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痹性痴呆识别率的探讨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166081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麻痹性痴呆识别率的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麻痹性痴呆识别率的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麻痹性痴呆识别率的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麻痹性痴呆识别率的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麻痹性痴呆识别率的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麻痹性痴呆识别率的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麻痹性痴呆识别率的探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麻痹性痴呆识别率的探讨 陈伯鑫 金霞芳 王顺娟 上海市松江区精神卫生中心 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 摘 要: 目的:探讨提高麻痹性痴呆识别率的方法, 为及时明确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 13 例麻痹性痴呆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症状、诊断经过及转归。结果:麻痹性痴呆患者男性多于女性, 大多数文化水平偏低、婚姻状况较差, 体力劳动者居多;以中年人群为主;早期以精神病性症状为主;误诊率高达 84.62%, 将梅毒实验室检查 (RPR、TRUST 及 TPPA) 作为入院常规检查, 能够明显缩短确诊时间, 及时采取治疗及护理措施, 可提高患者的预后。结论:采用RPR、TRUST 及 TPPA 检

2、查可提高麻痹性痴呆的识别率。关键词: 麻痹性痴呆; 精神障碍; 实验室检查; 识别率; Discussion on general paresis of insaneCHEN Boxin JIN Xiafang WANG Shunjuan Songjiang District Mental Health Center of Shanghai city; Songjiang District Central Hospital of Shanghai City; Abstract: Objective: To improve identification rate of general pares

3、is of insane (GPI) and to provide a basis for timely and correct diagnosis and treatment.Methods: The general information, clinical symptoms, diagnosis, and outcomes of 13 cases with GPI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Results: The male patients were more than the female ones.Most of the patients had

4、a low cultural level and a poorer marital status, and were manual workers and middle aged.The early signs were mainly the psychotic symptoms and the misdiagnosis rate was as high as 84.62%.For them, the laboratory examination of syphilis (RPR, TRUST and TPPA) was the hospital routine inspection, and

5、 timely diagnosis and nursing measures could improve the prognosis.Conclusions: The RPR, TRUST and TPPA inspection can enhance the identification rate of GPI.Keyword: General Paresis of Insane; Mental disorder; Laboratory examination; Identification rate; 麻痹性痴呆 (General Paresis of Insane, GPI) 是由梅毒螺

6、旋体侵犯大脑引起1, 而梅毒所致精神障碍发病率逐年上升2。本文探讨提高麻痹性痴呆识别率的方法, 为及时明确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 2008 年 3 月至 2016 年 12 月在上海市松江区精神卫生中心确诊为麻痹性痴呆的住院治疗患者 13 例。其中, 男 8 例、女 5 例;入院时年龄 4366 岁, 平均 (50.006.62) 岁。本研究 13 例患者中有 2 例为在外游荡患者, 由民警及救助站送入本院, 故一般情况不详。根据 11 例患者一般情况发现: (1) 男性多于女性; (2) 文化程度均较低; (3) 大部分婚姻状况较差; (4) 冶游史:男性 5

7、 例, 女性 3 例。1.2 诊断要点符合 CCMD-3 或 ICD-10 对于麻痹性痴呆的诊断标准。具有以下特点: (1) 首次就诊时表现为各种精神障碍症状:幻听、被害妄想、夸大妄想、非血统性妄想、兴奋紊乱行为或逐渐出现明显的智能低下或社会功能受损等; (2) 实验室检查: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 (RPR) 阳性, 梅毒甲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TRUST) 阳性,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TPPA) 阳性; (3) 少部分患者头颅 CT 或 MRI 提示脑萎缩等。1.3 治疗与护理方法关于麻痹性痴呆治疗:早期精神症状可用精神科药物如奥氮平、利培酮片等;行为紊乱易激惹躁动者, 急性期可肌肉注

8、射氟哌啶醇针剂;存在夸大兴奋者, 可予以情绪稳定剂, 如丙戊酸钠缓释片等。一旦明确诊断应及早予以正规驱梅治疗及益智药物治疗。本研究中患者入院后根据首诊疾病的诊断, 予以相应的对症治疗, 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患者, 予以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行为紊乱者急性期予以氟哌啶醇针剂处理, 痴呆者予以益智药物治疗。在明确诊断后, 立即给予大剂量的青霉素或头孢曲松钠等抗菌药物驱梅治疗及益智药物治疗等。对 GPI 患者及时护理干预至关重要, 有关护理报告措施如下:对护士加强相关知识培训, 及时发现高危因素, 做好入院评估, 加强消毒隔离, 做好自身防护, 对家属与病友进行相关宣教, 更要针对性地做好整体护理3。1.

9、4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1.4.1 临床症状入院时精神症状主要表现为思维障碍及行为紊乱, 思维障碍以夸大妄想、被害妄想为主, 常常伴有言语性幻听现象, 近一半患者早期有智能及睡眠障碍;个别存在非血统性妄想、摸索动作、情绪抑郁、吞咽困难及共济失调, 见表 1。表 1 13 例患者早期精神症状比较 下载原表 1.4.2 误诊率首诊疾病诊断:入院确诊为麻痹性痴呆 1 例, 精神分裂症合并梅毒 1 例, 误诊率高达 84.62%, 见表 2。表 2 13 例患者误诊分析 下载原表 1.4.3 确诊时间确诊时间最短 1 天, 最长达 7 年 (住院未明确诊断便出院, 再次入院时确诊) , 平均确诊时间 (

10、7.8323.31) 月。根据卫生部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 (2010-2020 年) 的通知自 2014 年 3 月本院开始将梅毒实验室检查作为入院常规检查。将 1 例就诊过程特殊病例排除后, 2014 年 3 月前收治 6 例, 确诊时间最短 6 天, 最长 143 天, 平均确诊时间 (76.3362.24) 天;2014 年 3 月后本院收治 6 例, 确诊时间最短 1 天, 最长 18 天, 平均确诊时间 (6.506.57) 天。1.4.4 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检测梅毒的实验室检查 RPR、TRUST 及 TPPA 均提示阳性, 仅 5 例头颅 CT 或 MRI提示脑萎缩。2 结果

11、本研究 13 例患者中, 住院时间最短 2 天 (转院) , 最长近 9 年 (住院中) 。转归:获显著进步 4 例;进步 2 例;无变化 1 例;未治疗转外院治疗 3 例, 随访发现经外院积极驱梅治疗, 疗效均为进步;死亡 3 例, 均因后期出现吞咽困难, 肺部感染死亡, 3 例平均生存时间 (6.031.54) 年。及时正规治疗后有效率为69.23%。3 讨论神经性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感染所致脑脊膜、血管或脑脊髓实质损害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是晚期 (III 期) 梅毒全身性损害的重要表现4, 若以精神症状为首发病例极易误诊为功能性精神障碍5。麻痹性痴呆早期极易误诊, 可能原因有: (1) 由

12、于梅毒患者发病率逐年上升, 梅毒所致的精神障碍首诊误诊率达56%6, 国内报道:神经梅毒所致精神障碍即麻痹性痴呆的误诊率达 100%7,8; (2) GPI 多在初次感染梅毒后 5 至 25 年发病, 占神经梅毒的 5%9; (3) 临床症状多样化, 无特异性临床表现。由于脑脊液梅毒 VDRL 试验检查为创伤性检查, 本组资料中未能完善, 故未做分析。已知神经梅毒患者 MRI 检查显示 23%呈脑梗死表现, 20%的患者在皮层下发现非特异性病变, 37%的患者表现为梅毒瘤和脑萎缩10, GPI 患者痴呆症状呈进行性加重, 半数患者有癫痫, 未治疗者存活时间为数月至 5 年11。本研究结果显示:

13、13 例患者误诊率达 84.62%, 首诊到确诊时间最长达 7 年, 治疗有效率为 69.23%, 早期头颅 CT 或 MRI 检查显示 5 例脑萎缩, 将梅毒实验室检查作为入院常规检查能明显缩短该病的确诊时间。综上所述, 采用 RPR、TRUST 及 TPPA 作为入院常规检查可提高麻痹性痴呆的识别率。参考文献1沈渔邨.精神病学M.第 4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287. 2翁赛峥, 郑华胜, 林峰.梅毒性精神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脑电图异常关系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8, 29 (7) :799-800. 3吴金防.4 例神经梅毒的临床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1

14、, 24 (5) :584-586. 4贾建平.神经病学M.第 6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247. 5Sobhan T, Rowe HM, Ryan WG, et al.Three cases of psychiatric manifestations of neurosyphilisJ.Psychiatr Serv, 2004, 55 (7) :830-832. 6Heald A, Connolly S, Hudgson P.Neurosyphilis presenting as complex partaial status epilepticusJ.Eur Neurol,

15、 1996, 36 (2) :111-112. 7戴志萍, 王伟勇.不同时期麻痹性痴呆临床对照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8, 18 (4) :238-240. 8朱海兵, 冯容妹, 朱英娥.神经梅毒所致精神障碍 31 例临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8, 18 (3) :396-397. 9刘江华, 郑锦志.麻痹性痴呆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01, 28 (2) :87-89. 10Phan TG, Somerville ER, Chen S.Intractable epilepsy as the initial manifestation of neurosyphilisJ.Epilepsia, 1999, 40 (9) :1309-1311. 11施辛, 张秉正, 包仕尧.神经梅毒的临床特征与处理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1, 15 (3) :205-2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