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典故中的度量衡 (十二)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146609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语典故中的度量衡 (十二)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成语典故中的度量衡 (十二)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成语典故中的度量衡 (十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语典故中的度量衡 (十二)(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语典故中的度量衡 (十二) 郑颖 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 举足为跬汉语拼音:jzwi ku出处和示例:小尔雅广度, “跬, 一举足也;倍跬谓之步。”链接度量衡:在我国远古时代, 随着社会发展和生产的需要, 如何测量田地对于农业生产活动来说至关重要, 于是古人发明了以“步”为依据的测量方法, 榖 (g) 梁传曰, “古者, 三百步为里”“二百四十步为亩”。那么如何计量“步”的大小呢?商鞅指出, “举足为跬, 倍跬为步”, 即单脚迈出一次为跬, 双脚相继迈出为步。“跬”实际上成为早期社会中土地面积测量的最小单位, 即 1 步=2 跬。现在人们耳熟能详的荀子劝学中的名言, “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

2、里”也说明了这一点。一丝一毫汉语拼音:ysyho出处和示例:宋史司马康传, “凡为国者, 一丝一毫皆当爱惜, 惟于济民则不宜吝。”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五回, “我的行李, 是一丝一毫不能少我的, 少了一件, 叫他拿银子赔我。”成语解释:丝、毫比喻非常小, 微乎其微。一丝一毫原指一点点儿, 极小或极少。形容认真负责, 一丝不苟。链接度量衡:“丝”“毫”在这个成语中均指我国古代量值微小的长度计量单位。孙子算经有, “蚕所吐丝为忽, 十忽为一秒, 十秒为一毫, 十毫为一厘, 十厘为一分”的说法。这些十进位的“分”“厘”“毫”“秒”“忽”等都是长度上量值很小的单位名。到了宋代, 则把“秒”改成了“丝”;清末时又把长度的小单位定到“毫”位止。我国古代度制通常 1 尺=10 寸, 1 寸=10 分, 但历朝历代“尺”的量值并不一致。“一丝一毫”成语出自宋史, 宋代 1 尺约合 31.4 厘米, 推算下来明代的 1 丝=0.000314 厘米, 1 毫=0.00314 厘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