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与实证测度——基于江西省75县市2012-2014年的面板数据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149036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与实证测度——基于江西省75县市2012-2014年的面板数据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与实证测度——基于江西省75县市2012-2014年的面板数据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与实证测度——基于江西省75县市2012-2014年的面板数据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与实证测度——基于江西省75县市2012-2014年的面板数据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与实证测度——基于江西省75县市2012-2014年的面板数据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与实证测度——基于江西省75县市2012-2014年的面板数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与实证测度——基于江西省75县市2012-2014年的面板数据(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与实证测度基于江西省 75 县市 2012-2014 年的面板数据 李容德 中国人民银行宜春市中心支行 摘 要: 本文从普惠金融精准扶助弱势主体、大力消解金融排斥与有效纠正市场失衡的不同视角剖析了其缩小收入差距的内在机理, 在此基础上基于江西省 2012-2014 年的面板数据, 通过静态面板模型进行回归分析, 从金融服务“覆盖率、使用性、质量”三大维度测度普惠金融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 得出金融服务“覆盖率、使用性、质量”与城乡收入差距呈正相关关系的结论, 最后依据结论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视角提出了推进江西省各县市普惠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关键词: 普惠金

2、融; 城乡收入差距; 静态面板模型; 作者简介:李容德 (1976-) , 男, 硕士, 经济师, 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宜春市中心支行。商业金融天生的“嫌贫爱富”趋利禀赋导致金融发展出现富贵化趋势。为治理金融服务“富贵病”, 普惠金融应运而生。普惠金融以兼顾公平与效率为要旨, 主要功能是缩小收入差距和促进经济增长。江西省近年来推行了小额农户贷款、助农取款点、财园信贷通、财政惠农通等一系列普惠金融举措, 测度这些普惠金融举措缩减收入差距的实际效果和贡献因素, 有利于从缩小收入差距视角进一步完善江西省推进普惠金融发展的政策措施。一、普惠金融缩小收入差距的内在机理(一) 普惠金融通过精准扶助弱势主体而

3、缩小收入差距普惠金融脱胎于公益性的扶贫金融与政策扶持的小额信贷、微型金融, 其内生的普惠性是根本的。这就决定了普惠金融也像公益性扶贫金融等一样具有对弱势地区、弱势行业、弱势群体的扶危济困作用, 其内生的对弱势主体和贫困主体的政策优惠、定向补贴等倾斜性支持和精准性扶助能有效缓解他们的贫困。这种针对弱势主体和贫困主体的政策定向、对象定位、精准扶助的收入分配支持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二) 普惠金融通过大力消解金融排斥而缩小收入差距普惠金融是为治理金融排斥应运而生的金融战略, 其通过扩大金融资源使用的覆盖面、提升金融资源使用的渗透率、提高金融资源的使用效率和降低金融资源的使用成本等不断优化金融资源配置

4、的结构, 提升金融资源配置的公平度和匀称性, 从而有效消解金融排斥伴生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效应, 实现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目的。(三) 普惠金融通过有效纠正市场失衡而缩小收入差距普惠金融是政府为纠正商业性金融导致的市场失衡而推出的战略举措, 其通过扩大金融资源利用的覆盖面和提升金融资源利用的渗透率, 有效扭转金融市场失衡带来的两极分化趋势, 提升金融市场的包容性、公平度和稳定性, 熨平金融市场的波动, 破除金融市场失灵导致的金融垄断, 改善金融资源的使用效率, 缩小贫富主体之间的收入差距。二、普惠金融缩小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考虑到数据获取的方便性, 本文选择江西省作为实证省份, 通过江西省

5、2012-2014 年三年来普惠金融水平的变化来测度其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情况。(一) 变量选择与模型设定1. 城乡收入差距指标。由于江西省各县市的统计资料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指标是通用的统计数据, 故选择城乡居民收入之比来衡量城乡收入差距水平。2. 普惠金融指标及权重设定。(1) 普惠金融指标。本文从金融服务“覆盖率、使用性、质量”三大维度出发设计了七类具体指标:一是金融服务覆盖率, 主要选择银行网点密度 (银行网点数/每千平方公里) 和 ATM、助农取款服务点覆盖率 (助农取款点+ATM/每千平方公里) 。二是金融服务使用性, 主要选择银行个人结算账户人均开户量

6、 (个人结算账户数/十万人) 、农户贷款获得率 (农户贷款/农户户数) 、小微企业贷款获得率 (获得贷款的小微企业数/小微企业总数) 。三是金融服务质量, 主要选择个人信用档案建档率 (拥有个人信用档案人数/人口总数) 与企业信用档案建档率 (拥有信用档案企业数/企业总数) 。 (2) 普惠金融指标的权重设定。考虑到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数据样本结构, 为减少人为因素带来的误差, 本文选取主成分分析法作为普惠金融各维度中指标权重设定的方法。本文得出普惠金融各维度中指标权重的主要步骤如下:第一, 计算出 75 个县市各指标的年均值, 个别缺失数据用中位数代替;第二, 考虑到数据单位的不同, 本文对样本

7、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第三, 根据主成分分析法原理, 按照累计方差贡献率居于 70%到 85%的原则进行筛选;第四, 将指标系数按照金融服务覆盖率、金融服务使用性和金融服务质量三方面分别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出最终权重值如表 1。表 1 普惠金融指标及权重设定 下载原表 3. 其他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控制变量。(1) 经济开放水平。随着江西省基础设施的完善和经济开放程度的提高, 用进出口总额/GDP 反映的经济开放水平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无疑具有重大影响。 (2) 城镇化水平。城镇化水平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重大影响。这一点国内许多研究已经证明。 (3) 科教文卫水平。科技文卫水平对人力资源有重要影响,

8、进而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产生重大影响。4. 模型设定。考虑到样本时间跨度比较短, 故不考虑前一年收入差距对后一年收入差距的影响, 基于此, 本文建立如下的静态面板模型:其中, SRCJ 为城乡收入差据, JFFL 为金融服务覆盖率, JFSY 为金融服务使用性, JFZL 为金融服务质量, X 为控制变量, i 和 t 分别表示第 i 个县市和第 t年, i表示不随时间变化的各县市单位截面的个体差异, i, t为随机干扰项。(二) 数据说明本文计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数据主要来自江西省各县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及部分县市的政府工作报告。计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数据由人民银行各县市支行通过查询

9、当地金融统计年鉴与实际调查得来。计算经济开放水平、城镇化水平和科教文卫水平的数据由人民银行各县市支行通过查询当地统计年鉴得来。由于个别县市资料不全及相关指标数据可获得性较差, 本文最终选择 2012-2014 年江西省 75 个县的面板数据。(三) 实证过程及分析本文所用的计量软件是 Stata13。由于数据的时间跨度比较短, 所以不需要考虑自相关问题。首先用最小二乘虚拟变量模型 (LSDV) 进行估计, 发现大多数个体虚拟变量均很显著 (P 值为 0.000) , 因此认为存在个体效应, 选择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回归分析。代入全部的变量数据, 得到回归的结果如表 2。表 2 回归结果 下载原表

10、从关系上来看, 金融服务覆盖率、金融服务使用性、金融服务质量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系数估计值都为负数, 说明普惠金融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且分别在 5%、10%和 1%的水平上显著, 说明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越高, 城乡收入差距越小, 即普惠金融的发展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从影响程度来上看, 当金融服务覆盖率上升 1%时, 城乡收入差距下降 0.2115%;当金融服务使用性上升 1%时, 城乡收入差距下降 0.1768%;当金融服务质量上升1%时, 城乡收入差距下降 0.1788% (对公式进行转换测算) 。可见, 对城乡差距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分别是金融服务覆盖率、金融服务质量和金融

11、服务使用性。三、缩小收入差距视角下推进普惠金融的对策建议(一) 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不断拓展金融服务覆盖面一是完善普惠金融机构体系。进一步放开市场准入, 降低设立门槛, 支持驻赣金融机构向县域延伸分支机构, 鼓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或参股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有序开展民间资本管理服务公司和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试点, 鼓励基础工作好、条件成熟的县市设立中小企业融资续贷中心。引导政策性、商业性保险公司向下延伸服务网点, 加强融资担保体系建设, 争取每个县市至少设立一家财政出资的融资性担保公司。二是加大新型金融机具设施的布设力度。推动金融机构加大 ATM

12、 机、CRS 机、POS 机、网银体验机、自动发卡机的布放数量, 在街道社区探索设立社区银行、代理银行、金融便利店、金融超市, 在农村设立简易型、自助型便利点, 推进助农取款点建设, 在边远山区设立便民金融服务点。三是加大互联网金融与金融互联网的发展力度。引导规范商业机构积极设立第三方支付、P2P网络信贷、众筹融资平台等新兴网络金融机构。引导鼓励商业银行大力推广智慧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二) 加强金融服务质量建设, 持续优化金融服务质量一是加快小微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解决好银企、银农信息不对称问题。建议在有条件的县市积极推广上高县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经验, 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

13、惩戒联动机制, 缓解信息不对称现象, 降低金融服务的信用成本。二是加大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力度, 深化金融消费权益知识教育宣传, 完善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投诉处理机制, 探索构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的非诉机制, 不断提升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水平。三是优化金融法治环境。严厉打击各种逃废金融债行为, 加大清收力度, 依法保障金融债权, 切实维护金融机构合法权益。加大对非法集资和非法经营的打击力度, 为普惠金融发展营造良好的金融司法环境。(三) 加强普惠金融服务创新, 大力提升金融服务使用性一是加强政策激励创新。加大对普惠金融发展的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信贷优惠等政策支持力度, 完善征信、担保和保险政策体系, 创

14、新设立普惠金融发展专项基金, 确保普惠金融发展具有商业可持续性。二是加强金融产品创新。适当降低中低阶层的贷款门槛, 鼓励金融机构围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小微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大学生村官、妇女创业、残疾人等主体设计金融产品, 有效解决“三农”、中小企业等弱势主体面临的融资难和融资贵问题。支持银行业机构开发针对农业农村新型生产经营方式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探索建立农村产权评估、收储、流转、处置服务平台, 鼓励银行业机构扩大林权抵押贷款, 开展大型农机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 解决好小微企业和涉农主体抵押担保难问题。三是加强金融技术创新。不断优化升级网上银行与手机银行的实时支付、

15、转账、查询、理财等使用功能, 全面推广金融 IC 卡的应用, 降低银行结算账户和电子账户开户的成本, 提高群众使用移动支付、电子支付和电子账户的动力。四是大力发展金融产品互联网+。把互联网作为资源, 以大数据、云计算为基础, 以防风险为前提, 创新设计丰富多样的互联网金融产品, 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来降低信息不对称和金融服务成本, 增强社会各阶层和群众使用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兴趣。搭建金融电子商务平台, 将金融产品移到网上销售, 降低提供金融服务的成本。参考文献1王修华, 何梦, 关键.金融包容理论与实践进展J.经济学动态, 2014, (11) . 2谢升峰, 路万忠.农村普惠金融统筹城乡发展的效应测度J.湖北社会科学, 2014, (11) . 3田杰, 陶建平.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对中国农户收入的影响J.财政论丛, 2012, (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