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化学部分培训内容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168230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化学部分培训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小学科学化学部分培训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小学科学化学部分培训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小学科学化学部分培训内容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小学科学化学部分培训内容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化学部分培训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化学部分培训内容(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科学化学部分培训内容一、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1、物质的变化 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A、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B、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C、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作用,生成另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D、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A+B=C AB=A+B A+BC=B+AC AB+CD=AD+CB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2、物质的性质 如:颜色、气味、状态、熔点、沸点

2、、密度、硬度、溶解性等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时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酸碱性等。【练习】1下列常见现象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湿衣服晒干 B铁钉生锈 C瓷碗破碎 D石蜡熔化2下列各项中,在化学变化的同时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蜡烛点燃时,先熔化后燃烧 B水结成冰,由液态变成固态C做家具时,木材先锯断后加工 D开电灯时,灯泡先通电后发光3能说明铁丝燃烧是化学变化的实验现象是-( )A火星四射 B放出大量的热 C发出亮光 D生成黑色固体4自然界中的下列变化:下雨;木材燃烧;植物的光合作用;瀑布落下。其中不是化学变化的是 (填编号) 。5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构成物质

3、分子的原子发生了 ,形成新的分子。6我们要知道一种物质是什么物质、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我们可以通过 、 等方法,从物质的状态、 、温度、变化中是否有沉淀、等方面寻找证据,对各种证据进行分析,从而认识物质的变化和变化规律,推测它们的性质。7、美国 911 恐怖事件,恐怖分子劫持的美国客机撞击世贸中心和五角大楼,美国突然陷入了恐怖危机。客机撞击后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碎玻璃纷飞 B汽油燃烧爆炸C房屋钢筋熔化 D大楼坍塌 8、下列关于化学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后一定有新物质生成B变化时有发光、发热现象产生,就一定是化学变化C发生化学变化时,不一定发生

4、物理变化D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有发光、发热、变色、放出气体、产生沉淀等现象9、请将下列各种物质的变化以及物质的性质,分别填入下表中:(填写编号)瓷器破裂;酒精燃烧;石蜡密度比水的密度小;铁器表面生锈;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一氧化碳气体有毒;潮湿的衣服晒后变干了;汽油的挥发;铁熔化成铁水;铜丝能导电;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火药爆炸;食物腐烂;氨气极易溶于水。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10、化学反应类型的分类可用下图表示。则下列反应中属于阴影 3 处的化学反应是-( )AZn+H 2SO4=ZnSO4+H2 B 2KMnO4 K2MnO4+MnO2+O2C Fe2O

5、3+3CO 2Fe+3CO2 DC+O 2 CO211、袋装食品中常用小包装生石灰作干燥剂,这是因为生石灰能吸收水并和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钙:CaO H 2OCa(OH) 2 。这一化学反应属于-( 点燃)A置换反应 B复分解反应 C分解反应 D化合反应二、构成物质的微粒1物质的构成分子 物质原子 物质 元素离子 物质(1)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它们的本质区别在于化学变化中能否再分。(2)分子和原子的性质分子和原子的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原子的半径一般在 1010 米数量级,大多数分子和原子的质量在 1026 千克数量级。分子和原子都在不断

6、地运动着的,温度越高运动越快。分子间有间隔。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构成构成构成构成组成得 电失 子(O 2、H 2O、CO 2)(C、Fe、Cu )(NaCl、KNO 3)微观概念: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不变,仅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生成别的分子。(3)分子、原子的联系和区别联系: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分子一定由原子构成。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原子却不能再分,只是发生重新组合。(4)化学反应(变化)的实质分子先离解成原子,原子再发生重新组合,组合成新的分子。所以,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

7、种类和数目均不变,因此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5)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带正电的离子叫阳离子,是原子失去电子形成的。带负电的离子叫阴离子,是原子得到电子形成的。(6)纳米材料纳米是物体长度度量单位,纳米科学技术是研究在千万分之一米(10 8 米)到亿万分之一米(10 9 米)内,原子、分子和其它类型物质的运动和变化的学问;同时在这一尺度范围内对原子、分子进行操纵和加工又被称为纳米技术。纳米科技的研究内容包括:创造和制备优异性能的纳米材料,设计、制备各种纳米器件和装置,探测和分析纳米区域的性质和现象。2原子的构成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质子中子相对质量带电情况+10-1111/1836质子

8、和中子都由更小的微粒夸克构成(1)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2)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3)元素的种类由原子核内质子数目决定(4)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5)元素的化合价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3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过程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汤姆生模型卢瑟福模型玻尔分层模型电子云模型(1)道尔顿原子学说的主要观点:原子是不能再分的微粒;同种元素的原子的性质和质量都是一样的;原子是微观上的实心球体。 (用现代的观点看都是不正确的)(2)汤姆生首先发现了电子,从而推论原子中还存在某种带正电的微粒,说明原子还能再分。并建立了汤姆生模型。(3)卢瑟福发现了原子核,建立了卢瑟福的核式模型。(4

9、)从科学家对原子模型的建立过程中,体现了提出假设建立模型实验修正模型的科学方法。【练习】1、人们常用模型来表示分子由原子构成,右图是二氧化碳的分子模型,从模型中你可以看出构成二氧化碳分子共有 种原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共有 个原子。2、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非常小,如碳原子的半径和质量的数量级为 ( )A10 9 米 1027 千克 B10 9 米 1026 千克C 1010 米 1027 千克 D 1010 米 1026 千克 3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在于 ( )A分子质量大于原子质量 B分子能运动而原子不能运动C原子可以构成分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4下列物质中直接由原子构成

10、的是 ( )A氧气 B金刚石 C水 D二氧化碳5、试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分析下列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水受热变成水蒸气; 水通电变成氢气和氧气。6、关于原子的几种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原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C原子是不能再分的微粒 D原子是物理变化中的最小微粒7、夏天,长时间使用空调会使室内的空气变得十分干燥。因此,人们常在室内放上一盆清水以增加空气的湿度,这种方法可以说明 ( )A水分子由原子构成 B水分子的体积变大C水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 D水分子在不断运动8、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下列哪种微粒的数量不同 ( )A原子核 B质子 C中子 D 电

11、子9、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等微粒中,找出符合下列条件的微粒,填在相应的横线上:能直接构成纯净物的是 ;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化学变化中最小微粒 ;带正电荷的是 ;带负电荷的是 ;不显电性的是 ;质量与氢原子质量近似相等的是 ;质量最小的是 ;在同一原子中数目相等的是 。 10、概念图在对一些概念较多的主题进行整理时是十分有用的。下图是对物质的组成和构成进行整理的概念图,请你补充完整。三、物质的分类(1)无机物的分类原子构成构成构成组成 元素物质注:要搞清楚每个分类的依据。2混合物与纯净物比较混合物 纯净物区别宏观组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微观组成:由构成不同物质的微粒

12、构成无固定组成,无固定性质各物质保持其原来的性质宏观组成:由同种物质组成微观组成:由构成同种物质的微粒构成有固定组成,有固定性质各成分不保持其原有的性质联系() 不 同 物 质 简 单 混 合用 物 理 方 法 过 滤 ,结 晶 ,蒸 馏 或 化 学 方 法 分 离纯 净 物 混 合 物3混合物分离的的主要方法(1)过滤: 过滤适用于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间的分离。如分离沙子和水、碳酸钙和碳酸钠的混合物。过滤操作要注意“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边缘略低于漏斗边缘;漏物质纯净物混合物:如空气、溶液、浊液、天然水、合金等单质化合物金属:如 Fe、Cu、Au、Hg 等非金属(包括稀有气体):如 O2、C、S、He 等氧化物:按元素组成分金属氧化物:如 Fe2O3、CaO 等非金属氧化物:如 CO2、SO 2 等酸: 含氧酸:(命名为“某酸” )如硫酸(H 2SO4)等无氧酸:(命名为“氢某酸” )如氢硫酸(H 2S)等碱: 可溶性碱:如 NaOH、Ca(OH) 2、NH 3H2O 等难溶性碱:如 Fe(OH)3、Cu(OH) 2、Mg(OH) 2 等盐:电离时产生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如 NaCl、Na 2CO3、(NH 4)2SO4 等斗内液面略低于滤纸边缘),三靠(漏斗最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