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黎县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总结doc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162903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昌黎县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昌黎县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昌黎县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昌黎县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昌黎县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昌黎县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昌黎县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总结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昌黎县医 药 卫 生 体 制 五 项 重 点 改 革 总结(2012 年 2 月 9 日)我县是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第二批改革试点县,2010 年 7月份建立昌黎县医改领导小组,组长由县长苏景文担任,相关各局局长任成员,医改办公室设在发改委(后改在卫生局)。2010 年 10月份启动了基本公共卫生项目;2010 年 12 月 1 日,率先全面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全部乡镇卫生院实现零差率销售,同时对管理、人事、分配等制度进行全面的改革。现就我县 2010 年2011年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注重协调,强化宣传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医改工作,县委刘建军

2、书记专门召开县委常委会议听取了医改工作汇报,并对医改工作有效开展进行了具体的安排部署。县长苏景文多次召开县政府常务会议、县长办公会议专题研究调度医改工作,明确医改工作的具体时间节点,并亲自带领相关部门一把手,深入到乡镇卫生院就医改工作进行调研。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王平、主管副县长肖影、龙立新先后召开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协调会议十几次,研究部署具体工作的深入开展。主管副县长肖影亲自到昌黎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乡镇(中心)卫生院多次进行医改调研。为加快医改工作步伐,全面落实责任,我县制定了干部下基2层包保医改活动实施方案,成立了县级领导包保医改工作领导小组,分别由县级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

3、负责人为责任人,相关部门副科级干部为包保人,负责 16 个乡镇(中心)卫生院的各项改革工作任务的落实。特别是在省医改督导组和市医改相关部门到我县检查指导后,我县按照相关要求,积极进行整改,查漏补缺,各项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平稳顺利进行。二、医改工作歩骤及具体做法:(一)加强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11 年全县 45.455 万农村人口,参合 43.255 万人,参合率 95.16%,新农合补助资金提高到 200 元,个人 30 元。报销比例县级住院报销 70%,乡镇级住院报销 80%,市级住院报销 60%,市外住院报销 55%,专科医院住院报销 70%,大病

4、封顶线 6 万元;落实了门诊统筹制度。我县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于 2010 年 7 月 1 日再次提高基金支付比例、扩充门诊特殊慢性病病种及提高单病种限额,并制定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定期体检制度。政策性调整了职工医保待遇,总体提高了近 8%。同时,根据省、市精神,制定了昌黎县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意外伤害医疗保险实施办法,于 2010 年 1 月 1 日开始执行。截止 2011 年底,我县已经接收参保职工意外伤害报案 50 多起,涉及医疗费用超过 60 多万元,已赔付 55 万多元。(二)建立基本药物制度3为了落实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及药品零差率销售工作,2010年 7 月我县分别成

5、立了“药事委员会” 和 “药事监督委员会”及“ 昌黎县基本药物集中采购工作管理办公室” ,负责全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和药品零差率销售工作。一是认真做好基本药物目录的筛选工作。我县先后召开了十一次“药事委员会”全体会议,按“ 一品、一厂、三剂型、二规 格” ,从中筛选出 360 多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临床实用、质量有保证、经常使用的药品,确定为我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基本药物。二是确定药品配送企业。经“ 药 事委 员会” 研究 讨论,暂时确定昌黎 县康健医药药材有限公司、秦皇岛市通圣医药有限公司、秦皇岛德信医药有限公司为我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配送企业。三是确定基本药物价格。通过

6、召开“ 药 事委 员会” ,参照省中标价格与配送企业进行了当面价格谈判(二次议价),最后确定的药品价格比省中标价格下降了 34.2%。四是基本药物实行了网上平台采购。按照省、市要求,全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实行了省网上平台采购,在省网上平台采购前县卫生局积极组织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人员进行培训、网上实际操作练习,使每个人都熟练掌握了操作技能。2011 年 3 月 25 日初步实行省网上平台采购,4 月 1 日正式实行省网上平台采购药品;到 11年年底网上平台采购药品金额达到 685 万元。五是积极推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工作。2010 年 10 月 26 日至 11 月 25 日,我县在安山中心卫生

7、院先行试点,通过试点取得经验。2010 年 12 月 1 日4全面实行了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目前,药品零差率销售总金额达 1200 多万元,比实行零差率销售前药品价格下降了 51%。六是认真部署农村卫生院收支情况调查。我县于 2010 年 12 月 1 日起,实行了药品零差率销售,财政局对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的 16 家乡镇卫生院进行了预拨补偿,药品零差率预拨款每月 100 万元,从2010 年 12 月到 2011 年年底共预拨款 1000 万元。从 2011 年 7 月11 日起由县财政、审计、卫生、监察等部门组成 7 个清查小组,由县财政局牵头对全县 16 家卫生院及所属门诊部进行了工作任

8、务和收支情况核查,通过“核定任务、理清收支、规范绩效考核” ,制定了昌黎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支核定及补偿办法。七是进一步推进基本药物制度的落实。2011 年 10 月起,我县按照省统一规定实施药品采购工作,取消二次议价和选择配送企业的工作做法,实行全省统一网上采购、统一配送,现我县配送药品企业达十几家,涉及面很广,有时配送药品不能及时达到,存在一些问题,我们正在研究解决。(三)、管理制度、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改革管理制度改革:按照省有关规定我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核定编制 502 人(含大蒲河、团林),实际现有人员 619 人(含大蒲河、团林)。根据乡镇卫生院实际情况,我县以县为单位实施总量控制、统

9、筹安排、动态调整的办法,核定了每个乡镇卫生院的人员编制。人事制度改革:一是乡镇卫生院院长选聘工作。参照党政干5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有关文件精神,制定了“昌黎县公开选聘乡镇卫生院院长实施办法”,按照公开、公正、平等竞争、择优和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对选聘范围、对象、基本条件,选聘的程序和方法做了详细的规定;采取公开报名、考核评分、择优聘任的方式,由县医改工作包保组和卫生局共同组织实施,选聘了 13 名卫生院院长。二是清理、清退人员。各乡镇卫生院对不属于竞聘定岗和分流安置政策覆盖范围的人员逐个核查,进行了清理、清退。三是科学设置岗位、组织竞聘上岗。制定了“昌黎县乡镇卫生院岗位设置与工作人员竞争

10、上岗实施办法”,各乡镇卫生院按照实施办法及河北省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结合本院实际,在县卫生局和人社局的指导下,科学合理设置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做到了专业技术岗位的设置以医、药、护、技岗位为主体,并根据需要适当设置非卫生技术岗位。医、药、护、技卫生专业技术岗位占编制总数的 94.5%,管理和工勤技能岗位占编制总数的5.5%;岗位设置 469 个(不含大蒲河和团林),竞聘上岗 427 个,空岗 42 个,确定分流人员 112 个。四是分流人员安置。按照省市分流安置有关规定,制定了“昌黎县乡镇卫生院分流人员安置办法” 。对 112 名分流人员(提前退休 52 人,自谋职业 1 人,

11、学习深造 59人),将进行了妥善安置(由于分流人员工资待遇未能落实,暂时未能离岗,属编外)。分配制度改革:一是通过核定工作任务。制定了“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实施办法” ,各乡镇卫生院也相 应制定了院内绩效考核分6配办法。二是落实了绩效工资。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前与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后,相比职工工资(含奖励性绩效工资,但奖励性绩效工资只落实了 6 个月,还差 7 个月)有所提高,(2010 年全县基层乡镇卫生院改革前人均工资 1900 元,2011 年改革后人均工资 2200 元,增长了 15.6%)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四)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我县共有 3 家县级医院

12、和一个疾病控制中心及 16 家乡镇卫生院(含大蒲河和团林),695 个农村卫生室(含大蒲河和团林);实现了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体系。2010 年启动县级医院新建工作,现已基本完工,计划 2012 年年底搬迁投入使用;利用中央和省专项资金新建、改扩建了 16 家乡镇卫生院(含大蒲河和团林);农村卫生室,利用近村挂靠及乡镇卫生院所在地,基本消除了无乡村医生的白点村状况。(五)积极促进城乡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一是认真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我县实施了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免疫规划、传染病报告和处理四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其中儿童健康管理率达到 97%;孕产妇健康管理率达到 97%;开展规划

13、免疫 14 种 17 针次,目前基本完成规划免疫任务,规划免疫率达到 95.35%。免费为 8 月龄14 月龄儿童接种麻疹强化疫苗,接种率达到 99.24%,在全省率先完成任务;传染病报告和处理经网络报告处置乙类传染病 411 例,丙类传染病 2517例,传染病发病率 11.15/10 万,较上年下降 41.82%;落实了负责公共卫生工作乡医的补助,资金达 120 多万元。二是建立健全居民健康档案。我县 2010 年 10 月开始启动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通过宣传动员、培训,由乡镇卫生院、乡村医生共同入户调查、体检完成。目前已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340256 份,达到 74.85%。对 5214 名

14、糖尿病患者,21263 名高血压病患者,264 名重症精神病患者,83387名 65 岁以上老年人,11450 名 036 月儿童,2777 名孕产妇进行了健康管理。从 2011 年 7 月开始在全县乡镇卫生院实行了居民健康档案电子管理,到目前已完成 276560 份电子档案的录入,完成81.28%。超额完成了省要求建立 50%以上电子档案管理的目标。三是积极推进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了 15 岁以下人群的乙肝疫苗免费补种工作,共为 2003 名儿童补种了乙肝疫苗。为农村育龄妇女补服叶酸,妇幼保健组织和卫生院妇幼大夫通过进村入户,逐一排查,对孕前三个月至孕后三个月的适龄妇女进行摸底调查,在

15、全部掌握孕情情况下,全年共对 4833 名适龄妇女进行了补服叶酸的干预措施。深入开展了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利用国家专项资金对 2010 年周期内生育的农村妇女给予住院分娩补助,共为 3774 名住院产妇补助 150.96 万元,全县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已经达到 99.99%。为提高群众对艾滋病的认知度,定期在街道、集市发放防治宣传小册子等资料,对广大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全县发现艾滋病人及时上报率为 100%,组织实施了健康教育、生活干预等工作。8(六)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按照五部委关于印发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指导意见的通知要求,虽然我县未列入公立医院试点县,但我县积极探索公立医院改革。在保证

16、公立医院公益性质的基础上,不断推进摸索昌黎县人民医院的改革进程。2011 年 11 月 9 日至 12 日,按照刘建军书记的指示,由龙立新副县长按排部署卫生局赴宿迁市泗洪县就公立医院改革工作进行了学习考察。现正在加紧研究探索改革模式和方法,现初步制定了两套公立医院改革方案,待县委、县政府研究。 三、医改的成效及成果总结我县综合改革,医改工作促进了卫生事业发展和社会和谐。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百姓得到了实惠。我县自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以来,通过议价比省中标价格下降了 34.2%,比医改前药品价格下降了 51%以上,仅此一项农民就少支出 1600 多万元。并且,基本公共卫生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现了全覆盖,使更多的农民享受到了更加优质、低廉的基本医疗服务。二是卫生院得到了发展。2006 年以来,我县利用中央、省资金实施卫生院基础建设项目 23 个,完成总投资 1256.6 万元,总建筑面积 18765 平方米;并实施了 3 个污水、废物处理设施建设,均达到或超过了标准化卫生院建设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