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 (血热型) 的临床观察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139513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 (血热型) 的临床观察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 (血热型) 的临床观察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 (血热型) 的临床观察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 (血热型) 的临床观察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 (血热型) 的临床观察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 (血热型) 的临床观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 (血热型) 的临床观察(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 (血热型) 的临床观察 雷鸣 李伟宁 姚斌 顾雅蕊 张晓杰 山东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 银川市中医医院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宁夏中宁县中医医院 摘 要: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 (血热型) 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0 例寻常型银屑病 (血热型) 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38 例) 和观察组 (42 例) , 另同期选择 30 例健康者为健康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消银片 1.6 g, 口服, 每日 3 次, 治疗 4 周。观察组患者给予龙胆泻肝汤加减, 以水煎取汁 400 mL, 分 2 次于早、晚饭后 1 h 温服, 7 d 为 1 个疗程,

2、共 4 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治疗前后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 (PASI) 评分,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 1 (IL-1) 、IL-6、IL-8、肿瘤坏死因子 (TNF-) 水平、NF-B 蛋白表达水平及 NF-B 基因表达水平, 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 分析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炎症因子水平与 NF-B 蛋白表达的相关性, 治疗前后 PASI 评分与炎症因子、NF-B 表达水平的相关性, 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 (85.7%) 显著高于对照组 (52.6%)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 两组患者 PASI 评分均显著低于

3、同组治疗前, 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 NF-B 蛋白表达水平、NF-B 基因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 但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After treatment, PASI score of 2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

4、e (P0.05) ;the expression of NF-B protein and NF-B gene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healthy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 具有可比性, 详见表 1。本研究方案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所有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表 1 两组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基本资料比较 (s) Tab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information of 2 groups and

5、healthy control group (s) 下载原表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 (1) 符合寻常型银屑病 (血热型) 的中西医诊断标准2-3, 主症:皮损鲜红, 层层鳞屑, 或鳞屑黏腻;新出皮疹迅速扩大, 或者不断增多;次症:心烦易怒;胸胁胀满不适;小便黄, 大便干;舌质红或绛, 脉弦滑或数;具备所有主症和一项以上次症即可诊断; (2) 进行期; (3) 年龄 1865 岁; (4) 若服用免疫抑制剂或糖皮质激素者需停药 1 个月。排除标准: (1) 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 (2) 合并脏腑、造血系统、严重关节、脊柱畸形等疾病者; (3) 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 (4) 正在参与

6、其他临床研究者。1.3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消银片 (黑龙江福和华星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规格:0.32 g/片,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Z10910020) 1.6 g, 口服, 每日 3 次, 疗程 4 周。观察组患者给予龙胆泻肝汤加减:金银花 12 g、土茯苓 30 g、柴胡 9 g、龙胆草 9 g、山栀子 9 g、黄芩 9 g、蒲公英 30 g、生地黄 15 g、车前子 (包煎) 15 g、当归 9 g、泽泻 9 g、丹皮 15 g、甘草 6 g、连翘 15 g (中药饮片购自银川市中医院) , 水煎取汁 400 m L, 分 2 次于早、晚饭后 1 h 温服, 7 d 为 1个疗程

7、, 共 4 个疗程。1.4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PASI 评分,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 (IL-1) 、IL-6、IL-8、肿瘤坏死因子 (TNF-) 水平、核因子 B (NF-B) 蛋白表达和 NF-B 基因表达水平, 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与 NF-B 蛋白表达水平的相关性, PASI 评分与炎症因子、NF-B 蛋白表达水平的相关性, 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 检测血清中 IL-1、IL-6、IL-8、TNF- 水平 (试剂盒由南京森贝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PASI 评分=头颈评

8、分+上肢评分+躯干评分+下肢评分。头颈、上肢、躯干、下肢评分范围均为 04 分。PASI评分越高说明皮损症状越严重。1.5 疗效判定标准痊愈:综合积分减少率95%;显效:综合积分减少率 70%0.05) 。治疗后, 两组患者 PASI 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 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 5。表 5 观察组与健康对照组 IL-1、IL-6、IL-8、TNF- 水平比较 (s, pg/m L) Tab 5Comparison of the levels of IL-1, IL-6, IL-8and TNF-between observation g

9、roup and healthy control group (s, pg/m L) 下载原表 2.5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炎症因子水平与 NF-B 蛋白表达水平的相关性观察组患者治疗前 IL-1、IL-6、IL-8、TNF- 水平与 NF-B 蛋白表达水平呈正相关, 详见表 6。2.6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 PASI 评分与炎症因子水平及 NF-B 蛋白表达水平的相关性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 PASI 评分与 IL-1、IL-6、IL8、TNF- 水平及 NF-B 蛋白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 详见表 7。表 6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炎症因子水平与 NF-B 蛋白表达水平相关性分析 Tab 6Correlat

10、ion between inflammatory factor lev-els and the expression of NF-B protein in ob-servation group before treatment 下载原表 表 7 观察患者治疗前后 PASI 评分与炎症因子水平及 NF-B 蛋白表达水平的相关性 Tab 7 Correlation between PASI score and inflamma-tory factor levels and the expression of NF-B protein in observation group before and

11、after treatment 下载原表 2.7 不良反应观察组有 2 例患者出现轻微腹泻,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4.76%;对照组有 1 例患者出现轻微腹泻,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2.6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银屑病是一种皮肤慢性炎症性疾病1, 现代医学关于该病的病因多从遗传、感染、精神、代谢障碍以及免疫异常等方面论述4, 而免疫功能紊乱在银屑病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5-6。NF-B 可以调控多种促炎因子、趋化因子、黏附分子及其受体的基因表达, 在炎症反应、免疫应答以及细胞的增生、转化和凋亡等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7-8。中医药对银

12、屑病的治疗注重整体辨证, 具有作用持久、不良反应少等特点。中医学多认为, 银屑病的发生与血热、血瘀、血虚有关。疾病发生初期, 因内有血热, 外感风热、风寒, 蕴于肌肤而为病, 随着病情发展则情志不畅, 肝气失于疏泄, 使脾失健运, 水湿内生, 郁而化热, 湿热蕴于肌表而为病。龙胆泻肝汤加减出自医方集解, 原方主治肝胆湿热证, 本研究在其基础方上去木通, 加金银花、土茯苓, 加重清热之力, 其中龙胆草清泻肝之实火、湿热, 金银花清热解毒, 泽泻、车前子清湿热, 黄芩、土茯苓解热毒, 白芍、当归养血柔肝。诸药共用可清泻肝之实火、湿热, 健脾除湿而疹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 龙胆泻肝汤加减方作用广泛

13、, 主要体现在抗炎、调节免疫、抗病原微生物等方面4。消银片由地黄、牡丹皮、赤芍、当归、苦参、金银花、玄参、牛蒡子、蝉蜕、白鲜皮、防风、大青叶、红花等中药材制成, 适用于寻常型银屑病 (血热型) , 具有清热凉血、祛风止痒之功效。研究表明, 银屑病与机体免疫及炎症反应密切相关5。NF-B 是广泛存在于细胞中的具有多向调节作用的蛋白质分子, 可参与机体多种免疫和炎症反应6。正常细胞内 NF-B 的活化维持在适当水平, 当机体发生炎症或免疫紊乱时, NF-B 可被 IL-1、IL-6、TNF- 等炎症因子激活而过度活化7-8, 活化的NF-B 可引起 IL-1、IL-6、IL-8、TNF- 等前炎症

14、因子大量合成、释放, 形成“瀑布效应”正反馈, 促进病情进展9-11。T 细胞介导的免疫机制是银屑病的主要发病原因之一12。IL-1 是由 T 细胞活化产生的炎症因子之一, 在银屑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3。有研究显示, IL-1 调节系统紊乱与银屑病皮损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13。NF-B 可引起 TNF- 表达上调, 而 TNF- 又可以作为一种刺激信号在 NF-B 上游起作用, 维持其活化, 在体内扩增炎症反应14-15。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说明,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 (血热型) 的疗效显著。治疗后, 两组患者 PA

15、SI 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 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这说明, 胆泻肝汤加减可显著降低寻常型银屑病 (血热型) 患者的 PASI 评分。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 NF-B 蛋白和 NF-B 基因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 但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 IL-1、IL-6、IL-8、TNF- 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但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前 IL-1、IL-6、IL8、TNF- 水平与NF-B 蛋白表达水平呈正相关, 因治疗后炎症因子水平恢复正常, 与 NF-B蛋白水平表达无相关性, 故未进行相关性

16、分析。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 PASI 评分与 IL-1、IL-6、IL8、TNF- 水平和 NF-B 蛋白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说明, 龙胆泻肝汤加减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综上所述,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 (血热型) 的疗效显著, 可降低PASI 评分, 且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龙胆泻肝汤加减可降低 NF-B 蛋白、基因表达水平及减少炎症因子有关。由于本研究纳入的样本量较小, 故此结论有待大样本、多中心研究进一步证实。参考文献1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3 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759. 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299-302. 3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皮肤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