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415727 上传时间:2017-08-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惠州市河南岸中学 20132014 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4 分)1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10 分)(1)海内存知己, 。(2) ,谈笑无还期。 (终南别业 )(3)最是一年春好处,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4)欲渡黄河冰塞川, 。(行路难(其一)(5)李商隐在无题中表现了爱情的坚贞的诗句是: ,。(6)默写陶渊明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 。2.根据拼音写词语(4 分)(1)在无边的旷野上,在 ln li( )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2)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

2、海里 wn yn( )游动,一晃就消失了。(3)我陪伴他 chng x dun tn( ),帮助他将衷情吐露。(4)尘世人生也是如此:开始于 shng q lng rn( )的物质的铁蹄之下,终结在不动声色的死神的怀抱。3、下列句子中加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A4、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3 分)A.在建设三峡大坝的过程中,无论工人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却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B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C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香港演出大型音乐舞蹈我的梦,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D为了防止非典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一步加

3、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5、仿写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4 分)如果你是鱼儿,那快乐就是一汪清凉的水;如果你是小鸟,那快乐就是一片湛蓝的天;, 。, 。二、阅读(46 分)(一)文言文阅读:(14 分)小石潭记 吴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学校: 班级: 姓名: 座位号:2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

4、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6下面句中的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3 分)A.影布石上 B.潭西南而望 C.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D.其岸势犬牙差互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8、课文多角度描写景物,其艺术手法主要有:点面结合。如写石:“ ”是面, “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是点。远近交错。如写潭:“闻水声”是远, “下见小潭”是近。动静结合。如写鱼:“影布石上”是静, “ ”是动。虚实相生。如“潭中鱼可百许头”表面写 ,实为写 ,以实写虚,虚实相应成趣。 (4 分)9、下列对本文内容的分析,

5、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作者写隔竹林,闻水声,“伐竹取道”才见小潭的经过,给文章增加了探奇的情趣。B.作者描写潭水的空明澄澈和游鱼的形神姿态,二者相互映衬,具有画面感。C.小潭“不可久居”是因为“其境过清”,面对悄怆之景,作者心境不免凄寒悲凉。D.作者将自己的情感融于山水的描绘之中,直抒胸臆,表达了被贬流放的忧伤怨愤。(二)(9 分)治国犹栽树唐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西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灭亡,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君能

6、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节选自贞观政要)注释侍臣:周围的大臣。 京师:京城。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今陕西西安市) 。 炀帝:指隋朝未代皇帝杨广。 孜孜:勤恳的样子。 稔:rn,丰收。10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3 分)征求不已( ) 惟欲清净 ( ) 遂致灭亡( ) 11翻译句子: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 (3 分)_ 12结合选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唐太宗的治国之道。 (3 分)3答:_ _ _ (三)(11 分)逐梦 (金红柳)每个人都会做梦,梦就像是一个人的灵魂,伴随人的一生。梦既司空见惯,又神秘莫测;梦既虚无飘渺,又真实可见。 关于梦,从古到今始终有一层神秘的色彩。大脑到底是如

7、何形成那些无拘无束的梦呢?迄今为止,众说纷纭。目前公认的观点是:从生理上看,人的睡眠总是处于有规律的快波睡眠和慢波睡眠的交替之中,梦是快波睡眠的一种表现,人在此阶段,供给大脑皮质的血流量增加,耗氧量也增多,这时不仅呼吸加快,心跳和血压也出现波动。这说明此时人虽处于睡眠状态,但大脑皮质的某些区域仍处于紧张的活动状态,梦就发生在这“动乱”之际。从心理上分析,就如古人所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的确,梦的内客与白天发生的事情有关系,但梦决不都是日常生活的翻版,而是生活内容经过“改装”后的产物。比如,梦见从山上掉下来,可能预示着害怕失败或者遇到不可克服的困难。但要记住梦是经过“伪装”的,现实只是梦形成

8、的基础。 梦,正是囤为它所具有的这种特殊的“现实性”和“理想性”,广大文人志士乐于用梦寄托自己的人生理想或情感追求。李白借用“忽复乘舟梦日边”,表明自己对从政仍有所期待, 。南朝乐府西洲曲吟出“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感叹“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游子的思乡之苦黯然销魂,也只有在梦中得到暂时的慰藉。甚至毛泽东都感叹“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梦,它不仅让我们充满希望,更激发我们的斗志与追求。如今一个响亮的词汇“中国梦 ”,正震撼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灵,激励着每一个炎黄子孙。千百年来,有多少仁人志士为了中华民族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引领着我们不停地在寻梦、追

9、梦。他们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 A ,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 B ,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的 C ,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 D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大平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生生不息的不懈追求和美好的向往!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中国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世界必将见证,一个更加美丽的中国梦将在我们手中梦想成真!15仔细阅读文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梦形成的原因。(4 分)16文段为了说明梦的形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列举出两种即可)(2 分)17文段中画横线句子在文章结构上有何作用?(2 分)418“悲壮与

10、豪迈”、“浩然之气”、“使命与责任”、“一腔情怀”四个短语,是从文段中抽出来的。请根据文意,将他们还原到文中的 A、B、C、D 处。(2 分)A B C D 19文中说“广大文人志士更乐于用梦寄托自己的人生理想或情感追求”。请仿照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文中横线上再补写一例(补写的句子中不得再引用文中已出现的诗词句)。(3 分)(四)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12 分)人是一本书人是一本书。看人如读书。人的外表,不就是封面吗?人的内心,不就是内容吗?有的人,封面与内容同样高雅;有的人,封面与内容同等粗俗。有的人,封面很不起眼,内容却精彩无比;有的人,外表包装得如金似玉,内心却不堪入目。好人自然

11、是一本好书,你打开扉页就有一缕鲜花的芬芳迎面而来。坏人自然是一本不好的书,你才揭开封面就能嗅到一股难闻的气味。( )的人像一本散文集,( )的人是一本抒情诗,( )的人如同一本幽默辞典,( )的人仿佛一部科学论著。那些祸国殃民最终遗臭万年的民族败类,不就是一套活生生的反面教材吗?而那些为国为民洒尽一腔热血的志士,又多像一卷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啊!做人如写书。请不要怪母亲没有给你制出漂亮的封面,也不要怪父亲没有给你绘出美丽的插图。你自己这本书,主要还得靠你自己来写用你的勇气和力量,用你的聪明和才智,用你的心血和汗珠然而,总有一些人把不该删除的真诚删除了,结果自己这本书中没有了纯洁的位置。他们都忘记

12、了:在生命的版面上,应该写下高尚,应该填上纯真,应该刻画奉献,应该描绘进取。也许,你写了一生也成不了杰作;也许,你写了一世也成不了名著。但决不能因此而粗制滥造,随便应付,哪怕写出的书无人阅读,也要篇篇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如果有了漂亮的开头,就应该追求完美的结局;如果有了精彩的材料,就应该将它打磨成实在的文章。如果人们常常把你亲切地朗读,那就是你无上的光荣;如果人们永世把你深情地背诵,那就是你最大的幸福。13贯串全文的一个比喻句是: (3 分)14这篇文章中能概括地表达全文要点的句子是:(4 分)515.将下面四个短语 (A 思维缜密 B 洒脱飘逸 C 多愁善感 D 乐观风趣)分别归位于文中括号,

13、其先后顺序应是: (2 分) 16本文最后一段话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3 分)四、附加题(10 分)那妇人闻言大怒道:“这泼和尚无礼!我若不看你东土远来,就该叱出。我倒是个真心实意,要把家缘招赘汝等,你倒反将言语伤我。你就是受了戒,发了愿,永不还俗,好道你手下人,我家也招得一个。你怎么这般执法?”那妇人见他们推辞不肯,急抽身转进屏风,扑的把腰门关上。师徒们撇在外面,茶饭全无,再没人出。这如今茶水不得见面,灯火也无人管,虽熬了这一夜,但那匹马明日又要驮人,又要走路。再若饿上这一夜,只好剥皮罢了。你们坐着,等老猪去放放马来。”那呆子拉着马,有草处且不教吃草,嗒嗒嗤嗤的赶着马,转到后门首去。只见那妇人,带了三个女子,在后门外闲立着,看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