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1769电流模式脉冲宽度调制(pwm)的电池充电芯片介绍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144223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lt1769电流模式脉冲宽度调制(pwm)的电池充电芯片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lt1769电流模式脉冲宽度调制(pwm)的电池充电芯片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lt1769电流模式脉冲宽度调制(pwm)的电池充电芯片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lt1769电流模式脉冲宽度调制(pwm)的电池充电芯片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t1769电流模式脉冲宽度调制(pwm)的电池充电芯片介绍(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概述LT1769 是线性器件公司生产的一种电流模式脉冲宽度调制(PWM)的电池充电芯片,它可提供恒定的充电电流和电压。由于通常的锂离子(Li lon)、镍氢(NiMh)、镍镉(NiCd)电池等都需要恒定的电流或者电压对其充电,所以用 LT1769 设计的充电器可以对象锂、镍氢、镍镉这样的电池进行高效的快速充电。LT1769 内部的切换开关可以承受 2A 的直流电流(最大可承受 3A)。充电电流可以编程控制。由于 LT1769 具有 0.5的参考电压精度,因此,可为恒压要求较高的 Lilon 电池组充电。该芯片有一个控制环路,可用于调整交流适配器的输入电流,这样可以在仪器工作的同时对电池进行

2、充电而不会出现过载。在这种情况下,应适当降低充电电流,以保证适配器的电流不超过额定值。LT1769 的电池电压可以从 1V 到 20V。电池的负端可以直接接地,到地之间不需要再外接一个电流传感电阻。切换开关的频率可达 200kHz,这样可以提供较高的充电效率,而且需要的电感也比较小。当充电器没有交流输入时(即没有插入墙上的插座时),该芯片会处于睡眠状态,泄漏电流只有 3A,所以芯片和电池之间不需要保护二极管。LT1769 具有如下特性:可以对镍镉、镍氢以及锂离子电池充电,充电电流可以由电阻或者 DAC 来编程;当系统工作在有适配器的电流限制场合时,可对电池提供最大的充电电流;电压模式充电的精度

3、为 0.5;具有 3A 内部切换的高效电流模式脉冲宽度调制(PWM);充电电流的精度为 5;可调整欠压锁定阈值;交流断电时,器件自动关闭;电池对器件的反向泄漏电流很低:3A;电流传感电阻可接在电池的任意一端;充电电流可以软启动;可关断控制;采用 28 引脚窄 SSOP 封装。2.芯片结构原理2.1 外部引脚排列图 1 所示是 LT1769 的引脚图,各个引脚的说明如下:GND(脚 1,2,3,7,8,14,15,22,26,27,28):接地端。为了有合适的热耗散,这些地端必须连接到电路板的公共地。SW(脚 4):切换开关输出端。外接的肖特基二极管的阴极必须尽可能靠近 SW 脚和地端。BOOS

4、T(脚 5):该引脚用于自举,以使 NPN 功率开关管得到足够强的驱动,从而使功率开关管的压降足够低,以减小功率损耗。图 3 中,当功率开关管闭合时,V BOOST=VCCVBAT。UV (脚 6):欠压锁定输入。当电压低于 6.2V 时,欠压锁定;当电压上升到 6.7V 时,锁定开启。低压锁定时开关切换停止。当电路没有交流输入时,UV 引脚被拉到 0.7V 以下(在适配器到地之间需要接一个 5k 的电阻),否则,将有大约 200A 的反向电池电流泄漏,而不是接有电阻时的 3A。UV 引脚不能悬空。如果 UV 引脚不是接在电阻分压网络而是直接接到 VIN时,那么锁定的阈值电压为内置的 6.7V

5、。OVP(脚 9):比较器 VA 的正输入端。其阈值为 2.465V。这个引脚的典型偏置电流为 3nA。在对锂电池充电时,可利用 VA 检测电池电压,当电池电压到达预定值时,会自动停止大电流充电,进入涓流充电模式。如果这个引脚不用,则应该接地。CLP(脚 10):输入电流限制放大器 CL1 的正输入端。阈值设置在 100mV。当用于限制电源电流时,需要用一个电容器滤除 200kHz 的开关噪声。CLN(脚 11):输入电流限制放大器的负输入端。COMP1 (脚 12):输入电流限制放大器 CL1 的补偿端。当达到输入适配器电流限制时,该脚电压上升到 1V。当不需要限制适配器电流时,用一个外部三

6、极管将 COMP1 端拉低,使放大器CL1 无效。COMP1 端可以吸收 200A 的电流。如果不用这个功能,那么 COMP1 端可不接电阻和电容。SENSE(脚 13):电流放大器 CA1 的正输入端。SPIN(脚 16):电流放大器 CA1 的偏置。在 2A 锂离子电池充电器中,这一端必须连接到 RS1上。如图 2 所示。BAT(脚 17):电流放大器 CA1 的负输入端。COMP2(脚 18):放大器 CL1 的另一个补偿端。当需要限制输入适配器电流或者在恒压充电时,此引脚的电压上升到 2.8V。UV OUT(脚 19):集电极开路输出的欠压锁定状态输出端。欠压状态时,这个引脚保持低电平

7、。用一个外部的上拉电阻可将其拉高到 VCC。注意,该集电极开路的 NPN 三极管的基极电流由CLN 引脚提供。当 CLN 高于 2V 时,UV OUT为低电平。上拉电流应小于 100A。V C(脚 20):电流模式脉宽调制的内部环路控制端。当该引脚电压为 0.7V 时,切换开关开始工作。在通常的情况下,V C越高,充电电流越大。在这一端和地之间接一个 0.33F 的电容,既可以滤除噪声,也可以控制软启动的速度。将这个引脚拉低可使切换开关停止工作。该引脚典型的输出电流是 30A。PROG (脚 21):这个引脚用于编程设置充电电流和系统环路补偿。在通常情况下,V PROG接近 2.465V。如果

8、这一端的电平接近于地电平,那么切换开关停止工作。当用微处理器控制的 DAC 进行编程设置充电电流时,在 DAC 输出 2.465V 电压时,必须能够提供一定的灌电流。VCC1,V CC2,V CC3(脚 2325):输入电源。应注意抑制噪声,通常使用 15F 或容量更大的低分布电感(ESR)电容,并应尽量缩短其引线。一般说来,V CC在 8V 到 28V 之间,但应至少比 VBAT高 3V。当 VCC低于 7V 时,欠压锁定有效,切换开关停止工作。注意在 SW 引脚和 VCC引脚之间有一个内部二极管。当接有电池时,V CC不能比 SW 脚电压低 0.7V。这三个 VCC引脚应该尽可能短的连接在

9、一起。2.2内部结构图 2 所示是 LT1769 的内部结构方框图。LT1769 是一个具有降压开关切换的电流模式脉宽调制充电器芯片。电池的充电电流可以由电阻 RPROG(或者 DAC 的输出电流)在 PROG 引脚设置(见图 2)。放大器 CA1 将通过 RS1的充电电流转换成一个较小的电流,这个电流就是从 PROG 引脚流出的电流 IPROG。放大器 CA2 将 CA1的输出与预先设置的充电电流相比较,并通过脉宽调制(PWM)控制环路使这两个电流相等。注意,由于 IPROG既直流成分又有交流成分,在引脚 PROG 与地之间接一个电容 CPROG可滤除交流成分,从而使该芯片具有较高的直流(D

10、C)设置精度。I PROG通过 R1 产生一个斜波信号,这个斜波信号通过缓冲器 B1 和电平平移电阻 R2 和 R3 输入到脉宽调制(PWM)的控制比较器 C1,形成一个电流模式内部控制环路。BOOST 引脚可使开关三极管深度饱和,从而降低功率耗损。对于锂离子电池,LT1769 可提供精度为 0.5的恒流和恒压充电。2.465V 的参考电源和放大器 VA 的作用是使电路在电池电压达到预先设定值时自动降低充电电流,进入涓流充电状态。对于镍氢和镍镉这样的电池,VA 用于过压保护。当没有输入电压,V CC的电压引脚低于电池电压 0.7V 时,可使充电器进入睡眠模式。用一个三极管将 VC引脚拉低,可以

11、停止充电。3. 应用设计3.1 锂离子电池充电器图 3 所示为 2A 锂离子电池充电器典型电路,图中 RS4 是适配器电流传感电阻,RS3 是电池电压传感电阻,RS1 是电池电流传感电阻,利用 R5 进行欠压锁定。输入电容(C IN)用于吸收转换器的开关纹波电流,所以 CIN必须有足够的纹波电流吸收能力,应该选用固体钽电容,该电容具有较高的纹波电流吸收能力,而且尺寸小。但是应该注意,当插头带电插到适配器时,可能会有很高的冲击电流,有可能损坏钽电容,因此也可以用陶瓷电容(5F 到 20F)。LT1769 的欠压锁定阈值固定在 7V,在 UV 引脚上接一个电阻分压可以提高欠压阈值。当 UV引脚高于

12、 7V 时, VC 引脚变高,而当 UV 引脚低于 6.5V 时(有 0.5V 的迟滞),V C引脚被拉低,同时外部的上拉电阻将 UVOUT引脚拉高。UV OUT信号还可用于指示系统即将开始充电。V C不用时,由 0.33F 电容设置的软启动时间是 4ms。图 3 中,电阻分压 R5 和 R6 组成的电阻分压器用于设置所需的 VCC锁定电压。R6 的典型值是 5k,R5 可以由下式计算:R 5=R6(VINV UV)/VUV式中,V UV为 UV 引脚的上升锁定阈值。V IN为维持满负载功率时充电器所需的输入电压值。如果 R6=5k ,V UV=6.7V,设定 VIN为 12V,那么 R5=5

13、k(12V6.7V)/6.7V=4k。另外,适配电流传感电阻 RS4的计算可按下式进行 :R S4=100mV/适配器电流限制3.2 镍镉和镍氢电池充电电路图 3 所示的 2A 锂离子电池充电电路经过如图 4 所示的方法修改后,亦可用于镍镉和镍氢电池的充电。图中 Q1 导通时电流为 1A,Q1 截止时电流为 100mA。4. 结束语本文介绍的 LT1769 恒流/恒压电池充电芯片具有外围电路简单和功能强的特点。并可用电阻或 DAC 编程控制充电电流。对于锂、镍镉、镍氢等充电电池,通常需要恒流或恒压进行充电,利用 LT1769 可为这种电池设计出高效的充电电路。由于该芯片还具有一定的智能,可用最大的电流对电池进行充电,所以可在交、直流两用仪器中实现电源的智能化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