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gdp的构成和分析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158974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gdp的构成和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我国gdp的构成和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我国gdp的构成和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我国gdp的构成和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我国gdp的构成和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gdp的构成和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gdp的构成和分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978-2013 我国 GDP 总额和构成变化分析班级:城市经济班成员: 学号:谭博文 201301020103 吴冰 201301020106刘健 201301020108胡晓鑫 201301020109陈延东 2013010201101、我国 GDP 总体和支出构成变化综述注释:表中数据均来自国家统计局官网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在 1978-2013 年中,我国 GDP(国内生产总值)总值一直处于上升阶段。在突破十亿以后(2001 年我国 GDP=109928 亿元),我国 GDP进入了快速增长时期。而且增长率基本保持稳定(大约稳定在 7.3%左右)。经历了 30 多年的高速增长后,中国 G

2、DP 总值在 2010 年的第二季度超越日本(年日本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折合美元为万亿美元,比中国同期名义少大约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支出法角度看中国 GDP 的构成,我国投资和消费都在逐年增长中。而且投资的增长速度略高于消费的增长速度。在 2008 年以后,投资和消费基本持平。而和我国货物和贸易的净出口则表现平平,在 2005 年出口额突破 1 万亿元(我国净出口=10209 亿元),2008 年达到最高 24226 亿元后,近年来基本维持在14000 亿元左右。二、支出构成对 GDP 增长的贡献分析。下图为总消费,投资(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的变化(GDP

3、=100)和其变化的折线图。从图中看出,在我国 GDP 的变化中,消费和投资占到了很大的比重,而出口平均占到了百分之五以下。下面就其支出构成的各部分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做出具体分析。注释:图中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官网。(1)净出口从图表中看出,我国对外贸易中基本保持顺差。但净出口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有很小的比例在 2002-2013 年中,净出口平均值为 4.37%。我国宏观调控的目标对外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因此,在未来几年我国净出口率下降或维持在 2.5%左右或成为常态。虽然,净出口比率较低,但不能否认国际贸易在我国经济中的发展作用。净出口额占 GDP 的比重只是一种统计量,而没有经济学含

4、义。我国人口多、资源少、就业压力大、科技相对落后。发展对外贸易、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对我国经济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出口使我国充分利用劳动力较为丰富的优势,参与国际竞争,促进经济增长;另一方面,进口缓解了我国面临的资源、技术约束,引进的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和资源、能源,满足了国内生产需要。对我国未来对外贸易中,我国应当努力提高自身的科学技术水平,以及商品和服务的质量,而不是继续发展低端的制造业。在 2005-2008 年,我国净出口占比平均每年 7.34%,其得益于我国的出口创汇政策和出口退税政策,增加了我国大中小企业对外出口的意愿,我国出口额大量提升(在 2005 年我国净出口首次突破

5、1 万亿。2004 年到 2008 年,我国净出口大约以每年 4997.8 亿元的速度增长,在 2008 年达到顶峰,为 24226。8 亿元。)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形成了较强的国际需求。进口方面,虽然我国进口也一直增长,但由于受到国际产品价格上升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的原因,进口需求受到一定的抑制。从而导致了我国贸易顺差大幅提高。下图为我国进出口额以及增长率。注释:以上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二)消费从图表中看出,我国消费从 1978-2013 一直在我国 GDP 中占有 59%(平均值=59%)左右。从他的走势来看,其在国内生产中所占的比例在逐渐减少。造成这中现象有一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

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收入分配逐渐向政府和企业靠近。在国民收入中,企业和政府占有很大的比重,直接影响了人民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减低了人民的消费能力。(2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收入政策总体上有利于高收入群体,而不利于低收入群体。而不同群体的有着不同的边际消费倾向,高收入家庭的边际消费倾向较低,而低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较高,所以财富在越来越集中在高收入家庭时消费会逐渐走低。(3)我国处于改革发展的转型时期,人们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增加,人们在医疗、卫生、教育、养老等方面的预期支出压力较大,导致预防性储蓄增加。特别是房地产价格高企,使得人们不得不抑制即期消费以满足居住需求。(4)人们消费偏好和习惯发

7、生变化,人们倾向向高质量和高服务,而现在由于我国市场监管体制不完善,以及企业谋取暴利,不顾社会效应,导致我国居民对内消费不足。下面通过图表对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进行分析比较,说明我国消费存在的问题。下面两个表是以我国最总消费额为基础,计算得出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消费比例。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力不断下降,城镇居民消费力不断上升。2013 年城镇居民的消费占比达 77.8%,而农村居民消费占比 22.2%,差 55.6%,而且呈扩大趋势。图表表明了。我国消费中存在的结构问题。我国应当加强农村地区的消费能力,从而扩大我国的内需水平。注释:以上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3)

8、投资(资本形成总额)从图表中可以看出,我国投资在 1978-2002 年,基本在 36%左右波动(平均值=36.53%),近年来,基本在 40%以上,近四年高达 48%。从折线图看出,国投资率处于上涨阶段。其原因除了以上对消费分析中,收入分配不均导致边际储蓄倾向较高,以及人们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导致较高的储蓄率,按照“储蓄=投资”来看导致较高的投资率外还有以下几个因素:(1)多年的积极财政政策促进了投资的快速增长。为克服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扩大国内需求,我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发行国债带动经济增长。19982002 年,我国共发行长期建设国债 6600 亿元,加上银行贷款和社会投资,共安排项

9、目投资 3.3 万亿元。2003 年,又发行长期建设国债 1400 亿元。同时,在国债资金带动下,民间投资主体积极性也进一步提高。因此,几年来积极财政政策的累积效应逐渐释放促进了我国投资的快速增长,投资率快速升高。 (2)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推动了投资较快增长。20 世纪 90 年代末以来,住房、汽车、教育、通讯、旅游等逐渐成为人们消费的新热点,极大地刺激了这些产业及关联产业投资的迅猛增长。去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进入了新一轮景气扩张周期,投资者的收益预期好转,激发了各投资主体积极性。参考文献1 屈波 .怎么看中国消费率的高低N. 宏观经济,2003.08.012刘新民 .我国投资率过高的原因,危害以及对策N.中国投资,2004.03.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