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高中学科骨干教师培训总结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169342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黔东南州高中学科骨干教师培训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黔东南州高中学科骨干教师培训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黔东南州高中学科骨干教师培训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黔东南州高中学科骨干教师培训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黔东南州高中学科骨干教师培训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黔东南州高中学科骨干教师培训总结(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黔东南州高中学科骨干教师培训总结贵州省雷山民族中学 淳冬海2011 年 8 月 1 日至 8 月 21 日,我有幸参加了有西南大学培训学院承办的“黔东南州高中学骨干教师培训班” 。这次活动,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为我们创造了的良好的学习条件,提供了优越的学习条件。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名师的风采聆听了精彩的讲座,也明晰了日后的教学观念。是我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弥补和反思了我在大学里“纸上谈兵”的不足。现在总结如下:一、参加学习情况培训内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与创新;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解读;高中语文新课程的重要专题的教学探讨;多版本高中新课程语文教材编写设计方分析;跨学科

2、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授课教师概述:王荣生,郑桂华,余立新,赵伶俐等为各个师范大学教授,行走在新课改的最前沿,其不足是他们的理论有种“纸上谈兵”的意味,毕竟,任何说道都必须经过实践来进行检验。王海洋,周鹏,张爱明,田贵远等则是重庆市各个重点中学的一线教师,正是他们,提供给我们一种新课改背景下的可操作性的教学方法。交流及作业情况:8 月 14 日,在西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黄大维教授的主持下,黔东南州语文学科骨干教师进行了主题为“本地区语文教育改革经验交流”的会议,各个学员都畅所欲言,毫不保留的把自己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教学心得掏出来进行交流,相处的二十多天里,也私底下进行多次的请教和交流,收益颇丰。在二十

3、多天的学习时间里,我认真完成了教育教学论文、新课标教学设计以及个人专业发展计划各一篇。二、收获与体会此次学习收益很大,老师们讲课精彩,教学内容丰富多彩。经过紧凑而充实的十天学习,教育教学理念上完成了一次洗礼,教学知识上得到一次强劲的“充电” ,特别是一些同行理论联系实际的做法,更让我们学员的眼睛为之一亮。(一)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时代在不断进步,社会在不停前行。同样,教育教学理念也应与时俱进。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纵深发展,很多教育教学中的深层次问题不断地暴露,2这时候更需要理论的指示与专家的引领。对于我个人而言,这次培训无疑是一场“及时雨” ,不仅对理清新课改中的种种关系有帮助,而且对突破新时代

4、教育教学中一些“瓶颈”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思路与方法。重庆一中王海洋老师讲的客观认识,本源思考 。王老师在当前课改如火如荼的背景下,剖析了当下新课程改革的种种问题。他指出,西南地区新课程改革考纲就目前而言,不会有太大的创新之处,但是对其考试及其评价需要抱着乐观的态度。新课程改革是教育发展进程中得一次自然蜕变。根除当下的功利性教育,必须根除文化心理、价值取向以及行为方式。但是对于这种根除并不是推倒重来。没有传统,就如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他特别谈了“三钱”去世的反思:“三钱”留学之前是在中国完成的基础教育,在他们的回忆录里对留学之前的教育均是十分怀恋的,这足以说明我国的基础教育中友很多有价值的东西。现

5、今所提倡的分层教育均与我国古代的因材施教是相一致的。新课改必须是现代文化与传统文明相结合。另外,他还提及,社会是个多面体,因此人也要发展成为多面体,教育教学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并且有意识的去发展其重点个性。教师必须借助学生这个棋子来给自己发展。西南大学的李达武教授讲的快乐国学与师德修养 ,从德育与智育的辩证关系的角度当对下的高中教育进行解读。她先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一诗谈起。从该诗歌给我们的启发,即:向上感,追求欲;万物生生不息,生命在于运动;顺应自然,天人合一;周易曰“天健行,君子以自强不息” ,四个方面来引发教师必须要以故鉴今,启迪人生。接着从孔子的“任”与“礼”谈到中国文人的“三立”:立德

6、,立言,立功。也谈及老庄的“是命运缘,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事情” “无为并非无不为,无为为了无不为” 。还谈到了老子“顺应自然,清静无为” 。从广泛的文学文化背景里要求教师必须要不断学习,拓展学识,净化心灵。最后,李老师以李叔同的人生经历为背景,揭示了教师是与一般人不一样,必须丰富想象,提高能力。李老师是以一首古诗以当下的流行歌曲曲调唱着结束的。印象极其深刻,且收获很大一是,教师的快乐在于做学问,在于实践,在于得一知己,快乐的源泉在于人的心灵。二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这是人生的一大乐趣,一个人做什么就要把它做到最好。三是,教师的快乐,就是与学生一同成长。总之,教育就是一个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一同成

7、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教师要时时把握好船的方向,师生一同到达彼岸。(二)更新教育教学知识。教师是一个永远新的职业。作为语文老师,他应始终站在时代文化前沿的号手,把住时代文化发展的脉博。所以,作为语文必须时时保持充电的状态。经过培训,就我个人而言,不仅在学科知识方面得到一次全面的补充,而且在教学艺术方面得一次新的补充。西南大学余立新教授讲的高中语文新课标的类型变化以及教学适应课程。余老师用幽默生动语言,借很多实在的教学实例形象生动地简述了教学过程中常用的一些方法与技巧。余老师长期从事教学法研究,长期扎根一线研究,也常客串中学讲坛,有理论有实践。很多提法值得学习。讲语文教学要讲究艺术,语文教师不

8、但要有高尚的情操,更要有高雅的格调与健康的思想。在余老师里外一门课程教师审美素养与有效的语文教学里,从新课标三大理念作3为切入点,结合欣赏自然之美来谈及教师教学要教授学生一种美的观念,能对一事一物、一草一木怀着感动。最后她说:“新课标评价教师标准没有改变怎么办?不管他,按自己的方式去教学” 。实在是太有道理了,我举双手赞同,因为我也是这样认为的。重庆市巴蜀中学的田贵远老师讲的高中现代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及对策谈及:1、阅读教学要着眼于高中三年,有一个长期的系统的计划,一般借助考试大纲构成阅读教学的框架。2、每篇课文的设计要集中解决一两个突出的问题,不要面面俱到,否则会造成浪费与欣赏的审美疲劳。而每

9、一堂课又集中解决两个问题为宜,让学生一课堂下来有所得。3、对文本的处理,强调教师要独立解读文本以形成对文本的独到认识。同时要充分注意尊重学生的阅读,并注意引导,以提升他们的认知与感悟能力,甚至有的时候要肯定学生的精神,引导他的方法。要依据文本的特点设置问题,引导学生阅读,选择其最显著的特点进行深入地剖析。田老师几十年的教学“摸爬滚打”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特色,对我们无疑是新的启发。总之,教育是一门艺术,需要老师不断的自己更新,才能更上一层楼。(三)学习备考技巧。教学的一大直接目的是高考。高考成绩的高低是衡量教学效果最直接的手段之一,也是目前常用的手段。所以,教育教学一方面不能离开育人的本质,也不

10、能脱离高考的要求。不同的教学时段,要合理的处理两者的关系。重庆一中的周鹏老师在考试命题的命制谈及的几点对我的启发极大。1、对命题的研究存在误区:(1)希望从今年看到明年;(2)计较考察的内容;(3)停留在直觉与感性层面。因此,我们更应该去计较怎么考,而不是考什么,因为题目都是偶然的。2、高考材料的选择:(1)材料多为当代作家作品:多半是伦城乡的作品;当代散文多半是怀古的;材料多半是五月份以后报刊上刊出的(多半是五月份前半月) 。3、命题者意图:(1)试卷具有时代气息;(2)试卷具有地域性;(3)材料人文性较强。4、题型:稳的多,变得少。5、评卷:命题者也要考虑评卷者。开放性试题要求:字写得好,

11、字数足够。周老师是重庆市高考直接命题人,因此,他的课程所讲的备考方法极具可操作性。(四)明确成长轨迹。教育的发展,关键在教师的成长。重庆一中王海洋老师的基于问题求解的教师专业成长课程对我的启发最大。他说,问题是教学价值化的起点,也是教学研究的起点,同时是教师教学专业成长的起点。因而,教师要有一颗细腻的心,关注学生。或许学生的某一个小动作,获在改作业中的某一点都可能成为我们的想象和问题。学生是教师成长的阶梯,遇到困难是,要寻找学生回答,五十多个学生一定会比一个专家解决的更好。因此,我觉得,教师的发展一定要建立在学生的基础上。4西南大学魏小娜教授的语文教学资源跨学科开发与利用中关于如何利用教学资源

12、,语文教学要从享受走向幸福。幸福其实是一种心态。做点事:读书,写作,实践,反思,研究。让学员们对教师成长与教师的心理有一种新的认识。(五)结识了全州教学名师并学习一些教学方法。此次培训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参加培训的都是全省教学一线的精英、名师,对教育教学都是自己独到的见解。所以此次培训又是一个非常好的相互学习的机会。同时,还是建立友谊的纽带。例如 8 月 14 日的交流会上,凯里一中粟永华老师在一节课的前五分钟,学生讲一个故事,学生点评一分钟,教师再点评。这就是“激流中勇进”的教学理念,现在我已经在实行之中。(六)明确了今后工作目标。今后我会学以致用,将在这里学到的新知识尽快地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运用于教育教学过程中去,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及时地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出谋划策,努力学习同行们的学习态度,求知精神,协作能力,加强平时的学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一定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去,给教学增光添彩。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应是自己一生的守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