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预案的几点体会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173493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编制预案的几点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编制预案的几点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编制预案的几点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编制预案的几点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编制预案的几点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编制预案的几点体会(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制某公司突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几点体会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可接受危险的阈值也呈不断降低的趋势,又由于重大事故的突发性、复杂性、危险性和灾难性等特点,因此重大应急事件的应急预案的编制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高度重视下也越来越成为各个企业的主动行为,预案管理也成为企业事故预防和控制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为了规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管理,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增强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国务院有关规定,制定了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 17 号) 。

2、那么企业如何来编制预案,什么样的预案又是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及标准要求呢?应急预案的编写对许多企业来说是个全新的工作要求,而如何能使预案更具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减灾功能性,也成为预案编制单位苦苦追求的终极目标。应急预案分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综合应急预案是从总体上阐述处理事故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应对事故的综合性文件。专项应急预案是针对具体的事故类别(如危险化学品泄漏等事故) 、危险源和应急保障而制定的计划或方案,是综合应急预案的附件。我们在编制某汽车内饰件公司综合预案时,依据的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

3、90022006)中的各章节的内容进行编制的。但是在编制预案的前期,我们要做大量的资料收集、风险分析、公司的应急能力评估等工作。只有这些具体的工作做好后,才能依据编制导则的要求并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来进行编制。否则,预案不会有针对性与可操作性的。笔者在参与某公司突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过程中有几点体会,与同行进行交流。企业预案的编制是要求各部门要全部参与进来,另外还要有时间和必要的经费保证能够使参与人员有可能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因为应急预案的编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危险分析、评价,脆弱性分析、资源分析、到法律法规要求的符合性分析,从现场的生产过程到防护能力及演练,如果没有充足的时间保证就难以

4、保证预案的编制质量。一、首先在编制预案时要有三个明确:明确职责、明确程序、明确能力与资源1、明确职责 事故应急救援是一项涉及面广、专业性强的工作,它涉及指挥、消防、救灾、疏散、设备抢险、急救等多方面的工作,在一个单位要依靠各个部门甚至外界力量的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明确职责就是必须在应急预案中明确现场总指挥、副总指挥、应急指挥中心以及各应急行动小组在从应急程序启动到应急程序结束整个过程中各自所担负的职责。职责明确可以在应急事件发生时迅速形成统一指挥、分级负责、事事有人管的高效组织指挥和行动体系,避免互相推诿延误救援行动和避免现场总指挥因临时任用指派应急事件职责而可能导致的因用人不当或指派任务不当而

5、造成整个应急行动效率低下甚至造成应急行动失败的严重后果。明确职责后,在编制时就要包括以下内容:1)应急小组人员确定:因应急救援队伍各部分担负的任务不同,各部门人员在综合素质、专业知识方面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指挥人员应具有统率全局或局部工作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权威,熟悉地域情况或企业生产系统情况,有一定的经验,在紧急时刻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对于行动小组成员,应熟悉本岗位的各种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置程序,熟练掌握每种器材的使用方法,知道意外情况的处理方法。2)应急组织机构建立:必须保证统一指挥。在紧急情况下,多头指挥将会让一线救援人员无所适从,以致贻误战机,失去应急救援的有利时机。因此,在职责编写时

6、必须明确各应急小组在应急行动时执行谁的指令。3)应急人员的职责:应明确规定各应急小组的指挥权限,职责和任务。每一项任务都有对应的人员负责。根据任务的类型赋予其相匹配的权限。2、明确程序 明确程序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要尽可能详细地明确完成应急救援任务应该包含的所有应急程序以及对各应急程序能否安全可靠地完成对应的某项应急救援任务进行确认;二是这些程序实施的顺序及各程序之间的衔接和配合。明确程序可以保证应急指挥中心在应急事件发生后有条不紊地高效指挥应急救援,防止决定疏漏,避免太多的临时决定影响指挥的效率和临时决策失误可能造成的灾害扩大。应急程序的编制要点主要应包括以下方面:(1)程序完整性的自我

7、审查:在事故期间通讯系统是否能正常运作,包括明确相互认可的通告、报警形式和内容(避免误解 );明确应急反应人员向外求援的方式;明确向公众报警的标准、方式、信号等;明确应急反应指挥中心怎样保证有关人员理解并对应急报警作出反应。人员是否能安全撤离,包括明确负责执行和核实疏散职工人数的机构以及疏散职工的集中清点场所。应急小组能否及时到达参与事故抢救,包括预测应急救援的极限时间以及如何在极限时间内如何有效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形成战斗力投入现场救援的一系列相关程序。当危险源确定以后,首先应对应急救援任务进行分析,确定应急救援需要完成哪些任务,对这些任务进行分解、归类,确定需要哪些职能部门来完成并形成组织框架

8、,再在框架形成的基础上将任务逐条分解落实到各组织框架中。(2)程序实施顺序及其相互之间的衔接和配合应急救援的各个行动完整性程序编制完成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要按照高效有序的原则对各救援行动程序进行组织编排,特别对程序的前后衔接及一些必须交叉进行的程序的沟通协调配合进行尽可能详细的说明。这方面的编写应坚持效率优先的原则。在程序实施顺序及相互之间的衔接和配合编制过程中应始终将应急救援效率和救援效果摆在第一位考虑。3、明确能力与资源 明确能力与资源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明确企业现有的可用于应急救援的设施设备的数量及其分布位置;二是明确企业的应急救援队伍的应急救援能力,如救援队伍对现有应急设施设备的装备使用

9、能力以及该能力对灾害的控制能力的评估等。应急能力和资源的评估可以让应急指挥中心在应急事件发生时迅速果断地对是否有足够的资源来执行应急预案;能否有效控制事故的进一步扩大作出评估,在第一时间决定是否申请外部环境支援,最大限度地避免灾害影响区域的扩大,是应急启动等级标准的重要参考依据。明确能力与资源方面的编制要点主要有:应急救援设施设备应尽可能详细地列出企业可用于应急救援的设施设备清单及安装、存放位置,如通讯器材,危险监测设备,个体防护装备,急救器材、药品,消防设施设备,救援交通工具及抢险、抢修设备和工具等。应急救援队伍的训练水平现状的准确评估。应急救援队伍的装备作战能力的综合性评估。列出与有关机构

10、签订的互援协议。包括临近的单位、消防队、医疗机构。二、危险因素分析与风险分析在危险因素分析及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基础上,确定本单位可能发生事故的危险源、事故的类型和后果,进行事故风险分析,并指出事故可能产生的次生、衍生事故,形成分析报告,分析结果作为应急预案的编制依据。危险分析和应急能力评估是编制预案的关键,所有应急预案都是建立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的。危险分析是应急预案编制的基础和关键过程。危险分析的结果不仅有助于确定需要重点考虑的危险,提供划分预案编制优先级别的依据,而且也为应急预案的编制、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提供必要的信息和资料。危险源辨识内容:1、识别企业现有的风险,哪些是重大风险,对现有的

11、或计划中的作业环境和作业 组织中存在的重大危害和风险进行识别、预测和评价。2、确定现有的应急措施或计划采取的应急措施是否能消除危害或控制风险,然后对其脆弱性进行分析。3、现有的适用的法律及法规。4、查阅相关文献。如疏散计划、防火计划、安全操作程序、安全评价、企业附近的社区情况、住宅工厂加油站商业区等。危险源辨识及分析以及一些定量的评价可以参照企业的安全评价报告,但觉不是照搬照抄,要依据企业的具体情况来分析。在危险分析中最重要的是脆弱性分析,脆弱性分析是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分析这些危险源一旦发生重大事故后,其周边哪些地方和哪些人员容易受到破坏或伤害,主要包括: 受事故或灾害影响严重的区域; 重

12、要防护目标及人员数量和类型(防护目标如政府机关、医院、学校、托儿所、重要设备设施等;人口类型如居民、职员、敏感人群等);可能遭受破坏的私人和公共财产,包括基础设施和运输线路等;可能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危险源辨识与脆弱性分析时,确定辨识与分析的深度是非常重要的。三、企业应急能力的评估依据分析结果,对应急资源进行需求分析,评估现有的应急能力,比如内部应急资源、外部应急资源。那么企业在做应急能力评估时最难的还是定量定量应急能力的评估。比如:安全疏散时间模型等算出所需安全疏散时间。根据以上的前期的准备工作后,就是预案的编制阶段了。应急救援预案是企业应对突发应急事件的纲领性文件,它必须具备科学性、实用性和权威性的要求,需要统筹考虑企业和社会的利益,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其实,预案编制后的对人员的培训及演练是最重要的。经过培训,使企业各级人员知道在发生事故时应该做什么,培训的内容针对不同的岗位、人员也是不一样的。由于应急事件的突发性和不可预知性以及人们对突发应急事件认识的盲区,希望应急救援预案编写一蹴而就是不现实的,它也必须通过不断的演练甚至于经受应急事件本身的救援考验来不断达到持续改进使之完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