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小街区规划研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144672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都市小街区规划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成都市小街区规划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成都市小街区规划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成都市小街区规划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成都市小街区规划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都市小街区规划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都市小街区规划研究(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都市小街区规划研究 彭耕 陈诚 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一所 摘 要: 当前, 推行街区制成为破解“大城市病”、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抓手。在此背景下, 文章立足于成都市推行小街区的建设需求, 在确定小街区的概念、内涵、特征与分类体系的基础上, 界定了不同类型的小街区空间尺度, 分维度地研究了小街区规划, 有效促进了小街区规划的落地, 为相关实践提供了借鉴。关键词: 小街区; 空间尺度; 成都市; 作者简介:彭耕, 硕士, 工程师, 现任职于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一所。作者简介:陈诚, 高级工程师, 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一所副所长。收稿日期:2017-08-01基金

2、:成都市规划管理局 2015 年工作创新研究项目 (局规通字2015总第 62号) Small Block Planning In ChengduPeng Geng Chen Cheng Abstract: Block system is a useful measure to solve metropolitan problems, improve urban governance and lean management.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 of small block in Chengdu, the paper defines th

3、e concept, content, character, and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small block, and different spatial scales, discusses the small block planning and makes reference to other plans.Keyword: Small block; Spatial scales; Chengdu; Received: 2017-08-011 小街区规划的背景与意义成都市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特大城市,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 中心城区尤其是二环路以外的大部分区域

4、, 大宗用地开发较为普遍, “宽马路、大街区”的建设模式使城市陷入“大城市病”困局, 导致出行距离过长、交通通行效率低下、街区宜居性不高、活力缺乏和邻里归属感丧失等一系列问题。基于对城市发展现实背景的认知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的“加强街区的规划和建设, 分梯级明确新建街区面积, 推动发展开放便捷、尺度适宜、配套完善、邻里和谐的生活街区;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要求, 成都市将小街区规划作为破解“大城市病”、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和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抓手, 在充分认识其传统城市空间“人性的尺度、紧凑的肌理、宜人的步行环境、丰富的街道生活”等

5、特征的基础上, 积极构建更宜居、更绿色、更方便、更安全的小街区空间模式, 推进城市治理更加科学、更加高效。2 小街区规划研究框架研究将小街区概念界定为由城市主干道围合、中小街道分割、路网密度较高、开发强度适中、土地功能复合、公共交通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就近配套的开放街区模式。同时, 在对小街区的规模尺度进行界定时, 研究考虑到小街区主要应用于以居住、商业服务业设施、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绿地与广场等用地功能为主的街区, 而商业商务型街区和居住型街区与居民生活联系最紧密。因此, 研究尝试将小街区划分为商业商务型小街区和居住型小街区两种类型, 分别研究其空间尺度。图 1 小街区研究框架 下载原图研究对

6、玉林片区、大慈寺片区、少城片区、马鞍东路片区、人民北路片区、川音片区和金融城片区等成都市已形成的小街区典型片区进行分析, 发现除街区尺度之外, 小街区典型片区具有“密路网、窄路幅、慢出行”“近人尺度、优美界面”“多元功能、宜人生态、厚重文化”的特征。例如, 玉林片区整体路网密度达 13.36 km/km, 具有“路街巷”的道路体系, 道路宽度约为 14 m, 两侧建筑以多层为主, 建筑体量近人。此外, 玉林片区内部“插花式”地分布着较多尺度宜人、便捷可达的小游园和微绿地。大慈寺片区的路网密度高达14.13 km/km, 街巷整体宽度为 815 m, 形成了高密度的慢行街巷系统, 并通过二层连廊

7、、地下通道将地下、地面及屋顶空间连接, 形成立体复合化慢行系统。大慈寺片区内低层院落式建筑形成连续、统一的建筑界面, 各具特色的街道与主题广场汇集了商业、旅游、餐饮和休闲等功能。同时, 小街区规划除关注街区尺度外, 还应重点对路网密度、慢行体系、交通组织和公共交通等小街区模式下的道路交通, 以及涉及建筑密度、建筑退线控制和连续界面控制等小街区形态控制的内容、功能与配套、文化等因素进行分维度研究, 形成相对完整的小街区研究框架 (图 1) 。3 小街区规划的分维度研究3.1 街区尺度3.1.1 商业商务型小街区尺度商业商务型小街区在本研究中主要指符合小街区基本特征的城市商业商务集聚区, 包括城市

8、主、次级综合性中心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等, 但不涉及体育中心、专业市场和会展中心等专业型公共活动中心区域。影响商业商务型小街区尺度合理取值的因素有多种, 研究主要从以下五方面探讨成都市的商业商务型小街区理想尺度:(1) 基于联合国人居署提出的可持续社区建设原则, 按照联合国推荐的高效交通、可持续发展模式, 街区的尺度应控制在 1.21.3 hm。(2) 基于对国外常见的具有小街区特征的典型城市街区尺度的研究, 如西雅图市中心区、波特兰市、柏林市中心区和东京银座副中心等, 发现不同大洲的城市街区尺度存在一定的差异。相对于北美洲, 亚洲和欧洲的城市街区尺度稍大。经统计分析, 所有典型城市的平均街区尺

9、度多为 0.321.50 hm, 最大一般不超过 1.50 hm。(3) 从不同尺度的小街区在国内城市的适应性方面看, 由于近年来大型商业、商务建筑的进驻, 原先规划的较小的商业商务地块将不能满足开发的需求, 大部分地块划分尺度需要调整到 0.52.0 hm。(4) 国内近期已进行“窄路辐、密路网”规划的街区, 如武汉王家墩中央商务区、广州黄沙区、天津于家堡金融区、北京中央商务区东扩部分、石家庄正定新区、昆明呈贡新城中心区、佛山东平中心区和北京大望京地区等, 其街区平均尺度基本在 0.82.0 hm。(5) 从商务办公建筑尺度方面看, 城市商业商务集聚区内常见的大中型商业体量的开发总建筑面积不

10、超过 10 万平方米。城市商业商务集聚区内建筑总量在10 万平方米以下的大中型商业建筑的开发体量多为 0.42.5 hm, 基本可以满足大部分常见的商业项目用地需求。近年来, 部分大型城市兴起商业综合体的建设, 这类商业综合体的开发总量通常在 30 万平方米以上, 占地面积为 510 hm。但是研究发现, 该类商业综合体可通过多个 2.5 hm 以下的地块联合开发建成。因此, 笔者认为面积在 2.5 hm 以下的地块的单独开发或联立开发基本可满足所有商业建筑的用地需求。综上所述, 研究将 0.51.5 hm 作为成都市商业商务型小街区建设推荐的尺度, 同时商业商务型小街区最大不宜超过 2.5

11、hm (图 2) 。3.1.2 居住型小街区尺度居住型小街区在本研究中指符合小街区基本特征的以居住功能为主导的城市地区, 通常为在城市居住组团尺度以上的城市居住小区或居住区。研究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居住型小街区空间尺度展开研究:(1) 研究选取 15 个居住型小街区进行研究, 在约 1 km 范围内, 分别统计住区内的各居住地块实际开发面积, 计算平均居住净地块面积。统计分析发现, 居住地块尺度在 3.5 hm 以下的街区约占总数的 86.7%。可以认为, 3.5 hm 的居住地块尺度是大于或等于大部分城市居住型小街区的实际开发尺度的。其中, 大部分街区尺度控制较好的新区居住地块尺度为 1.6

12、3.5 hm。因此, 居住型小街区的街区尺度应控制在 1.63.5 hm (图 3) 。(2) 研究系统性地梳理了成都市内相对成熟的近期开发的居住区, 选取了 19 个面积大小不一的居住区作为样本, 将样本面积划分为 01.5 hm、1.52.5 hm、2.53.0 hm、3.04.0 hm、4.0 hm 以上 5 个等级, 并对街区尺度及开放式住区接受度进行了调研, 受访者共计 950 人。本次调研以晚高峰后的 3 个小时作为主要调研时间段, 调研对象包括青年、中年和老年。调研结果显示, 当居住区规模超过 2.5 hm 时, 问卷结果为“适宜”的比例显著增加, 当居住区规模超过 4.0 hm

13、 时, 问卷结果为“适宜”及以上的比例为 71.2%。通过调研数据可知, 短期内通过开放小区内部道路形成开放式小区减小街区尺度的难度较大, 但将街区尺度减小至 4 hm 即可满足居民消费需求, 且还可以进一步鼓励部分地区将街区尺度缩小至 2.5 hm。(3) 研究提取 2000 年后 20 家房地产企业在成都市新近开发的楼盘数据 (样本数量为 130 个) , 计算平均街区尺度。结果显示, 成都市 2000 年后居住区平均街区尺度在 2.5 hm 以下的街区比例为 33.8%, 平均街区尺度为 4 hm 的街区比例为 50.7%, 平均街区尺度在 410 hm 的街区比例为 40.8%, 平均

14、街区尺度在10 hm 以上的街区比例为 8.5%。2000 年后主要房地产企业的居住区街区尺度的平均数为 4.9 hm, 中位数为 4.0 hm。进一步分年度统计开发面积数据, 得到街区尺度年度中位数在 2.5 hm 以下的年度有 5 年, 在 2.54.0 hm 的年度有 10 年, 在 4.0 hm 以上的年度有 5 年。基于此, 可以认为 4.0 hm 的开发面积基本可以满足大部分房地产企业的开发需求, 某些重要公共区域开发参考值可设定为2.5 hm。(4) 从友好城市空间尺度看, 部分研究认为人的视力在超过 130140 m 的距离后就无法分辨其他人的轮廓、衣服和年龄等。因此, 在传统

15、街区中通常将130140 m 作为街与街之间的距离, 对应的最佳街区尺度在 2 hm 左右。此外, 建筑学家亚历山大认为人的认知邻里范围直径约为 200 m, 通过最佳视距核算, D207.85 m (H=100 m, h=1.8 m, a=30) , 所以街区最大尺度应控制在 4.0 hm 左右。图 2 商业商务型小街区尺度范围 下载原图图 3 居住型小街区尺度范围 下载原图因此, 成都市的居住型小街区尺度不宜超过 4.0 hm, 建议在地铁站点周边、城市滨水区等重要公共区域的居住型小街区尺度应小于 2.5 hm。3.2 路网交通3.2.1 形成高密度的城市路网首先, 计算不同街区尺度下的路

16、网密度:当街区面积为 0.8 hm 时, 路网密度为27 km/km;当街区面积为 4 hm 时, 路网密度为 9 km/km;当街区面积为 16 hm 时, 路网密度为 5 km/km (图 4) 。其次, 计算商业商务区和居住生活区在不同建筑开发强度下的道路容量需求, 并确定相应的路网密度指标。以成都市第三形态分区 (居住用地容积率为 3.0, 商业商务建筑容积率为 5.0) 为例, 计算得出其商业商务区路网密度应达到 12 km/km, 居住生活区的路网密度应达到 10 km/km。因此, 笔者认为在小街区建设模式下的道路网密度不应低于 10 km/km。3.2.2 打造舒适宽阔的慢行空间在小街区中, 由于建筑退线幅度的减小, 需进一步加宽人行道以弥补街道慢行系统中步行空间的不足。国内“窄路辐、密路网”型开发地区最小的人行道尺度为 3.54.5 m, 商业设施比较集中的街道一般设置宽度为 5.09.0 m。国外小街区型地区次要道路的人行道宽度通常为 4.0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