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小农生产的独特作用——基于传统农耕文化和生态文明的视角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164583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视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小农生产的独特作用——基于传统农耕文化和生态文明的视角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重视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小农生产的独特作用——基于传统农耕文化和生态文明的视角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重视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小农生产的独特作用——基于传统农耕文化和生态文明的视角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重视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小农生产的独特作用——基于传统农耕文化和生态文明的视角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重视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小农生产的独特作用——基于传统农耕文化和生态文明的视角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视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小农生产的独特作用——基于传统农耕文化和生态文明的视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视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小农生产的独特作用——基于传统农耕文化和生态文明的视角(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视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小农生产的独特作用基于传统农耕文化和生态文明的视角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 魏琦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讲到建设现代农业时指出, 要“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中国的小农生产在弘扬传统农耕文明和建设生态文明中发挥着独特作用。当前, 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必须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 立足国情、农情, 用“促变”的思路, 对小农生产给予更多关注和政策扶持, 提高开放条件下小农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力, 提升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和作用, 加快推动小农走上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小农生产的形成与发展古代传统小农生产的形

2、成 (战国明清时期) 。中国小农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末期家庭的形成, 并逐步成为相对独立的生产单位。奴隶社会时期的小农与奴隶主之间存在人身依附关系, 自主生产的积极性不足。进入封建社会以后, 小农生产的独立性得到加强, 逐渐出现了自耕农。战国时期, 小农生产已经成为主体经济形式。秦汉时期, 国家的经济基础是以自耕农和佃农为主的小农经济, 地主控制的大庄园尽管有所扩张, 但在中央集权统治下常常被及时控制。以后的各个朝代基本上继承了秦汉鼓励小农经济发展的做法。小农生产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变迁, 虽然脆弱, 但是很顽强, 形成了以直接从事生产的小私有者为基础、以满足自身消费为目的的小农生产方式。(二)

3、近代传统小农的缓慢分化 (明清时期新中国成立前) 。封建社会后期, 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逐渐出现分化, 土地兼并加剧, 由此引发一系列矛盾。统治者注意到了用暴力手段解决小农内部矛盾所引发的剧烈震荡。明代初期再次出现大量的自耕农, 超过唐代极盛时期, 这对于当时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是有利的。随着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 自耕农的生产积极性较大地发挥出来, 农产品产量不断提高。从 19 世纪 70 年代起, 小农家庭的自给自足形式逐渐分化, 出现了传统小农、自给半自给小农、商品小农并存的局面。甲午战争后 30年间, 传统自耕农所占比例为 49%。(三)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小农生产的改造 (1949-1

4、978 年) 。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农民打土豪, 分田地, 实现“耕者有其田”, 得到了广大小农的支持。新中国成立初期推行的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 把农民变成了土地的主人, 农民不仅拥有土地所有权, 而且拥有充分的经营自主权。农民劳动的目的是为了自己和社会的需要, 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得到大大提高。土地改革完成以后, 农业生产要素配置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农民家庭仍然是基本生产生活单位。在生产力水平上, 虽然土地改革调动了个体小农的生产积极性, 但是农民总体上仍沿袭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进行生产, 生产力水平总体不高。为了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 国家渐次开展了以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三步

5、走为主要内容的农业合作化运动, 把传统的家庭经营小农变为集体小农。1958 年开始人民公社化运动, 确立“三级所有, 队为基础”的人民公社体制, 用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左右农村生产关系, 把分散的小农强制性组织在一起, 以为只要实行了集体所有制和简单协作, 就一定优于个体小农经济。这种制度安排否定了以往小农存在的合理性, 缺乏必要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劳动监督成本过高, 公有财产流失严重, 不仅没有解决小农生产分散的问题, 反而将合作化时期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优势也丢掉了。当代小农生产的发展、提升与转型 (1978 年至今) 。1978 年 12 月,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确立了农村家庭联产

6、承包责任制, 恢复和重建了农户经济, 调动了广大农民从事商品生产经营的积极性, 用农户家庭经营替代集体经营, 克服了人民公社集体化体制弊端, 提高了土地生产力, 最大限度地生产粮食, 既可以满足小农户的养家活口, 也能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1979-1984 年, 连续六年粮食增产, 农民增收, 创造了当代中国农业史上的奇迹。进入新世纪以来, 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小农生产结构发生了变化。第一, 家庭收入来源多样化。2000 年以来, 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经营性收入的比重低于非经营收入。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监测数据显示 (样本为 31 个省 355 个县 2.2 万监测农户) , 2000-2016 年,

7、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的比重由 32.2%上升到 47.6%;经营性收入的比重由 54.2%下降到 38.1%。第二, 家庭经营兼业化普遍。以山西省为例, 全省汇总农户 845.6 万户 (未经营耕地农户 61 万户) , 兼业农户占比29.1%。农业兼业户 186.7 万户, 占比 22.1%;非农业兼业户 59.2 万户, 占比 7%;纯农户 544.3 万户, 占比 64.4%;非农户 55.6 万户, 占比 6.6%。小农户虽然有分化, 但仍然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在推进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今天, 摸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历史和现实、符合农业发展规律的小农发展道路, 显得尤其重要。小农生产与传承农耕文

8、明小农生产始终强调顺应天时、讲求地利、重视人和, 在朴素的哲学思想指导下创造了灿烂的中华农耕文明。小农生产顺应天时, 形成了历史悠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几千年劳动实践, 先民们在从事农业生产时, 掌握了温度、水分和光照等“天时”条件, 通过对天象和自然环境的长期观测注意到了“草木枯荣”“候鸟迁徙”“风云雷动”等现象, 并据此总结了一套具有指导意义的经验。小农生产对物候的适应形成了科学的节气体系。小农顺应天时, 根据自然界的四季变换规律安排生产生活, 根据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 构建了系统的二十四节气知识体系。并将其指导农业生产实践, 在民间, 劳动人民还把有关

9、节气的内容总结、提炼、编排成许多对仗工整、意向鲜明、生动活泼的民谚民谣, 便于安排农事。小农的农事活动演化出传统节庆习俗。在农耕文化长期影响下, 传统农事逐渐演化为固定的农业礼仪和节日, 还衍生了大量与之相关的岁时节令文化, 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迎春”是民间的一项重要活动, 并逐渐形成了“班春劝农”“石阡说春”“九华立春祭”“打春牛”“春倌说春”等民俗文化。甘肃省西和、礼县一带至今还有“春倌说春”的习俗, 一到春节, 春倌们便游乡串户, 用说唱的形式告诉人们不违农时。小农生产顺应地利, 创造了合适的农耕技术和生产环境。小农在生产中与自然作斗争, 顺应地利, 改造环境, 并形成

10、了与地理环境相适应的农业景观和技术手段。小农生产创造了巧夺天工的农业景观。小农在长期的生产中创造了与自然和谐的土地利用方式和农业景观, 有东北旱地水田林地、北方旱地、南方水田、山区梯田、陇中地区砂田等农业景观。仅从农田景观来看, 就有梯田、垛田、圩田、架田、八卦田、石砂田等。西汉时我国南方丘陵山区的农民基于种稻和保持水土的需要, 即开始将山麓及沟谷中较低缓的坡地修成水平梯田。南方稻作梯田多具有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的系统特征, 形成自流灌溉系统, 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小农生产创造了因地制宜的技术手段。小农在劳动过程中创造了大量的种质资源培育、生物资源利用、水土资源管理、农业景观保持等

11、方面的知识和适应性技术, 对现代农业发展也具有极强的参考价值。在黄河流域干旱条件下, 先民们发明了抗旱耕作法畎田法, 土壤干燥时将种子种在沟中, 便于抗旱, 土壤潮湿时, 将种子种在垄上, 便于防涝。长江下游地区地势低洼, 湖荡纵横, 历来饱受洪涝侵害。当地小农在沼泽高地垒土成垛, 渐而形成一块块垛田, 发展出一种独特的土地利用方式。小农在实践中总结了多种农副产品加工技术, 包括肉蛋制品、蔬菜加工品、水产加工品、茶、酒、调味品和发酵制品、其他农副产品等。适应各地地理、地质、气候条件, 小农创造、发明和改良形成了各种农具。小农生产重视人和, 营造了和谐的农村社会环境。固定的耕作土地为村落的形成奠

12、定了基础, 村落成为中国农耕文明传承和乡愁记忆的重要载体。小农生产为村落形成奠定了基础。固定农耕不需要变换居住场所, 人们以固定农田耕作为生, 一户的生计都被固定在小块的耕地上, 多个共同耕作的农户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村落。村落带动人们一起生产和生活, 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习俗、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 以及诸如尊老爱幼、邻里互助、诚实守信等优秀品质。小农生产活动是乡村艺术的摇篮。农村诸多的艺术形式都源于小农的生产活动。哈尼族先民经过艰辛的梯田农耕生产生活历练, 积累了大量丰富的关于自然山水、动植物、生产生活的技能和经验, 形成了哈尼族四季生产调, 并将这些经验总结提炼为通俗易懂的

13、歌谣, 在师徒、母女和父子中通过口传心授、言传身教的方式传授, 成为这个民族独特的文化现象。小农鼓舞劳动气势、调节生产的劳动号子和田间的吟唱成为山歌等艺术的源泉。湖南的新化山歌多来源于劳动生产, 有田歌、猎歌、樵歌、渔歌、采茶歌、伐木歌、滩歌、夯歌、号子等, 这些山歌有的已经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小农生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促进作用小农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十分密切。小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 自古以来就广泛采取“杂五种, 以备灾害”的作物轮作、间作、套种种植方式, 农桑并举、农牧结合, 并大面积地种植养地作物, 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小农生产顺应自然生态条件, 生产了食物, 养

14、育了世代中华儿女, 还留下了良好的生态系统。小农生产是一种有利于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产方式。小农生产的适应能力强、产出高效、环境友好, 为保持水、土地的永续利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并将我国的农耕文明延续至今。在耕种行为上, 小农生产非常讲究循环, 既包括耕作方式循环, 也包括资源利用的循环。例如在原始农业后期, 我国就出现了“田莱制”“易田制”为代表的轮荒耕作模式。在物质循环上, 小农强调“人从土中生, 食物取之于土, 泻物还之于土”。100 多年前的美国学者 F.H.King 将中国农业的长期繁荣归结为“中国农民的勤劳、智慧和对土地的节约精神, 尤其是将人畜粪便以及其他废弃物还田方面”

15、。小农生产保护了生物多样性。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 小农生产有明显的优势。自古以来, 小农有留种的习惯, 并且更加倾向于间作、套种等环境友好型耕作方式, 这种方式丰富了生物多样性。世界上有 8 大作物起源中心, 中国是最重要的一个。据统计, 全世界最重要的 640 种作物中, 136 种起源于中国, 约占世界总数的五分之一。小农生产顺应绿色生产和消费潮流。在当前倡导绿色发展的背景下, 小农生产引领了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潮流。在我国, 以小农生产为基础, 以合作社、NGO等为纽带的有机农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小农生产是有机农业、生态农业最适宜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单元, 其产品通过适当的方式进入市

16、场, 实现了优质优价, 形成了绿色生产和消费的良好氛围。小农生产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党的十八大以来, 党中央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 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这一进程中, 小农生产也面临诸多的困难和挑战。装备落后不适应生产过程机械化的要求。农业现代化的一个主要特征是机械化。尽管近些年国家有农机购置补贴, 但是由于缺乏资本, 小农的机械化装备水平总体不高。针对小规模的种植面积和养殖规模, 现有机械装备也普遍存在不适用的问题。大多数小农仍主要采取粗放经营方式, 获得的综合效益较低, 与现代农业的机械化、集约化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素质落后不适应生产技术科学化的要求。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就是先进工具和科技不断注入农业的过程。农业生产中的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要靠人去应用, 而小农对新技术的认识和接受程度总体较低, 小农的素质落后成为制约新技术推广的重要因素。相对于规模以上农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