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2届第二次月考 语文无答案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159995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2012届第二次月考  语文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浙江省2012届第二次月考  语文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浙江省2012届第二次月考  语文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浙江省2012届第二次月考  语文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浙江省2012届第二次月考  语文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2012届第二次月考 语文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2012届第二次月考 语文无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杭州高中2012 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语 文 试 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考试时间 150 分钟,满分 150 分。2.答案一律做在答卷页上。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24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拙劣(zhu) 剽悍(pio) 呶(no)呶不休 医中翘楚(qio)B场院(chng) 殷红(yn) 戎马倥偬(kng) 载歌载舞(zi)C绦虫(to) 佣工(yng) 封妻荫子(yn) 睚眦必报(z)D蚊蚋(ru) 踮脚( din) 乳臭未干(xi ) 高屋建瓴(lng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由情至美,始终围绕着生命的主题。苏东坡把

2、美衍化成了诗文和长堤,林和靖把美寄托于梅花与白鹤,而苏小小,则一直用美熨帖着自己的本体生命。B谬误与真理掺拌一起抛撒,人类像挨了一场殒石雨,它损伤的是人的感知器官。一个现代人即便睁大双眼,还是拨不开无形的眼障,错觉总是缠住你,最终使你臣服。C一路上我搜肠挂肚,详尽预报道听途说的各种缙云山美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避暑胜地、川东“小峨眉”、以植物多样性闻名遐迩。D万方这么描述父亲曹禺:他一生不追求享乐,他很真诚;他有很多的缺陷和弱点,但是他没有罪孽;如今,他透明的生命在无比自由的地方遨翔。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生活里最美好的东西,从来不是有形的东西,财富的意义也并不只于金

3、钱。在这个高速发展的年代,每个人都需要停下心来想想了。显然,对美好生活而言,速度不是第一位的。一切正如甘地所说, “如果方向错了,速度快又有什么用呢?”B出口侵权的原因,在于企业知识产权法律意识淡薄,有侥幸心理,企图“打擦边球”,坐收渔利;而经济利益的驱动,则是此类侵权事件频发的深层原因。C备课组在备考期间不能孤军奋战,必须团结合作。实践证明,墙倒众人推,我们只要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取得未来的胜利。D在中国日益成为传媒焦点的今天, 应运而生的中国新闻发言人制度有助于公众对政府工作、突发事件、灾难事件的了解。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早在 2002 年,我国就明令禁止不允许 “瘦肉精”

4、使用于养殖业,然而这个餐桌上的“毒瘤”多年来未被根除,频繁出现的“ 瘦肉精”事件,令人们再添食品安全之忧。B刚刚过去的 2010 年,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和运营成绩斐然,高速动车组旅客运量已占全国铁路旅客运量的 20%,在降低铁路运力紧张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C元旦后,各省市相继出台房产新政,如上海市规定从今年 1 月 28 日起,凡在上海新购住房的购房人,均应向房屋所在地地方税务机关申报办理房产税征免认定手续。D日前,针对民众的各种质疑,墨西哥蒂基切奥女市长罗斯蒂埃塔展示了身上多处触目惊心 的伤痕,以反驳她捏造遇袭的传闻和绝不向毒贩求和的决心。5请给下面八句话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5、只写序号)。(3 分)( )这是达不到目的的无聊。这是目的达到后的无聊。这是没有了目的的无聊。于是,健忘的人(我们多半是健忘的)折 腾往回跑,陷入又一轮循环。一旦城里的人到了城外,城外的人到了城里,又觉得城外和城里不过尔尔。等到城里城外都厌倦,是进 是出都无所谓,更大的无聊就来临了。一座围城,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如果出不去进不来,就感到无聊。舍近逐远似乎是我们人类的天性,大 约正是目的意识在其中作祟。正确的语序是: 。6中国楹联2008 年第 2 期第 5 页有一对联:“祸起萧墙,山崩地裂惊环宇;灾临天府,四海五洲扬爱心”。此联一出,有人认为有一处不恰当。试回答:哪一处“不恰当”呢

6、?为什么? (2 分)答:如果请你修改,你将怎样改?(2 分)答:7南宋人陈善著有一部扪虱新话。他在书中写道:“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所以入,终当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入,得尽读书之法也。”请先给陈善的读书法取个名字(不超过 5 个字),然后谈谈你对这种读书法的看法(不超过 80 字) 。(5 分)读书法的名字:你的看法:二、现代文阅读(共 29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10 题。 (9 分)被称为“第四媒体” 的互联网究竟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我看到的一个方面是互联网

7、对于人类社会话语权的影响说到这里我不得不描述人类社会话语权的发展历程。人类社会的早期,话语权掌握在代表世俗 权威的“ 君”和宗教权威的“神”手中。无论是出于维护自身的统治或其他什么样的目的, “君”和“神”都决不会放弃对于话语权的掌控,这个时代姑且称之为话语权的“ 君神时代” 。非官办媒体出现之后, 话语权扩 散到了世俗和宗教统治者之外的媒体手中,更多的人有了自己的话语权,几乎任何人都可以以向媒体“ 投稿”的形式行使自己的话语权,但是话语权始终没有泛 滥,是因 为“编辑”作为话语权的“签证官”控制了拥有话语权的人的数量,这个时代我们 可以称之为话语权的“ 编辑时代”。互联网出现之后, 话语权没

8、有了“编辑”的控制,从此流失到每个人的手中,一股 “投稿赤潮”(亦称“红潮”,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由海藻等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和高度密集所引起海水变色的有害生态现象)顿时湮没了整个网络,任何一个能 够连接到互联网上的人都能 够最便捷地把自己的话语传播给其他的人,话语权被无限度分散,造就了这个话语权的“滥言时代”。“滥言时代”注定是“ 话语暴民 ”的时代。正如民主选举会发展到竞选人比赛谄媚民众一样,被极度分散的话语权为了扩大其影响必然也会谄媚其他的话语权拥有者以换取几声廉价的喝彩。当一个话语权的拥有者以 谄媚为发展手段的时候,在事实上必定成为理性的敌人、成为秩序的破坏者,从而堕落成 为“ 话语

9、暴民”。秩序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 “话语暴民”是话语秩序的终结者。当我们访问任何一个网上“群言堂”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所有偏激的、狂妄的话语总是有无数的喝彩者,相反,理性的声音在那里却显得无比微弱。邪 说在这里找到了滋生的土壤,如同经济学上的“ 劣币排斥良币”一样 ,邪说的“赤潮”在这里到处弥漫,真理和公正被亵渎。无论是“君神时代”还是“编辑时代”,话语权都是具有理性意识的集团的话语权,从而也就使这个话语权成为维持秩序的工具。而当话语权纯粹成 为个体的话语权之后,个体理性的不能保证也就使话语权的理性尽丧,成为具有更大随意性的个体的玩具、成 为破坏秩序的刀斧。话语权的个体化就是“政出私门”

10、的肇端,也是一个社会混乱的充分条件。8下列对“话语暴民”所作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A “话语暴民”会在民主选举会上去谄媚选民和其他的话语权拥有者。B “话语暴民 ”是话语权个性化的结果。C “话语暴民 ”占据了网上“群言堂”,这里只出产邪说,排斥真理和公正。D “话语暴民”是话语秩序的破坏者,是当一个话语权的拥有者发展到以诌媚为手段、以理性为敌人时堕落而来的。9根据原文所提供的有关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话语权的理性意识和集团性才能有效维持话语秩序。B话语暴民破坏了话语秩序,因此互联网上不存在任何真理和公正的话语。C互联网空前扩大了个体的话语权,保证了公民真正拥有言论自由的权利

11、。D互联网是话语暴民的盛筵,但法律能够把 “暴民” 变“ 良民”。10请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滥言时代注定是话语暴民的时代”这句话的理解。(3 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5 题。(20 分)西海固少年季栋梁前不久,与朋友有约,走了一趟西海固。那是夏日,干旱正无情地折磨着这块土地。 车窗两边的土地上罩着一层薄薄的蝉翼般透明的浅绿,看不到农人,甚至看不到牛羊,看久了就感到沉重与沧桑来。有几声花儿 吼过来,也是干 涩僵直。车到黑城附近,路上忽然横出一个人来,他站在路中央,扬起的手臂如展开的鹰翼一般,使劲地摇动着,那架势很有剪径者的气派,仿佛在说:停!只有停,否则休想过去。车停了,挡车人走

12、上来时我才看清是一个少年。他提着一个破旧的帆布提包,上面有许多油渍。一双老式的褐色牛皮鞋很笨重地套在夏天的脚上,穿一件单衫,上面印有一只展翅的老鹰,下身穿一件已经很旧很破很 脏的牛仔裤。司机显然给他挡车的姿势惹火了, 恶恶地说不要命了, 挡车 有这样挡的?那少年瞪着一双眼睛,一动不 动地盯着司机,司机 终究有些不想惹事,他一定是怯于少年那目光,便不再言语。车启动了,少年依然站在那里盯着司机看,许久,这才向着座位走了过来。他扫视着车上,不回避这车上任何一双眼睛。他的目光甚至带有挑衅的意味。他走到了我的旁边,将包放到了行李架上,然后盯着我看了足足有半分钟,直到我本能地将屁股往里挪挪,他才坐了下来。

13、我对他没有什么恶感,甚至喜 欢他坐到我的旁边来,只是有点不习惯他看人时的眼神。他坐了下来,坐得有些僵硬,给人的感觉是一块石头落在了座位上。他摸出一支烟点着,深深地吸了一口,然后悠悠地吐出来。他吸烟的姿势十分的老练而潇洒,应该至少有三年的烟龄了吧。那是一种低价烟,烟味很是呛人。他吸着烟,那神情仿佛在思考着什么,又仿佛什么也没有思考,他的眼睛确实放射着鹰眼的光芒。“少年心事当 拏云” ,如此 贴近,如此深刻,是谁的诗句我记不清了,但这句诗我却牢牢记着,因为我曾经年少 过,而且 这句诗也是在少年时 期读的,此时此刻面对他,我又想起了这句诗。我很想与他对话,他让我看到了我少年 时期的影子,然而,他显然

14、没有要和我对话的意思,他甚至坐下后连看我一眼都不曾有 过,两眼只是一味地注视着前方漫漫长路,仿佛我以及车上所有的人都不存在一样。他吸完了那支烟,连过滤嘴的味儿都吸出来了。我掏出烟来递给他一支,他疑惑地看了我一眼,然后接过烟拿到鼻子上嗅了嗅,这才对我笑笑,十分的真诚。我替他点了,自己也点了一支,这才问道:“ 今年多大了?“十六!”“要出远门么?”“出去闯闯!”“怎么一个人出去?”“一个人出去不好么?”我不知道如何回答他,连点头 或摇头的动作都做不出来。他看看我又说:“一群人出去有啥意思,唧唧喳喳地像一群麻雀。”我说:“去省城么?”他摇摇头说:“省城有啥意思,太小太穷。”我有些惊讶于他的这种说法,

15、便 问:“ 那你要去哪里?”他甩了一下头上的长发说:“去南边,深圳、海南、云南那边才有闯头!”我笑笑问:“你知道深圳、海南、云南在哪里么? ”他说:“在南边。”我说:“南边是很大的。 ”他吐出一个烟圈来说:“这我知道,它有美国大么?说个不怕你笑话的话,美国我也找得到!”我笑了,他说:“ 你不信?”我点点头说:“我信。 ”他就笑了。我说:“那地方是有钱,可那地方的钱不好挣。”他说:“钱多的地方不好挣也总比在钱少的地方好挣要强得多。”停了一下他又说:“那地方有钱的人很多,可谁一开始就是有 钱的呢?”看着少年,这个因对外面世界陌生与无知而充 满自信与希望的少年,想到我的第一次出门,觉得他比我有一种更深刻的 东西。我要下车了,我想对他说 几句什么,却又不知道 该对他 说些什么。车上正放着祝你平安。我想权且作为我对他的临别 的赠言吧。下车时,我掏出剩下的半包烟想 递给他,可想到他 还是个孩子,不应该吸烟的。我又装了进去,握握他的手,他的手虽然稚嫩,但憨实有劲。车扬起一道灰尘,向着远 方奔驰而去。 (本文有删改)注 花儿:流行于甘肃、青海、宁夏等广大地区的一种山歌。少年心事当拏(n)云:言少年人应有高远的理想。拏云:高举入云。11文章第一段环境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