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传播视域下的第三方文化空间理论初探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129124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跨文化传播视域下的第三方文化空间理论初探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跨文化传播视域下的第三方文化空间理论初探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跨文化传播视域下的第三方文化空间理论初探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跨文化传播视域下的第三方文化空间理论初探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跨文化传播视域下的第三方文化空间理论初探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跨文化传播视域下的第三方文化空间理论初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跨文化传播视域下的第三方文化空间理论初探(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跨文化传播视域下的第三方文化空间理论初探 李颖 党琳宁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西安工程大学教务处 摘 要: 近年来, 在全球化向全球本土化转向的背景下, 国内外跨文化传播研究大都倾向转换“主客二元”的传统视角, 开拓不同文化交流与传播过程中二元参与方之外的第三方文化空间的存在。文章基于胡塞尔现象学中“觉知流”的世界本源, 根据文化融合和维度自然增长理论, 立足新媒体社会和文化地理重构的现实需要, 探究第三方文化空间理论的合法性及其在跨文化翻译中的可通约性与可行性。该视角在跨文化人际交往、国际交往、文化 (文明) 间交往及其新媒体虚拟空间交往方面具有首开先河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关键词: 跨文

2、化传播; 第三方文化空间; 纽约时报; 中国特色词翻译; 作者简介:李颖 (1989) , 女, 河北秦皇岛人,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跨文化传播与跨文化翻译研究;作者简介:党琳宁 (1989) , 女, 陕西西安人, 西安工程大学教务处教师, 主要从事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收稿日期:2017-08-25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建构主义视角下中国特色文化的跨文化传播以中国文化网的英文报道为例 (2016TS015)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Third Culture Theory Based on Intercultural

3、 CommunicationLI Ying DANG Lin-ning College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Office of Teaching Affairs, X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Abstract: Recently, on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izations transition to localization, researches o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home and abro

4、ad mostly tend to transfer their traditional perspective of subject-object binary to develop the third-culture space beyond the two related participants during th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Based on“flow awareness”of Husserl phenomenology, the research aims to explore validity of the third-cultur

5、e theory and to explain its feasibility and commensurability in intercultural translation. It accords to cultural integration theory and natural growth of dimension theory, and it is also established in the need of current new media society and re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geography. This perspective

6、will finally find it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intercultural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cultural ( civilization) exchanges and the new media communication in virtual space.Keywor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 third-culture space; New York Times; translation of Ch

7、inese characteristic words; Received: 2017-08-25一、第三方文化空间概念的学术背景罗兰罗伯逊 (Roland Robertson) 在 20 世纪 90 年代提出一个新概念:“球土化” (glocalization) , 即全球本土化。该理念预见了当前全球化 (globalization) 与本土化 (localization) 两个相反相成和互动发展的趋向, 以一种非对抗、非妥协的姿态解决全球化与本土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放眼国内, 国内跨文化传播领域的研究成果在不同程度上对“主客二元对立”的传统视角予以重新解读。国内学者简圣宇从哲学的角度强调文

8、化传播的“外位性”, 即强调不同主体之间异质共存的重要性, 这是一种在集合体中以客观视角的自我返视。2此“外位性视角”实际上是兼容“你或我”的第三方“你和我”集合体视角, 以客观性、外位性视角相互借鉴对方文化的同时, 更好地进行自我完善与反思。单波、刘欣雅基于帕克的边缘人理论, 指出边缘人经验具有双向价值:一方面, 他们自身受到不同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 他们在与新的社会产生互动关系与文化融合过程中, 又缓慢但有效地改变着旧的社会秩序与文化模式, 实现新文化的平稳交流或更替。3该研究揭示了跨文化传播并非是一个“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的零和过程, 而是在文化交流圈不闭合的情况下, 会产生一

9、种基于两者又不同于两者的崭新的第三方文化空间之下的新模式。杨红燕、敖练对跨文化传播领域内卡西米尔 (F.L.Casmir) 的“第三文化”构建理论进行系统梳理并分析其理论的合法性的同时, 也对该理论在实践中的可行性提出质疑。4然而, 学者毛艳枫、李新朝将第三方文化理论实际应用于探究江苏镇江城市形象的跨文化传播策略, 即构建赛珍珠文化的第三方文化, 努力寻找主客两种文化的共同点, 建立共通的第三方语义和文化空间, 为来自不同文化传播主体和客体之间构建双方文化协商和交流的第三方缓冲地带。5由此可见, 近年来跨文化传播领域内的相关研究, 通过寻求国外相对成熟的理论支撑, 对文化传播过程中“二元对立”

10、取向予以重新解读, 并在尊重文化个体与共性前提下, 更加注重文化交流的过程及其过程中孕育的第三方文化新模式。语言文化领域作为跨文化传播研究的重要维度之一, 相对较早地探讨了翻译策略的文化转向及异化归化“二元对立”的问题。异化与归化翻译的提出者韦努蒂起初是异化翻译的拥护者, 因其属于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的文化抵抗式翻译, 有助于遏制文化霸权主义。随着异化和归化这对二元范畴开始突破了单纯的语言表达层次而上升到了文学、文化、政治、历史等层面, 人们更加关注语言转换背后所发生的文化交流与冲突、意识形态、话语权力等方面的问题。6由此, 在涉及有关翻译的复杂生态场域内, 异化和归化翻译不仅仅是简单的二元对立问

11、题, 也会涉及二元融合交错、互为补充的状态。之后, 国内学者黄艳春提出, 异化与归化是一种渐变连续体关系:异化 (程度渐小) (程度渐小) 归化, 在处理异化和归化的差异空缺时应强调两者的结合。7在国内学者刘微对韦努蒂的访谈中, 韦基于解释学的先驱施莱尔马赫的观点, 提出解释学模式, 认为翻译是一种“调适”, 是根据接受语境价值观的等级关系改变源文本形式、意义和效果的阐释行为。而这种阐释行为应为译入语文化带来差异并强调语言和文化的创新。8也就是说, 翻译本身作为一种阐释行为也是动态发展的, 这种阐释在保留异质文化的同时还应通过改变和调适“二元对立”的翻译策略而达到一种语言和文化上的第三方创新。

12、上述研究旨在说明异化归化翻译策略的第三方动态调适样态, 也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了第三方文化空间理论在跨文化翻译得以应用的实际可能。二、第三方文化空间理论的哲学基础、现实需要和理论支撑(一) 第三方文化空间理论的哲学基础和现实需要“第三文化” (本文等同于“第三方文化”) 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尤西姆 (Useem) 借用英国史学家斯诺的“第三文化”引入跨文化传播领域, 再由卡西米尔 (Casmir) 将该理论视域下的跨文化传播中双向适应与融合的动态过程称之为“第三文化构建”。第三文化既不是第一文化 (源语文化/目的语文化) 也非第二文化 (目的语文化/源语文化) , 而是基于文化共性前提下, 协商不同文

13、化差异, 彼此进入、相互融合、重新生成的一种第三方文化的存在。在 2014 年举行的第五届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年会上, 刘长江教授认为“第三极文化”并非是一种排序, 而是代表三个不同的极点, 中间有很多空间。9此处的第三极文化不同于本文的第三文化或第三方文化。第三极文化是文化地理上的概念, 其中“第三极”指的是除美国、欧洲之外的以中国为代表的第三极文化, 但“第三文化或第三方文化”并非特指第三个极点, 而是刘所表述的三个极点中间的很多空间, 称之为第三方文化空间。在此空间中交流融合所形成的“全新文化”才是第三方文化。这也表明了第三方文化中的“三”并非特指数字三, 而是双方或多方主体在传播过程

14、中交流与融合的第“N+1”方文化。这是在文化交流过程中的一个全新设想, 笔者通过分析其产生和得以成立的哲学基础和现实需要, 并试图赋予该理论本源上的合法性。本文提出的第三方文化空间理论的哲学基础源自胡塞尔的现象学, 他认为人们对事物的意识是认知和情感现象被放在一起, 组成了一个连贯的觉知流。这种连贯的觉知流从来不是一个“业已完成”的存在, 而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 称之为世界。10因此, 世界的组成不光是人的主观认知和客观事物, 还存在一种叫作不断流动变化的连贯的“觉知流”这一第三方本质。由此, 世界的本质不仅由矛盾对立的两面组成, 还包括与之都相关的第三面, 而这即是第三面原体的第三方存在。

15、第三方空间及其承载之下的第三方原体, 自有世界起一直存在且永不会消失, 对于世界的认识也从未结束, 因不同的现实需要和技术存在而呈现不同的世界。当前, 现代传播媒介技术不断革新, 人的各种感官都在依托技术无限地延伸, “时空”的概念已不可度量, 因此除了依托时空同一的真实现实之外, 还存在一种时空不同一的“虚拟现实”, 它是时空被不断加速度压缩后剩余的越来越多的第三方空间。虚拟现实在生活中的呈现越来越真实, 其所营造的“情境”使很多人的所及之物既源于现实又不同于现实, 既属于虚拟又属于现实, 而这种难以分辨的呈现, 即是依托于虚拟现实、传播技术与媒介革新的第三方存在。为此, 人们迫切需要一个全

16、新的视角来解释当今世界真实呈现却难以言表的现象。自此, 矛盾的第三面即第三方空间作为对虚拟现实的顺势回应而呼之欲出。再者, 正如亨廷顿所言, 冷战结束后, 全球政治开始沿着文化线重构, 各国围绕文明的领导国家或核心国家来划分自己的归属, 二元对立国家主义研究方法已日渐让位于多元文化与文明的研究方法, 各文明的力量在此消彼长的同时, 其发生冲突的可能性也在日益增加。因此, 在文明冲突与世界秩序重建的过程中, 迫切需要一个基于文明对话的第三方文化空间的存在, 以兼容和缓冲各文明的异质对立局面。综上分析, 对虚拟现实的顺势回应和文化地理重构是第三方文化空间理论所依托的现实基础和实际需要。(二) 第三方文化空间的理论支撑每一种理论都不能适用于该领域所有时间节点上的所有问题, 它在揭示某个问题的同时, 也会因该理论必然存有的时效性、或然性和局限性而遮蔽一些问题。11第三方文化空间理论尚处于初步设想与研究阶段, 但笔者认为其并不是在跨文化传播舞台上的个人独奏, 与之相互支撑和呼应还有文化融合理论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