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知识总结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159363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7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知识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高考地理知识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高考地理知识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高考地理知识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高考地理知识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知识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知识总结(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理高考知识总结 - 1 - 北京地区地理高考知识总结一、必修上册二、必修 下册三、选修一四、选修二五、中国 地理六、世界地理地理高考知识总结 - 2 - 高中地理必修上册部分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1、地球的特殊性-存在生命地球的宇宙环境: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空间运行轨道地球的自身条件: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体积质量适中- 存在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内部物质运动促进海洋的形成液态水2八大行星的分类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3、小行星带在哪两个行星轨道之间?火星,木星4、宇宙资源主要有:空间资源(超失重、高真空、强辐射)、太阳能资源、矿产

2、资源5太空垃圾的内容工作寿命终止的航天器,因意外或有意爆炸产生的碎片,以及航天员扔出飞船舱的垃圾6清除太空垃圾的措施将停止工作的卫星推进到其它轨道上去,以免同正常工作的卫星发生碰撞;用航天飞机把损坏的卫星带回地球,以减少空间的大7、我国太阳能最丰富地区及原因青藏高原,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水汽少,尘埃少,透明度好,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8我国太阳能贫乏地区及原因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因为阴雨天多,云雾大,较多地削弱了太阳辐射9、大阳大气层由内向外依次分为:光球-色球-日冕10、太阳活动类型:黑子和耀斑 ,周期均约为 11 年,黑子是太阳活动的标志,对地球的影响:对地球气候的影响、干扰电离层

3、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对地球磁场的影响(产生磁暴,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11、公转、自转的特点自转 公转方向 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速度 角速度 15/小时,两极为零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为零1 月初近日点速度快7 月初远日点速度慢周期 1 恒星日(23 时 56 分 4 秒)1 太阳日24 小时1 恒星年(365 日 6 时 9 分 10 秒)1 回归年为 365 日 5 时 48 分 46 秒12、自转地理意义:产生昼夜交替现象-晨昏圈;产生地方时差异-东早西晚;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不偏;13、公转地理意义:昼夜长短的时空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四

4、季的交替;五带的分布。14、昼夜长短纬度分布规律纬度分布规律:赤道处始终昼夜平分:春分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平分。同一纬线上各点昼夜长短相同:南北半球同纬度昼夜长短相反。地理高考知识总结 - 3 - 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赿高,昼赿长,另一半球相反。太阳直射点地赤道与南、北(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极昼、极夜现象范围也经历了不断扩大、缩小的过程。15、正午太阳高度纬度分布规律纬度分布规律: 春秋二分日: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冬至日: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16计算区时17、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公式:H=90 度纬度之差。18、地转偏向力的实际应

5、用第二单元 地球上的大气1、大气的成分、作用。大气组成:干洁空气(氮、氧、臭氧、二氧化碳)、水气、固体杂质。大气作用:氮: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臭氧: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二氧化碳: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水汽和固体杂质: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2、大气自下而上依次划分为哪几个部分?对流层 平流层 高层大气3、对流层的特点: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对流运动显著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注意原因)4、平流层特点:气温随高度增高 气流以平流运动为主(注意原因)5、电离层和臭氧层分别在哪一层大气层?高层大气,平流层6、对流层为什么温度随高度的增

6、加而减少?为什么对流运动显著?因为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源,所以离地面越高,气温越低该层下部热上部冷,有利于空气的对流运动。7、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形式:吸收作用、反射作用(云)、散射作用(实例)。8、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 地面 大气(逆辐射) 地面(保温效应,减小气温日较差)9、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由于太阳辐射对各纬度加热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热量的差异10、形成空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即水平气压梯度力11、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12、风向高 空: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风向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7、13、热力环流的实际应用:海陆风、山谷风、城郊风14、绘制三圈环流示意图15、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大致就北半球而言,夏季向北移动,冬季向南移动16、东亚季风为什么最为典型?太平洋是世界最大的大洋,亚欧大陆是世界最大的大陆,东亚居于两者之间,海陆的气温对比和季节变化都比其他任何地区显著。因此,亚洲东部的季风环流最为典型。17、季风的特点:地理高考知识总结 - 4 - 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降水量季节变化大 ,易有旱涝灾害18、东亚季风、南亚季风特点,形成差异:地区 冬季风风向 夏季风风向 分布地区 主要成因东亚 西北风 东南风 亚洲东部 海陆热力性差异南亚 东北

8、风 西南风 亚洲南部和东南部 海陆热力性差异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19、全球性的大气环流的作用:促进了高低纬度之间 海陆之间的热量与水汽的交换调整了全球的水热分布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20、北半球一月和七月等温线的弯曲方向和海陆气压中心的分布状况。一月大陆向南,海洋向北,大陆高压、海洋低压;七月大陆向北,海洋向南,大陆低压、海洋高压。21、比较冷锋与暖风的示意图、成因、符号、降水的区域、过境前后的天气状况22、冷锋过境时天气状况:阴天,下雨,刮风,降温冷锋过境后天气状况:气压上升高,气温下降,天气转好。23、冷锋的降雨在锋后,暖风的降水在锋前24、冷、暖锋对我国天气影响冷锋:大

9、多数的降水,北方夏季暴雨,冬春季节大风沙暴寒潮暖锋:华南地区 春暖多晴,春寒雨起25、比较气旋和反气旋的示意图、空气运动状况、天气状况26、低压系统就是气旋,一般由阴雨天气;高压系统就是反气旋,天气一般是晴朗的27、形成气候的因子:、太阳辐射是大气运动最根本的能源;、下垫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大气环流;、人类生产和生活对大气环流的影响。28、气候海洋性和大陆性的区别?从气温和日较差、年较差、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出现的月份、降水量和降水的分配等等方面说明。29、地中海气候的分布、成因及特点分布在南北纬 30-40 之间大陆西岸,冬季受西风控制,温暖湿润;夏季受副高控制;炎热干燥30、 温带海

10、洋性气候的分布、成因及特点分布在南北纬 40-60 之间大陆西岸,长年受盛行西风的影响,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全年降水均匀31、温带、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32、热带沙漠气候33、热带雨林气候34、温带大陆气候35、热带草原气候36、影响气候的因素: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状况 人类活动 。如:澳大利亚东北部为什么形成热带雨林气候?37、全球最为关注的三大大气环境问题是:臭氧空洞、酸雨、全球变暖38、酸雨危害、防治酸雨危害: 河湖水、土壤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 危及人体健康;酸雨防治:根本途径:减少人为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排放;地理高考知识总结 - 5 - 有效

11、措施: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39、温室效应引发的问题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和平原;温带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 ,进而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40、治理温室效应的措施提高能源利用率,采用新能源;努力加强国际间的合作;植树造林41、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排放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使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能增强,使气温升高。人类长时期的毁林,导致植被吸收的二氧化碳逐渐减少42、臭氧层破坏危害危害人体健康、破坏生态环境、破坏农林牧渔业、加剧全球变暖。43、南极臭氧空洞出现的时间是在南极的春季,即每年 9-11 月第三单元 陆地和海洋1、岩石按成因分类并举例岩浆岩:花岗岩,玄武岩

12、沉积岩: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变质岩:大理岩,板岩2被称为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和“文字”的是什么?岩层和化石。可以根据岩层中的化石来恢复地层顺序,从而确定地质年代。人们据此可以推知沉积时的地理环境。3、三大类岩石的转化过程。(地壳物质循环过程示意图)岩浆活动过程中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岩浆岩经过地表外力(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形成沉积岩,已生成的岩石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经高温融化又变为岩浆。4、地质作用中的内力作用主要来源是什么?表现为什么?主要来源于地球内部的热能。表现为:地壳活动、岩浆运动、变质作用等。5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安第斯山分别由哪两个板块互相做用而成?喜马拉雅

13、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阿尔卑斯山: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安第斯山: 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6、板快碰撞形成地貌山脉,海沟,岛弧,海岸山脉7、为什么背斜常成谷地或盆地,向斜常成为山岭?背斜的岩层向上拱起,其顶部因受张力容易侵蚀成谷地,向斜的岩层向下弯曲,其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8、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修建隧道可以经过背斜,不可经过向斜、断层。水可不可修建在断层处。9、外力有哪些:流水、冰川、海浪、风、生物10外力作用表现为哪些形式?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11流水作用表现为?流水侵蚀、流水沉积、流水搬运流水侵蚀:瀑布、峡谷;黄土高原地区沟壑纵横

14、的地形。流水沉积:山区河流流出口形成山麓冲击扇,河流中下游地区泥沙淤积形成宽广的冲击平原和河口三角洲。12.风力作用的表现:风力侵蚀、风力沉积、风力搬运地理高考知识总结 - 6 - 风力侵蚀:风蚀沟谷,风蚀洼地风力沉积:沙丘,沙垄13黄土高原为什么地表千沟万壑?(1)黄土质地疏松 (2)地表植被多遭破坏,流水侵蚀严重。(3)降水集中,多暴雨。14、海水的两个性质:海水温度、海水盐度15海水温度分布规律是什么?水平方向:低纬度海区水温高于高纬度海区水温;同一海区水温,夏季高于冬季;同纬度海区相比,暖流过海区温度高于寒流经过海区;垂直方向: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增加,1000 米以下的水温基本不变。16海洋盐度分布规律是怎样的?海水表层的盐度分布曲线呈马鞍状,从南北半球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高低纬度递减。17、为什么南极地区的盐度高于北极地区的海区?为什么副热带海区的盐度高?淡水汇入少,稀释作用弱降水少,蒸发强,蒸发量大于降水量18影响盐度的有哪些因素?气候: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盐度高蒸发量小于降水量-盐度低径流:有淡水汇入-盐度低无淡水汇入- 盐度低洋流:暖流经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