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运行情况总结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133438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力运行情况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电力运行情况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电力运行情况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电力运行情况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电力运行情况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电力运行情况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运行情况总结(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力运行情况 一、电力运行基本情况今年以来,山东工业经济在国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防止经济由偏热转向过热的大背景下,运行总体比较健康平稳,速度、质量和效益趋于协调,全省工业继续保持了较好增长势头,继续朝又好又快的方向发展。前 8 个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 854834亿元,同比增长 21.28%;17 月份,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27692.99 亿元,增长31.28%;实现利税 3103.34 亿元,增长 26.98%,实现利润 1980.58 亿元,增长 30.07%。与经济快速发展相适应,全省电力工业也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的势头。主要有以下 6 个特点:一是电力建设步伐加快。1

2、8 月份,全省新投产机组 516 万千瓦。截止 8 月底,全省发电总装机容量 5516 万千瓦,其中,统调公用电厂 3852 万千瓦,地方公用及企业自备电厂1664 万千瓦。二是电力生产稳定增长。全省完成发电量 1686.1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14.8%,其中,统调公用电厂发电量 1136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14.09%。三是社会用电需求加大。18 月份,全社会用电量 1685.9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14.78%。其中,第一产业 41.1 亿千瓦时,增长 12.9%,第二产业 1352.1 亿千瓦时,增长 15.51%,第三产业 119.8 亿千瓦时,增长 16.8%,城乡居民生活用电

3、172.9 亿千瓦时,增长 8.56%。电网最高统调用电负荷 3219.6 万千瓦,同比增长 367.9 万千瓦;最高日发电量 6.7 亿千瓦时,同比提高 13.95%。四是工业用电增长势头强劲。工业用电仍然是拉动全社会用电增长的主要因素,18 月份,全省工业用电量 1341.9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15.58%。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金属制品业、通用及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均增长20%以上。五是全省发电企业设备利用水平大幅下降。前 8 个月,全省发电机组平均利用时数 3235 小时,其中统调公用机组 3130 小时,同比下降 515 小时。由于全省各类

4、发电机组发电利用率下降,加之燃料、用水及环保成本的增加,电力生产企业效益普遍下滑,企业利税下降,亏损面和亏损额上升。六是电力安全生产保持平稳。统调发电企业没有发生设备重大安全事故,电网没有出现大面积停电,保证了电力稳定供应,满足了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二、主要工作(一)加强电力供需分析预测和调度管理,确保全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可靠供应尽管山东今年电力供需形势总体上宽松,但部分区域由于电网结构原因,一旦发生较大容量机组事故停机或重要输变电设施故障跳闸,在负荷高峰时段仍有可能出现拉路限电;大量新机组集中投运,运行稳定性差、调峰能力有限,也给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增加了不稳定因素。为确保

5、电力可靠供应,我们对今年全省用电负荷增长、发电能力提高、电网运行可靠性等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摸底和分析预测,制定了 2007 年山东电网省调事故拉路序位,对全省“”期间、节假日、汛期等重要时期电力保障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部署,明确了各级经贸委、电网企业、发电企业责任和考核目标,针对发供电薄弱环节可能发生的主要问题,制定了周密的防范措施和工作方案。针对夏季用电特点,我们研究制定了2007 年全省电力迎峰度夏预案 ,组织召开了全省2007 年迎峰度夏电视电话会议,王军民副省长到会做了重要讲话,提出了今年要全面提高供电质量和服务水平,提高电力节能减排水平,提高科学调度和需求侧管理水平即“三个提高”的要求

6、,努力实现确保不拉路、确保不限电、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即“三个确保”的目标任务。各级经贸委组织电网和发电企业按照分工在夏季用电高峰到来之前,对发电、输变电设施进行了全面的安全检查维护,消除了事故隐患,提高了设备的健康水平,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指导用户科学、合理、有序用电。今年我省用电负荷增长较快,电网日平均统调用电负荷升高约 400 万千瓦,8 月 24 日,统调最高用电负荷达到 3219.6 万千瓦,创历史最高记录,同比增加 367.9 万千瓦,比年度预测最高负荷 3220 万千瓦低 0.4 万千瓦,全网最高用电负荷达到 3682.5 万千瓦。6、7、8 三个月的电网日最高统调用电负荷分别达

7、到了 2870.9 万千瓦、3176.7 万千瓦、3219.6 万千瓦,比去年同期增长 10.67%、13.38%、12.9%。电网统调用电量也随之增长,11 次创历史最高记录,8 月 24 日达到 6.70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14.18。7 月 18 日电网峰谷差为 1050.6 万千瓦,也因此创出峰谷差新高记录。因今年迎峰度夏工作准备充分,措施得力,没有出现拉路限电,为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可靠电力保障。(二)编制下达全省年度差别发电量计划,加强计划执行情况的监督管理年初,我们对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用电需求进行了认真的预测分析,对现有机组发电能力及新上机组投运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平衡衔接

8、电力供需,编制下达了全省年度发电量计划。年度发电量计划的编制,以电力生产和供需有序衔接为前提,积极推进发电企业节能减排,鼓励可再生能源和高效、清洁大容量机组多发电。10 万级、30 万级、60 万级、100 万级机组年发电利用时数依次高 100 小时,安装脱硫设施并通过验收的机组比同类型多 300 小时,利用高炉尾气、余热、余压发电等综合利用机组,以及生物质能、风能等新能源发电机组根据生产需要据实安排计划。从 1-8 月分情况看,全省电力生产和需求的发、用电量实际同我委下达的发电量计划基本一致。为加强计划的管理,我们会同物价局、电监办联合下发了山东省发电量计划管理暂行办法 ,从计划的编制原则、

9、执行落实、监督管理等方面都做了明确规定,进一步规范了各类机组发电量计划编制、执行和监督程序,增加了发电量计划的透明度,国家节能减排等能源产业政策得到了较好的贯彻和体现。7 月底,我们同山东电力集团公司一起,对年度发电量计划进行了调整,进一步加大差别电量计划的落实力度,增加了高效、清洁机组的发电利用小时数。100 万机组发电利用时数由年初的 5000 小时提高到 5500 小时,比统调机组全省平均水平提高约 1000 小时。差别电量计划执行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充分体现了效能和环保优先的原则,推动了我省电力工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同时,也让小火电企业意识到了我省节能减排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和决心,感受到了

10、今后电力市场竞争的压力。(三)研究制定以大代小替代发电管理办法,推进电力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有效开展山东燃煤火电机组占全省发电总装机容量的 99%,电煤消耗占全省煤炭消耗的一半以上,电力工业节能减排任务很重。全省单机容量 30 万千瓦、60 万千瓦机组为主力机型,供电煤耗指标比小机组低约 100 克标准煤/千瓦时,而且安装脱硫设施后环保效果十分明显。高效、清洁机组替代其他机组发电是推进电力工业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我们会同发改委、物价局、电监办联合下发了山东省替代发电管理暂行办法 。办法规定按照节能、环保、经济的原则,鼓励高效、环保机组替代小容量、低效率机组发电,通过替代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实现电

11、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为贯彻国务院20072 号文件,实现电力工业上大压小、节能减排,我们制定了鼓励小火电机组关停的电量转移经济补偿办法,规定纳入“十一五”小火电关停计划并按期关停的机组,在 3 年内可享受发电量指标,并通过转让给大机组代发获得一定经济补偿,发电量指标及享受期限随关停延后的时间而逐年递减,这一措施促进了我省小火电机组关停工作,从而达到节能减排、实现电力结构调整的目的。7 月份,我委在山东电力交易大厅组织举办了首次替代发电协议签字仪式,正式启动了我省替代发电工作。大众日报、山东卫视、中国电力报等 10 家媒体进行了现场采访和报道,扩大了宣传和影响。这次签字仪式已促成 5 对电厂共 7

12、 宗替代发电交易,实现交易电量13.58 亿千瓦时,可节约标准煤 11.92 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 3900 吨。目前,许多发电企业主动联络结对,尤其是一些列入关停名单或有关停意向的企业,就关停机组电量替代问题进行政策咨询,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8 月份,又有 7 家企业签定了替代发电协议,实现替代电量 7.8 亿千瓦时。这一政策的出台,对全省小火电机组的关停工作起到了有效的推动作用。(四)加强热电联产机组的管理,稳步推进全省热电机组在线监控系统建设按照国务院 2 号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了对热电联产机组的管理,组织开展认定和定期复核工作。组织能源利用监测机构对热电联产机组的热效率、热电比等指标

13、进行了现场测试,对上年度的供热、发电、煤耗的统计数据进行了核实,并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集中对全省热电联产企业进行了复审和认定工作,下发文件对通过认定的 157 家热电企业共 345 台机组予以公布。同时,认真落实以热定电要求,组织实施热电机组运行在线监测工作。6 月份,我们会同山东电力集团公司联合下发了全省热电联产机组在线监测管理工作实施意见 ,在全省组织开展热电机组在线监测系统建设,以实现热力和电力在线数据采集、计算、管理和监控等自动化管理功能。总的工作安排是,今年完成全省 30 家统调热电企业 91 台热电机组的在线监测系统建设,明年完成地方公用热电机组的在线监测。目前,已研究制定了全省热

14、电联产机组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实施方案 ,并召开了全省统调电厂会议进行专题动员部署,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已将热电机组在线监测系统建设经费列入预算,专项用于热电数据处理中心站、市供电公司分站的软件开发、设计、安装、调试等技术支持工作,我们也在积极争取世行赠款资金支持。全省热电机组在线监测系统建成后,可以通过技术手段随时监测和掌握机组供热运行情况,准确监控热电联产机组的热电比,以更好地落实国家产业政策,促进热电联产企业提高热电比和热效率,提高节能减排水平。(五)坚持市场调节与综合协调相结合,搞好煤电运要素的衔接面对今年煤电运供求出现的新情况,我们始终把搞好煤电运协调、提高供应保障能力作为组织工业经济运行的

15、重要内容,加强统筹安排,强化协调配合,有力地保证了煤电运供求形势的稳定。到 9 月 13 日,山东电网电煤库存 347.42 万吨,可满足 17 天以上的耗用量。一是加强煤炭订货改革后的产销衔接。今年是国家取消 50 年来煤炭集中订货方式的第一年,煤炭市场完全放开。我们积极引导协调煤电双方,优先保证省内重点企业煤炭资源供应,加大省外煤订货力度,全力搞好今年的煤炭订货,今年共签订电煤合同 6604 万吨,同比增加 1200 万吨,为稳定全省电煤供应奠定了资源基础。二是抓重点环节,提高运输组织协调能力。积极与铁道部和国家发改委汇报衔接落实外省供应我省电煤直达列计划,外省直达列达到 42 列,比去年

16、同期增加 8 列,努力增加电煤铁路运力,加大公路运输和海运煤的调运力度,继续落实电煤公路运输“绿色通道”政策,保持公路运输的畅通,有效地提高了煤炭运输的保障能力。三是加强煤电运综合协调,加快煤电运自动化监测网络建设。坚持和完善煤电运联合办公制度,积极协调解决煤电运衔接中的矛盾和问题。建立完善煤电运监测、预警、调度自动化网络系统,提高应急保障调度工作效率。目前该系统已完成了信息采集工作,进入局部试运行阶段,网络建成运行后,可实现全省煤电运信息自动传输、统计分析、动态监控和应急调度等预警监测功能。三、近期工作安排近期电力运行管理工作,以保障全省电力稳定可靠供应为前提,以推进电力工业节能减排为重点, 按照“三个提高”的要求,努力实现“三个确保”的目标任务。重点工作:(一)切实做好电力供应保障工作。认真总结今年迎峰度夏工作经验,密切关注今后电力供需形势变化,统筹安排好各类用电。加快电网和电源建设进度,尽快解决输配电设施建设滞后问题。以确保电网的安全平稳运行为基准点,优化电网和电源运行方式,充分挖掘现有潜力。提前做好冬季电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