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医-卫人网精讲-生理学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133576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2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执医-卫人网精讲-生理学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执医-卫人网精讲-生理学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执医-卫人网精讲-生理学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执医-卫人网精讲-生理学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执医-卫人网精讲-生理学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执医-卫人网精讲-生理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执医-卫人网精讲-生理学(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临床执业医师历年常见考点解析 卫人网()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前辅导 第 1 页 共 37 页 12009 年国家医师资格考试精选考点解析-生理学【考纲考点】易化扩散。 易化扩散指一些不溶于脂质或脂溶性很小的物质,在膜结构中一些特殊蛋白质分子的“帮助”下,从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的移动过程。易化扩散分为两种类型:1由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 葡萄糖、氨基酸等营养性物质的进出细胞就属于这种类型的易化扩散。以载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有如下特点:高度特异性;有饱和现象;有竞争性抑制。2由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 通过通道扩散的物质主要是 Na+、K +、Ca 2+、C1 等离子。通道具有一定的特异性,但它对离子的选

2、择性没有载体蛋白那样严格。通道蛋白质的重要特点是,随着蛋白质分子构型的改变,它可以处于不同的功能状态。当它处于开放状态时,可以允许特定的离子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转移;当它处于关闭状态时,膜又变得对该种离子不能通透。根据引起通道开放与关闭的条件不同,一般可将通道区分为电压门控通道和化学门控通道。不同的离子通道,一般都有其专一的阻断剂。河豚毒能阻断 Na+通道,只影响 Na+的转运而不影响 K+的转运。四乙基铵能阻断 K+通道,只影响 K+的转运而不影响 Na+的转运。上述两种物质转运方式,都不需要细胞代谢供能,因而均属于被动转运。 【历年真题】Na+通过离子通道的跨膜转运过程属于(200

3、0 年)A单纯扩散B易化扩散C主动转运D出胞作用E入胞作用答案:B 题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Na+通过离子通道的易化扩散。答案解析:这是一道记忆题,Na +通过离子通道的跨膜转运是易化扩散,因此选项 B 正确。考点延伸:应区别各种不溶于脂质或脂溶性很小的物质属于哪种易化扩散类型。对于一些重要的离子通道,如 Na+、K +通道,应记住其特异性的阻断剂。【模拟试题】水溶性物质,借助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或通道蛋白的帮助进入细胞的过程是A. 单纯扩散B. 易化扩散C. 主动转运D. 入胞作用E. 出胞作用答案:B【考纲考点】钠泵的定义及作用。钠泵是镶嵌在膜的脂质双分子层中的一种特殊蛋白质,它具有 ATP

4、 酶的活性,可以分解 ATP 使之释放能量,并能利用此能量进行 Na+和 K+逆浓度梯度的主动转运,因而钠泵就是一种被称 Na+、K +依赖式 ATP酶的蛋白质。【历年真题】形成 Na+、K +在细胞内外不均衡分布的原因是(2004 年)临床执业医师历年常见考点解析 卫人网()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前辅导 第 2 页 共 37 页 2A. 安静时 K+比 Na+更易穿透过细胞膜B. 兴奋时 Na+比 K+更易穿透过细胞膜C. K+的不断外流和 Na+的不断内流D. 膜上载体和通道蛋白的共同作用E. 膜上 Na+K +依赖式 ATP 酶的活动答案:E题干解析:本题考核的是钠泵的主动转运作用。答案解析

5、:正常时细胞内 K+的浓度约为细胞外的 30 倍,细胞外 Na+的浓度远高于细胞内的。当细胞内的Na+增加和细胞外的 K+增加时,细胞内钠泵能够通过分解 ATP 提供能量,逆浓度差将细胞内的 Na+移出膜外,同时把细胞外的 K+移入膜内,从而保持 K+、Na +在细胞膜内外的不均衡分布状态。因此答案应为 E。答案 A、B、C、D 均为顺浓度梯度的易化扩散,因此均不正确。考点延伸:钠泵介导的 Na+、K +的细胞内外不均衡分布状态,是细胞电活动的基础,应牢记这是一个逆浓度差的主动转运过程,需要消耗 ATP 提供能量。【模拟试题】膜内外 Na+和 K+浓度梯度的维持是由于A. 膜在安静时对 K+通

6、透性大B. 膜在兴奋时对 Na+通透性大C. Na+和 K+易化扩散的结果D. 膜上 Na+-K+泵的作用E. 膜上 ATP 供能的作用答案:D【考纲考点】静息电位的概念及产生机制。静息时,细胞膜两侧存在着外正内负的电位差,称之为静息电位。静息电位形成的基本原因是由于离子的跨膜扩散。所有的生物细胞,正常时细胞内的 K+浓度高于细胞外约 30 倍,而细胞外 Na+浓度高于细胞内。在静息状态时,细胞膜外 Na+浓度大于膜内,Na +有向膜内扩散的趋势,而且静息时膜内存在着相当数值的负电位,这种电场力也吸引 Na+向膜内移动;但是,由于静息时膜上的 Na+通道多数处于关闭状态,膜对 Na+相对不通透

7、,因此,Na +不可能大量内流。而细胞膜对 K+有通透性,于是细胞内的 K+在浓度差的驱使下,由细胞内向细胞外扩散。由于膜内带负电荷的蛋白质大分子不能随之移出细胞,所以随着带正电荷的 K+外流将使膜内电位变负而膜外变正。但是,K +的外流并不能无限制地进行下去。因为最先流出膜外的 K+所产生的外正内负的电场力,将阻碍 K+的继续外流,随着 K+外流的增加,这种阻止 K+外流的力量(膜两侧的电位差)也不断加大。当促使 K+外流的浓度差和阻止 K+外移的电位差这两种力量达到平衡时,膜对 K+的净通量为零,于是不再有 K+的跨膜净移动,而此时膜两侧的电位差也就稳定于某一数值不变,此电位差称为 K+平

8、衡电位。因此静息电位主要由 K+平衡电位决定。【历年真题】静息电位产生的离子基础是(2000 年)A. K+B. Na+C. Ca2+D. Cl-E. H+答案:A题干解析:本题考核的是静息电位的产生机制。答案解析:膜对某种离子的通透性决定该离子跨膜扩散对静息电位的贡献。静息时,细胞膜主要对 K+有临床执业医师历年常见考点解析 卫人网()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前辅导 第 3 页 共 37 页 3通透性,而对 Na+的通透性远小于对 K+的,因此静息电位主要由 K+平衡电位决定。因此选项 A 正确,B 错误。膜两侧溶液中的主要离子还有 Cl-、Ca 2+等。Ca 2+在细胞外液中的浓度很低,且膜对

9、Ca2+的通透性也很低,因此对静息电位所起的作用可以忽略,因此选项 C 是错误的。一般认为,膜对 Cl-不存在原发性主动转运,因此,Cl -在膜两侧的分布是被动的,不是由它决定膜电位,而是由膜电位决定它在膜内的浓度,因此选项 D 是错误的。E 为无关选项。考点延伸:静息电位的形成机制是考试重点,应熟练掌握其离子基础。【模拟试题】有关静息电位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 由 K+外流所致,相当于 K+的平衡电位B. 膜内电位较膜外为负C. 各种细胞的静息电位数值是不相同的D. 是指细胞安静时,膜内外电位差。E. 是指细胞安静时,膜外的电位。答案: E【考纲考点】动作电位去极相的产生机制。当细胞受到一

10、个阈刺激(或阈上刺激)时,电压门控性 Na+通道开放,膜对 Na+的通透性突然增大,并且超过了膜对 K+的通透性,Na +迅速大量内流,以至膜内负电位因正电荷的增加而迅速消失;由于膜外高 Na+所形成的浓度势能,使得 Na+在膜内负电位减小到零电位时仍可继续内移,进而出现正电位,直至膜内正电位增大到足以阻止由浓度差所引起的 Na+内流时,膜对 Na+的净通量为零,从而形成了动作电位的去极相。【历年真题】在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去极相,通透性最大的离子是(2002 年)A. Na+B. K+C. Cl-D. Ca2+E. Mg2+答案:A题干解析:本题考核的是可兴奋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答案解析:

11、当细胞受到一个阈刺激(或阈上刺激)时,电压门控性 Na+通道开放,膜对 Na+的通透性突然增大,并且超过了膜对 K+的通透性,Na +迅速大量内流,进一步引起动作电位的去极相,因此选项 A 正确。考点延伸:动作电位的概念及产生机制是本单元的重点之一,还应熟记动作电位的传导特点。【模拟试题】人工减小细胞浸浴液中的 Na+浓度,所记录的动作电位出现A. 幅度变小B. 幅度变大C. 时程缩短D. 时程延长E. 复极相延长答案: A【考纲考点】临床执业医师历年常见考点解析 卫人网()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前辅导 第 4 页 共 37 页 4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神经与骨骼肌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

12、是通过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这种化学物质进行的,所以是一种化学传递。当神经冲动沿轴突传导到神经末梢时,神经末梢产生动作电位,在动作电位去极化的影响下,轴突膜上的电压门控性 Ca2+通道开放,细胞间隙中的一部分 Ca2+进入膜内,促使囊泡向轴突膜内侧靠近,并与轴突膜融合,通过出胞作用将囊泡中的乙酰胆碱(Ach)以量子式释放至接头间隙。当 ACh 通过扩散到达终板膜时,立即同集中存在于该处的 N 型 Ach 受体结合,由此引起通道开放而使终板膜对Na+、K +(以 Na+为主)的通透性增加,出现 Na+的内流和 K+的外流,其总的结果使终板膜处原有的静息电位减小,即出现终板膜的去极化,这一电位变化称

13、为终板电位。终板电位以电紧张的形式使邻旁的肌细胞膜去极化而达到阈电位,激活该处膜中的电压门控性 Na+通道和 K+通道,引发一次沿整个肌细胞膜传导的动作电位,从而完成了神经纤维和肌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历年真题】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物质是(2001 年)A. 去甲肾上腺素B. 肾上腺素C. 乙酰胆碱D. 谷氨酸E. 多巴胺答案:C题干解析:本题考核的是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物质,即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化学递质。答案解析:在轴突末梢的轴浆中含有大量囊泡,囊泡内含有乙酰胆碱(ACh) 。当神经冲动沿轴突传导到神经末梢时,神经末梢产生动作电位,轴突膜上的电压门控性 Ca2+通道开放,细胞间隙中

14、的一部分 Ca2+进入膜内,促使囊泡与轴突膜融合并将 ACh 释放至接头间隙。当 ACh 通过扩散到达终板膜时,同存在于该处的 N 型 Ach 受体结合,由此引起通道开放及后续反应。由此可见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物质为乙酰胆碱。因此选项 C 正确。考点延伸: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化学递质是常见的考试重点。此外,经常考查的还有 Ca2+在神经骨骼肌接头兴奋传递中的作用,以及兴奋传递的影响因素。【模拟试题】直接导致神经末梢递质释放递质的因素是A. 末梢处的 Na+内流B. 末梢处的 K+外流C. 末梢处的 Cl-内流D. 末梢处的 Na+-Ca2+交换E. 末梢处的 Ca2+内流答案:E【考纲考点】

15、红细胞生成所需的原料。 在红细胞的生成过程中,铁和蛋白质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基本原料。铁的来源有两部分:一是从食物中摄取的“外源性铁” ,另一部分是体内的红细胞破坏后释放出来的“内源性铁”的再利用。在幼红细胞的发育与成熟过程中,合成 DNA 必须有维生素 B12和叶酸作为合成核苷酸的辅因子。此外,红细胞生成还需要氨基酸、维生素 B6、B 2、C、E 和微量元素铜、锰、钴、锌等。【历年真题】红细胞生成的基本原料是(2002 年)A. 铁、维生素 B12B. 叶酸、维生素 B12临床执业医师历年常见考点解析 卫人网()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前辅导 第 5 页 共 37 页 5C. 蛋白质、叶酸D. 蛋白质

16、、维生素 B12E. 铁、蛋白质答案:E题干解析:本题考核的是红细胞生成所需的原料。答案解析:合成血红蛋白的基本原料是铁和蛋白质,因此选项 E 正确。考点延伸:此知识点属于记忆型,需熟练掌握。【模拟试题】缺乏以下哪种元素会影响红细胞的生成A. 铁B. 钙C. 磷D. 钾E. 钠答案: A【考纲考点】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渗透压由两部分溶质构成,由晶体物质所形成的渗透压,称为晶体渗透压;由蛋白质所形成的渗透压称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作用是维持血管内外的水平衡,保持一定的血浆量。在血浆蛋白中,白蛋白的分子量较小,其分子数量远多于球蛋白,故血浆胶体渗透压的 75%80%来自白蛋白。若血浆白蛋白的数量减少,即使球蛋白增加而保持血浆蛋白总量不变,血浆胶体渗透压也明显降低。【历年真题】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物质是(2000 年)A. NaClB. 白蛋白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