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宋代茶画艺术特色及其传承研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157841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论宋代茶画艺术特色及其传承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论宋代茶画艺术特色及其传承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论宋代茶画艺术特色及其传承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论宋代茶画艺术特色及其传承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论宋代茶画艺术特色及其传承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论宋代茶画艺术特色及其传承研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论宋代茶画艺术特色及其传承研究 晋慧斌 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摘 要: 古往今来, 宋朝绝对是文人墨客向往的时代, 这个时代中产生了千变万化的艺术形式, 更产生了不少优秀的艺术文艺作品, 茶文化从古至今都备受中国人的喜爱, 在宋朝时更发展出了极致的艺术形式, 斗茶、插画都在这个时代受到大众的追捧。宋代上至皇家, 下至百姓人人皆可品茶、赏茶, 对茶的艺术形式有了多形式的诠释, 创造出属于这个时代温文儒雅的茶画描绘形式。人人虽饮茶, 但茶依旧在宋朝人民心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甚至有以茶代酒的说法, 这促使茶文化积极地向前发展着。除此之外, 宋代茶画更是反映着宋代的民生、政治、经济发展的动态情况

2、, 与百姓的生活方式、国家的发展状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关键词: 茶画; 艺术研究; 商品经济; 茶画艺术形态; 作者简介:晋慧斌 (1983-) , 男, 河南郑州人, 本科, 河南省工艺美术师, 讲师, 研究方向:艺术设计类。茶画作为中国绘画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描绘茶事活动最为生动的艺术形式, 而宋代作为我国文化艺术发展最为繁盛的时期, 也是茶画蓬勃发展的时期。针对茶画的研究对于深刻理解宋代文化内涵及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 茶画作为中国绘画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描绘茶事活动最为生动的艺术形式, 而宋代作为我国文化艺术发展最为繁盛的时期, 也是茶画蓬勃发展的时期。本

3、文从茶画渊源及其流变出发, 介绍了宋代两种主要茶画品鉴形式, 并进一步探讨了宋代茶画特色, 希望对系统研究宋代茶画艺术、理解宋代文化有所帮助。1 茶画渊源及流变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氛围帮助茶文化迅速发展壮大。在唐宋时代, 中国茶文化就已经变得相当的繁华, 深受百姓与外国人民的喜爱, 茶文化所包含的意义就是淡泊宁静。工笔画一直是唐代具有代表性的一种绘画形式, 主要以人、花鸟等作为描绘主题。茶文化、品茶、赏茶等活动也成为工笔画的描绘对象, 主要描绘在茶画活动中的人物情感与丰富表情。茶会活动是唐朝人重要的集会形式之一, 在这个时刻, 也是茶画产生的繁荣时刻。由于统治者及政府推行茶叶的生产与种植, 使得

4、茶叶成为大众推崇的产物, 大家也钟情于茶事活动, 宋代最具代表性的山水画也在这个时候兴盛起来。在宋代的山水画中, 也将茶画、茶事活动生动的描绘出了大众百姓成为重要的茶叶消费者、欣赏者之后, 茶文化与茶艺艺术变化也变得更加新颖与丰富。斗茶活动也随着百姓对茶文化的推崇逐渐提高而逐渐被推行, 其实斗茶活动起初来自帝王贵族家, 流传到民间之后就迅速的得到了推广。随着时代社会生活的进步, 在元明清时, 茶文化就演变出了众多的艺术形式, 在主要的风俗画形式中也开始添加融入了茶文化在其中。发展至今, 茶画已经变得十分流行, 大众也都对其十分推崇。我国在饮茶文化与规矩上下了不少功夫, 也随着时代进步做出了许多

5、改进, 在我国南方的茶叶生产地区, 是最主要的饮茶人群的据点, 直到宋朝, 才被推广到全国甚至是到国外。唐代之后, 人人都可饮茶, 茶已经成为中国人不可取代的一项生活活动, 有俗话说“可以不吃饭, 但不可以没有茶”可见茶叶在我国地位之高。陆羽的茶经更是将茶文化带到了更高的层次, 书中主要介绍生产茶、烹茶、茶具等详细的知识, 在被世人研读的同时, 更介绍了茶背后的深层次文化。可以说饮茶的习惯为新的文学形式奠定了基础, 唐宋时代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茶作为文学创作的对象, 生产创作出了大量的优秀文艺作品, 并且积极推广茶文化进步。相较唐宋, 元代的茶文化、文学发展就相对落后, 原因主要是统治者并不推崇茶

6、文化, 这使得元代茶文化发展平平。明清时期, 文人、大众、高官们有对茶文化重新充满了期待, 创作出了一系列为人称快的文学作品, 如复竹炉煮茶图、品泉图、玉川先生煮茶图等。2 宋代茶画艺术特色插画由于其自身独特的魅力以及背后所蕴含的人生道理, 深受古今文人骚客的喜爱。宋代的陶瓷行业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色彩应用上都超前于任何时代, 是陶瓷业的巅峰时代。茶具的使用正是继承了中国传统瓷器的精美与实用性, 可称得上是巧夺天工, 匠人也使用装饰画的方式装点精致的茶器且完美的茶具、茶器在追求外表精美的同时更加注重造型的生动与形象。并加以日常传统装饰物的陪衬, 例如扇子、插画等, 更突显茶文化的优雅高尚。宋代将

7、茶文化、茶艺术融入到瓷器创作当中, 切实的影响到了传统瓷器的创作, 为瓷器制造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瓷器与茶文化的相互交融, 产生的新火花, 促使茶画艺术进步与繁荣。社会与精神生活造就了宋代富有特色的茶画艺术, 宋代的精神内涵体现于茶画之中, 宋代的时代精神推动着茶画艺术不断进步, 宋代的茶画生动形象的展现了宋代人民的生活状态。茶画在这时期都在变化的时代当中不仅没有被消磨掉, 甚至在适应了严酷时代变革的同时, 创造了属于哪个时代特色的一套艺术生存形式, 宋代茶画艺术中蕴含的政治、民生理念, 规范了整个王朝的发展道路, 并且规范了宋代人民的生活状态, 并且成为一种文人贤士行为的准则。在时代经济、政

8、治的影响下, 茶画从一种书面的艺术展现形式, 转化成一种寄托精神理念的一种文化力量, 充斥于其演变形成的茶道、茶艺等活动之中。在宋朝茶叶的普及, 使茶文化吸收大自然与人文生活习惯的元素, 使得茶画等茶艺术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媒介, 纪录下当时的生活现状、山水秀美、国家繁荣。真正使茶画等茶文化艺术得到世人青睐的, 仍然是它背后所包含的淡泊宁静的人生哲理, 以及形式多变的美丽的艺术文化形式。3 茶画的继承与发展中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 吸收了儒道释三家的精神, 茶文化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产生了独特的美学理念和思想, 可以说, 茶文化是儒释道三教的精华和集成。茶文化的具体载体茶具是美学思想的具体体现。北宋经

9、济发展迅速、多民族文化融合, 茶画艺术逐步从反映茶具转变为反映茶文化、宋代经济生活, 根据文字材料及实物材料, 可以知道茶画主要包括书法、绘画、茶道、茶画创作等。古代画家表达自身思想境界的方式之一是通过绘画、书法等方式, 尤其从唐宋之后此类趋势越来越明显。寄托画家的绘画素材有苍柏、松竹、寺院、山水等等。随着茶文化的快速发展, 茶文化与绘画的结合快速开展, 文人通过茶文化陶冶情操。文人往往喜爱幽静之处, 在恬淡闲雅中陶冶情操发展心性, 并通过茶文化展现自身抱负, 也就有了文化与茶画的结合。文人在归隐中自诩“幽人”, 在山水之间, 体会诗情画意, 追求宁静、淡雅的生活情趣, 借茶的“清”“雅”“静

10、”达到其安身立命的向往。例如, 明代画家文征明在他的代表作惠山茶会图中便记录其与友人畅聊的场景。画面描绘了无锡惠山的某一幽静居所:挺拔的松树与山石之间建有一座井亭, 房内侍童煮茶, 布置茶具。亭中茶人, 端坐静等或赏景交谈。虽面相特征刻画较少, 但动态、神情刻画却别有韵味。通过环境与人物的有机结合, 共同表现生活的闲适、淡雅, 体现了我国书画传神胜于形象刻画的特点。明中期四大画家之一的唐寅也在画中表达了类似的主题, 在画中写道“嘉靖辛卯, 山中茶事方盛, 陆子傅对访, 遂汲泉煮而品之, 真是一段佳话也”。可以说茶画的发展增添了茶文化的内涵。宋朝使得茶画多记录山水风俗、人文景观等, 这时的茶文化

11、贴近大众更富有贵族的高雅, 形成了如斗茶等深受世人喜爱的茶文化娱乐方式。茶画经历过漫长历史的洗礼, 仍旧不变其高雅高尚的气质, 仍然秉着贤士上乘的高尚教义, 这证明茶文化在我国漫长历史中受到世人的深切喜爱。在茶画背后蕴含着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精髓与积极信念, 以及从古至今致力于茶文化研究、茶艺术创造的文人大家们, 他们一手创造的茶文化历史背景传承至今, 而我们是最大的受益者, 参照前人的创造, 我们应该发挥自身的力量, 创造适应我们这个时代的茶文化艺术, 这为我们提供了大量思考的空间。我们在体会茶文化精神的同时, 更应该注重如何才能将茶文化继承传承下去。4 结语我国历史茶事活动通过茶画生动形象的

12、纪录方式得以流传至今, 使得宋朝成为茶画艺术最为巅峰的时期, 更为茶画进步与发展铺垫了宽广的道路。茶文化背后儒释道的高尚精神理念, 是茶画以及众茶艺术形式想要表达的, 茶画艺术通过人民大众的共同创造, 才得以发扬光大。茶作为至高无上的精神象征, 成为了人们规范自身德行的标准, 成为一种规矩的待客之道, 推动茶文化形成了千变万化的艺术形式。茶画艺术作为一种研究宋代社会民情的方式, 可以使研究者从艺术化的角度参考当时的社会民情, 更具有真实性。茶文化与绘画形式的结合是一种新颖且带有精神特色的一种文化艺术传播形式。茶文化中所包含的佛家禅意, 使得许多贤士追随学习, 更成为以为文人学者规范自身的标准,

13、 使茶文化受到极大地重视, 并得以世世代代的广为流传。茶文化对中国历史产生重要影响,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茶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在我国古代不断涌现, 其中有一些经典作品将茶作为描述的主体, 从文学角度对茶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刻挖掘。我们作为茶文化的发源地更要继承和发展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参考文献1孙晓燕.宋代茶画艺术研究J.山西档案, 2014 (2) :116-120. 2余悦.中国茶文化与生活“四艺”的体现J.农业考古, 2012 (5) :95-108. 3张文莲.中国茶文化与现代茶叶包装设计D.苏州:苏州大学. 4雷子人援人迹于山明代山水画境中的人物、结构与旨趣M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5杨昆宁援中国茶文化艺术论M援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 2006:60 援 6朱良志援扁舟一叶理学与中国画学研究M援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71援 7朱郁华援无茶不文人M援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41 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