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大学生创业因素及其对策研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144197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影响大学生创业因素及其对策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影响大学生创业因素及其对策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影响大学生创业因素及其对策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影响大学生创业因素及其对策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影响大学生创业因素及其对策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影响大学生创业因素及其对策研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影响大学生创业因素及其对策研究 石少楠 陕西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式与政策教研室 摘 要: 创业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 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创业能力, 然而我们的毕业生在创业中仍存在诸多问题, 本文集中探讨影响我国大学生创业的因素及其对策, 以期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关键词: 大学生; 创业; 因素; 作者简介:石少楠, 陕西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式与政策教研室, 助教, 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一、前言创业教育起于西方, 目的在于培养敢于进取勇于创新的人才, 随着高校扩招规模的加大, 就业已成为当代大学毕业面临的

2、最大问题, 面对每年数百万的高校毕业生, 如何再就业市场获得满意的职位是众多大学生亟待解决的问题。为缓和日愈激烈的就业压力, 自主创业已成为高校鼓励的新方向。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既有利于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 同时也缓解了社会压力。而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积极意义就在于促进就业发挥引导带动作用, 为更多大学生解决就业问题提供指导帮助。二、制约我国大学生创业的因素(一) 创业教育不完善首先我们对于创业教育思维模式仍然停留于过去的旧模式, 充满了功利色彩, 出发点仅仅是为了解决生计, 目标还存留于从生存问题考虑, 缺乏从更高层次看问题的视角, 忽略了个人追求的考虑。同时将创业教育错误理解为如何创办企业,

3、如何通过创业教育减轻来自就业方面的压力。事实上, 创业教育绝不是一种就业教育, 很大程度上应该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新方向的一个切入口。依托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才是目的, 而非简单的养家糊口生存技能的培训。同时也不能仅仅依靠学校的教育, 全社会都应关注关心大学生的创业教育, 为将来进入社会的人才把好关, 让他们拥有真才实学贡献社会。(二) 学校师资力量薄弱学校是大学生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的主战场, 大学生是否愿意创业能否创业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园的创业氛围、校方给予的创业制度和资金支持。良好的师资队伍是创业教育的有力保障, 但由于我国创业教育起步晚导致教师队伍存在一定的缺乏。高

4、校教师多由学生管理工作者担责, 缺乏创业实战经验, 难以对学生有力的指导。校外聘请的教师又大多为兼职, 时间难以保障。(三) 社会关注力度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时代的旋律, 政府对于大学生创业的关注和投入力度继续增大, 整个社会舆论都努力营造着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氛围。在大学期间, 如天堰杯创新创业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各种大赛项目为大学生毕业后的自主创业提供锻炼的平台。这些都为大学生的创业营造了良好氛围, 为大学生创业奠定了良好的环境基础。三、促进大学生创业的对策每年临近毕业季,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各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数百万的毕业生涌入招聘

5、市场却难以寻找到满意的职位, 加强就业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创业已成为大学生毕业的新选择新出路。针对如何促进大学生创业, 国内诸多专家学者发表了许多真知灼见。王金华指出为促进大学生就业引导需要大学生走出思想观念的误区, 学校应深入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三观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 强化专业技能的训练。马从兵认为创业应成为一种文化, 用创业文化引领学生, 影响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人生态度和行为模式。总而言之, 促进大学生创业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共同协作。(一) 政府营造良好的大学生创业政策环境政府应努力营造社会氛围, 在全社会中形成尊重创业者鼓励创业者的正面影响, 为更多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正能量的引

6、导, 让创业者有荣誉感和自豪感。建立相关基金为学生解决燃眉之急缓解后顾之忧, 设立相关服务机构, 为学生创业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和帮助。同时政策上予以倾斜, 提供相关优惠政策, 激励更多的大学生投身于创业之中。(二) 高校应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大学生的创业意识的形成离不开高校的培养, 可以说高校的教育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创业观。令人担忧的是, 目前许多大学生在校期间没有得到良好的创业教育, 导致创业能力不足。为解决上述问题, 高校要加大创业意义与价值的宣传, 在高校中形成重创业爱创业的风气, 加大资金投入, 扩大创业教育规模, 提高创业教育质量, 为更多的大学生获得足够的创业知识和技能提供条件。要引导学

7、生树立自信乐观积极地人生态度, 不能因为一时的创业失败而丧失信心, 要建构正确的职业发展目标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牢记青春是用来奋斗的, 挥洒汗水才不辜负韶华, 与此同时, 也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在创业的道路上难免遇到艰难险阻, 内心有阳光的人才能度过困难。更为重要是要让学生在校期间掌握一技之长, 加强专业技能的训练, 提高专业能力和素质, 用自己真才实学服务社会创造一番事业。创业教育也是德育教育, 要着力于大学生的人格塑造, 创业不会一蹴而就, 因此在创业过程中需要学生具备吃苦耐劳、顽强坚毅、乐于奉献和勇于创新的心理素质, 这些品质需要通过教育予以深化。良好的道德品质也是教育的责任, 帮助

8、学生形成健全人格, 引导学生形成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创业道德品质。(三) 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如上说述, 我们的创业教师仍处于缺乏的状态, 因此培养和引进优秀的创业教育师资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寻求府部门、工商企业等多方合作, 采取交流培训等形式, 邀请经验丰富的企业人士前来讲学, 通过鲜活事例激发学生创业热情培养创业精神, 让学生体会到成功源自努力榜样就在身边。邀请校外企业家作为学生创业大赛的导师, 通过一对一的辅导, 帮助学生熟悉商业计划书的书写, 了解商业路演的流程。以第三届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例, 参赛学生除了校内指导教师之外还会聘请校外指导教师, 这一举措弥补了校内指

9、导教师实践经验缺乏的不利因素, 加强了学校与企业的联系, 学生获得了第一手的资料和最直接的指导, 学生以赛代练以赛促学, 在院系校级省级的等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比赛中得到充分锻炼, 而长期的备赛准备中又与校外指导教师建立了深厚友谊, 便于今后创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让学生在比赛获益良多。(四) 发展各个层次的各种形式创业者联盟创业者联盟是准备创业和已经创业的学生之间交流、沟通和学习的一个平台。通过该平台, 准创业者和创业者可以获得如培训、风险投资、项目、技术、孵化等方面的支持。如世界高校创新创业投资处事同盟等机构的成立正有力的推动高校创新创业事业的发展, 为高校学子的创业梦插上翅膀。同盟的企业家

10、用情怀做事, 致力于推动高校双创事业的发展, 让学生的想法落地。(五) 转变就业观念做好创业准备大学生能否最终创业成功还是取决于学生本人。正确的创业意识、积极地学习态度以及具体实践操作中的各项能力是成功的重要保障。大学生创业应具备的素质有强烈的挑战精神、较强的组织及人际交往能力。精通的专业知识、良好的承受能力以及理性的思考和规划人生能力。创业者在心理方面需具备高度的挑战精神, 这样才能推陈出新, 经受住市场的考验;还要有思想准备面对失败, 面对艰难困苦, 要百折不挠。在知识方面需要掌握一些管理及市场运营的知识。(六) 引导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实践长才干, 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能力不会从天而降, 而需要

11、日积月累的创业实践。高校创业教育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创业实践活动, 鼓励支持学生参与创业比赛, 让学生与社会的接触中获得新知, 为探索理想寻求现实的支撑点, 最终寻找到创业的方向。四、结语近日, 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合作成就未来一代青年梦想”为主题的“一带一路”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校长论坛在西安举行。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一种更新、更高的教育要求, 着力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 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创业能力, 使所有新时代的高校大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其本身的积极正面意义不言而喻。面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和活力空前高涨, 已成为国家创新发展的重要有生力量的局面。政府、高校、社会以及大学生自身都必须高度重视, 齐抓共管齐心协力形成合力, 如此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才能得到健康有效的发展。注释(1) (1) 王金华、习金文.“两层次, 三平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 (4) .48. (2) (2) 马从兵.高校创业教育德育功能探讨与实现途径.思想教育研究.2011 (4) .8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