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原理总结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163510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教育原理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学前教育原理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学前教育原理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学前教育原理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学前教育原理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前教育原理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教育原理总结(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前教育原理名词解释:1、 学前教育:在促进学前儿童(0-6、7 岁)的身心全面、健康与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与措施的总和。广义:0-6、7 岁;狭义:3-6、7 岁。2、 学前教育价值取向:是学前教育活动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对学前教育活动的属性功能等做出选择时所持有的一种倾向。3、 托幼机构:是集体教养幼儿的社会教养机构,是在家庭教养基础上的延伸、扩展和提高,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4、 幼儿教育观:是在一定儿童观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为什么要教育幼儿,要把幼儿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幼儿等方面的一些基本观点。5、 幼儿园的物质环境:指幼儿园内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物化形态的教育条件。6、 幼儿行为辅导

2、:只对幼儿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行为进行人为的干预。7、 课程:杜威认为课程是学生在学校通过各种活动获得的学习经验。8、 课程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以及教材等的系统化活动。9、 项目活动:师生共用建构、生成课程和合作研究式教学,强调教与学是一个互动过程, “动态设计”与“随机生成”课程。10、 发现式教学:以发现学习为基础, ,幼儿在教师的帮助下,自己做出选择、决定做什么、怎么做。包括制定活动计划、执行计划和交流、评价其活动结果。11、 教学:在平等的基础上,教师价值引导和学生自主建构辩证统一的过程。12、 全纳式教学:指给所有受教育者(包括残疾者)提供均等

3、的接纳有效教育的机会,亦即在适当的帮助下残疾和非残疾儿童与青少年在各级普通学校共同学习。13、 幼儿园课程概念:幼儿园课程即教学科目幼儿园课程即教育计划幼儿园课程即学习经验。填空1、 系统论创立者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他是研究一切系统的原理、规律和模式的科学,系统论则是指由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若干事物和过程所组成的一个具有整体功能和综合行为的综合体。2、 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在幼儿园,幼儿每日的户外活动时间不得少于 2 小时;寄宿制幼儿园不得少于 3 小时。3、 幼儿园内每班的游戏场地面积不应少于 60 平方米。4、 师幼关是一种人际关系。5、 蒙台梭利教育法是以感官

4、为基础的幼儿教育教学体系。6、 认知主义的幼儿园课程是一种“开放式结构”的课程模式,其中以凯米课程和海伊斯科普课程影响最大。7、 瑞吉欧幼儿教育体系中档案是促进教学活动的一种较好的形式。8、 因人施教的理论基础-个别差异。9、 应用色彩的原则-突出主色调。10、 间接指导影响方法:观察法、发现法、实验法。11、 外部因素是指幼儿生活在其中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尤其是社会环境,对于幼儿作为一个“人”的生存与发展来说,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和作用。简答题一、 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原则有什么要求?答:(1)尊重幼儿作为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和人格尊严,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与同伴关系,不歧视或忽视任何一个幼儿,不

5、随意处置幼儿或损害幼儿的人格。(2)尊重幼儿作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主体性,鼓励与支持幼儿的主动学习,尊重幼儿的观点与意见,保障幼儿的意见发表权和参与权。(3)尊重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个别差异,对每个幼儿抱有同等的期望,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与发展,使每个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应有的充分的发展,切实保障每个幼儿发展权的现实。二、家庭教育的特点有哪些?答:1、家庭教育的早期性 2、家庭教育的全面性 3、家庭教育的情感性 4、家庭教育的灵活性 5、家庭教育的渗透性。三、 托幼机构教育具有什么特点?答:1、社会性 2、群体性 3、计划性 4、专业性四、 家庭与托幼机构合作的途径有哪些?答:1、托幼机构组织的活

6、动 (1)家长委员会(2)家长会(3)家长学校(4)咨询接待日(5)家长开放日(6)家长接待日 2、教师的日常生活(1)家庭访问(2)电话联系(3)随访(4)家园联系册3、征集意见工作(1)家长信箱(2)意见征询表4、宣传工作(1)家园之窗(2)家园专栏(3)园刊五、托幼机构的教育的原则是什么?答:1、保教并重与结合的原则 2、面向全体、因人施教的原则 3、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 4、寓教育于各种活动之中的原则 5、重视幼儿同伴相互作用的原则 6、充分利用家庭和社区教育资源的原则。六、幼儿教师的工作任务是什么?答:1、观察了解幼儿,根据国家规定的幼儿园课程标准,结合本班幼儿的具体情况,制定和执

7、行教育工作计划,完成教育任务。2、严格执行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指导并配合保育员管理本班幼儿生活和做好卫生保健工作。3、与家长保持经常联系,了解幼儿家庭的教育环境,商讨符合幼儿特点的教育措施,共同配合完成教育任务。4、参加业务学习和幼儿教育研究活动。5、定期向院长汇报,接受其检查和指导。七、幼儿教师应扮演的角色的关系及作用是什么?答:关系:首先,教师与同事是工作关系;其次,教师与家长是合作的伙伴。作用:1、幼儿教师是幼儿的养护者。2、幼儿教师是幼儿学习的促进者和支持者。3、幼儿教师是幼儿行为的辅导者。4、幼儿教师是幼儿课程的设计者和实施者。5、幼儿教师是幼儿发展的研究者、诊断者和评价者。八

8、、幼儿教师的能力结构包括那几个方面?答:1、观察和了解儿童的能力。2、设计教育活动的能力。3、组织管理能力。4、幼儿行为辅导的能力。5、与幼儿沟通的能力。6、与家长沟通的能力。7、独立思维和创造的能力。8、适应新情境的能力。9、反思能力。九、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阶段?答:1、顺应阶段 2、适应阶段 3、发展阶段 4、专业化阶段十、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及如何解决?答: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教师面临的一个主要矛盾就是教师如何把自己的教育观念转化为教育行为的矛盾,而这一矛盾又突出地表现为教师的“显概念”和“隐概念”之间的冲突。解决:因此,教师不仅要不断的用“显概念”来改造和战胜“隐概念”

9、,使书本上的、理论上的、科学的教育观念转化为真正能够指导我们实际教育行为的观念;而且还应不断地学习,提高专业技能和能力,不断积累和总结经验,这样才能逐渐的使自己的教育行为和教育实践符合科学的要求,才能将自己掌握的教育观念有效地转化为科学的教育行为和教育实践,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十一、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得基本途径有什么?答: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2、微型教学。3、教育活动决策训练。4、通过反思来提高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十二、户外环境创设一般有什么要求?答:1、户外环境的设置应与大自然接近,近幼儿能充分享受到大自然田园风光的陶冶。2、保证幼儿有足够大的活动场地,3、根

10、据当地气候特点创设良好的户外活动条件。4、因地制宜充分发掘户外活动材料,如:木块、轮胎、梯子、绳子、圆桶、大木箱等来刺激幼儿创造性地展开体育活动。5、设置丰富、全面的大型玩具与其他活动器材,而且要坚固、安全。十三、现代优质师幼关系的特征是什么?答:1、互动性 2、民主性 3、互主体性 4、分享性 5、激励性十四、建立优质的师幼关系的策略是什么?答:1、关爱幼儿 关爱幼儿是幼儿教师的基本要求,也只有在关爱幼儿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与幼儿建立良好的关系,可以消除幼儿对教师的顾虑,敢于接近教师、信赖教师、建立安全感、幼儿需要关爱,尤其是那些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更需要得到关爱,关爱给幼儿带来自信、安全、信任感

11、,同时也形成了幼儿对教师的信赖关系。2、与幼儿经常性的平等交谈 教师应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感兴趣的事物、话题与幼儿一起平等、真诚的交谈,这种形式的互动有利于良好的师幼关系的形成。3、参与幼儿的活动 教师能够以普通的活动参与者的心态参与到幼儿自主的活动中去,有利于与幼儿建立平等的师幼关系。4、与幼儿建立个人关系。5、积极回应幼儿的社会性行为 对于幼儿积极的社会性行为,教师应给予肯定和赞赏,并设法引起社会性赞同,扩大其影响;对于幼儿消极的社会性行为,教师也应该做出恰当的反应,使幼儿感受到教师的态度和价值取向。十五、班级对幼儿成长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答:积极影响:1、幼儿班及加强了幼儿之间的社会性交往

12、2、幼儿班级促进了幼儿之间的相互学习 3、幼儿班级有利于培养幼儿的集体观念 4、幼儿班级集体使幼儿产生对班级的归属感 5、幼儿班级为幼儿提供了表达自我和交流的机会 6、幼儿班级为幼儿之间提供了观念共享的环境。消极影响:1、班级集体利益至上,以集体利益牺牲个人利益,个人只能服从,班级集体成为道德规范的载体和实践者,幼儿个人之间的差异和不同要求常常容易被集体的形象和利益所取代或掩盖。2、为了强调班级活动的秩序和规则,对幼儿统一标准、统一要求,忽视幼儿的个体需要,班级成为限制幼儿自由活动的手段。3、教师容易把活动的开展作为自己关注的重点、重视活动的结果,忽视幼儿对活动的兴趣、需要,忽视幼儿在班级活动

13、过程中的表现,把幼儿放在活动的后面,容易使幼儿处在教师严格控制之下,服从于教师计划安排,服从于活动要实现的目标结果,因此幼儿可能会处于消极、被动的应付状态。十六、班级活动与管理的发展适宜性要求有哪些?答:1、满足幼儿在班的一切省生理要求。 (1)满足本班幼儿安全地进行户外身体锻炼的需要(2)满足本班幼儿及时大小便排泄的需要(3)满足本班幼儿饮水、进食的需要(4)满足本班幼儿在园期间睡眠的需要。2、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 3、满足幼儿操作活动的需要 4、满足幼儿之间交往的需要 5、满足幼儿从事不同活动得需要。十七、中班幼儿班级生活有何年龄特点及其指导要求?答:特点:中班幼儿班级生活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

14、,在小班的基础上已经基本上形成了班级生活规范和制度,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师幼关系和同伴关系。指导要求:1、以游戏为班级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加强幼儿游戏的组织与引导,为幼儿在班级开展各种游戏活动创造充分的条件 2、通过包括游戏活动在内的班级各种活动,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和责任感 3、鼓励幼儿通过各种方式积极表达自我,重视幼儿对班级活动的建议和想法,关注幼儿在班级活动中的各种表现 4、帮助幼儿理解自己与班级的关系 5、建立值日生制度。十八、大班幼儿班级生活有何年龄特点及指导要求?答:特点:1、幼儿之间的关系开始分化,大部分幼儿之间形成了稳定的同伴、朋友关系 2、幼儿对班级活动表现出明显的选择性和倾向性

15、3、在班级和班际活动中幼儿表现出强烈的集体感和集体荣誉感,关心班级、小组的荣誉和价值 4、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班级的各种事务,对班级事务能够表达自己的建议和主张。指导要求:1、通过维护班级规则和荣誉,引导幼儿集体意识的发展 2、积极引导幼儿之间的协商、分享、合作 3、鼓励幼儿负责任地承担一些班级事务,协助教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4、鼓励幼儿发表对班级活动的建议和想法,并积极采纳幼儿的合理建议 5、组织和指导大班幼儿参与幼儿园中、小班幼儿的活动6、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幼儿了解小学教育活动的形式,理解小学教育活动的要求,并在班级活动中逐渐使幼儿感受到小学的学习方式和要求。十九、幼儿行为辅导的内容是什

16、么?答:1、对幼儿良好行为的支持和鼓励 2、对幼儿不良行为的矫正 3、对幼儿良好行为的培育和塑造。二十、陈鹤琴的学前教育课程思想是什么?答:陈鹤琴 1923 年在南京创办了南京鼓楼幼儿园,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幼儿教育研究中心。他提出了“活教育”思想,指出: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在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他还认为教育目标首先要解决“做怎样的人”的问题,具体的课程目标如下:第一,做人,应有合作的精神、同情心、服务的精神;第二,身体,应有健康的体格,养成卫生习惯,并有相当的运动技能;第三,智力,应有研究的态度,充分的知识,表达能力;第四,情绪,应能欣赏自然美和艺术美,养成快乐的井绳,消除惧怕的情绪。 “五指活动”1、健康活动 2、社会活动 3、科学活动 4、艺术活动 5、语文活动。陈鹤琴认为课程实施应采用“整个教学法” 、游戏法、小组教学法。二十一、多元智慧理论的幼儿园课程内容有哪些?答:多元智慧理论由加德纳(美)提出的,每个人都有七种智慧:1、语言智慧:用文字思考、用语言表达和欣赏语言深奥意义的能力 2、逻辑数学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