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沉降观测方案d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154804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8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路沉降观测方案d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铁路沉降观测方案d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铁路沉降观测方案d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铁路沉降观测方案d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铁路沉降观测方案d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铁路沉降观测方案d》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沉降观测方案d(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际铁路标段第三项目部线下工程施工沉 降 变 形 观 测实 施 方 案编 制: 复 核: 审 核: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青荣城际铁路施工指挥部第三项目部 1沉降观测方案一.工程概况二.沿线工程地质、水文条件青荣城际铁路的走向基本与牟平即墨断裂带的走向一致,绝大部分在断裂带范围内。由于区域断裂带的影响,因此线路各个方向的岩性复杂,岩体破碎,小断层发育。部分挖方地段边坡有顺层现象,对路堑边坡稳定性影响较大。沿线位于暖温带亚湿润气候区,空气湿润,雨量充沛,温度适中,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 12.813.6。沿线土壤最大冻结深度 0.62米。主要不良地质填土:填筑土主要分布于既有铁路的路基和沟渠的堤坝,

2、以粉质黏土、砂类土及碎石类土为主,厚度一般在 4.0m 左右;杂填土主要分布于沿线城镇附近,主要为城市垃圾,厚度在 04.5m 之间。膨胀岩(土):即墨至莱阳段全风化呈砂土状的泥质粉砂岩具弱中等膨胀性,厚度一般不大于 2m,最大 6.9m,大部分位于水位以下。本地区膨胀土的组成主要是全风化层,有少量膨胀性矿物成分,膨胀性弱,不会对桥涵产生影响,但是路堑边坡应适当放缓,雨季做好防护。三.技术依据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 (TB10601-2009)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GB128972006) ;建筑沉降变形测量规程 (JGJ/T8-2007)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青荣城际铁路施工指挥部

3、第三项目部 2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 (铁建设2006158 号) ;客运专线铁路变形观测评估技术手册 (工管技200977 号) ;青岛至荣成城际铁路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青荣公司、铁三院下发的相关文件、通知。四.沉降变形观测范围、内容4.1 路基:根据不同的路基高度及不同的地基条件,主要内容有:4.1.1 路基面的沉降变形观测4.1.2 路基基底沉降观测4.1.3 路堤本体的沉降观测4.1.4 软土和松软土地基路堤段边桩移位观测4.2 桥涵:桥梁墩台基础的沉降变形的观测,涵洞洞身及洞顶填土的沉降观测。 4.3 过渡段:路桥、路涵、堤堑等过渡段不均匀沉降观测。五. 人员及仪器配

4、置仪器配备:名称 型号 精度等级 制造厂名 出厂编号 鉴定证编号 鉴定日期 备注电子水准仪 天宝 DiNi 0.3mm 美国天宝 708102 M04-20100184 2010.05.09 合格六.沉降变形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6.1 本段沉降变形测量按三等规定执行。表 1 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垂直位移测量 水平位移观测沉降变形测量等级 沉降变形点的高程 中误差(mm) 相邻沉降变形点的高程中误差(mm) 沉降变形点点位 中误差(mm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青荣城际铁路施工指挥部第三项目部 3三等 1.0 0.5 6.06.2 变形精测网技术要求6.2.1 垂直位移监测网建网方式线下工程垂直位移监

5、测针对桥梁、大部分路基地段,建网按沉降变形等级三等的要求(国家二等水准测量)施测,根据沉降变形测量精度要求高的特点,以及标志的作用和要求不同,垂直位移监测网用分级布网等精度观测逐级控制的方法布设。6.2.2 垂直位移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按下表执行表 2 垂直位移监测网技术要求等级相邻基准点高差中误差(mm )每站高差中误差(mm)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mm)检测已测高差较差(mm)使用仪器、观测方法及要求二等 0.5 0.15 0.3 n0.4 DS05 型仪器,按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一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三等 1.0 0.3 0.6 0.8DS05 或 DS1 型仪器,按 高速铁路

6、工程测量规范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注:n 为测段的测站数。6.2.3 水平位移监测网建网方式一般按独立建网考虑,根据沉降变形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进行施测,并与施工平面控制网进行联测,引入施工测量坐标系统,实现水平位移监测网坐标与施工平面控制网坐标的相互转换。6.2.4 水平位移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管段内水平位移监测按三等规定执行,对于软土地基等设计有特别技术要求的复杂工点,可根据需要按二等的规定执行。表 3 水平位移监测网技术要求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青荣城际铁路施工指挥部第三项目部 4水平角观测次数等级相邻基准点的点位中误差(mm)平均边长(m) 测角中误差 () 测边中误差 (mm) 0.

7、5级仪器1级仪器400 1.0 2.0 6 9二等 3.0200 1.8 2.0 4 6450 1.8 4.0 4 6三等 6.0350 2.5 4.0 3 4七.沉降变形测量点的布置7.1 沉降变形测量点分为基准点、工作基点和沉降变形观测点三类,其布设按下列要求: 7.1.1 基准点。基准点使用全线的基岩点、深埋水准点、CPI、CPII 和二等水准点。 4022010 12431-盖板;2-地面;3-保护井; 4-混凝土。基准点标石埋设图7.1.2 工作基点见附件。7.1.3 沉降变形点。直接埋设在要测定的沉降变形体上。点位应设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青荣城际铁路施工指挥部第三项目部 5立在能反

8、映沉降变形体沉降变形的特征部位,不但要设置牢固,便于观测,还要形式美观,结构合理,且不破坏沉降变形体的外观和使用。7.1.3.1 路基沉降变形点一般地段沉降观测元件布置沉降观测断面每 50 米设置一处。沉降观测每断面 3 点,布置于双线路基中心及两侧路肩处;沉降板每断面设置 1 个,布置于路基中心。位于软土、松软地段的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于横向结构物顶部沿横向结构物对角线方向铺设剖面沉降管。观测断面元件布置如下图。一 般 路 堤 沉 降 监 测 剖 面 元 件 布 置 示 意 图 ( A1型 件一般路堤沉降观测断面元件布置图(A1 型)降监测剖一般路堤沉降观测断面元件布置图(A2 型)面元

9、件布置示意图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青荣城际铁路施工指挥部第三项目部 6路堑沉降观测断面元件布置图(D 型)软土地基沉降观测元件布置软土、松软土路基地段,沿线路纵向按设计及规范间距在距坡脚外2m、10m 处设置边桩进行水平沉降监测,以控制软土地段的填土速率。各监测断面设 4 个测点。填土速率控制:路堤中心地面沉降速率10mm/d,坡脚水平位移5mm/d。观测断面元件布置如下图。软土路基沉降观测断面元件布置图(B1 型) C15件0.9件C15C15件0.9软土路基沉降观测断面元件布置图(B2 型)路堤路涵过渡段沉降观测元件布置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青荣城际铁路施工指挥部第三项目部 7C15件0.9件

10、C15C15件0.9路堤路涵过渡段沉降观测断面元件布置图(C 型)路堤路涵过渡段沉降观测断面元件布置图(C 型)主要观测元件埋设说明沉降观测桩:选择 20mm 钢筋,顶部磨圆并刻画十字线,底部焊接弯钩,待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完成后,在观测断面通过测量埋置在设计位置,埋置深度不小于 0.3m,桩周 0.15m 用 C15 混凝土浇筑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青荣城际铁路施工指挥部第三项目部 8固定,完成埋设后测量桩顶标高作为初始读数。路基沉降观测桩埋设布置图沉降板:应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埋设,一般情况如下:由钢板底板、金属测杆(40mm 镀锌铁管)及保护套管(75mm PVC 管)组成。钢板尺寸为 50

11、cm50cm,厚 3cm。 路基沉降板埋设布置图沉降板埋设位置处可垫 10cm 砂垫层找平,埋设时确保底板的水平与垂直度,确保测杆与地面垂直。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青荣城际铁路施工指挥部第三项目部 9放好沉降板后,回填一定厚度的垫层,再套上保护套管,保护套管略低于沉降板测杆,上口加盖封住管口,并在其周围填筑相应填料稳定套管,完成沉降板的埋设工作。测量埋设就位的沉降板测杆杆顶标高读数作为初始读数,随着路基填筑施工逐渐接高沉降板测杆和保护套管,每次接长高度以 0.5m 为宜,接长前后测量杆顶标高变化量确定接高量。金属测杆用内接头连接,保护套管用 PVC 管外接头连接。接长套管时应确保垂直,避免机械施

12、工等因素导致套管倾斜。位移边桩:在两侧路堤坡脚外 2m 及 12m 处各设一个位移观测边桩。位移观测边桩采用 C15 钢筋混凝土预制,断面采用 15cm15cm 正方形,长度不小于 1.5m。并在桩顶预埋半圆形不锈钢耐磨测头。边桩埋置深度在地表以下不小于 1.4m,桩顶露出地面不应大于 10cm。埋置方法采用洛阳铲或开挖埋设,桩周以 C15 混凝土浇筑固定,确保边桩埋置稳定。完成埋设后采用经纬仪(或全站仪)测量边桩标高及距基桩的距离作为初始读数。剖面沉降管:路基基底剖面沉降管在地基加固施工完毕后,填土至0.6m 高度碾压密实后开槽埋设,开槽宽度 2030cm,开槽深度至地基加固表层顶面,槽底回

13、填 0.2m 厚的中粗砂,在槽内敷设沉降管(沉降管内穿入用于拉动测头的镀锌钢丝绳) ,其上夯填中粗砂至与碾压面平齐。沉降管埋设位置挡土墙处应预留孔洞。沉降管敷设完成后,两头应砌筑观测坑,并加设盖板,以方便观测及对孔口进行长期保护,并做好坑内及其周围的排水。并于一侧管口处设置观测桩,观测桩采用 C15 素混凝土灌注,断面采用 0.5 m0.5 m1.0m。待上部一层填料压实稳定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青荣城际铁路施工指挥部第三项目部 10后,连续观测数日,取稳定读数作为初始读数。采用横剖仪和水准仪进行横剖面沉降观测。每次观测时,首先用水准仪测出横剖面管一侧的观测桩顶高程,再把横剖仪放置于观测桩顶测量

14、初值,然后用横剖仪测量各测点。区间每 2.0m 测量一点,车站内测点间距可为 3.0m。7.1.3.2 桥涵沉降变形点桥墩均设置承台观测标、墩身观测标;每个桥墩均设置承台观测标、墩身观测标。承台观测标:设置两个观测标,观测标-1 设置于底层承台左侧小里程角上,观测标-2 设置于底层承台右侧大里程角上。承台观测标为临时观测标,当墩身观测标正常使用后,承台观测标随基坑回填将不再使用。墩台身观测标:当墩高(指承台顶到垫石顶的距离)大于 14 米时,需要埋设 2个沉降观测标;当墩高小于 14 米时,只需要在墩身(线路右侧)埋设1 个沉降观测标。桥墩标一般设置在墩底高出地面或水位 0.5m 左右。当墩身较矮立尺困难时,桥墩观测标位置可降低或设置在对应墩身埋标位置的顶帽上。桥台观测标分别设在台帽及背墙两侧(横桥向) ,数量不少于 4 个。特殊情况可按照确保观测精度、观测方便、利于测点保护的原则,确定相应的位置。桥墩上观测标的具体设置位置见下页。预制简支梁每 30 孔梁需要在 1 孔梁上设置梁体徐变观测标,现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青荣城际铁路施工指挥部第三项目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