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校】吉林省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摸底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138743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百强校】吉林省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摸底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全国百强校】吉林省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摸底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全国百强校】吉林省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摸底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全国百强校】吉林省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摸底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全国百强校】吉林省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摸底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百强校】吉林省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摸底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今年 2 月初,埃博拉的“冲击波”开始指向西非国家几内亚,并迅速蔓延至利比里亚、塞拉利昂等周边国家。而那里正是人类防御埃博拉病毒的最薄弱地带,美国石板杂志称:疫情最严重的利比里亚、塞拉利昂都是饱受内战摧残的国家,医疗条件极差,像利比里亚每 1000 名国民才拥有 0.14 名医生。3 月 28 日,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发表声明称,埃博拉疫情已经成为地区安全的一个重大威胁,呼吁国际社会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防控“死亡病毒”的大规模扩散。然而,逐渐失控的死亡阴影似乎离西方主流世界还很远,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直到 7 月 25 日,美国籍公民索伊因感染埃博拉病毒在尼日利亚的拉各斯病故,情况才得以扭转

2、。而当时的最新统计数字显示,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共出现了 1300 多起埃博拉病毒感染病例,729 人死亡。美国疾控中心主任托马斯弗里登表示:“这是历史上最大规模、最为复杂的埃博拉疫情。”西方世界终于感受到埃博拉“冲击波”的威胁,然而第一反应却是恐慌。让奥巴马总统绕不过去终于谈到埃博拉疫情的是一个意外事件:在利比里亚参与救援而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美国医生布兰特利、传教士赖特博尔在 8 月 2 日被送回美国治疗。这引起美国民众的恐慌,一位网友称:“虽然我很尊敬那些帮助治疗埃博拉病人的爱心人士,但是我不希望他们出现在美国。”“冲击波”不光是到了美国,而且有冲出公共健康领域,冲向政治的趋势。许多人

3、借机抨击奥巴马,像美国著名的“网络大嘴”特朗普就在推特上写道:“我确认我们的领导人是不称职的。”他还呼吁美国停飞来自埃博拉疫情国家的所有航班。然而,首届“美非峰会”8 月 4 日在华盛顿举行,约 50 个非洲国家的代表团参会。因此,奥巴马不得不在记者会上表示,美方将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对一些参会的代表进行进一步检查。而这又惹恼了一些非洲领导人,据法国回声报称,塞拉利昂总统科罗马和利比里亚总统瑟利夫都表示不接受这一安排并退出峰会。对此美国媒体的解释却是,两国领导人是为应对本国疫情才不参加美非峰会的。难怪德国新闻电视台称,此次疫情已不仅是一次公共健康灾难,也是一场政治危机,它告诉我们国际社会应该尽

4、最大努力帮助非洲,因为尽管其他大陆还没有出现疫情,但恐惧已经蔓延到世界各地。摘自世界知识1. 下列对于埃博拉病毒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埃博拉病毒于 40 年前在非洲刚果民主共和国北部小城杨布库被发现。其名字是源于病毒爆发地区的一条美丽的河流。B. 埃博拉病毒可在人类与灵长类动物之间传播,并引发多器官衰竭致死,死亡率可达 90%,因而成为了人见人怕的致命病毒。C.迄今为止,医学研究人员仍然没有找到能医治埃博拉病毒的方法,标准的治疗程序也未形成,更没有疫苗来有效预防。D.埃博拉病毒曾经一度销声匿迹,但是它还会时不时的出现,威胁人类生存,今年 2 月初再度在非洲爆发并迅速蔓延。2.下列

5、关于埃博拉病毒带来的“冲击波”,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埃博拉的“冲击波”首先指向了几内亚等几个西非国家,共出现了 1300 多起感染病例,729 人死亡,国际社会迅速提供了切实有效的帮助。B. 美国籍公民索伊因感染埃博拉病毒在尼日利亚的拉各斯病故,让西方世界终于感受到埃博拉“冲击波”的威胁,并产生了恐慌情绪。C. 美国著名的“网络大嘴”特朗普在推特上对奥巴马的批评以及呼吁美国停飞来自埃博拉疫情国家航班的行为已经超出了公共健康领域。D. 塞拉利昂总统和利比里亚总统为应对本国埃博拉疫情不参加美非峰会,导致美方同非洲国家的关系出现矛盾,可见疫情已不仅是公共健康灾难。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

6、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作为人类防御埃博拉病毒的最薄弱地带,利比里亚、塞拉利昂有着一系列的客观困境。即使没有埃博拉病毒的出现,也可能爆发其它的疫情。B. 在利比里亚参与救援而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美国医生布兰特利、传教士赖特博尔被送回美国治疗,美国民众对此的反应体现出仁爱精神的缺乏。C. 奥巴马总统对于埃博拉疫情一直避而不提,直至一次意外事件才不得不提。其态度也代表了西方主流世界的态度,即对疫情没有足够的关注。D. 尽管其他大陆还没有出现疫情,但是国际社会也应该尽最大努力帮助非洲,既可以减少蔓延到世界各地的恐慌,也能避免出现更大的政治危机。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

7、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脱脱,字大用,生而岐嶷,异于常儿。天历二年,入觐,文宗见之悦,迁内宰司丞。至元元年,唐其势阴谋不轨,事觉伏诛,其党答里及剌剌等称兵外应。脱脱选精锐与之战,尽禽以献。四年,进御史大夫,大振纲纪,中外肃然。扈从上都还,至鸡鸣山之浑河,帝将畋于保安州,脱脱谏曰:“古者帝王端居九重之上,日与大臣宿儒讲求治道,至于飞鹰走狗,非其事也。”帝纳其言。是时,其伯父伯颜为中书右丞相,既诛唐其势,益无所忌,擅爵人,赦死罪,任邪佞,杀无辜,诸卫精兵收为己用,府库钱帛听其出纳。帝积不能平。五年秋,河南范孟矫杀省臣,事连廉访使段辅,伯颜风台臣言汉人不可为廉访使。及伯颜擅贬宣让、威顺二王,帝不

8、胜其忿,决意逐之。六年二月,伯颜请太子燕帖古思猎于柳林。脱脱与世杰班、阿鲁合谋以所掌兵及宿卫士拒伯颜。戊戌,遂拘京城门钥,命所亲信列布城门下。是夜,奉帝御玉德殿,召近臣及省院大臣先后入见,出五门听命。又召杨瑀及江西范汇入草诏,数伯颜罪状,命中书平章政事只儿瓦歹赍赴柳林。己亥,脱脱坐城门上,而伯颜亦遣骑士至城下问故。脱脱曰:“有旨逐丞相。”伯颜所领诸卫兵皆散,而伯颜遂南行。事定,诏以马扎儿台为中书右丞相,脱脱知枢密院事。至正元年,命脱脱为中书右丞相、录军国重事。脱脱乃悉更伯颜旧政,减盐税,蠲负逋,又开经筵,遴选儒臣以劝讲,中外翕然称为贤相。三年,诏修辽、金、宋三史,命脱脱为都总裁官。2七年,别儿

9、怯不花以宿憾谮其父马扎儿台诏徙甘肃脱脱力请俱行在道则阅骑乘庐帐食则视其品之精粗。帝念脱脱勋劳,召还京师,俾出理庶务。先是,脱脱之西行也,别儿怯不花欲陷之死。哈麻屡言于帝,召还近地,脱脱深德之,至是引为中书右丞。而是时脱脱信用汝中柏,平章以下见其议事莫敢异同,惟哈麻不为之下。汝中柏因谮之脱脱,改为宣政院使,哈麻深衔之。脱脱将出师也,以汝中柏为治书侍御史,使辅也先帖木儿居中。汝中柏恐哈麻必为后患,欲去之。哈麻知之,遂谮脱脱于皇太子及皇后奇氏。会也先帖木儿方移疾家居,监察御史袁赛因不花等承哈麻风旨,上章劾之,夺御史台印。哈麻矫诏遣使鸩之,死,年四十二。(元史列传第二十五脱脱传)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

10、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扈从上都还,至鸡鸣山之浑河 扈:跟随B. 府库钱帛听其出纳 听:听从 C. 召还京师,俾出理庶务 俾:使,让D. 改为宣政院使,哈麻深衔之 衔:怀恨5. 对文中画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别儿怯不花以宿憾谮/其父马扎兒台诏徙甘肃/脱脱力请/俱行在道/则阅骑乘庐帐食/则视其品之精粗。B. 别儿怯不花以宿憾/谮其父马扎兒台/诏徙甘肃/脱脱力请俱行在道/则阅骑乘庐帐食/则视其品之精粗。C. 别儿怯不花以宿憾谮其父马扎兒台/诏徙甘肃/脱脱力请俱行/在道则阅骑乘庐帐/食则视其品之精粗。D. 别儿怯不花以宿/憾谮其父/马扎兒台诏徙甘肃/脱脱力请/俱行在道/则阅骑

11、乘庐/帐食则视其品之精粗。6. 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脱脱天性聪颖,超出常人,因此在觐见元文宗时被任为宰司丞。唐其势谋逆事发被诛杀,脱脱选精兵俘虏其党羽,整顿了朝纲。B伯颜在唐其势被诛之后,凭借功劳任意封爵,赦免死罪,在朝中任用奸佞,滥杀无辜,控制府库与军权,激化矛盾,埋下了祸根。C脱脱平定伯颜之后,全部废除伯颜旧政,被人称赞为贤相。后来朝廷召集群臣修撰辽金宋三朝史书,脱脱担任都总裁官。D脱脱因父亲受谗同被流放,后召回朝中升为中书右丞并亲近信任汝中柏,商议朝政时,只有哈麻意见与他不合,因此想除去哈麻。7.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1)五年秋,河南范孟矫杀省臣,事连廉访使段辅,伯颜

12、风台臣言汉人不可为廉访使。(2)会也先帖木儿方移疾家居,监察御史袁赛因不花等承哈麻风旨,上章劾之,夺御史台印。(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第 89 题。好事近咏梅 陈亮的皪 两三枝,点破暮烟苍碧。好在屋檐斜入,傍玉奴 横笛。月华如水过林塘,花阴弄苔石。欲向梦中飞蝶,恐幽香难觅。【注释】:的皪,鲜明之意。玉奴,泛指美人。8. 有人评价此词写梅花不落窠臼,请分析上片是如何刻画梅这一形象的?(6 分)9. 谈谈对“欲向梦中飞蝶,恐幽香难觅”两句的理解并分析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5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

13、上见赠中借用典故,隐含对当时统治者迫害旧友不满的句子是: , 。(2) ,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3)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渲染雨夜前暗淡愁惨的氛围,烘托诗人愁苦无奈的心情的句子是: , 。乙 选做题请考生在第三(11)、第四(12)两题中选定其中一题作答。注意:作答时请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选定题目内的小题,不得选作另一题目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空中骑士月桂丛中沉睡的这个哨兵是一个名叫卡特德路斯的弗吉尼亚州青年。

14、他是有钱人家的子弟,他的家离他现在躺着的地方不过几英里路远。一天,他安静而严肃地说道:“爸爸,联邦军的一个团开到了格拉夫顿。我要去参军。”父亲抬起了狮子般的头,默默地盯着儿子看了一会儿,接着答道:“请便,先生。不管发生什么情况,尽你认为应该尽的责任。弗吉尼亚没有你这个叛徒照样能打败北方佬。如果我们都能活到战争结束,再继续讨论这个问题的是非。”德路斯就这样离开了童年的故乡当兵去了。凭着忠诚和大胆,他很快就赢得了同伴们和长官的赏识。今天被选派到最前沿的岗哨执行这一危险任务,然而,疲倦比决心更强,他竟然睡着了。他最初感到的是一种浓厚的艺术上的乐趣。就在那巨大无比的垫座峭壁上,在那块高于一切的岩石的外

15、沿,出现了一个庄严而惹人注目的骑士塑像。它一动也不动,在天空的衬托下显得轮廓分明。一个人的形体骑在马的形体上,直挺挺地,十分威武,但又具有大理石雕塑的希腊神像那种使人忘怀了一切活动的恬静。骑士那灰色的服装与缥缈的景物和谐一致,他的右手满把握着枪,使它固定不动。马的侧面带有浮雕似的鲜明棱角,在天空的背景上投下黑色的剪影。骑士的脸稍稍偏向左侧,只露出额头和胡须的轮廓,此刻他正在俯瞰峡谷的凹底。刹那间,德路斯产生了一种奇异的、若明若暗的感觉,他仿佛是一觉睡到了战争的结束,仰望着一件高贵的艺术品。这种感觉立刻被人和马的轻微动作所驱散,他这时完全清醒,强烈地意识到情况严重。他把枪管从灌木丛中向前推出,枪托抵着面颊,从瞄准器中间望出去,对准了骑马人胸部的要害部位。偏偏在这一瞬间,骑马人转过头来,朝着这个隐蔽的敌人的方向看,似乎是在端详他的面孔,他的眼睛,还有他那颗勇敢而富于同情的心。德路斯变得面如死灰,四肢发抖,浑身虚弱。他的手从枪上坠下,头慢慢地耷拉下来。顷刻间,他的脸又从地面上抬起来,双手恢复了原来握枪的部位,食指凑近扳机。他没有俘获敌人的希望,开枪警告只会使敌人带着致命的消息奔回营地。但也许这人什么也没有发现,也许他只是在欣赏这壮丽的景色。放他一条生路,他也许会转身沿着来的方向漫不经心地策马而去。德路斯把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