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综合测试题四(教师用)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145955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46.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综合测试题四(教师用)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地理综合测试题四(教师用)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地理综合测试题四(教师用)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地理综合测试题四(教师用)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地理综合测试题四(教师用)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综合测试题四(教师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综合测试题四(教师用)(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理综合测试题四一、单项选择题PM2.5 浓度受机动车尾气、施工扬尘、火电厂三因素影响最大,同时风力的扩散对浓度的监测也有影响。读我国北方某城市 2013 年 12 月上旬甲、乙两个 PM2.5 观测站日观测数据平均值曲线图,完成 12 题。1.该城市两个观测点数据显示,PM2.5 数值高值出现在 9:00 左右的主要原因是 BA上班高峰时期 B逆温现象明显 C各工业机器开始工作的时间 D城市风最弱的时期2下列有关甲、乙两个观测点的位置最有可能位于 CA甲位于工业区内、乙位于城市主干道旁 B甲位于商业区内、乙位于住宅区内C甲位于城市主干道旁、乙位于城市风景区内D甲位于住宅区内、乙位于商业区内在

2、同一粒径沙组成的地面上,气流的含沙量取决于风速的大小,当风速超过起沙风速后就会形成风沙流。下图为风沙流中不同风速下,空气中含沙量随高度的分布情况。据此回答 3-4 题。3据图可知 CA不同高度的风沙流中含沙量与风速成正比B高度越高,风沙流空气中的含沙量越大C在近地面约 3 厘米的高度,相对含沙量与风速变化无关D在近地面 3 厘米以下,随风速增加相对含沙量增多4下列属于风沙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D掩埋草场、绿洲和交通线侵蚀土壤,摧毁建筑物形成沉降,增加土壤肥力形成降水,减轻大气污染为海洋生物提供营养物质A B C D5随着“网购”的兴起,商品的流通量不断增加。这促进了A商业网点密度的加大 B商业区

3、的规模扩大 C商业流通环节的增加 D地域间的商业联系【答案】5.D【试题立意】该题考查的是生产活动中的地域联系及商业网点布局的相关知识。【解题思路】网购实际上是虚拟商业网点取代了实体商业网点的数量,增加流通量,但不会增加商品流通环节,也不会加大商业网点密度和促进实体商业区的规模扩大。商品流通量增大只是促进了地域间的商业联系。广东行摄天下栏目组不远万里奔赴波密县寻找桃花盛开的地方,对波密三月盛情进行了详尽报道,波密海拔 2700-4200 米 有“西藏的瑞士 ”、“绿海中的明珠”、“雪域的江南”等美誉。读图完成 6-7 题图 16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雅鲁藏布江谷地的形成与这里地壳

4、上升有关B雅鲁藏布江谷地形成是板块张裂后经河流侵蚀而成C图中年楚河和拉萨河反向流入干流是因为这里地势陡峭D藏南谷地可找到冰川冻融颗粒物由大到小有规律的分布7下列有关波密的说法正确的是( B )形成了独特的热带雨林气候,雨量充沛,生物繁茂栏目组既可看到桃花又可看到油菜花盛开的美丽景观可产芭蕉、柑子、橘子、西瓜、甘蔗等农产品波密县境内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并且多分布于峡谷A B C D身在江南水乡的人们,到河中钓鱼是一大乐事。河中垂钓,钓点是关键,钓点宜选在饵料丰富且易于观察浮漂之地。某次中雨过后,小军来到图 2 所示河段垂钓。此时,他发现河水已漫过人工堤坝,河中沙洲仍出露水面。完成 8-10 题8有

5、关图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堤坝的东侧较西侧容易垮塌 B河中沙洲主要受流水侵蚀作用C堤坝上游河段:东侧河水较西侧深 D小军垂钓时,丁处河水较丙处浑浊9本次垂钓,钓钩最适宜投放于( C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 丁处10图中堤坝较低矮,主要是考虑( D )A蓄洪 B灌溉 C发电 D排水右图为我国某地利用新能源的路灯,据此完成 3 题。11.这种路灯所利用的两种能源的共同点有 C都属于非可再生能源 能源丰富区分布一致都属于清洁能源 都属于来自太阳辐射的能源 A. B. C. D.12.从自然地理考虑,下列城市最适宜利用这种路灯照明的是 DA.厦门 B.重庆 C.台北 D.呼和浩特13.

6、为了提高新能源的利用效率,科研人员对新能源路灯进行了技术改造,使太阳能蓄电池 板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可以转动。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DA.从春分到秋分,太阳能蓄电池板与地面的倾角不断变小B.从夏至到冬至,太阳能蓄电池板与地面的倾角不断变小C.夏至日附近, 太阳能蓄电池板一天内水平旋转的角度较小D.冬至日附近, 太阳能蓄电池板一天内水平旋转的角度较小读南亚地形分布图(图 1)和该地区某城市的气候资料统计图(图 2)。完成 3 题。14.图 2 气候资料所示城市最可能是 BA卡拉齐 B班加罗尔 C加尔各答 D孟买15该城市所在自然带是 CA热带雨林带 B热带荒漠带 C热带草原带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16导

7、致该城市各月份日照时数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DA昼夜长短 B海拔高度 C正午太阳高度 D天气状况二、非选择题17.题: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0 分)(1)据图分析 A 湖对长江水文特征的影响?( 10 分)答案:A 湖在雨季可蓄积多条长江支流的水量并吸纳长江干流的洪水达到削峰的作用,在枯水期可补给长江,使长江径流的季节变化减小。 (6 分)A 湖能沉积支流从山区带来的泥沙,降低长江的含沙量。 (4 分)(2)A 湖以南区域降水最多的季节是春季,但是 A 湖湖面最大的季节却出现在夏季,分析原因?(10 分)答案:春季,A 湖以南区域虽然降水多,径流补给 A 湖的水量较大,但此时长江处于枯

8、水期,A 湖大量补给长江,故湖面不大。 (5 分)夏季,A 湖以南区域虽然降水较少,径流补给 A 湖的水量较小,但此时长江处于丰水期,江面高于湖面,A 湖得到长江水的大量补给,故湖面大。 (5 分)18.(2013 高考题海南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0 分)甲地某传统美 食历史悠久,闻名遐迩。自从沿线高速公路建成后,以经营该传统美食为主的餐饮业在甲地逐渐衰落,而在乙地日 趋兴盛。 图 8 示意区域中心城市 M 至甲地的交通线。92乙甲92高速公路、出入口及到起点城市(M)的距离M公路图 8分析高速公路建成后,经营该传统美食的餐饮业在甲地和乙地此衰彼盛的原因。【答案】M 市为主要客

9、源地(2 分) 。高速公路快捷、方便,吸引 M 市的更多食客(2 分) 。高速公路在乙地有出入口(乙地来往 M 市远比甲地方便) (2 分) 。经营该传统美食的餐馆在乙地开设更多,名气渐盛(2 分) ;而甲地因交通相对不便,经营该传统美食的餐 饮业逐渐衰落(2 分) 。 (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评分,但本题总分不超过 10 分)【试题立意】本题通过高速公路的修建对传统美食分布区变化的影响来考察交通条件的变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本题难点在于如何具体分析交通线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本题难度中档。【解题思路】右图中可知,传统美食所在地甲远离新修的高速公路,而乙地在高速公路旁且有出入口连接,交通区位乙地远优于甲

10、,而传统美食能够长期发展需要较大的市场,中心城市 M 是该美食的主 要市场,为了便于美食进入市场或更好地吸引食客,良好的交通条件是关键。因而大量的传统美食生产地转向乙地,而在乙地发展久了,美食生产量大了,名气自然上升,而甲地因远离市场且交通不便,传统美食生产逐渐衰落。描述事物即表现事物的形态或状态。高考中特征描述类试题,设问形式一般有“说明特点” , “描述状况” , “简述特征” , “从等方面归纳主要特征”等。19.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广西于 2009 年 8 月至 2010 年 4 月发生了旱灾。旱情分布见图乙。(1)说明广西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有何特点。(2) (2)据图乙描述广

11、西旱情空间分布特点?图中信息:甲图: 图名: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形图 等高线 河流 经纬线 右江等河流乙图: 图名:广西壮族自治区 2010 年 4 月旱情分布图经纬度同甲图 特旱、重旱、中旱、轻旱的分布设问立意:第(1)问需要描述广西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有何特点。由甲图中的经纬度位置和标注图名及河流名称可以看出,这是我国西南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因为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是大气降水,此题立意即考查该区的气候类型及特点。第(2)问,该小题主要考查学生据图空间描述的能力。思维线路:该题主要考查广西有关河流等自然要素及其变化特征。第(1)题,广西气候季风性明显,夏半年降水丰富,河流净流量大。第(2)题

12、,该小题主要考查读图描述事物分布的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特旱区和重旱区均在西部。参考答案:(1)夏半年净流量大,冬半年径流量小(径流量季节变化大) ;夏半年降水量多,冬半年降水量少(降水量季节变化大) 。(2)特点:旱情自西向东逐渐减轻。产品附加值指通过智力劳动(包括技术、知识产权、管理经验等) 、人工加工、设备加工、流通营销等创造的超过原辅材料的价值的增加值,生产环节创造的价值与流通环节创造的价值皆为产品附加值的一部分。其中的高附加值产品指智力创造的价值在附加值中占主要比重,具有较高的价值增长与较高经济效益,商品拥有高额利润。而低附加值产品指智力创造的价值在附加值中占次要比重。产品附加值=产品售价- 进入该生产阶段的半成品价格- 辅助材料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