G-标准砝码示值;g-电子称读值。 54 所有校准值的误差均在1以内,判校准合格。 6 相关记录 内校记录表。温度计内部校准规程 1 目的 对温度计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性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 范围 适用于测量溶液温度所使用的水银温度计。 3 校准用基准设备 外校合格的数显温度表(精度 0.1). 4 环境条件 室温。 5 校准步骤 51 检查玻璃体是否破裂及刻度是否清晰,否则更换。 52 用一透明容器盛装适量自然溶解的冰水混合物。 53 把温

9、度计有水银液体的一端放进冰水混合物中,然后观察水银柱的变化情况。 54 待水银柱变化稳定,再对照温度计刻度是否在 0的位置,记录读数。 55 第一次测量完成后,取出温度计,待水银柱回到自然的位置后,重新第二次测量,这样连续测量三次,取得结果再取其平均值,记录在内校记录表内,允许误差1.0。 56 以上步骤完成后,把温度计放在 50以下的温水中(30为宜) ,用基准数显温度表进行校对(把探头放在水银柱旁边的温水中) ,对比并记录温度计的和基准温度表的温度读数。 57 第一次测量完成取出温度计,待水银柱回到自然的位置后,再进行第二、第三次测量,测量结果取其平均值,记录在内校记录表内,允许误差1.0。 58 把温度计放在 50以上的热水中(80为宜) ,重复 5.6、5.7 相关步骤。 59 三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该温度计判校准合格。 6 相关记录 内校记录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