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楼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169260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楼综合布线系统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教学楼综合布线系统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教学楼综合布线系统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教学楼综合布线系统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教学楼综合布线系统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楼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楼综合布线系统设计(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滨州学院综合布线技术与工程课程设计报告题目: 教学楼布线系统设计专业: 计算机网络技术班级:姓名:指导教师:计算机科学技术系2012 年 12 月 22 日设计题目1 设计内容信息教学楼布线系统: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垂直子系统、管理间子系统、进线间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等设计。对教学楼进行综合布线设计,按照每层的教室数,每个教室分配两个数据信息点,分别进行网络连接和监控设施,保卫室放置一个数据信息点和一个语音点,休息室只放置一个数据信息点。考虑到只设计三层,因此,在一层放置设备间,整栋楼一共 37 间房,除掉卫生间,需要安装 58 个数据信息点和 1 个语音点。2 设计目的与要求目的:能够

2、进行教学楼布线系统: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垂直子系统、管理间子系统、进线间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等的初步设计。要求:合理的对教学楼进行综合布线的设计。3 设计环境或器材、原理与说明3.1 教学楼概况教学楼一层是 9 个学生教室,每个教室分配两个数据信息点,分别进行网络连接和监控设施,保卫室放置一个数据信息点和一个语音点,休息室放置一个数据信息点。考虑到只设计三层,因此,在一层放置设备间,整栋楼一共 37间房,除掉卫生间,需要安装 58 个数据信息点和 1 个语音点。(1)工程名称:教学楼 2 号楼综合布线设计(2)地理位置:滨州学院教学楼(3)设计说明:只对教学楼的前 3 层进行设计3.2

3、综合布线系统结构设计方案根据要求和教学楼规模的实际情况。满足各信息点到设备间的距离在非屏蔽双绞线的 90m 有效传输距离内。方便管理,减少各个房间的占用,综合布线系统不专设楼层配线间,采用 BD/FD 合二为一的方式,即楼层配线间和设备间合二为一,水平布线和垂直布线合为一条链路。因此,教学楼综合布线系统合并成以下 6 个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垂直子系统、管理间子系统、进线间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等。4 设计过程(步骤)4.1 工作区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是由教室电脑以及监控设施的连接线缆。根据校方的要求,选择数据端口的安装数量,教室内公共部位设置两个数据端口。而保卫室设置一个数据端口和一

4、个语音端口,然后将线采用交换机和集线器连接到配置间,其优点是减少了水平线路和保护管线槽。除考虑数据端口的位置外,还需相应布置供电电源插座,间距应为 0.2 米。国际标准 EIA/TIA568B(RJ45)线序如下:RJ45 电缆线对色标:标准 568B:橙白-1,橙-2,绿白 -3,蓝-4,蓝白-5 ,绿-6,棕白-7,棕-8;国际标准 EIA/TIA568A(RJ45)线序如下:RJ45 电缆线对色标:标准 568A:绿白-1 ,绿-2,橙白-3,蓝-4 ,蓝白-5,橙-6,棕白-7,棕-8。设计原则:工作区子系统中信息插座预留的网线为 10-12cm,端接口采用 568-B 标准。办公区每

5、 5 米设一个双孔信息出口从 RJ45 插座到设备间的连线用双绞线,最好不要超过 5m.RJ45 插座必须安装在墙壁上或不易碰到的地方,插座应距离地面 30cm 以上。为便于管理和识别,信息插座的颜色设置应符合 TIA/EIA-606 标准。4.2 配线(水平)子系统配线子系统由楼层配线架(FD)至信息插座之间的线缆,信息插座(含转换点及配套设施)组成,它将楼层弱电竖井内配线架与每个宿舍内的信息插座相连。考虑到数据的传输速度和网络线缆的的快速发展,现教室内水平线缆采用 4 对非屏蔽超 5 类双绞线(UTP Cat5.e)或 6 类线缆。走道内线缆敷设在封闭金属桥架内,引至室内转为金属保护管至信

6、息插座。在设备间内楼层配线架包括垂直干线区,水平配线区,网络设备区等。设计原则:水平干线子系统用线一般为双绞线。长度最好不超大型过 90m。用线必须走线槽呀在天花板吊顶内布线,尽量不走地面线槽。用 5 类双绞线传输速率可达到 100Mbps,用超 5 类双绞线传输速率可达到155Mbps,用 6 类双绞线传输速率可达到 250Mbps。确定介质布线方法和线缆的走向。确定距服务接线间距离最近的/最远的 I/O 位置。4.3 干线子系统(垂直子系统)干线子系统由建筑设备间的主配线架至各楼层配线架之间的连接电缆组成,为建筑物主缆线,房间内主干线缆数据多采用超 5 类对绞电缆或多模光纤,语音主线采用大

7、对数 3 类线缆。(1)语音点垂直干线电缆的配置语音点垂直干线电缆应根据语音点出线口数量确定,对于每个语音用信息插座至少应配 1 对对绞线,对于每个电话用信息插座至少应配一对对绞线,一般可取 2 对线缆进行设计,由此 L=2H(1+U) 式中 L垂直干线电话对数 H电话信息插座数量 U垂直干线电话电缆的备用量,一般取 10%-20%。把数据带入计算。(2)信息垂直干线电缆的配置数据垂直干线电缆配置与计算机的组网方式,数据传输速率等关系密切。若垂直干线采用光缆接口的 HUB,每 48 个信息插座配置 2 芯光纤。(3)楼层配线架垂直干线区的数据确定根据楼层配线架垂直配线区的语音点端子数,用于连接

8、 3 类对绞电缆。数据为光纤连接,采用 2 个 3 对光纤端口。设计原则:垂直干线子系统一般选用光缆,以提高传输速率;光缆可选用多模的或单模的,能满足整幢大楼干线要求和防雷击的设施。垂直干线电缆的拐弯处,不要直角拐弯,应有一定的弧度,以防光缆受损;垂直干线电缆要防止遭到破坏,架空电缆要防止雷击;确定每层楼的干线要求和防雷电的设施。4.4 管理间子系统管理是对设备间,交接间和工作区的配线设备线缆,信息插座等设施,按一定的模式进行标志和记录,并将引至每个房间的数据电缆,电话语音电缆线配线设备,端接点,安装通道和安装空间给与一定的标志。设计原则:配线架的配线对数可由管理的信息点数决定;利用配线架的跳

9、线功能,可使布线系统更具灵活性、功能更齐全。管理间子系统应有足够的空间放置配线架和网络设备。配线架一般由光配线盒和铜配线架组成保持一定的温度(22C)与湿度,保养好设备。有 Hub 和交换器的地方要配有专用稳压电源。交接区应有良好的标记(标签, 距管口 6-8CM)系统;4.5 进线间子系统进线间是建筑物外部通信和信息管线的入口部位,并可作为入口设施和建筑群配线设备的安装场地。一般一个建筑物宜设置 1 个进线间,一般是提供给多家电信运营商和业务提供商使用,通常设于地下一层 ,进线间因涉及因素较多,难以统一提出具体所需面积,可根据建筑物实际情况,并参照通信行业和国家的现行标准要求进行设计。设计原

10、则:进线间应防止渗水,宜设有抽排水装置。 进线间应与布线系统垂直竖井沟通。进线间应采用相应防火级别的防火门,门向外开,宽度不小于 1000mm。进线间应设置防有害气体措施和通风装置,排风量按每小时不小于 5 次容积计算。4.6 设备间子系统设备间是每一幢建筑物安装进出线设备,进行综合布线及其应用系统管理和维护的场所,主要设置建筑物配线设备,路由器,交换机,它是整个建筑物的主要布线区。对于一幢教学楼,在其一层选择一个设备间作为进线间,内部设整栋教室综合布线的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主配线架(BD/FD) ,位置尽量选择几个楼层配线间及竖井中间,减少配线间距离。楼层交换间设置要求为至每个教室内数据

11、端口最远不超过 90 米。如数量不多,距离不超过规范要求时,可将楼层配线架设在中间楼层。上下敷设水平电缆,此时可减少楼层配线设备。本教学楼就是应用在中间楼层。设计原则:设备间的建设标准应按机房建设标准设计设备间要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包括温度和湿度)设备间要有足够的空间保障设备的存放5 设计结果与分析6 设计体会本次设计对这一学期的学习成果进行了一次大检验,让理论和实践进行了一次紧密联系。在系统的设计过程中,本人有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 系统的设计过程也是对人意志品质的锻炼过程。当设计进行的顺利的时候,每个人都会心情舒畅;然而,设计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本人没有及时进行困难分析,盲目下了结论,强行进行下

12、一个阶段的设计,使得在整体功能实现上出现了更大问题,以至于不得不进行查找。然而,此时查找已错过了查找错误的最佳时期。由于设计已经进行了很多,也并不好查找。此时,正是考验人的耐力的时候。 通过本次毕业设计,本人严重意识到自己无论是从个人意志品质还是专业知识都还需要一个长期累计和不断历练的过程,绝对不能满足于现有的状态。幸运的是本人清楚的意识到了之一点,相信能够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走的更远。7 参考文献(1)GB/T50311-2007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2)GB/T50312-2007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3)GB/T50314-2007智能建筑设计标准(4) (YD/T926.1-2001) 大楼综合布线系统总规范(5)中华人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本地电话网用户线线路工程设计规范(YDJ5006-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