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所队综合考评实施办法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169210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层所队综合考评实施办法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基层所队综合考评实施办法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基层所队综合考评实施办法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基层所队综合考评实施办法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基层所队综合考评实施办法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层所队综合考评实施办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层所队综合考评实施办法(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层所队综合考评实施办法(试行)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基层所队考评运作机制,充分发挥所队主观能动性,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大力营造“有名次的争第一、没名次的创一流”的争先创优氛围,提高整体工作绩效,推动全处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再上新台阶,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坚持务实、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将定性考评与定量考评、过程考评与结果考评、系统考评与综合考评相结合,围绕队伍建设和公安业务重点工作,实施过程激励、结果考核。第三条考评对象为公安处各派出所和乘警支队、特警队、看守所、拘留所、警犬工作队。第四条考评周期为上年 12 月 26 日至当年 12 月 25日为一个考评周期。第五条公安处成立

2、所队综合考评领导小组(以下简称考评领导小组),处长任组长、其他领导班子成员任组员;考评领导小组下设考评办公室,政治处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机关各科室负责人为考评办公室成员,考评办公室设在政治处宣传科。第二章 考评方法第六条考评实行计分制,基础分为 100 分,按照考评内容和标准,加减相应分值,计算最终得分。考评设加分项目、减分项目和失评项目,加分项目和减分项目在基础分上加减分,发生失评项目之一者取消考评资格。第七条实行季度考评与年终综合考评相结合的原则。每季度最后一个月 26 日前(遇节假日顺延),机关各专业部门完成对口考评工作,考评结果报送考评办公室;每年12 月 26 日,有关部门将年度考核

3、项目的考核结果,报送考评办公室。第八条公安处在综合信息网主页设置“基层所队考评”专栏,每季度末由考评办公室汇总统计各所队得分情况,按照考评小组划分以排行榜的形式公布考评结果。机关各相关部门要依据本办法制定相应的考评计分办法,做到客观、公正、准确计分,并建立健全考评台帐资料备查。各所队要加强与机关相关部门的联系,及时核准考评得分。第三章 考评小组划分第九条根据各所队工作性质、任务要求等实际情况,将考评范围内的 52 个所队划分成 7 个考评小组: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章 考评内容和标准考评设加分项目、减分项目和失评项目三项内容。因同一原因加分或减分的,不累计计分,按最高分值计算。第十条加分项目

4、1.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受到公安处通报表彰的加 0.2分,受到公安局通报表彰的加 0.5 分,受到路局、铁道部公安局、山东省公安厅及以上领导机关通报表彰的加 1 分。2.集体或个人参加公安处组织的竞赛评比活动,取得第一名的加 0.2 分;在公安局组织的竞赛评比活动中取得前三名的加 0.5 分;在路局、铁道部公安局、山东省公安厅及以上领导机关组织的活动中取得名次的加 1 分。 3.个人荣记三等功的每人次给所在单位加 0.1 分、二等功加 0.2 分、一等功加 0.5 分,被路局、铁道部公安局、山东省公安厅及以上领导机关授予荣誉称号的加 1 分;集体荣记三等功的加 1 分、二等功加 2 分、一等功加

5、 3 分,被路局、铁道部公安局、山东省公安厅及以上领导机关授予荣誉称号的加 5 分。年终总评的个人或集体记功不予计算。4.工作经验和做法被公安处正式行文转发或召开现场会等形式予以推广的加 0.5 分,被公安局推广的加 1 分,被路局、铁道部公安局、省公安厅及以上领导机关推广的加 2 分。5.根据公安处线路治安“百日三无”创建活动考核评估办法(暂行)进行考核,派出所每实现一个“百日三无”加 1 分。 6.打击票贩子专项行动中,以考评小组为单位,按照民警人均抓获票贩子数从高到低排名,第一名加 1 分、第二名加 0.5 分。7.思想政治工作规范化管理考核结果为优秀且位居考评小组第三名的加 1 分,第

6、二名加 2 分,第一名加 3 分。8.其他需要加分的情况,由考评领导小组研究决定。第十一条减分项目1.国保工作情报信息:年度上报国保信息达不到标准的减 1 分;迟报、漏报重要信息每起减 1 分;隐瞒重要信息每起减 2分;重点人员管理:内部重点人口列管率、控制率达不到 100%的,每漏管、失控 1 人,减 1 分。内部治安防范:未按照规定开展安全检查或检查中未及时发现隐患,导致要害处所发生案件或治安问题的,每起减 1 分。2.治安工作受理查处治安案件:以考评小组为单位,按照年度民警人均受理查处普通程序治安案件和简易程序治安案件数分别从高到低排名,第一名不减分,第二名减 0.2 分,第三名减 0.

7、4 分,依此类推。非提速线路发生提车钩、拔闸瓦钎、关闭折角塞门、拆盗铁路设施、放置障碍、石击列车及路外伤亡等危行治安案(事)件的每起减 1 分,发生在提速线路的每起减 2分。因发生影响公安处责任考核目标任务的其它治安问题被公安处通报一次减 0.5 分,被公安局通报一次减 1 分,被铁道部公安局、路局以上领导机关通报一次减 2 分,被新闻媒体曝光一次减 3 分。考评周期内被公安处认定为全处治安安全差点单位一次减 1 分。3.刑侦工作侦查破案:以考评小组为单位,按照年度民警人均破案数从高到低排名,第一名不减分,第二名减 0.2 分,第三名减 0.4 分,依此类推;查车发现立案的非本辖区货盗案件除外

8、,辖区发生各类重大案件未破的每起扣 0.5 分,特大案件未破的每起扣 1 分;采取强制措施不当,或办理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后,犯罪嫌疑人失控或未按时解除、变更强制措施,每发生一起扣 1 分。站车缉逃:以考评小组为单位,按年度民警人均抓获逃犯数从高到低排名,第一名不减分,第二名减 0.2 分,第三名减 0.4 分,依此类推。打击处理:以考评小组为单位,按年度民警人均捕、劳数从高到低排名,第一名不减分,第二名减 0.2 分,第三名减 0.4 分,依此类推;对抓获的犯罪嫌疑人处理率(含逮捕、劳教、治安处罚)达不到 100的扣 0.5 分;收集证据不及时、客观、全面或未按法定程序收集证据,造成犯罪嫌疑人

9、不批捕或案件起诉后退查的,每发生一起扣 1 分。基础建设:应建违法人员资料卡而未建的每人减 0.5分;破获刑事案件抓获的犯罪嫌疑人及五类治安案件嫌疑人员,一律录入站车刑嫌系统,每少录一人扣 0.5 分。如实立案:发现隐瞒案件的,每起减 1 分。4.消防监督:发生一般责任火灾事故,每起减 2 分。5.道口管理:发生一般责任监护道口事故,每起减 0.5分。6.执法考核:发生变更、撤销行政复议案件,每起减 1 分。因网上执法办案被公安处通报批评的每次减 0.5 分,被公安局通报批评的每次减 1 分。在年度执法质量考评中达不到优秀,且位居考评小组倒数第三名减 0.5 分、倒数第二名减 1 分、倒数第一

10、名的减 1.5 分。7.装财管理: 车辆发生一般责任事故的,每起减 1 分。发生违反财务制度行为的,每起减 1 分。因管理不善造成公安处统一配发的计算机、通信、数码器材丢失或人为损坏的,每起的减 0.5 分。违反计算机安全管理规定,被上级公安机关通报批评的,每次减 2 分。8.思想政治工作规范化管理考核结果达不到优秀,且位居考评小组倒数第二名的减 1 分,倒数第一名的减 2 分。9.警风警纪:民警队伍发生不良反映每起减 0.5 分,发生违纪行为每起减 1 分,发生一般违法违纪案件每起减 2 分。被公安处督察通报通报问题经核实的每次减 0.5分,被公安局通报经核实的每次减 1 分,被铁道部公安局

11、通报经核实的每次减 1.5 分。受理、办理案件或出警发生责任投诉的每次减 1 分。10.综合信息工作:按照XX 公安处信息管理考核办法进行考核,季度考核不达标的减 1 分。第十二条失评项目发生下列失评项目之一的,取消考评资格:民警队伍发生犯罪被追究刑事责任,或发生重大违法违纪案件、路风事件及违反公安部“五条禁令”的;工作中发生责任人身伤亡事故的;因违反保密工作规定造成泄密事件的;考评周期内两次被公安处认定为全处治安安全差点单位,或被公安局认定为全局治安安全差点单位一次的;因治安问题造成较大以上铁路交通事故,被路局定责的;发生颠覆列车、爆炸铁路等恶性破坏案件的;发生枪支丢失、被盗及滥用枪支造成严

12、重后果的;警卫工作发生问题造成影响的;迟报、漏报、错报和隐瞒不报信息造成重大影响的;要害部位发生案件、事件、事故的;监管、看守场所发生责任事故的;车辆发生责任交通重大、大事故的发生责任火灾爆炸重大、大事故的; 发生责任重大监护道口事故的; 发生国家赔偿及行政诉讼败诉的;年度执法质量考评确定为不达标的;因责任原因发生车辆及财物被盗构成重大刑事案件的;工作弄虚作假,造成影响和后果的; 因工作不力,被省部级以上新闻媒体曝光造成负面影响的;发生其他重大问题,经考评领导小组研究认定为失评的。第五章 考评结果运用第十三条考评结果,实行每季度末在“基层所队考评”专栏公布和年终通报制度。第十四条每年年终,由考评领导小组根据各评比小组得分排序情况,综合全处总体工作,研究确定公安处年度先进集体。其中,第一至五组以考评得分排序情况作为重要依据,第六、七组以得分排序情况作为主要参考依据。第十五条公安处将依据考评结果,从中择优向上级领导机关申报各类集体荣誉。第十六条考评结果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范围,按照干部任免管理权限,分别作为提拔任用、晋职晋级和建议提拔任用、晋职晋级的参考依据。第六章 附 则第十七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开始试行实施,原评比办法XXXXXXXXX(XX 号)同时废止。第十八条本办法由公安处所队考评办公室负责解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