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一带一路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157527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一带一路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析一带一路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析一带一路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析一带一路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析一带一路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一带一路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一带一路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一带一路”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宋竟菱 华南理工大学 摘 要: “一带一路”战略从 2013 年以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起, 到现在发展为一项通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指导, 促进中国与周边国家开展各项战略合作, 达到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国家顶层战略方针, 历经了近 5 年。在这个世界格局多变, 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纪元, “一带一路”政策的提出为中国经济能够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一项重要的思想保障, 为中国文化和文明向全世界弘扬提供了重要的路线指引, 为中国综合国力的强盛提供了重要的道路基础。“一带一路”战略在发展国家经济的过程中, 对中西部的

2、发展既是机遇, 又是挑战, 只有把握机遇, 迎接挑战, 才能在“一带一路”政策的带动下促进中西部地区的经济稳健、协调发展。文章就“一带一路”战略对中西部在钢铁煤炭行业、农业、零售业及旅游业四个方面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关键词: “一带一路”; 去产能; 农业; 零售; 旅游; 一、“一带一路”产生的背景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 物产丰富的国家, 同时也是一个人口众多, 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国度, 天然的地理条件和经济发展不平衡使得中国表现出东盛西弱的状态, 中西部地区在前期发展主要侧重在重工业方面, 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较轻, 而第三产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产业, 这就使得中西部地区在一定程度上要比东部地区发展

3、得慢。随着时间的累积, 这种差异越来越明显, 就造成了中西部相对比较落后的局面。对于中西部的建设, 国家也一直在倡导东部带西部, 先富带后富, 但是效果并不明显。历史和现实都要求我们必须寻找一个更好的办法去解决这种经济上的差异, 去完善这种不平衡导致的落后。实际上, 我们仍然可以沿用当年的“改革开放”政策, 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 把优越的加以推广和吸收, 坚持物皆有用, 物为我用, 物超所用原则, 因此, “一带一路”政策的出现既是偶然又是必然。沿用并扩展我们先辈开辟的“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让中国再次以新的面貌向世界展示诚意和实力, 在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 带动周边和沿途经

4、济的进步, 达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愿景。古代陆上丝绸之路主要经历了国内的陕西、甘肃和新疆三个省, 沿途主要是把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药材等商品与欧州和中、西亚商人的金银珠宝、奇珍异兽等进行交换。而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 沿途涉及的不仅仅是商品交换, 还包括技术交流、招商引资等多种跨国交流方式, 开放性交流使得技术进行融汇式进化, 科技的进步也将推动各领域、各国家的发展和进步。本文尝试就“一带一路”政策对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探讨。二、“一带一路”对中西部钢铁煤炭产业链的影响钢铁煤炭是我国中西部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 由于前期在这个领域的投入过多, 以及有些投资者盲目跟风, 造成了钢铁煤炭产

5、业在我国近几年呈现过剩状态, 导致钢铁煤炭产能过高, 出现供过于求的过剩局面。“一带一路”政策下的钢铁煤炭发展将有三大机遇。1.“有利于拉动国内消费、缓解国内煤炭产能过剩的压力”。根据需求理论, 钢铁煤炭产业与交通运输、建筑材料、发电等领域密切相关, 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将拉动钢铁煤炭的消耗。2015 年以来, 陕西、甘肃、青海、西藏之间的公路相继建成, 沿途的有关企业在收入上也展示了丰厚的收益, 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 2015 年工程机械营业总收入为 66.56 亿元, 2016 年为 70.05 亿元, 增加了 5.24%;陕西建设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2015 年营业总收入为 6.47 亿,

6、 2016 年为 13.13 亿, 增长了 102.94%;河南省的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2015 年营业收入为 73.46 亿, 2016 年为 96.07 亿元, 增加为 30.78%;新疆的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在 2015 年境内收入为 283.55 亿元, 2016 年达到了 331.41 亿元, 增长了 16.88%。2.“有利于煤炭企业走出去开发国外煤炭资源”。我国企业已和周边煤炭资源丰富的国家如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等国家企业间签订各项利于双边煤炭产业发展的协议。3.“有利于开拓国际煤炭市场、促进煤炭国际贸易”。“一带一路”再次向世界更进一步地打开了国门, 通过将煤炭资源推向国

7、际化市场, 促进煤炭资源的最优化配制。“一带一路”也给钢铁煤炭产业带来了重大挑战。1.能源变革给煤炭产业带来极大的冲击力。油气合作也是“一带一路”重要的内容, 中哈油气合作累计生产原油近 3 亿吨, 而且油气资源在中东地区十分丰富, 近年来油价持续下跌, 低廉的价格使得煤炭产业受到极大冲击。2.新清洁能源的崛起。随着环保呼声的日益高涨, 新型清洁能源正在酝酿一场世界性的能源革命, 例如生物质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崛起必将给煤炭产业带来巨大压力。另外煤炭钢铁生产伴随的高污染影响, 也迫使许多企业承受来自环保企业的各项压力。因此, 钢铁煤炭去产能在“一带一路”政策下仍然任重而道远。三、“一带一路”对

8、中西部农业发展的影响农业在中西部地区是基础产业, 新疆气候干旱, 昼夜温差大, 是棉花生产的重要地区, 同时新疆瓜果也十分诱人;四川盆地, 土地肥沃, 水热条件好, 是水稻、油菜籽、蚕桑、柑橘的重要产地。当然中西部地区其他地方也各有特色, 农业的发展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之一, 通过借助“一带一路”这一重要政策带来的利好, 将大量优质的农林牧渔产品向中亚、欧洲以及其他沿途涉及的地域输出, 同时把其他地区先进的技术和优质的产品带回本地区, 将对本地区农业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一带一路”战略对农业发展有以下影响:1.促进农业技术交流。“欧洲粮仓”乌克兰, 地广人稀、农业生产较为粗放,

9、在“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 中国凭借先进的农业技术和丰富经验, 已实现对乌克兰农业全产业链覆盖。乌克兰在打开中国市场的同时还重视吸引外国投资, 这给我国农业技术的输出提供了一个重要机遇。2.开通双边市场, 促进产品销售。例如:波兰是苹果生产大国, “一带一路”的建设使波兰打开了中国市场, 缓解了苹果销售问题。“一带一路”的建设为周边国家的农业发展带去了便利, 但对我国农产品的销售带来了挑战, 不过反之, 也给中国的农产品销售打开了国外市场, 促进产品销售, 进而达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目标。3.促进产能合作, 形成跨国农业供应链。哈萨克斯坦盛产优质小麦, 生产肉类和奶制品, 其粮食生产成本低,

10、 产出高, 但是机械化、精细化、产品化水平低, 这些已成为制约哈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一带一路”政策的带动下, 2015 年, 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与哈萨克斯坦国际一体化基金会启动了中哈现代农业产业创新示范园, 双方共同研究高产耐旱的作物品种和节水、节能的农业技术, 形成跨国农业技术合作, 促进双边农业发展。四、“一带一路”对中西部零售业的影响零售业是改革开放后迅速崛起的一大产业, 根据波特的价值理论, “消费者心目中的价值由一连串企业内部物质与技术上的具体活动与利润所构成, 当你和其他企业竞争时, 其实是内部多项活动在进行竞争, 而不是某一项活动的竞争”表明“一带一路”战略在打

11、开零售行业大门的同时, 也将会带来激烈的行业竞争。何永达等曾通过采用 Morans I 指数、不均衡指数方法分析了我国 2009年前零售业空间分部的基本特征, 研究发现, 我国零售业空间分部主要以东部人口密度高的地区为主, 中部次之, 西部最低。从 2015 年“一带一路”盛行, 到 2016 年年底, 我们以供销大集和友好集团为例对丝绸之路带的零售业的发展进行了研究, 陕西省供销大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5 年商品零售收入为 58.42亿, 2016 年达到 116.53 亿, 同比增长了 99.47%, 新疆友好集团 2015 年商品零售总收入为 55.94 亿, 2016 年商品零售总

12、收入为 53.74 亿, 下降 3.93%, 表明零售业的发展存在一定差异, 丝绸之路经济带在一定程度上给沿途带来了机遇, 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冲击, 新资源和新投资者的融入必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当地产业产生各种影响, 能够把握住机会, 就会乘风破浪, 如果抵抗不住, 就会一落千丈。“零售之轮”理论要求我们在企业面临风险和机遇的时候要理清思绪, 慎重对待, 全面考虑, 勇敢地去迎接每一个机遇和挑战。青海圣源地毯集团就很好地把握了这一机遇, 它推出的 LED 星空毯成功促进了藏羊集团与国内外签订了近8000 万元的订单。“一带一路”战略为了让企业更好地去把握机遇, 又推出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

13、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五通”政策推动中西部零售业走向目标市场, 加快走出去的步伐, 进而促进沿途经济的发展。五、“一带一路”对中西部旅游业发展的影响旅游业是新世纪逐渐兴盛的产业之一, 根据需求理论, 随着物质水平的提升, 人们除了追求物质上的满足外, 对娱乐和旅游消费也逐渐关注起来。中西部地区虽然以第一第二产业为主, 但是由于中西部地区独特的地理风貌以及悠久的人文历史景观, 也使得中西部地区的旅游是一个有很大发展潜力的产业。桂林以其山水“甲天下”闻名中外, 西安以其古迹“秦皇陵”传名古今, 西藏地处世界屋脊, 独特的高原风貌以及恶劣的气候环境逐渐演变为旅游“圣地”。“一带一路”战略给旅

14、游业带来了四个机遇:促进旅游业跨境融合与产业转型;推动旅游交运设施的建设与发展;促进文化传播、文明交融与科技发展;拉动旅游消费, 提高社会就业与收益。例如西安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在 2015 年营业收入达到 7.6 亿元, 2016 年达到了 8 亿元, 增长了 5.32%。当然国内有些公司还没有较好地把握“一带一路”政策带来的机遇, 如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 2015 年营业收入为 5 亿元, 2016 年为 4.86 亿元, 下降了 2.8%, 在旅游宣传、设施、服务等方面还有待改进。“一带一路”在一定程度上也给旅游产业带来一定的挑战:1.国内发展旅游的同时, 周边国家也会借着这个机遇发展本国的

15、旅游产业, 形成强烈的行业竞争;2.旅游业涉及的游客事件会对旅游业产生不利影响。旅游产业是一个很不稳定的产业, 但是旅游业的发展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一项重要指标, 旅游业应借助“一带一路”整合资源奋力发展。六、结语凯恩斯主义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 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虽然我国经济持续发展, 但是近年来的增长速度逐渐放缓, 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要求我们必须有一个适合本国国情, 适合本国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战略, “一带一路”战略向世界又一次明确诠释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国家政策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一带一路”政策再次把中国同世界联系在一起, 这对中国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在这个新

16、时代的潮流中, 如何在“开放”的环境中较好地把握机遇, 勇敢地迎接挑战, 对国家、对社会、对企业、对个人来说都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中国是一个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国家, 中西部地区长期处在一个较为落后的状态, “一带一路”政策不仅仅是对钢铁煤炭、农业、零售、旅游等产业有重要影响, 它对中国经济各个领域均有重要的牵动作用, 深刻领悟“一带一路”思想路线, 把握“一带一路”战略决策, 让“一带一路”这艘诺亚方舟带领我们向辉煌的未来进发。参考文献1景亮.基于波特价值链理论的上海创意产业生存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 2011 (01) . 2何永达, 赵志田.我国零售业空间分布特征及动力机制的实证分析J.经济地理, 2012 (10) . 3朱瑞庭.中国零售业“走出去”如何对接“一带一路”?对“五通”的经济学分析J.商业研究, 2017 (04) . 4朱稳樑, 王坤.“一带一路”对煤炭产业发展的影响与机遇J.中国煤炭工业, 2016 (04) . 5牛楠, 刘家顺, 孙晔, 等.“一带一路”战略对煤炭产业发展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