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教育家思想总结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163273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外教育家思想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国外教育家思想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国外教育家思想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国外教育家思想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国外教育家思想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外教育家思想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外教育家思想总结(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国外教育家思想总结人物 年代作品 教育目的 教学原则 教师观 德育论 备注苏格拉底古希腊? 培养治国人才智慧正义勇敢节制产婆术柏拉图古希腊理想国、法律篇亚里士多德古希腊伦理学 政治学西塞罗罗马共和论雄辩家培养政论家昆体良罗马帝国初期雄辩术原理培养演说家洛克 英国教育漫话培养绅士 是灵魂斯宾塞英国教育论 为未来完满生活做准备第斯多惠德国德国教师培养指南自然原则 文化原则 连续性与彻底性原则 直观教学原则教师要自我教育有崇高的责任感要有良好的教育素养和教学技能德国师范之父乌申斯基俄国人是教育的对象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自觉性与积极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 连贯性原则 巩固性原则是培养个人具有爱国主义人道

2、主义情感形成追求真理公正诚实 谦逊尊重他人 信仰上帝等道德品格的最佳途径俄国教育科学的创始人 俄国教师的教师2夸美纽斯捷克大教学论母育学校世界图解为来世生活做准备直观性原则巩固性原则量力性原则系统性和循序渐进性原则智慧 勇敢 节制 公正卢梭 法国爱弥儿论人的天性培养自然人裴斯泰洛齐瑞士林哈德和葛笃德葛笃德怎样教育她的子女促进人的一切天赋能力和力量的全面、和谐的发展要素教育福禄培尔德国人的教育统一的原则顺应自然的原则发展的原则创造的原则幼儿教育之父苏格拉底:教育目的:培养治国人才德育论:伦理道德问题是其哲学主题,也是其教育思想主题。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道德,教人怎么做人。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就是培

3、养人们又智慧、正义、勇敢、节制。知识即道德-核心 知识教育是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 产婆术 柏拉图:理想国 法律篇 古希腊 学习即回忆 理想国:哲学王 学前教育,国家控制教育,创办幼儿教育机构,实行儿童公育公养。最早提出寓学习于游戏普通教育以情感教育为主 重视音乐和体育。尤其重视体操和音乐 高等教育 四艺(算术、几何 天文 音乐)和军事体育训练为主要学习内容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 伦理学 政治学 灵魂论:植物的灵魂 动物的灵魂 理性的灵魂 教育作用:教育是国家的职责 决不能让私人管教育 人成为人需要 天性 习惯 理性 论德智体美和谐发展 音乐教育是核心 西塞罗 罗马共和时期 论雄辩家 教育目的和任

4、务 培养政论家 论雄辩家的素质 自然天赋 哲学素质 知识基础 语言修养 方法是同通过练习 长期的写作练习 法庭的实际观摩学习 3昆体良 罗马帝国初期 雄辩术原理 即 论演说家的教育 第一本专门研究教育理论的著作教育目的 培养演说家 德行 论雄辩家的教育 分为家庭教育 初级教育 文法学校 雄辩术学校 重视幼儿教育 学校教育比家庭教育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教学理论 因材施教 重视教师的作用 反对体罚维多利诺 孟都亚宫廷学校 特点 意大利 学校注意儿童的身心特征和个性差异 重视德智体并重 传授广泛的教学内容 要求学校有自然优美的环境 强调师生之间和睦融洽的气氛 注重启发诱导,讲求兴趣 反对压制 体罚等

5、伊拉斯谟 愚人颂 基督教王子的教育 主张基督教和古典文化并重 着重阐述如何教育统治者尤其是王子,主张把王子培养成基督教王子 他对促进欧洲中等教育的人文主义化做出了贡献 莫尔 乌托邦 英国废除私有制 实行公共教育制度 所有儿童不分男女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 主要学习希腊作家作品 重视劳动的价值要求对青少年进行劳动教育 拉伯雷 巨人传 法国 注重广泛的知识的学习 尊重儿童的人格 主张激发儿童的兴趣 注重教学的吸引力 采用新式教学方法(直观教学 谈话 参观旅游) 提倡新兴资产阶级的道德教育 注重体育和美育 马丁路德 德国 国家掌握教育权,兴办学校 实施强迫义务教育 建立包括初等 中等和高等教育在内的

6、国家教育体系 加尔文 普及教育之父 免费学校的创始人 主张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对贫苦儿童免费 在初等学习国语教学 法语 重视宗教和道德教育 创办了日内瓦学院 培养传教士 神学家和教师 洛克 17 世纪英国 教育漫话 教育作用 提出白板说 感觉是认识世界的主要手段 经验是知识的主要来源教育目的 培养绅士 只能通过家庭教育 体育或健康教育 第一位 德育 是灵魂 智育 第一次较为明确地提出了一个包含德智体三育的教育体系 斯宾塞 19 世纪英国 教育论 提出科学知识最有价值 批判绅士教育 主张用科学教育替代古典主义教育 4教育目的 为未来完满生活做准备 直接保全自己的活动 间接保全自己的活动 抚养教育子

7、女的活动 社会政治活动 情感活动 首次鲜明而正确地表达了德智体三个教育学的基本范畴,批判了传统的古典主义教育,制定了注重科学的课程体系爱尔维修 18 世纪 法国人人智力天生平等 主张教育的民主化 通过感官获得知识 人人都有货的同样知识 达到同样成就的能力 人人享有中高等教育的权利 教育万能论 彻底改造就学校 主张国家创办世俗教育 狄德罗 18 世纪 法国 否认教育万能论 认为教育可发发展任的优良自然素质 抑制不良的自然素质 进而启发人的理性 认识社会中的罪恶现象 主张剥夺教会的教育管理权 把教育交给新的国家政府管理 主张国家应当推行强迫义务教育 中学和大学应当向一切人开放拉夏洛泰 18 世纪

8、法国 论国民教育 国家主义教育思想教育权属于国家不是教会 主张教育世俗化 教育应该为国家培养公民而非为天主教培养教士 建立新的教育制度 康多塞 国家举办世俗性学校的教育计划 初级小学实施普及的免费的公共教育 中高等教育目标是培养担任政府公职和从事研究工作的人才 教育内容 废除传统的宗教教育 培养学生了解公民和权力和义务 讲解宪法和人权宣言 重视科学知识的价值 特别是数学和物理第斯多惠 德国 19 世纪 德国教师培养指南 德国师范之父 天资 教育 自由自主影响人的发展 教学原则 遵循自然原则 文化原则 连续性与彻底性原则 直观教学原则 论教师 提倡尊师重教风气 教师要自我教育 要有崇高的责任感

9、要有良好的教育素养和教学技能 乌申斯基 19 世纪 俄国 人是教育的对象 俄国教育科学的创始人 俄国教师的教师教育本质与目的 教育是一门艺术不是一门科学 理想在于早就完满的人 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教育观 应包括知识的传搜和能力的培养 主张开设实科课程 教学要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 遵循自觉性与积极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 连贯性原则 巩固性原则论道德教育 这是培养个人具有爱国主义 人道主义情感 形成追求真理 公正 诚实 谦逊 尊重他人 信仰上帝等道德品格的最佳途径 教学是基本德育方法 论教育学和师范教育 教育学以生理学与心理学最重要 发展教育学培养一批教育学者最好的途径就是创办教育系 5贺拉斯

10、曼 19 世纪美国 美国公立学校之父教育作用 实施普及教育 教育是维持社会安定的重要工具 教育是帮助人民摆脱贫穷的重要手段 教育的母亲在于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类专业工作者 教育内容 应包括体育 智育 政治教育 道德教育 宗教教育 福泽谕吉 明治维新时期 日本 劝学篇 文明论概略 强调修习学问,唯尚实学 主张培养国家观念与独立意识 培养日本国民的爱国之心是德育的首要任务 体育课为必修课 夸美纽斯 17 世纪 捷克 大教学论 母育学校 世界图解 教育目的和作用 为来世生活做准备 教育改造社会建设国家的手段 对人的发展重要作用 论教育适应自然原则 自然界存在的普遍秩序 人的自然本性和儿童年龄特征 论普及

11、教育和统一学制 提出普及教育思想 主张全国建立统一的学制 论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 教学原则 直观性原则 巩固性原则 量力性原则 系统性和循序渐进性原则 论道德教育 以功利主义和个人主义为理论基础 强调伦理道德研究以人的利益为中心 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智慧 勇敢 节制 公正四种主要的或基本的德行 德育方法 尽早开始正面教育 从行动中养成道德行为的习惯 教育管理思想 主张国家设立督学 卢梭 18 世纪 法国 爱弥儿论人的天性 性善论者 自然教育 教育目的培养自然人 即身体强壮 心智发达 能力强胜的新人公民教育理论 关于波兰政治的筹议 建立国家教育制度和培养良好的国家公民 -婴孩期 0-2 身体的

12、养护和锻炼为主 -儿童期 2-12 以感觉教育为主-少年期 12-15 智育和劳动教育 轻视书本知识学习 -青年期 15-20 道德教育为主 自然后果法裴斯泰洛齐 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 瑞士 林哈德和葛笃德 葛笃德怎样教育她的子女教育目的 促进人的一切天赋能力和力量的全面、和谐的发展教育心理学化 要素教育 体育 各关节的运动 -德育 儿童对母亲的爱 -智育 数目 形状 语言 建立初等学校各科教学法 语言教育 算术教学 测量教学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 赫尔巴特 19 世纪 德国 普通教育学 教育学教授纲要 6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 教师 书本 课堂 三中心教育学体系三个部分: -管理论

13、儿童的管理放在学校整个教育过程的最前面 是进行教学和道德教育的首要条件 -教学论 教育性教学原则 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儿童的德行 教学四阶段论: 明了 联想 系统 方法 分析教学法 -德育论 德育是教育最根本最首要的任务 可能的目的和必要的目的课程理论 兴趣 经验和课程 统觉与课程:相关于集中 儿童发展与课程 福禄培尔 19 世纪 德国 人的教育 幼儿教育之父教育的基本原理 统一的原则 顺应自然的原则 发展的原则 创造的原则 幼儿园的教育方法 自我活动 游戏 社会参与幼儿园课程 活动 歌谣 游戏 恩物 作业 凯兴斯泰纳 19 世纪 德国 德国青年的公民教育 公民教育的要义 教育目的是培养有用的

14、国家公民 公民教育的中心内容是同通过个人的完善来实现为国家服务的目的 劳作学校 蒙台梭利 20 世纪 蒙台梭利方法 童年的秘密 -幼儿发展 节律性 阶段性 规律性 生命力的冲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动力 -自由 纪律和工作 -幼儿教育内容 感官教育 触觉为主 读写算的练习 实际生活练习(日常生活技能的联系 园艺活动 手工作业 体操 节奏动作)马卡连柯 苏联早期 教育诗篇 塔上旗-集体教育理论 通过集体 在集体中 为了集体 平行教育原则 -纪律和纪律教育 严格要求与尊重结合 -劳动和劳动教育 凯洛夫 教育学 20 世纪四五十年代 苏联 教学工作原则 直观性原则 自觉性与积极性原则 巩固性原则 系统性

15、与连贯性原则 通俗性与可接受性原则 赞可夫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 苏联 和教师和谈话 教学与发展 -小学教学的新体系 一般发展 -教学与发展关系 相互依赖 -发展教学论教学原则 以高难度进行教育的原则 在学习时高速前进的原则 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 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 使班上所有学生包括最差的学生都得7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苏霍姆林斯基 二战后 苏联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帕夫雷什中学 把整颗心灵献给孩子 教育理想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杜威 美国 我的教育信条 学校与社会 民主主义与教育教育的本质 教育即生活 学校即社会 教育即生长 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或改组 教育目的 教育无目的说论课程与教材 从做中学 从经验中学 活动性 经验性的主动作业论思维与教学方法 教学五步骤:疑难的情境;确定疑难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推断哪个假设能解决问题;验证这个假设 论道德教育 道德就是教育 德育主要任务是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