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助力的超长猪周期如何煽动猪产业链上的风风雨雨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134520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保助力的超长猪周期如何煽动猪产业链上的风风雨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环保助力的超长猪周期如何煽动猪产业链上的风风雨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环保助力的超长猪周期如何煽动猪产业链上的风风雨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环保助力的超长猪周期如何煽动猪产业链上的风风雨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环保助力的超长猪周期如何煽动猪产业链上的风风雨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保助力的超长猪周期如何煽动猪产业链上的风风雨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环保助力的超长猪周期如何煽动猪产业链上的风风雨雨 超长的猪周期猪为六畜之首, 悠久的农耕文明和饮食文化使中国消费者形成了对猪肉的特殊偏爱。从需求端来看, 消费者吃猪肉基本是没有周期的。然而这个行业几经风风雨雨, 背后的推手就是令养殖者和投资者又爱又恨的“猪周期”。当前的这波猪周期与以往不同, 首先是这波周期比以往周期走得长, 第二是猪价飞起的同时, 生猪、母猪存栏量却持续下降。从市场的角度看, 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出现的, 散养户在每波猪价上行期都是加大马力上产能。不符合市场原理的原因, 是介入了政府的有形之手。而这个有形之手, 就是政府环保主导下的生猪供给侧去产能。从 2014 年 1 月起,

2、政府对生猪养殖行业出台了一系列严厉的环保法规。群众的力量是非常巨大的, 许多小散户或者关闭, 或者搬迁, 而大规模企业的产能又不能飞起, 这就导致了母猪存栏量持续下滑。根据环保规定, 2017 年年底之前, 所有地区禁养区内的养殖场必须关闭或者搬迁。也就是说, 从环保政策出台到现在, 关闭或者搬迁工作基本接近尾声。但是, 这波超长猪周期后, 猪产业链格局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生猪养殖规模化加速近日, 牧原、正邦、温氏、雏鹰先后公布了 9 月份的销售数据, 显而易见, 大型养猪企业的产能在迅速扩张。比如, 牧原的销售量同比增长速度, 产能扩张是非常恐怖的。这正是环保下的农业供给侧改革要取得的效果,

3、 与其他行业去产能并无二至。未来几年, 生猪养殖的主旋律将是加速规模化。中国的生猪养殖格局是散养户非常多, 大规模的养猪场市场占有率很低, 散养户, 无论是进入成本还是退出成本都不高, 所以价格上涨, 一窝蜂上产能;价格下跌, 一窝蜂去产能。猪是有生长时间的, 由此形成了广为人知的“猪周期”。但是, 这波超长猪周期去产能后, 散养户将不是重新回归, 而更有可能是加速退出。在这波猪周期里, 可以看到, 猪价上扬的时候, 散养户在环保的压力下被迫去产能, 没有道理在价格下行期, 散养户会进场。也就是说, 有相当部分的散养户将永久性的退出了市场。何况, 随着农民工资持续上涨以及劳动力的短缺, 散养户

4、的人工成本将大大提升。在劳动工资上涨, 劳动力短缺的背景下, 提升机械化率是关键, 但散养户并不具备这样的资金优势及应有的规模效应。这让散养户相较于规模化养殖场越来越没有竞争优势, 未来他们是加速退出, 而非过去那样重新回来上产能。消费者吃猪肉基本上是没有周期的, 消费量比较稳定。因此, 散养户退出留下的空间, 将由规模化企业填补。就目前的格局来看, 虽然自 2007 年以来生猪养殖业一直在整合, 但到目前, 年存栏 500 头以下提供的生猪出栏量仍然占到了 60%左右。所以, 散养户腾出的空间是相当大的。目前国内生猪出栏量过千万的只有温氏, 通过牧原的产能扩张速度来看, 未来产生几家出栏量超

5、过千万头的企业是大有可能的。这波超长猪周期里, 一个反常现象是存栏的失灵, 即在猪价上行的时候, 母猪存栏持续下滑。这有政府干预导致散养户加速退出的因素, 但要指出的是, 未来随着规模化比例不断上升, 这个指标极可能继续失灵。这源于规模化企业的 PSY (一头母猪一年提供的成活仔猪数目) 上升。就全球而言, 中国的 PSY 非常低。但是中国规模化企业的 PSY 普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因此, 预计随着猪场规模化比例的提升, PSY 也会上行, 相应需要的母猪数量就下降了。看美国生猪养殖业的数据, 母猪存栏量与生猪出栏量正相关, 但自上世纪 90 年代开始, 两者走势开始分化, 这主要就是因为

6、PSY 的上升。养殖规模化带来的饲料与屠宰业之变养殖规模化, 对于饲料行业和屠宰行业有着直接的影响。先说饲料行业, 上市公司里做饲料生意的不少, 比如海大、新希望等。不过, 生猪养殖规模化比例提升给它们带来的恐怕并不是好消息, 规模化提升会提高饲料的产量, 但不一定会提高饲料企业的销量。这是因为许多大型养殖场会自配饲料, 比如温氏、牧原、中粮等。商品猪从出生到出栏大约需要 5 个月, 这个过程的养殖成本中, 饲料成本占 60%以上。以温氏为例, 2015 年自制饲料价格约为 2.8 元/千克, 相比市场价格 3.1 元/千克便宜了 10%。玉米价格下跌时, 自制饲料带来的成本弹性更大。因为市场

7、上饲料价格的下跌往往滞后于玉米, 导致外购养殖厂无法及时享受玉米价格下跌带来的成本节约。所以, 随着养殖规模化提升, 外购饲料的需求被侵蚀。这也是如今饲料企业纷纷向下游延伸的原因。再说屠宰行业, 这是生猪养殖下游的第一个产业。中国的屠宰业和生猪养殖业一样, 现阶段非常分散。国内屠宰企业有 2 万多家, 但规模化屠宰企业 (年屠宰量 2 万头以上) 非常少, 年产值 500 万以上的企业比例只有 10.5%。生猪每年的屠宰量保持在 6 亿头以上, 然而定点屠宰率不到 40%, 前三大屠宰企业 (双汇、雨润、新希望) , 算上生禽类, 市场占有率只有 20%, 而美国前三位的屠宰企业市场占有率高达

8、 61%。另一方面, 中国屠宰行业产能严重过剩, 行业前 10 位的企业年屠宰力合计为 1.7亿, 占全国生猪出栏量的 23%左右。实际上, 由于开工率低, 约在 30%50%左右, 前 10 家企业的实际屠宰量为 7000 万头左右, 市场份额只有 13%。生猪养殖规模化加速的时候, 屠宰业的集中度提升相对滞后, 尤其是在生猪存栏下降的背景下, 养殖企业对屠宰企业的话语权会增强。最终可能是生猪养殖企业由 B2B 转向 B2C, 整合产业。国内最大的屠宰企业双汇则走了另一条路, 双汇过去主要依靠供应商提供生猪, 在行业整合的趋势下, 2013 年母公司万州国际收购了美国最大的生猪养殖企业和屠宰

9、企业 Smithfield, 以此实现了向上游的延伸, 获取低成本原材料。屠宰行业并不是一个十分赚钱的行业, 从数据看, 2015 年全国定点屠宰企业的平均销售利润率只有 4.72%。不过, 屠宰行业具有显著的成本规模优势。双汇的屠宰业务毛利率可以达到 10%以上, 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另外, 未来更高的卫生防疫标准将构成行业准入门槛, 其需要的技术设施和装备将会把一些小企业挤出行业外。从这个角度看, 中国屠宰业的集中度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间。而随着集中度的提升以及完善的屠宰工艺满足终端各类猪肉产品的需求, 将为行业带来毛利率的提升。可以看到, 无论是养猪业还是屠宰业, 未来都存在集中度的提升,

10、由于养猪业在环保的有形推动下将先于屠宰业提升集中度, 上游对下游的话语权增强, 养猪企业将可能往下整合屠宰业, 带动屠宰业的利润提升。从长期来看, 散户卷土重来的可能性不大, 生猪养殖业的标准化和规模化是一个大趋势, 大型养猪场会依靠更低的养殖成本、更高水平的养殖技术、更优质的肉品以及更完善的产业链, 会吞并或挤出中小养猪场, 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农业部发布的生猪生产“十三五“规划, 明确提出了 2020 年出栏 500 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比例要从 2014 年的 42%提升至 52%。因此, 未来几年中国养猪业的主旋律是规模化, 产生数家出栏量超千万头的企业是极可能的。在行业集中度大幅提升的背景下, 下一个猪周期煽动时, 将给投资者更大的回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