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好坏肥瘦判断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159241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质好坏肥瘦判断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水质好坏肥瘦判断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水质好坏肥瘦判断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水质好坏肥瘦判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质好坏肥瘦判断(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水质好、坏、肥、瘦的判断1、鱼塘水体水的肥度:水的肥度即养鱼水体的肥瘦程度,主要指水中作为鱼类饵料的浮游生物的含量。浮游生物本身带有色彩,而且在水中的数量多少直接受到透明度的影响。因此,在生产中水的肥度一般用透明度或水色来判断。2、鱼塘水体透明度:鱼塘水体透明度是反映鱼塘水质好坏的重要标志。笔者根据实践经验,摸索出一种简单的鱼塘水体透明度的测定方法。水是无色透明的,当水体中含泥沙、微生物、悬浮物、有机质等物质时就会产生浑浊现象,水的透明度便会降低。水的透明度降低不但影响感官性状,还会影响水生生物的生活。因此水的透明度也是反映水质状况的一项指标。透明度过大,浮游生物少,水瘦;透明度过小,又常常

2、是蓝藻水化的表现。鱼类主要生长季节,水的透明度精养池多为 2040 厘米。一般肥水池的透明度宜在 2535 厘米。40 厘米以上的水较瘦,20 厘米以下的水过肥。根据透明度大小,可决定是否需要施肥,这是一种简便的方法。3、根据水色判断水质类型:水色是水中溶解物质、悬浮颗粒、浮游生物、天空和池底色彩的综合反映。因此,可以根据水色的不同,经验地将养殖水体划分为不同类型。(1) 、瘦水与不好的水:瘦水:清淡,呈淡绿色或淡青色,透明度达 6070cm 或以上,浮游生物少,丝状藻类(水绵、刚毛藻等)和水草较多。不好的水:以下几种水色的浮游植物数量虽多,但其表面具胶或纤维质,不能或难于被鱼类消化利用,对养

3、鱼不利。、暗绿色:天热时水面常有暗绿色或黄绿色油膜,以裸藻、团藻为主;、灰蓝色:透明度低,浑浊度大,以颤藻为主的蓝藻较多;、蓝绿色:透明度低,浑浊度大,天热时水面有灰黄绿色浮膜,以微囊藻、绿球藻为主。这几种水体需要投饲、施肥,改变浮游植物种群组成。2(2) 、肥水:呈黄褐色或油绿色,混浊度较小,透明度适中,一般在2040cm,以鱼类易消化的硅藻、隐藻、金藻、轮虫为主,也有部分枝角类、桡足类,适合养鲢、鳙等滤食性鱼类。水色有以下两类:、褐色水:包括黄褐色、红褐色、褐带绿色等,以硅藻为主,也有一些隐藻、绿球藻和栅藻;、绿色水:包括油绿色、黄绿色、绿带褐色等,以绿藻(绿球藻、栅藻)和隐藻为主,也有一

4、些硅藻。(3) 、转水:水质随天气变化而发生改变的水体,也称水华水、乌云水,通常出现在春末或夏秋季节晨雾浓、气压低的天气,浮游生物数量多,水色呈蓝绿色、带状或云状绿色,浮游植物以裸甲藻、隐藻为主。(4) 、恶水:呈红褐色、棕色,以含有毒素的红甲藻为主,鱼类摄食后消化不良甚至引起死亡。未经处理不能用于养殖。(5) 、工业污染水:水色混乱,有红色、褐色、乳白色等,水中含过量的硫化物、氰化物,以及汞、铬、铅、锌、砷、镍等重金属,对鱼类的生存、生长和发育极为不利。未经净化处理不能用于养殖。4、 “肥、活、嫩、爽”的具体含义:肥:浮游生物多且鱼类易消化种类的数量多,透明度在 30cm 左右;活:水色和透

5、明度常在变化,不滞死,是浮游植物处于繁殖旺盛期的表现;嫩:水色鲜嫩不老,易消化浮游植物多(蓝藻等难消化种类大量繁殖,水色灰蓝或蓝绿,或者浮游植物细胞衰老,均会减低水的鲜嫩度,变成“老水” ) ;爽:水质清爽,水面无浮膜,混浊度较小,透明度一般大于 2025cm,水中溶氧量较高。要保持肥、活、嫩、爽的水质,就要定时、定量、定质向池塘输送物质(饲料、肥料) ,经常更新池水,改善水溶氧状况,注意水色变化。5、通过“四看”来判断水质:(1) 、看水色:由于各种肥料所含养分不同,培育出的浮游生物种群和数量有差别,水体会呈现不同的水色。水色呈褐色和绿色,均是典型的肥水,含3有大量鱼类易消化的浮游生物。(2

6、) 、看水色的变化:鱼类易消化的浮游植物具有明显的趋光性,白天随着光照增强,藻类逐渐趋向上层,下午 2 时左右藻类的垂直分布十分明显;夜间由于光照的减弱,藻类的分布较均匀。水体形成上午透明度大、水色清淡,下午透明度小、水色浓厚的日变化特点。水色间隔 1015 天会出现浓淡交替变化,这是由于藻类的一个优势种群被另一个优势种群替代的结果。鱼类易消化藻类种类的不断更新,是“活水”的最好表现,也是稳定高产的前提。另一方面,以藻类为食的浮游动物也随之出现明显的日或月的周期性变化。(3) 、看下风油膜:根据池塘下风处(特别是下风口的池塘角落)油膜的颜色、面积、厚薄来判断水质好坏。肥水:一般下风油膜多、较厚、性粘、发泡并伴有明显的日变化,即上午呈褐色或烟灰色,下午多呈绿色。油膜中除有机碎屑外,还含有大量藻类。坏水:下风油膜面积过多、过厚且伴着阵阵恶心味,甚至发黑变臭。应立即进行换、冲水,同时根据天气情况,严格控制施肥量或停止投饵或施肥。(4) 、看水华:水华能直观地反映水的理化性质、生物特点,以及对鱼类的影响与危害,是判断水质的理想指标(见表 5) 。水华带状或云块状,是过肥状态,继续发展对鱼类有明显危害,应加以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