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传统民居的生态性研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128951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邯郸市传统民居的生态性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邯郸市传统民居的生态性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邯郸市传统民居的生态性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邯郸市传统民居的生态性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邯郸市传统民居的生态性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邯郸市传统民居的生态性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邯郸市传统民居的生态性研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邯郸市传统民居的生态性研究 侯万钧 董萌 河北工程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摘 要: 传统民居在生态性技术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 生态性是现代民居建造的重要内容。生态技术不仅体现在现代先进的技术中, 也存在于传统的建造技艺之中。文章以邯郸市传统民居为例, 从聚落选址、空间营造、材料应用、细节措施及生活理念五个方面对其生态性进行研究, 并提出现代化的改进措施建议, 旨在为保护和更新传统民居提供生态性的建议。关键词: 传统民居; 生态性; 空间; 材料; 作者简介:侯万钧 河北工程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讲师 硕士生导师作者简介:董萌 河北工程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硕士研究生Ecological Charact

2、eristics of Vernacular Dwellings in HandanHou Wanjun Dong Meng Abstract: Vernacular dwellings have a long history in ecological technology, and ecology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modern residence construction. Ecological technology is not only reflected in the modern advanced technology, but also in

3、 the traditional constru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the vernacular dwellings in Handan, research from the aspects of location, space, materials, details and life philosophy on the ecological, and put forward the improvement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f moderniza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suggestions fo

4、r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renewal of traditional dwellings.Keyword: vernacular dwellings;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space; material; 1 邯郸市的历史文化背景、地形气候特点及民居建筑概况1.1 历史文化背景邯郸, 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新石器时代早期, 磁山先民就在此繁衍生息, 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赵文化、广府太极文化、磁州窑文化、梦文化、成语典故文化等, 风格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同时, 这里也是晋冀鲁豫边区政府的所在

5、地和刘邓大军的诞生地, 是红色革命文化的扎根地。1.2 地形气候特点邯郸, 位于河北省太行山南端, 河北、河南、山西、山东四省的接壤之处。介于东经 11328至 11548, 北纬 3603至 3701之间。境内的地势高差悬殊, 由西至东呈现出下降的态势, 地形地貌类型多种多样, 海拔最低32.7m, 最高 1898.7m, 东部是华北平原, 西部和中部为山区丘陵地貌。其气候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 干冷同季、雨热同期、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3.5, 最冷月平均气温-2.5, 最热月平均气温 27。全年平均降雨627.2mm, 降雨量最大值为 1575.5mm, 最小值为 266.8mm。降雨主要

6、集中于夏季和秋季, 春冬干燥少雨。1.3 民居建筑概况在特定的文化历史和地形气候的影响下, 邯郸市传统民居形成了自己的特风格。大部分传统民居为平地院落, 建筑的门窗朝向内院, 空间封闭内敛, 平面组合灵活多样, 其中, 以“两甩袖”的四合院形式最为典型。在结构材料应用方面, 就地取材, 使用石材、木材、土料和砖瓦等天然可持续材料。采光遮阳和保温采暖措施也尽量减少能耗, 处处体现出邯郸市传统民居的生态性。2. 邯郸市传统民居的生态性特征2.1 聚落选址的生态性邯郸市传统民居的选址遵从传统的“天人合一”和因地制宜思想, 选择气候、环境优质的地势、地形进行传统民居的营建。大多数民居修建于负阴抱阳、地

7、势平缓的高地上, 由此形成了民居因地制宜, 与环境、土地和谐共处的聚落景观。如此选址。首先, 使得民居的院落空间具有较好的朝向;其次, 在冬季西北季风来临时, 减少建筑围墙的热渗透作用, 有利于建筑保暖;再次, 聚落负阴抱阳使其获得更多的日照;最后, 选择的平缓的高地, 有利于聚落的自然排水。图 1 院落鸟瞰图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下载原图邯郸市传统民居的选址, 合理地利用当地的气候和自然环境优势, 因势利导、尊重自然, 充分体现了村民传统的生态理念。2.2 空间营造的生态性2.2.1 院落空间营造的生态性邯郸地区典型的合院型制是“两甩袖”, 即正房两侧对称地甩出一间或半间房屋, 形成倒立

8、的“凹”字形平面布局, 合院当中再配以东西厢房、倒座房等用房, 院落内部种植夏季遮阳而冬季不影响庭院采光的落叶植物, 院落整体封闭内向、私密性强、自然通风系统良好。由于院落内部空间四面围合、相对封闭, 因此, 其与外界的热量交换主要集中在院落上部的开口处。夏季, 院落内部种植的落叶植物起到遮阳作用;冬季, 落叶植物树叶脱落, 不遮挡太阳辐射热量, 且硬质地面也具有良好的蓄热能力, 因此, 院落内部热稳定性能良好, 院落内部温度起伏小于外部。 (图 1) 图 2 热缓冲空间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下载原图图 5 瓦屋面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下载原图2.2.2 建筑单体内部空间营造的生态性邯

9、郸市传统民居建筑单体的内部空间营造在保温、隔热、防风等方面表现优异, 利用各种手法营造热缓冲空间, 使室内温度相对稳定, 增加室内舒适度。主要做法是: (1) 使用导热系数小的建筑材料作为房屋的围护结构; (2) 坡屋面房屋使用闷顶, 制造出建筑上部的热缓冲空间, 减少上部空间的热量散失; (3) 两层的民居, 二层常用作储藏空间, 也起到了热缓冲的功用; (4) 利用“两甩袖”营造出堂屋入口的灰空间起到热缓冲的作用; (5) 民居一般朝南布局, 北面外墙厚重且封闭, 可以防止西北的寒风将房屋吹透, 起到防风保暖的作用。在保证充足的日照方面, 整体院落朝南布局, 正房建造在较高的台基上, 因此

10、正房日照不受两侧布局的厢房的影响。“两甩袖”形成的堂屋入口灰空间, 在夏季也起到了这样防晒的作用。 (图 2) 2.3 材料应用的生态性邯郸市的传统民居用料的选择与现代的建筑用料不同, 它多采用地方性材料, 例如:木、土、石材、砖瓦等, 这些材料均具有可塑性强、保温隔热性能好的特点, 均为天然的生态性材料。同时, 这些材料均属于可再生的资源, 可就地取材且价格低廉, 也可拆除重复利用, 在建造使用过程中极大地减少了能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2.3.1 木材的生态性木材, 在建筑中的应用历史悠久, 最早的原始建筑就是由木材构建而成的, 我国至今仍存在着上千年的木构建筑。木材具有环境友好、节约能源、

11、容易建造、保温性能好、抗压抗拉性能强等多种的优点, 且因邯郸地区林木资源丰富, 所以在民居建造使用频率较高。松、桦、楸、刺槐、青桐等林木品种在邯郸地区较为常见, 因此广泛应用于民居的建造当中。其中质地坚硬的松木, 是民居结构构件, 如:柱、枋、檩、梁等制造的首选。除房屋承重都构件外, 窗、门、栏杆、天花等小木作也均使用木材。使用木材建造的民居, 具有通风性能好、室内湿度低等宜居性特点, 充分体现了邯郸地区传统民居的生态理念。 (图 3) 图 3 木材料梁柱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下载原图图 4 土坯墙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下载原图2.3.2 土材料的生态性土材料因其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较强

12、的保温隔热性等特性在传统民居的建造当中最为常见。在邯郸地区的传统民居中, 从房屋基础、墙体的建造, 到锅台、火炕的砌筑均可以使用土材料。使用土材料进行民居建造不仅工序简易、能耗低。而且建造技艺也十分丰富。以土墙的建造为例, 就有将黄土用力夯实变硬而形成的夯土墙和将黏土与碎草搅拌制作成为土坯后砌筑而成的土坯墙等。 (图 4) 2.3.3 砖瓦的生态性砖瓦都是由天然材料经过处理、成型而制成的, 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方砖和质量较好的瓦, 到了秦汉时期砖瓦的制作技艺已经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砖瓦因其兼具强度高、防潮保温性能好、加工成产方便、价格便宜等特点, 且各方面性能均优于土材料而被广泛应用于民居

13、建造当中。邯郸地区用砖的类型有条砖和方砖, 地面铺装多使用方砖, 墙体的垒砌多使用条砖。瓦的铺设形式多是用仰瓦, 如此铺设可以避免冬天的积雪融化时腐蚀泥灰, 从而致使屋瓦松动掉落。同时, 邯郸地区常在屋面靠近山墙处铺设几垄筒瓦, 这样既可以使屋面在视觉上显得更为稳定结实, 还可以防止雨水和风雪, 从而保护山墙免受侵蚀。 (图 5) 2.3.4 石材的生态性邯郸地区天然石材储备丰富, 取材方便, 且具有耐磨、抗压、防潮、防腐蚀等优势, 因此经常被用来作为修建民居的材料, 如:石墙、台基、柱础、铺地等。石材类型主要是不规则的石块和石板, 石块用于修砌墙体, 石板用于屋面的铺设。石材墙体的常用手法是

14、在底层砌筑几层大型块状石材作为基础, 再在石块上砌砖, 如此建造, 增强了房屋的整体稳定性, 在建筑美学角度上, 墙体肌理变化丰富, 美观稳重。 (图 6) 2.4 细节措施的生态性邯郸地区秋冬季节较为寒冷, 夏季较为炎热, 因此, 传统民居无论在院落整体还是在细节营建上都侧重于遮阳、采光、保温、采暖等方面的生态性需求。2.4.1 采光和遮阳措施的生态性遮阳的设置可以有效地遮蔽太阳辐射热量, 创造出更为宜人室内环境和周围温度。邯郸是传统民居的遮阳措施主要是: (1) 坡屋顶的挑檐对于墙面的遮阳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 “两甩袖”倒“凹”型平面形成的灰空间或正房、厢房前的廊子上方的挑檐对阳光可

15、以起到有效的遮蔽作用; (3) 门窗上的花格、百叶、窗扇、窗棂等, 同样可以遮挡部分太阳直射光; (4) 院落中种植的落叶植物, 夏季枝叶茂盛, 对直射的阳光有良好的遮挡作用, 且吸热性能良好。 (图7) (图 8) 图 6 石台基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下载原图邯郸市传统民居的采光系统总体来说表现较差, 主要由于院落防御性强, 外墙厚重封闭, 不设窗洞, 且古代时期的采光需求较现在相比低很多。但为了保证主房的充足采光, 使主房坐北朝南, 且在主房南侧尽可能使用较大的门窗。此外, 在没有玻璃材料前, 村民常采用在窗纸上涂抹油的方法, 已达到增加窗户透明度、增加采光的作用。2.4.2 保温和采

16、暖措施的生态性邯郸地区秋冬寒冷, 因此在保温措施方面非常注重。墙体的建造在保温中起到了主导性作用, 一般采用热阻大的材料作为墙体修建的主要材料, 如上文提及的砖材料、土材料、石材等。由于当时建造技术不高, 墙体厚度常设置为 400-600mm, 以达到保温目的。窗户作为保温隔热的薄弱环节, 在传统民居的建造当中尤为重要, 邯郸地区常采用“支摘窗”的形式对窗户进行保温隔热的优化。“支摘窗”, 又名“和合窗”, 一般设为内外两层, 内部窗户均固定, 外部窗户上部可支起, 下部可拆下, 确保了冬季有较好的保温性能, 且夏季也有较好的通风作用。邯郸传统民居的采暖方式主要是主动采暖与被动采暖结合。被动的采暖方式主要体现在建筑的朝向、形体等方面, 建筑的朝向为确保获得尽量大的太阳热辐射, 而设置为南向;形体采用方形的院落, 以尽可能减少建筑的热量散失。主动的采暖方式主要有火炉、火炕等。图 7 坡屋顶遮阳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下载原图2.5 生活理念的生态性水的循环利用方面, 由于邯郸地区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