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委党校专家总结十年申论命题思路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159562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委党校专家总结十年申论命题思路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安徽省委党校专家总结十年申论命题思路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安徽省委党校专家总结十年申论命题思路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安徽省委党校专家总结十年申论命题思路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安徽省委党校专家总结十年申论命题思路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委党校专家总结十年申论命题思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委党校专家总结十年申论命题思路(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委党校专家总结十年申论命题思路日期:12-23 作者:admin 通过对近几年申论考题的分析总结,安徽省委党校公务员考试辅导专家发现了这样的规律,申论考试基本围绕一个大的方向或主题来展开命题:发展以及如何发展的问题。发展问题,涉及当年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个具体的重大社会现实问题,比如 2002 年的网络发展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给定材料从正反两方面列举了这些影响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从而揭示出,要正确对待网络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政府与企业合作建设网络” 、 “建设稳定安全正常的网络社会”等都是不错的申论文章标题。2003 年的企业安全生产事故与公共安全问题,材料列举了近年来发生在

2、我国境内的一些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问题,揭示了安全生产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成为亟待解决和应对的重大社会问题。第一次出现写讲话稿的新题型,申论要求提供两种讲话情境,为设定的发言人拟出一篇现场讲话稿或电视讲话稿,请任选一种。2004 年的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城市交通问题,材料分析了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指出了困扰我国一些大城市发展的交通拥堵问题。这是当年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话题。2004 年申论试卷只有两道题,一是概述“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二是要求你作为市交通主管部门的负责人,写一份“关于我市交通拥堵情况的报告” ,第一次出现了报告文体写作的新题型(报告

3、文体类型主要有:工作报告、总结报告、调查报告以及答复询问的报告等) 。2005 年的解决我国农村农民问题的两种思路问题,第一次出现了评论文体写作的新题型(评论文体类型主要有两种:立论性评论和驳论性评论) 。申论文章标题已给出,明确要求请以“评解决我国农村农民问题的两种思路”为题,写一篇申论文章。2006 年的我国各级政府应对公共突发事件能力建设问题,即我国各级政府应急管理能力建设问题,申论材料来自某部长在网上与网友的交流谈话,大致内容讲的是公共安全的重要性、突发公共事件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相对优秀的申论标题有“加强我国各级政府应急管理能力的建设” 、 “勿让天灾变人祸切实加强各

4、级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建设”等。2000 年、2007 年、2008 年以及 2009 年的申论考试基本都在围绕如何发展的问题(即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重大关系问题)命题。2000 年考的是噪声扰民问题(城市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冲突主题:让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申论题材反映的是,一印刷公司为发展生产,提高效益,引进安装了四台最新设备,经济效益虽然大幅提高了,却造成了严重的噪音扰民的社会问题,引发法律诉讼,由此引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问题,如何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就是 2000 年申论考试的真正主题。2007 年考的是关于废弃

5、土地再利用和政府征地过程中的占补问题。材料主要讲的是,土地在被转让的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以及举例说明如何才能在现有土地资源紧张情况下做到土地持续利用。申论试卷要求,请以“命脉”为题,写一篇关于土地问题的文章。2008 年怒江水电资源开发及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2009 年考的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结构性问题,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深化农村改革,稳定粮食生产。要真正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迫切需要解决好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几个结构性问题,处理好几方面的关系。为了发展,如何发展呢?要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一句话,要科学发展。由此引出这几年公务员申论考试背后隐

6、藏的重大现实理论背景: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理论,小康社会理论,五个统筹理论,五个文明协调发展理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理论以及“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理论,党的十七大精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三农”问题及新一轮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精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建设以及大力开展反腐败斗争的制度建设的精神等。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由此很自然地引出重大社会民生问题成为近几年公务员申论命题的重要方向和重点内容。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由此引出一系列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关系问题(比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7、成为公务员申论命题的又一个重要方向和重点内容。这已经为近几年的申论考试实践所证明。据此,我预测,今明两年公务员申论考试命题思路的重点,仍然在我国社会经济“如何发展”上。涉及“如何发展”的核心理论即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

8、新农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发展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走和平发展道路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为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和有力的思想保证。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国的基本国情没有变,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这“两个没有变”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根本依据。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依据。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论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也是考生在申论复习中要重点把握的理论内容,我们形象地将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理论称之为“申论考试的万能理论” 。科学发展观要求协调发展。协调发展,就要做到

9、“五个统筹” ,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其中,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又引出了“如何发展”的次核心理论即和谐社会理论,涉及到当前重大社会民生问题。近几年的基本国策、大政方针都是我们党和政府的最新创新理论成果,紧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肯定属于申论命题的重点范围。根据近几年的跟踪分析和研究,考生应对公务员申论考试要看的书籍是中宣部理论宣传局出的2009 年理论热点面对面等。历年考题对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速度、认知、分析、领会)的要求正在逐步提高。 2000 年、2001 年、2002 年申论材料的字数限制在 1500到 2000

10、字,2003 年、2004 年、2005 年保持在 4000 字左右,2006 年一下子提高到 8000 字以上,2007 年调整回落到 6800 字,要求考生除具备必要的阅读理解能力外,要更加注重综合概括分析能力的训练。申论试题的题型、题量和结构每年都在不断调整变化中。题型变化最大是从 2007 年开始。出现了一些从未见过的新题型,如结合材料对“持续土地利用管理”应从哪些方面评价?概括说明工矿废弃地整治做法的目的和意义,结合材料解释“存量土地”和“地荒”的含义,材料提到“把土地转让市场区分为两大类进行交易” ,请进一步说明这两大类市场怎样区分,并谈谈在这两大类市场中怎样解决“农民没有权利为自

11、己的土地定价”的问题,列出相关检查所查的主要内容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一直是申论命题的基本思路,但近几年申论命题模式变得更加灵活,对抽象概括能力的要求显得更为重要。但令人欣慰的是,近几年申论题型不论怎样变化怎样灵活,其实始终遵循着一定之规,万变不离其宗,只要考生在复习中能把握这些规律,申论考试争取高分并非难事。 一、申论是什么?1.申论是考试科目,也是文体名称。作为考试科目,2009 版省考大纲即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 2010 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指出“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 。这表明申论是应用于公务员录用考试之中,具有规范作答要求、相

12、对固定程式的笔试科目,是测查阅读理解、解决问题等具体能力的科目;作为试题,是以给定资料为依据,按照规定要求作答,就特定问题展开分析论证,表达应试者的思想认识,说明事物的道理、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的主观试题;作为文章体裁,申论的答案主体是以论说为主要表达方式,具有相对完整意思和篇章结构的书面语言形态,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机关常用文书规范的议论文体裁。 “申论”作为动词,有申述、论述、引申论述的意思,在申论考试的语境中,是指依据给定资料,对材料反映的事实、蕴含的观点展开引申论述,阐明并论证作答者的观点。以给定材料为依据,是申论考试的最本质特点,也是最基本的作答要求。2.“申论”考试的具体内涵和要求。对于

13、“申论”考试的具体内涵和要求,有的省级公务员录用考试大纲做出了比较明确和细致的解读,对于准确认识“申论” 、指导作答实践较有意义:“从字面上理解, 申可以理解为申述、申辩、申明, 论则是议论、论说、论证。所谓申论就是对某个问题阐述观点、论述理由、合理地推论材料与材料,以及观点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申论主要通过应试人员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等,测试应试人员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申论给定的材料通常涉及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定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要求应试人员能够准确理解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全面分析问题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并能在把握材料主旨和精神

14、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形成和提出自己的观点、思路或解决方案,用文字形式准确流畅地表达。 ”从词语释义、作答要求、测查目标、材料内容、作答方法等几个层面,对“申论”做出了较为明晰的解释,其中“准确理解材料”和“合理地推论材料与材料,以及观点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 、 “有针对性地形成和提出自己的观点、思路或解决方案”这三个关键句,既是有条件关系的,又对把握申论要求具有特别实用的意义。二、申论命题的题材涉及哪些领域?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体五面” ,即:经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所有的申论题材都没有超出这五个方面。具体的切入角度不同、方式不同,表现为不同

15、的层次高度、不同的门类领域。 第一,层次高度来看申论考试题材内容有高与低、抽象与具体、宏观与微观、根本的战略方针和指导思想与具体的工作原则和操作方法之分。高层次、宏观层面、根本的战略方针和指导思想:2006 年下半年天津市申论主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009 年国考申论主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保障粮食安全 (多主题复合型试题) 。具体的工作原则和操作方法:2006 年国考申论提高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2007 年北京社会在职申论城市摊贩管理 ,2008 年上海申论政府绩效评估 ,2009 年江西申论金融危机下改善民生 。第二,从门类领域来看申论考试题材有综合与专门

16、、全面与局部、跨越多个领域与涉及单一领域的区别。典型的综合性、跨领域题材:2008 年浙江申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专门性、单一性题材:2007 年湖北申论保证食品安全 ,2008 年江苏申论推进自主创新,提升中国制造业 ,2008 年陕西申论治理行业不正之风 。第三,从出现的频率来考察申论试题以具体性微观题材、专门性单一题材居多,其中涉及具体的专门领域主要有:经济管理:2006 年浙江申论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追求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2007年甘肃申论消除垄断,维护公平 ,2008 年北京申论行业自律与政府监管结合,规范市场秩序 ,2008 年辽宁申论改革招商引资体制 ,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确履行政府职责、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服务型政府密切相关。政治文明:2007 年北京申论听证会制度的发展 ,2007 年上海树立公务员精神 ,2007 重庆遏制政府浪费 ,2008 江西预防职务犯罪 ,2008 福建强化突发事件中的政府责任 ,2009 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