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高校心理咨询教师压力管理研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136588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高校心理咨询教师压力管理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高校心理咨询教师压力管理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高校心理咨询教师压力管理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高校心理咨询教师压力管理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高校心理咨询教师压力管理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高校心理咨询教师压力管理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高校心理咨询教师压力管理研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高校心理咨询教师压力管理研究 阎茹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摘 要: 高校心理咨询教师队伍的压力状态直接影响其培育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和校园的安全稳定。本文通过分析构建高校心理咨询教师专业胜任力模型的要素, 提出高校心理咨询教师的专业胜任力特征, 并针对压力现状, 基于胜任力模型从压力的预防机制、识别机制和应对机制三方面提出高校心理咨询教师的压力管理策略。关键词: 胜任力模型; 心理咨询教师; 压力管理; 作者简介:阎茹 (1979) , 女, 天津人,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讲师,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 博士。研究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收稿日期:2017-11-

2、06基金: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高校心理咨询从业人员压力与胜任力模型研究” (项目编号:2012ZY024) Received: 2017-11-06习近平在 2016 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 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 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把高校建设成为安定团结的模范之地。”1心理咨询师是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和保障的中坚力量, 高校心理咨询教师更是肩负着促进高校和谐稳定, 培育学生理性平和健康心态的重任。而他们自身的压力状态长期以来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尤其近年来我国高校心理咨询教师的数量迅速增加, 但规范系统的培训体系和系统督导仍较为

3、欠缺2-3, 导致高校心理咨询教师持续处于高压状态, 身心健康受到威胁, 甚至表现出工作倦怠。本研究尝试应用胜任力模型工具建立有效的高校心理咨询教师压力管理机制, 以期改善高校心理咨询教师的压力状态, 促进他们的个人成长, 切实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水平。一、胜任力内涵及高校心理咨询教师胜任力模型(一) 胜任力内涵胜任力 (Competence) 是由著名心理学家戴维麦克兰德提出的重要概念, 具体指驱动个体产生优秀工作绩效的各种个性特征的集合, 它反映的是可以通过不同行为方式表现出来的个人知识、技能、个性与内驱力等能力素质特征4(P7)。这些行为应是可指导的、可观察的、可衡量的, 与岗位职责

4、的要求密切相关, 对个人发展和组织成功极其重要。(二) 胜任力模型胜任力模型是指担任某一特定任务角色所需具备的胜任特征的总和, 即针对特定职位表现要求而对应组合的一组胜任特征。根据管理咨询公司普遍认可的“胜任力冰山模型”4(P9), 依据胜任力的显现程度不同可将胜任力分为外显的和内隐的两类。其中, 外显胜任力主要包括知识、技能等, 可以后天培养且容易被察觉, 是岗位要求的基本能力又称为基准胜任力;内隐胜任力主要包括态度、动机、个性和价值观等, 不易被察觉且难以培养, 是潜在的核心, 又称为鉴别性适应力。胜任力模型可以判断一个人能否胜任某项工作的起点, 也是决定并区别绩效差异的个人特征的集合。(

5、三) 高校心理咨询教师胜任力模型随着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蓬勃开展, 高校心理咨询教师队伍也不断壮大, 他们肩负着高校“校园和谐稳定, 学生心理健康”的战略使命, 既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具体实施者, 又是学生心理健康、校园安全稳定的守护人。在岗位要求方面, 他们既不同于社会心理咨询师, 又不同于高校其他管理人员和专业教师, 工作实际要求他们不仅具备丰富的咨询技能、扎实的教学功底, 又要充满爱心达成助人的目标, 因此, 不仅有“专业、亲和、热情”的工作要求, 还涉及自我认知、个性品质、社会动机等个人能力素质。综上所述, 高校心理咨询教师的胜任力模型应是由所在高校的育人愿景、所在岗位的需求

6、, 以及个人素质能力所共同决定的职业行为要求, 结合麦克兰德的研究, 高校心理咨询教师的胜任力结构具体可分为两大部分:基准性胜任力和鉴别性胜任力。基准性胜任力包括高校心理工作必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其中, 专业知识包括心理学及心理咨询专业学科知识, 社会人文背景知识;专业技能包括心理咨询技能、心理健康教学技能, 以及教学、科研技能, 这些是高校心理咨询教师应具备的基本能力。鉴别性胜任力包括高校心理咨询教师个人的专业动机、专业态度、个性品质、价值观和自我形象、个人社会角色等, 这是区分业绩优秀者和业绩平平者的关键因素, 属于个人的潜能部分。其中, 除专业态度可以测量并通过培训改变外, 其他都不

7、易测量且难以培养。高校的育人目标和岗位实际要求心理咨询教师具有助人和奉献精神, 有责任感和使命感, 具备自我成长、自我完善的特质, 有良好的专业修养和职业道德, 具备社会型人格特质, 尊重学生、有宽容心和亲和力, 善于沟通, 具有良好的倾听能力等胜任力特性。二、高校心理咨询教师压力状况高校心理咨询教师不仅负责学生心理咨询工作, 还承担着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普及、科研及部分行政工作, 工作强度大、专业要求高使得这一群体常处于高压状态。笔者对广东省近 30 所高校的专职心理咨询教师进行的调查访谈结果显示, 93%的高校心理咨询教师感到有职业压力, 62%的高校心理咨询教

8、师表示有中等压力, 31%的人员表示压力很大。受访者表示工作压力有来自职业本身的压力, 也有来自专业成长的需要。(一) 来自职业适应性的压力由于咨询工作常需要安排在学生基本没课的晚间时段, 且危机个案的处理常在凌晨发生, 工作时间不确定和常处应激状态较易导致职业压力, 诱发个体焦虑的身心反应。同时, 咨询教师不仅要面向学生群体开展工作, 有时还需根据实际问题面对学校多个部门、学生家长甚至校外医疗、司法机构。如果应对方式不当、个人能力不足或认知偏差, 则会影响高校心理咨询教师的职业适应, 从而产生压力感受。(二) 来自专业成长的压力高校心理咨询教师岗位兼具咨询、教学、宣传、管理及研究的功能, 其

9、特殊性要求咨询教师不仅要具备心理咨询的资格和技能, 还要具有教学科研能力、学生活动组织能力、运用新媒体进行心理知识普及和宣传能力, 当教师的专业能力无法满足工作需要时便会产生压力。同时, 高校心理咨询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助人工作, 在学生发展诉求提升、个性化要求较高的情况下, 要切实为学生提供有效帮助, 咨询教师应首先做到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实现全面发展和个人成长, 因此, 学生和自身发展需求都会成为高校心理咨询教师专业发展的压力源。三、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高校心理咨询教师压力管理策略研究表明, 胜任力作为职业能力, 与职业压力及各维度存在普遍的负相关, 能够显著预测职业压力, 因此, 可以通过

10、胜任力的培养, 减轻职业压力5。本研究基于胜任力模型建立高校心理咨询教师的压力管理机制, 包括压力预防机制、压力识别机制和压力应对机制, 塑造出满足组织使命、岗位要求并具备相应胜任特征的高效能员工, 使其能进行有效的压力调节, 实现队伍稳定, 从而保障校园和谐与学生心态健康。(一)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压力预防机制首先, 把好高校心理咨询教师选聘关。压力重在预防, 因此, 组织在进行入职考核选聘时要参照胜任力模型要求, 既从知识、技能方面对求职者进行考核, 又要综合考察求职者个人潜能的匹配度。确保聘选的心理咨询教师具备基本的心理咨询、教学及研究的知识和技能, 能够尽快适应角色, 建立职业自信;具备

11、良好的倾听能力, 善于与学生沟通、尊重学生;具备宽容心、责任感、奉献精神以及必要的人生阅历等个人潜能, 能够自如应对工作压力。其次, 坚持知识技能的培训、督导与个人学习。心理咨询是一项需要不断学习、成长的职业, 除必备的基本知识技能外, 仍需要长期坚持督导培训和学习交流。相关职能部门应组建专家库, 选派经验丰富、资历深的专家为高校心理咨询教师提供督导服务, 并形成常规机制, 长期有序地进行;高校应为咨询教师提供定期接受系统培训的机会, 保证他们不断提高专业技术和能力;教师自身应具有学习意识, 不断精进, 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最后, 建立并保持顺畅的沟通渠道。通过一系列沟通渠道确保学校的育人目标与

12、方针, 以及管理者提出的岗位要求顺利下达, 并与教师自身的知识、技能和个人综合能力相匹配, 在沟通的基础上保持动态平衡。同时, 教师之间的交流共通可以成为有效的社会支持, 一定程度上预防压力产生。(二)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压力识别机制压力识别需要从组织和个人两方面进行。一方面, 高校心理咨询教师协会、督导专家在进行培训和督导时要重视对咨询教师的压力状况进行识别和及时干预;高校相关机构管理者在与教师沟通时也应关注其压力与诉求, 及时解决实际困难。另一方面, 教师个人也应有意识地对自身压力状况进行评估, 选择合适的方式疏解调节, 以更有效地开展工作。(三)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压力应对机制研究表明, 应

13、对策略是胜任力抑制职业压力的有效中介变量5, 因此, 高校心理咨询教师要重视培养自身的积极应对方式。首先, 合理定位职业角色, 适时调整自己的职业理想和目标, 克服完美主义的职业期待, 避免为满足来访者的愿望追求不现实的咨询目标, 学会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使其获得自我成长;其次, 认识到这个职业是一份需要终身学习、不断精进的事业, 自觉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 戒骄戒躁, 避免形成急于求成的职业心态。同时, 适当调节悦纳自我, 通过合理饮食、休闲娱乐及体育锻炼, 丰富生活, 改善工作心境。重视家人、亲友提供的情感资源, 寻求有利的社会支持。必要时, 高校心理咨询教师可主动寻求督导或同伴咨询获得

14、心理援助。参考文献1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 2016-12-09 (001) . 2陈家麟, 夏燕.专业化视野内的心理咨询师培训问题研究:对中国大陆心理咨询师培训八年来现状的反思J.心理科学, 2009, (4) :955-957. 3张婕, 邓云龙, 谢丽琴.我国心理咨询培训研究现状与发展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1, (6) :850-852. 4方少华, 方泓亮.胜任力咨询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5姚恩菊, 陈旭, 韩元亚.胜任力和应对策略对教师职业压力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9 (2) :103-1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