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应急预案及危险源控制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174198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3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现场应急预案及危险源控制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施工现场应急预案及危险源控制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施工现场应急预案及危险源控制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施工现场应急预案及危险源控制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施工现场应急预案及危险源控制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施工现场应急预案及危险源控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现场应急预案及危险源控制(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A2-1 表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报审表工程名称:*工程(一期)四标段 编号:致: *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监理单位)我方已根据施工合同的有关规定完成了施工现场应急预案及危险源控制 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并经我单位上级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请予以审查。附件:施工方案 承包单位(章): 项目经理: 日 期: 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专业监理工程师: 日 期: 总监理工程师审核意见:项目监理机构(章): 总监理工程师: 日 期: 本表一式三份,经项目监理机构审核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承包单位各存一份。2*工程施工(一期)四标段工程施工现场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及危险源控制编

2、制 人: 审 核 人: 批 准 人: 编制日期: 年 月 日执行时间: 年 月 日*工程施工(一期)四标段项目部编写二0一一年二月二十八日3安徽省江北产业集中区安置房工程(一期)四标段施工现场安全事故应急预案1、 概述根据建设工程的特点,工地现场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有:坍塌、火灾、中毒、爆炸、物体打击、高空坠落、机械伤害、触电等,应急预案的人力、物资、技术准备主要针对这几类事故。应急预案应立足于安全事故的救援,立足于工程项目的自援自救,立足于工程所在地政府和当地社会资源的救助。2、 应急组织应急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为该小组组长,主管安全生产的项目副经理、技术负责人为副组长;现场抢救组:项目部专职安

3、全员为组长,安全员、班组兼职安全员为现场抢救组成员;医疗救治组:项目部医务负责人为组长,医疗室全体人员为医疗救治组成员;后勤服务组:项目部后勤负责人为组长,后勤部全体人员为后勤服务组成员;保安组:项目部保安负责人为组长,全体保安员为组员。领导小组组长:*应急组织机构图副组长:* 副组长:*现场抢救组:* 医疗救治组:* 后勤服务组:* 保 安 组:*4应急组织的分工及人数应根据事故现场需要灵活调配。应急领导小组职责:建设工地发生安全事故时,负责指挥工地抢救工作,向各抢救小组下达抢救指令,协调各组之间的抢救工作,随时掌握各组最新动态并做出最新决策,第一时间向110、119、120、企业救援指挥部

4、、当地政府安监部门、公安部门求援或报告灾情。平时应急领导小组成员轮流值班,值班者必须住在工地现场,手机 24 小时开通,发生紧急事故时,在项目部应急组长抵达工地前,值班者即为临时救援组长。现场抢救组职责:采取紧急措施,尽一切可能抢救伤员及被困人员,防止事故竟一步扩大。医疗救治组职责:对抢救出的伤员,视情况采取急救处置措施,尽快送医院抢救。后勤服务组职责:负责交通车辆的调配,紧急救援物资的征集及人员的餐饮供应。保安组职责:负责工地的安全保卫,支援其他抢救组的工作,保护现场。3、救援器材应急领导小组应配备下列救援器材:(1) 医疗器材:担架、氧气袋、塑料袋、小药箱;(2) 抢救工具:一般工地常备工

5、具即基本满足使用;(3) 照明器材:手电筒、应急灯 36V 以下安全线路、灯具;(4) 通讯器材:电话、手机、对讲机、报警器;(5) 交通工具:工地常备一辆值班面包车,该车轮值班时不应跑长途;(6) 灭火器材:灭火器日常按要求就位,紧急情况下使用。4、应急知识培训应急小组成员在项目安全教育时必须附带接受紧急救援培训。培训内容:伤员急救常识、灭火器材使用常识、各类重大事故抢险常识等。务必使应急小组成员在发生重大事故时能较熟练的履行抢救职责。5、通讯联络项目部必须将 110、119、120、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成员的手机号码、企业应急领导组织成员手机号码、当地安全监督部门电话号码,明示于工地显要位置

6、。工地抢险指挥及保安员应熟知这些号码(见张贴于墙上的通讯录) 。6、事故报告工地发生安全事故后,企业、项目部除立即组织抢救伤员,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和保护事故现场,做好善后工作外,还应按下列规定报告有关部门:5轻伤事故:应由项目部在 24 小时内报告公司领导、安质部和企业工会;重伤事故:公司应在接到项目部报告后 24 小时内报告上级主管单位,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工会组织:重伤三人以上或死亡一至二人的事故:公司应在接到项目部报告后 4 小时内报告上级主管单位、安全监督部门、工会组织和人民检察机关,填报事故快报表 ,公司主管经理、安质部经理接到项目部报告后 4 小时应到达现场;死亡三人以上的重

7、大、特别重大事故:公司应立即报告当地市级人民政府,同时报告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工会组织、人民检察机关和监督部门,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或委托人)应在接到项目部报告后 4 小时内到达现场;急性中毒、中暑事故:应同时报告当地卫生部门;易爆物品爆炸和火灾事故:应同时报告当地公安部门。员工受伤后,轻伤的送现场医务室医治,重伤、中毒的送医院救治。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的,企业应在 8 小时内通知劳动行政部门处理。基础工程预防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基础工程中的土方坍塌是建筑施工五大伤害之一,由于进行土方工程作业的大多是农民工,安全意识较差,企业如不重视,很容易发生伤亡事故,因此企业应加强和重视土方开挖的安

8、全管理,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防止事故的发生和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基础工程预防控制措施1、 基坑开挖专项方案编制1.1 基坑概况:包括土质分层、放坡坡度、开挖方向、开挖次序及可能出现的地质扰动情况的具体措施。1.2 绘制基坑开挖施工平面图和剖面图1.2.1 基坑开挖施工平面图包括施工分段、挖掘机开挖次序流向、汽车运输路线等。1.2.2 基坑开挖施工剖面图:施工分层、边坡坡度、排水沟和防止扰动土防陷措施等具体位置和标高。2、基坑监测2.1 监测项目:包括周围建筑物、地下管线变形、地下水位及各种支撑内力位移等。62.2 绘制监测点平面、剖面位置示意图:包括监测点数量、水平位置及标高、监测次

9、数等。2.3 监测要求:包括监测方法、精度要求、监测周期、监测资料的记录收集、管理和分析、信息反馈情况及处理意见等。2.4 监测资料记录应列表标明监测日期、形象进度、测点编号、正倒镜读数、位移量等内容,并由监测员、记录员、监测组长签名。2.5 基坑的监测点必须牢固醒目,确保监测点在监控阶段不受破坏。2.6 基坑监测后获得的准确数据应及时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和评价,并针对可能出现的险情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施工,并提交完整的监测报告。3、 劳动组织和施工机械设备3.1 基坑施工应成立现场指挥管理小组,建立项目经理、项目质安员、施工员和施工班长的三级责任制。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3.2 应按照施工特点,

10、详细列表标明各种施工机械、设备、工具的型号、规格、数量及必要说明。3.3 施工过程各阶段应编制科学的施工进度计划,并记录好晴雨表。4、加强安全技术交底,做好过程控制4.1 坚持各施工阶段有针对性召开安全技术交底和班前活动会议,结合施工过程出现的情况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施工安全质量。4.2 土方开挖前,应确认地下管线的埋置深度、位置及防护要求后,制定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并经项目分管负责人审批签字后方可作业。 4.3 土方开挖时除对边坡进行监测外,还应对相邻建(构)筑物、道路的沉降和位移进行观测,并将记录资料情况进行整理汇报。4.4 基坑开挖前应根据地质情况,系统规划好排水方案,并在基坑开挖平面

11、图和剖面图上明确其位置和标高。4.5 支撑拆除时应按照基坑回填顺序自下而上逐层拆除,随拆随填,防止边坡塌方或相邻建(构)筑物破坏。必要时应采取加固措施。4.6 基坑应在适当位置处设有专用上下通道,并在周边设置 0.6m 和 1.2m 各二道防护栏杆。4.7 基坑开挖后,土方应按运输路线及时运走,严禁基坑周边堆放建筑物料及施工机械设备。5、 控制要点75.1 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施工顺序和操作规程施工。5.2 施工过程如有异常情况出现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并采取简单防治措施,防止更大安全事故发生,同时由施工班长向项目经理如实汇报施工情况。5.3 对施工过程中出现与钻探或设计资料存在较大差别时,项目

12、经理应及时上报并会同勘察、设计及监督等部门研究具体防治措施,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序进行。5.4 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基础垫层应立即施工,尽快组织模板及钢筋混凝土浇筑工序和回填土的连续施工,尽量减少基坑暴露时间。6、 技术措施6.1 按土质放坡 :施工中,要按土质类别,较浅的基坑要采取放坡措施,较深的基坑要考虑采取护壁桩、锚杆等技术措施,必须有专业公司进行防护施工。 6.2 降水处理:对工程标高低与地下水以下,首先要降低地下水位,对相邻建筑物必须采取有效安全防护措施,并进行认真观测。6.3 基坑上堆土要有安全距离,严禁在坑边堆放建筑材料,防止动荷载对土体的震动造成原土层内部颗粒结构发生变化。6.4

13、 土方挖掘过程中要加强监控。6.5 杜绝“三违”现象。基础工程应急预案根据基础工程施工特点,施工现场有可能发生土方坍塌、井下有毒气体中毒、孔壁塌方、未使用安全电压时的井下触电、坠物或坠落伤人,应急预案的人力、物资、技术准备主要针对这几类事故。施工现场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应急小组,应急小组下设现场抢救组、医疗救治组、后勤服务组、保安组。应急组织的分工和人数应根据现场需要灵活调配,同时应明确各小组的职责,应急领导小组应做到指挥有序、抢救及时、配合默契、决策果断、信息畅通。现场应急救援应配备担架、氧气袋、塑料袋、小药箱 、手电筒、应急灯、36V 以下安全线路、灯具、手机、报警器等。当现场发生应急事

14、故时,应启动应急救援体系:报告联络有关人员(紧急时立刻报警、打求助电话) 成立应急领导小组 必要时向社会发动救援请求 实施应急救援, 保护事故现场、上报有关部门做好善后处理,具体应急救援措施为:1、 土方坍塌81.1 当施工现场的监控人员发现土方或建筑物有裂纹或发出异常声音时,应立即报告给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并立即下令停止作业,并组织施工人员快速撤离到安全地点。1.2 当土方或邻近建筑物发生坍塌后,造成人员被埋、被压的情况下,应急救援小组全员上岗。除应立即逐级报告给主管部门之外,应保护好现场,在确认不会再次发生同类事故的前提下,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抢救受伤人员。1.3 当少部分土方坍塌时,现场抢

15、救专业救护人员要用铁锹进行撮土挖掘,并注意不要伤及被埋人员;当邻近建筑物整体倒塌,造成特大事故时,由市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指挥,各有关部门协调作战,保证抢险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要采用吊车、挖掘机进行抢救,现场要有指挥并监护,防止机械伤及被埋或被压人员。1.4 被抢救出来的伤员,要由现场医疗室医生或急救组急救中心救护人员进行抢救, 用担架把伤员抬到救护车上,对伤势严重的人员要立即进行吸氧和输液,到医院后组织医务人员全力救治伤员。1.5 当核实所有人员获救后,将受伤人员的位置进行拍照或录像,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等待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处理。1.6 对在土方坍塌和建筑物坍塌死亡的人员,由企业及市善后处理组负责对死亡人员的家属安抚,对伤残人员予以安置和对财产予以理赔等善后处理工作。2、 人工挖孔桩事故人工挖孔桩作业时有可能发生有毒气体中毒,孔壁塌方,未使用安全电压井下触电、坠物或坠落伤人等。2.1 最早发现者立即大声呼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