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135030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 陶玉贵 钱峰 李长波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摘 要: 为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通过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综合改革, 加强企业合作, 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 创新实践教学, 强化创新能力培养, 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从而完善了人才培养体系, 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 对高职教育的专业综合改革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关键词: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综合改革; 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陶玉贵 (1979-) , 男, 安徽南陵人, 硕士, 教授, 主要从事信号检测与处理方面的研究。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质量与教

2、学改革工程项目“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编号:2014zy147) Abstract: In order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technical talents for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comprehensive reform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specialty, strengthen business cooperation, promote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and teaching refo

3、rm, innovation practice teaching,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on ability, build personnel training scientific support evaluation system, so as to improve the personnel training system,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professional, comprehensive reform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

4、on has played a leading role in the demonstration.Keywor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omprehensive reform for specialty; course system; personnel training;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是在我国很多高职院校所普遍设置的一个专业, 以培养具备电子、计算机、自动化、测控仪器以及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 以从事各类电子信息产品的生产、检测、维护及管理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由于专业综合交叉性强、行业应用广, 社会需求量很大, 因此培养需

5、要一大批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电子信息工程应用型若人才显得非常必要。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 (国办发201536 号) 和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职成20156 号) 的文件精神, 结合我院实际, 围绕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团队以及实践教学环节等主要内容, 对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进行了综合改革试点, 在教学科研以及学生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一、专业综合改革的指导思想2014 年, 我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被立项为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围绕专业综合

6、改革试点的建设目标, 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 结合专业定位, 提炼专业特色, 按照准确定位、注重内涵、突出优势、强化特色的原则, 自主设计专业综合改革建设方案, 推进培养模式、教学团队、课程教材、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专业发展重要环节的综合改革, 促进人才培养水平的整体提升。为此提出人才培养目标: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是以电子技术为核心, 信息技术为工具, 培养以实现硬件电路软件化为目标的高技能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培养的人才, 应具备良好的科学人文素养, 掌握足够的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知识, 具有立足电子信息产品行业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综合改革建设方案的架构图如图 1 所示1

7、。图 1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综合改革建设方案的架构图 下载原图二、专业综合改革的基础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自 2005 年开办以来已有 10 多年的历史, 现在校生 200 余人。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对电子信息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该专业的发展非常迅速, 目前已经与多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建立了满足学生实习实训需要的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008 年“电工电子实验实训中心”获批为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 2009 年获批省级“电子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2012 年“微电子与软件创新中心”获批为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 2013 年“信息技术专

8、业群教学团队”获批省级教学团队, 2014 年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获安徽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立项。目前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有专任教师 12 人, 教授 3 人, 副教授、高级工程师5 人, 具有硕士学位 10 人, 师资队伍的年龄、学历、学缘、职称结构科学合理, 而且中青年教师居多, 在传帮带机制下, 他们成长迅速, 初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 以教授、副教授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具有工程实践和教学科研双重经验的师资队伍。三、专业综合改革的措施(一) 教学团队建设根据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 采用培养、引进和聘用相结合方式, 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专业结构合理, 改革意识强、教学质量高、创新

9、能力强的具有工程实践背景的“双师”型优秀教学团队。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 建立了师资队伍统筹协调发展的机制, 营造教学名师和优秀人才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促进教学研讨、教学资源开发和教学经验交流; (2) 加强校企合作, 加大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 着力加强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所有青年教师利用假期或脱产前往合作企业参加项目培训和工程开发。同时组建一支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一线工程师和管理人员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 充实和完善专业教学团队。 (3) 组织新入职的教师进行培训, 建立新入职的教师培训制度, 组织老教师对新教师进行指导, 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老中青结合。 (4

10、) 支持鼓励申报和参与教科研项目的申报、研究工作, 支持教师参加国内外教学改革会议, 组织教师参加知名企业举办的师资培训或教育部门的举办的专业培训。(二) 课程体系与教学资源建设根据专业特色和学生特点, 依据人才培养方案, 把电子信息技术在区域产业中的应用贯穿到理论教学、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等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形成“知识点案例教学 (实验、理论课程) 课程综合应用 (课程设计) 专业知识综合应用 (生产实习、毕业设计) ”环环相扣逐步加强的应用型教学内容, 优化课程体系, 制订课程标准。以教研室为单位, 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课程审核制度, 促使教师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定期梳理

11、和调整课程学习目标、课程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 建立课程教学档案, 充实和优化模块化课程体系, 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专业核心课程群。同时加强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 丰富和完善网络教学资源。(三) 教学模式改革通过举办行业企业专家参与的教学研讨会、毕业生回访、实习学生座谈、教师企业顶岗实践等方式, 调研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对人才规格和内在素质的要求, 确定职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知识点、技能点, 总结归纳面向区域产业集群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型2。主要措施有:1.全面修订专业教学管理制度, 完善组织结构和制度执行流程, 形成专业教育的持续改善机制。2.在课程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项目教学、任务

12、驱动、理实一体等教学手段, 促进课堂教学方式多元化, 改善教学效果, 提高教学质量。3.多媒体教学、网络数字化教学与常规教学的有机结合, 引入信息化云班课, 促进教学从展示到启发的转变。4.改革课程考核评价标准, 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 从课堂表现、作业、实验实训、课程设计、顶岗实习等方面进行过程性考核, 并以量化的方式呈现评价结果。(四) 创新实践教学为创新实践教学,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1.以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为目标, 构架从入学到毕业全过程、四层次 (基础层、工程认识层、综合层、创新层) 、六模块 (基础实验、工程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科技创新、顶岗实习) 的实践教学体系,

13、 提高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2.开放实验室, 建立科技创新学习小组, 高年级学生指导和管理低年级学生, 形成科学合理的学生梯队。3.与江苏新通达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校内企业研发测试中心, 作为学生校内实训基地, 完善实训管理和顶岗实习管理制度, 形成满足学生技能实训、教师科研开发、企业技术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社会行业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实践教学基地。4.加强校企合作, 形成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格局, 实现课程与岗位能力需求融合、教学内容与岗位职业活动融合、实践教学环境与工作环境融合、人才规格与就业市场要求融合、考核标准与行业企业规程融合, 实现电子信息工程技

14、术专业的实践教学、毕业设计、顶岗实习和就业四位一体。5.与江苏新通达、飞科电器、德仓电子、华宇彩晶、埃泰克汽车电子等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五) 创新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形成完善的创新教学体系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3。1.提高和完善“工学融合、以赛促学”的人才培养理念, 实施技术、管理、服务三类平面型个性化教学, 完善管理型和服务型人才校内培养机制, 争创特色鲜明的专业。2.以省级实践教育基地“微电子与软件创新中心”为平台, 以专业技能竞赛为载体, 以教师科研助手为手段, 强化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促进学风

15、建设, 实现对人才的个性化培养。3.建立学生创新实验室, 组建科技项目小组, 以技能竞赛平台, 进行技术创新, 每个学习小组都有项目导师参与管理和指导, 充分实现内容开放、时间开放、空间开放和管理开放。(六) 评价体系构建专业综合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评价主体应具有多元化和开放性。多元开放的评价主体使对高职教育的评价不再局限于学校的自评和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官方评价。应以培养目标为导向, 以教学质量为中心, 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人才培养评价机制。为构建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 采取的措施有:1.成立专业建设专家委员会, 定期进行专业建设情况审查, 对专业建设和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

16、析决策, 提出改进方案;2.健全学校、二级学院、教研室三个层次相互衔接、权责分明的质量管理制度, 完善专业建设、教学质量监控等人才培养关键环节的管理;3.改革教学评价机制, 在学生评教、同行评议的基础上, 引入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 由教育主管部门、企业单位、行业协会、学生、家长、一线教师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和效果 4.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对学生政治思想表现、日常行为规范、社会实践活动、职业素养等影响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四、专业综合改革的成效我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经过近三年综合改革, 在教科研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均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成功申报安徽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 2 项, 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重点项目 2 项;省级质量工程项目 5 项, 出版教材 3 部, 申请发明专利 4 项、实用新型专利 5 项, 学生参加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电子设计大赛、智能汽车竞赛、单片机应用技能竞赛等赛事获得国家级省级奖励 11 项, 2015 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