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施工标准化方案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171146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工程施工标准化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公路工程施工标准化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公路工程施工标准化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公路工程施工标准化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公路工程施工标准化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路工程施工标准化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工程施工标准化方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施工标准化方案一、工地建设标准化1、项目经理部、试验室及各施工队驻地生产生活设施均按照标准化施工指南要求进行建设。设置专用会议室,并在会议室内张贴制作标准的工程简介、组织机构框图、线路平纵面图、桥梁立面图、平面图和断面图、工程形象进度图和网络计划图、安全质量保证体系、晴雨表、施工场地布置图、各种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等,并设置 1m2的写字板。2、本标段投入工程物资和施工准备数量较多,规格、型号多样,将根据工程需要陆续进场。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材料存放做到集中存放、保管、领用,确保不受潮、不损坏、不失窃。袋装水泥堆放应在建造好的防雨防潮的水泥库内,垫高离地面 30CM 以上,远离四周墙体 30CM

2、 以上。3、所有施工场地计划用 20CM 厚水稳碎石、25CM 厚水泥混凝土硬化,并设置排水沟,隔料仓,材料按要求堆放并立好标识牌。4、按照规范要求设置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安全文明标识和安全防护设施,施工现场拟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牌 20 面,施工标志牌 50 面,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操作规范进行施工,加强安全管理,特别是用电、防火安全管理。5、生活区(1)食堂、厕所食堂厨房和餐厅分离,厨房内全部采用瓷砖铺砌,食堂炊事班随时擦洗,保证食堂内整洁卫生。为防止蚊、蝇等影响食堂卫生,食堂和餐厅的门窗均设有纱门窗。(2)厕所设专人每天对厕所进行清洗和维护,保证厕所内卫生、整洁及排污处理得当。6、水电情况(1)

3、给水、排水供水直接采用当地自来水供应,院子四周设置排水沟,排水沟排水沟采用30*30*30cm 暗沟,直接和公路排水沟进行连接。(2)供电项目经理部所有用电均采用外接的 380v 高压电。7、文明施工管理是创优规划中的重要方面,因此在施工中要加强文明工地建设。(1)由现场经理对场容场貌、料且管理、环境控制、综合治理等方面确定责任人,采取“标准明确,责任到人”的管理目标责任制,将文明施工落到实处。(2)场容场貌按规划布置临时施工设施,建立平面信息信号管理系统,对各项生产、生活设施、道路、管线、电力线路、各类物资放置场地及临时仓库实行平面动态管理,定期检查考评,有奖有罚。场地按规划要保证运输道路畅

4、通,遇雨及时组织排水。(3)物资及设备物资按类别采取库房和大棚两种方式储放,做到料架整齐,产品标识正确,检验状态无遗漏。定点加工机具应设防雨棚。(3)环境控制建立卫生清洁责任制,划分卫生责任区域,由各责任人具体负责。施工污水采用软管排入既有排水系统或流入规划的渗入坑、沉淀池内,杜绝无组织排水,保证水土完整不流失。生活临建区域采用明沟排放雨水,生活废水通过埋地管道排入集水坑。食堂干净卫生,炊事人员定期体检,持证上岗。(4)综合治理搞好施工现场及生活区域的封闭管理,教育职工遵守作业秩序和现场管理纪律。搞好职工宿舍文明评比活动,做到整齐、明亮、通风。建立现场巡查保卫及值班交接记录制度,防止外部闲杂人

5、员入内损坏成品和半成品、盗窃施工资料。搞好地方关系,为顺利施工创必要的条件。二、拌和场建设标准化1、场地面积要求 满足拌和设备安装、材料堆放、运输要求。沥青混合料拌合站面积不宜小于 20亩,无机结合料拌和场与水泥混凝土拌和场面积应满足拌合设备安装、生产、材料堆放、运输要求;因地制宜选择较宽敞拌和场地。2、场地位置要求拌合站建设应考虑到沥青混凝土辐射运输,应远离居民区,不干扰民众生活,不污染环境。3、场地建设及有关要求 拌和场场内地面必须进行水泥混凝土硬化拌和场地站内场地采用“20cm水泥混凝土面层+20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0cm砂砾垫层”硬化;确保场地使用的耐久性及清洁环保。各类机械底座严

6、格按照厂家提供的底座设置图进行混凝土机械及各种预埋件的施工,保证机械的顺利安装。若为临时拌合站时,在不污染原材料和拌合物的前提下,应就地取材对场地进行硬化,满足运输、环保和农田复耕的需要。 场地布设相关要求 拌合站应设置场区平面图、安全生产警示牌、安全生产宣传牌、消防保卫牌等。拌合站出入口、拌合楼控制室应设置禁令、警告和指令标志。 拌合站应悬挂“操作规程”和主要技术指标,沥青混凝土配合比标识牌应悬挂于醒目位置。 站内应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 完善排水系统场地应有不小于2%的排水坡度,周边应设置排水沟,以便将降水引出场地外。同时,应将集水池、沉淀池和污水过滤池等纳入场区规划,与拌和场场地同时设计、

7、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严禁将拌和场内废水直接排放。 材料储存与堆放 石灰、粉煤灰等材料应覆盖,防止雨淋与污染。 集料应堆放于经过水泥混凝土硬化的场地。不同品种、规格的集料应分隔堆放,分隔墙高度不宜小于2m,以各种集料不串混为度。 水泥、钢材等建筑材料应设置防雨、隔潮设施。袋装水泥应库存,与地面间隔高度不应小于20cm,堆放高度不应超过10袋。钢材应进行覆盖,不得就地堆放,隔离高度不小于20cm、且钢材不得接触地面。 材料堆放地须设立标识牌。标识牌应竖立或悬挂于醒目处,标明材料名称、规格和型号等。 水泥及沥青混凝土拌合站应设置标有混凝土理论配合比、施工配合比、每盘混凝土各种材料(含外加剂)用量

8、、塌落度等内容的告示牌。三、施工工艺标准化1、沥青面层的施工工艺流程图:原材料选定及试验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备 料下承层检测验收洒透(粘)层油测设高程网、定射基准线划分摊铺带、摊铺机就位附属构造物验收合格厂拌沥青混合料 检查温度混合料运输卸料、摊铺沥青混合料光轮压路机初压轮胎压路机复压检查温度检查温度光轮压路机终压接缝处理检查温度压实度检测开放交通 路面冷却后不合格铲除重做2、试拌和铺筑试验路段2.1面层正式开工前,应先进行混合料试拌。试拌符合要求后,即可铺筑试验段。2.2试验段应确定以下试验内容:施工机械、设备的组合方式匹配情况;拌和机操作工艺,校核计算机打印装置的可信度;确定施工工艺,确定松铺

9、系数;验证并调整混合料配合比,确定生产用标准配合比和最佳沥青用量;建立钻孔法与核子密度仪检测路面密度的对应关系,确定压实度标准检测方法;检测试验路渗水系数;其它需要确定事宜2.3 试拌和试验路段铺筑由驻地监理和承包人共同参加,及时商定有关事项,明确结论。试拌和试验路段铺筑完成后,承包人应及时写出试验路总结报告,经批准后执行;2.4铺筑工程量小、且具有同类施工经验时,可不铺筑试验段。3、混合料的拌和3.1 沥青混合料必须在沥青拌和场集中拌制拌和场的设置必须符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消防、安全等规定拌和场与工地现场距离应充分考虑交通堵塞的可能,确保混合料的温度下降不超过施工要求,且不致因颠簸造成混合料

10、离析拌和场应具备完备的排水设施。各种集料必须隔离贮存。细集料场应设防雨顶棚。料场及场内道路应作硬化处理,严禁泥土污染集料拌和机须配备计算机设备,并在拌和过程中逐盘采集并打印各个传感器测定的材料用量和沥青混合料拌和量、拌和温度等参数,作为过程控制和总量检验的依据。集料与沥青混合料取样应符合现行试验规程的要求。4、 混合料运输4.1从拌和机向运输车辆装料时,必须不断挪动汽车位置平衡装料,以减少混合料离析。4.2混合料运输车的运量较拌和或摊铺速度有所富余,施工过程中应在摊铺机前方30cm处停车,不能撞击摊铺机。卸料过程中应挂空档,靠摊铺机的推进前进。4.3沥青混合料的运输必须快捷、安全,使沥青混合料

11、到达摊铺现场的温度在145165之间,并对沥青混合料的拌和质量进行检查。当来料温度不符合要求或料仓结团、遭雨淋湿时,不得铺筑使用。4.4运输车辆进入摊铺现场时,轮胎上不得沾有泥土等可能污染路面的污物,否则宜设水池洗净轮胎后进入工程现场,以防止工程交叉污染。5、混合料摊铺这是沥青混凝土路面使用质量控制的关键工序。5.1摊铺机必须配备自动找平装置。下面层应采用钢丝线引导的自动找平方式,上面层采用非接触式平衡梁;采用接触式平衡梁时,轮子不得粘结沥青,且不得出现压痕或凹陷。5.2 每作业班摊铺前0.51h应预热熨平板,预热温度不应低于100。5.3下面层摊铺速度宜为26m/min,上面层摊铺速度宜为1

12、3m/min,以摊铺机不停机、匀速摊铺为最佳。摊铺机的速度应按照拌和机产量、铺筑宽度与厚度计算求得,并随时调整。5.4运料车卸料之前,不应用完摊铺机受料斗中的沥青混合料,应留少部分混合料在受料斗中,减少离析;5.5调整摊铺机布料器的速度,保证布料器连续运转,使出料连续而缓慢;保证两侧混合料不少于布料器2/3高度,以减少摊铺离析;5.6 面层混合料必须在下卧层表面温度10时才允许施工。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温度不低于160;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温度不低于130(正常施工)或140(低温施工) 。6、混合料碾压6.1 碾压分为初压、复压和终压三个阶段。初压:采用双钢轮压路机紧跟在摊铺机后进行碾压。碾压遍数为12遍。在直线段,应从外侧向内侧碾压;在平曲线超高段,应从低处向高处碾压。适宜的碾压速度为23km/h。复压:采用重型轮胎压路机碾压,相邻碾压带应重叠1/31/2碾压轮宽度,碾压至要求的压实度为止。适宜的碾压速度为35km/h。终压:采用双轮钢筒压路机碾压2遍以上,以无明显轮迹为止。适宜的碾压速度为36km/h。6.2 应尽可能在温度不低于120前完成压实,避免在93115的敏感区(亦称不稳定区)压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