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 热电偶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169198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要观点 热电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主要观点 热电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主要观点 热电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主要观点 热电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主要观点 热电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主要观点 热电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要观点 热电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要观点:1. 热电偶的原理分析由热电效应1可知,两种不同金属导体两端分别接在一起构成闭合回路,当两个结点温度不等时,回路里会产生热电势。热电偶中的热电势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接触电势;二是温差电势。工作原理如图一所示:图 1.11.1 接触电势设热电偶电极是由材料 A 和材料 B 所组成,并假定材料 A 的电子浓度为 NA,材料 B 的电子浓度为 NB,且 NANB。由于电子的浓度差,在热端处导体 A 中的电子向导体 B 扩散,导体 A 因失去电子带正电,导体 B 得到电子带负电,因此形成电势 EAB(T),极性如图 2 所示:同理,由于电子的浓度差,在冷端处导体 A 中的电子向导体 B 扩散,

2、导体 A 因失去电子带正电,导体 B 得到电子带负电,因此形成电势 EAB(T),极性如图 3 所示。图 3 热电偶冷端接触电势1.2 温差电势如果不设置参考点,那么两个接点都成为测量点,所得到的读数就是电路中这两个接点的温差值.这就是温差热电偶的原理,也称为 Delta 一 T 热电偶。这样 ,一个接点就成为另一个接点的参考点,参考点的温度可以固定或随时间而变化。图 4 就是利用热电偶测量温差的原瑰图。应该注意的是,在联线时要把两支热电偶的正极(或负极) 联在一起 ,其余两端联到测量仪表上。理想情况是希望两支热电偶都不接地,如果做不到,也只能是一支接地,而另一支则不能接地.铂果使用的仪表,其

3、零位不在刻度盘的中间,则可以这样联接:使冷端接到仪表上保证输出为正值并且使读数准确。如果冷端接点的温度高于另一个接点,输出的极性就要改变.表 1 给出了几种常用热电偶两端温差为 16.“C 时的一些典型输出.T1TZ。表 1、普通热电偶在几个基准温度下其温度间隔为 16,“。C 时的校准值。图 4 利用热电偶测量温差的原瑰图表 12 热电偶的非.线性化不同的金属导体,其自由电子的密度不同。当两种不同导体 A 与 B 接触时,由于自由电子的扩散将产生电势差,称为接触电势差 eAB,接触电势与自由电子的密度 NA 和 NB 及温度有关:式中K玻耳兹曼常数e电子电量当两种导体构成的热电偶其两端温度不

4、等时,热电偶的热电势通常表示为如下形式:式中SA、SB金属 A、 B 所具有的热电势,通常热电势 S 是温度的函数由式(1) 及(2)不难看出,热电偶的热电势与温度之间的关系一般不呈线性关系。如图 1 所示。图 5各种热电偶的热电势与温度关系图2.1 热电偶信号的非线性校正热电偶的输出热电势与温度的关系中存在着非线性,国际上规定了这关系的标准修正表格。新温度标准 ITS)90 已于 1989 年建立,但实际上,仍有许多旧温标 IPTS)68 类仪表在使用。所以本仪器模拟上述两温标中的各八种常用热电偶类型,即将 16 种热电偶的温度-热电势表存入仪器中进行相应的线性修正。由于热电偶工作温度范围较

5、广,约在 02000e 之间,而仪器的分辨率较小为 011e,采用一般的表格和查表方法难以在单片机实现这么大的数据存储要求,为此将查表方法和表的结构进行了统一的设计。表格数据的设置是根据分辨率要求和线性插值能达到的精度选择最大的 2 个数据之间的间隔,其间没有多余的数据,从而使表的数据量达到最少。按照这一思路,利用 IPTS)68 和 ITS)90 两种温标给出的多项式数学模型设计了相应的表格,其数据量为常见的分度表形式的十分之一以下。程序采用的方法是根据采样值 E查对应的热电势表得到 Ei,Ei+1(EiFEFEi+1)和对应的温度值(ti,ti+1)。这样对应的温度值 t 的表达式为同样,

6、当仪器处于模拟输出方式时,是根据温度值 t 查输出热电势 E,其公式2.2 参比端温度补偿由于测量时热电偶参比端直接连接本仪器,其参比端温度即仪器连接头的温度,该温度的变化会使热电势发生变化,应进行补偿。为此仪器设有由 AD590 精密半导体测温传感器组成的测温电路对仪器连接头附近的温度进行测量。程序中根据测量到的这温度实现对热电势的补偿。E(t,0) = E(t,tn)+E(tn,0) (5)式中:t 为热电偶测量端温度;tn 为参比端温度;E(t,0),E(t,tn)及 E(tn,0)为对应温度范围的热电势。3.热电偶的反向原理及其应用3.1 均质材料定理:由同一种均质材料(导体或半导体)

7、两端焊接组成闭合回路,无论导体截面如何以及温度如何分布,将不产生接触电势,温差电势相抵消,回路中总电势为零。可见,热电偶必须由两种不同的均质导体或半导体构成。若热电极材料不均匀,由于温度梯度存在,将会产生附加热电势。3. 2,中间导体定律 在热电偶回路中接入中间导体(第三导体) ,只要中间导体两端温度相同,中间导体的引入对热电偶回路总电势没有影响,这就是中间导体定律。 应用:依据中间导体定律,在热电偶实际测温应用中,常采用热端焊接、冷端开路的形式,冷端经连接导线与显示仪表连接构成测温系统。 有人担心用铜导线连接热电偶冷端到仪表读取 mV 值,在导线与热电偶连接处产生的接触电势会使测量产生附加误差。根据这个定律,是没有这个误差的! 3. 3,中间温度定律 热电偶回路两接点(温度为 T、T0)间的热电势,等于热电偶在温度为 T、Tn 时的热电势与在温度为 Tn、T0 时的热电势的代数和。Tn 称中间温度。 应用:由于热电偶 E-T 之间通常呈非线性关系,当冷端温度不为 0 摄氏度时,不能利用已知回路实际热电势 E(t,t0)直接查表求取热端温度值;也不能利用已知回路实际热电势E(t,t0)直接查表求取的温度值,再加上冷端温度确定热端被测温度值,需按中间温度定律进行修正。1 孙传友,孙晓斌.感测技术基础M.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