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遗”金银彩绣在甬重新焕发活力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128937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级非遗”金银彩绣在甬重新焕发活力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国家级非遗”金银彩绣在甬重新焕发活力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国家级非遗”金银彩绣在甬重新焕发活力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国家级非遗”金银彩绣在甬重新焕发活力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家级非遗”金银彩绣在甬重新焕发活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级非遗”金银彩绣在甬重新焕发活力(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统技法现代创新 资本注入市场运作“国家级非遗”金银彩绣在甬重新焕发活力近日,宁波金银彩绣有限公司接到了一笔来自北京的订单,北京客户要求订购 10 幅金银彩绣工艺品,价值高达 100 万元。这是金银彩绣接到的最大的一笔外地订单。接到订单后,金银彩绣公司立即安排员工设计、打样、组织团队赶工。预计春节后将可以制作完成。“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现在我们的金银彩绣工艺品已经小有名气了,受到政府和企业的喜爱,市场推广也渐有起色,这让我们很高兴。 ”看到 2 年多努力之后小有收获,宁波金银彩绣有限公司董事长裘群珠对这项传统技艺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我们现在要通过技法创新和市场化运作,把金银彩绣这项宁波最优秀

2、的文化遗产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让全世界的人都来感受金银彩绣的艺术之美。 ”历史凝练:金银彩绣成中国刺绣的精品金银彩绣,中国优秀传统手工技艺之一,是一种在丝质材料上用金银线结合各色彩线刺绣成的手工艺品。它采用各色真丝织品为原料,在彩绣、平绣图案周围盘绣以金线和银线,线条粗犷豪放,给人以古色古香、富丽堂皇之感。自古以来,宁波刺绣就与苏绣、湘绣、京绣、粤绣、蜀绣并称为“中国六大名绣” 。而金银彩绣是传统宁波刺绣中的精品。与其他刺绣相比,其独特之处在于其金银线是以黄金、白银等主要原料制成的纱线。题材的选择上也与其他中国刺绣有所不同。其题材主要取自民间喜闻乐见的“四君子”:梅、兰、竹、菊,以及龙凤、如意

3、、百鸟、麒麟、福禄寿、八仙等吉祥喜庆的图案。据宁波金银彩绣有限公司文化顾问、哲学博士胡正中介绍,金银彩绣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的金缕衣,这是西汉贵族王候流行的一种用金线织成的华丽衣服,是权势高贵的象征。唐代杜牧有诗云:“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等无花空折枝。 ”公元 743 年,鉴真和尚东渡日本,曾从宁波阿育王寺带去我国的木雕、漆器、彩塑佛像及金银彩绣千手佛等艺术品。其中“金银彩绣千手佛”后来成为日本轮王寺里国宝级的藏品。据唐六典记载,武则天曾赠送宾客金字、银字绣袍,这是有关金银彩绣艺术最早的文字记载。从已有史料看,金银彩绣始于汉而盛于唐,距今已有 2000 多

4、年历史。宁波素有“家家织席,户户刺绣”的传统,史考已有五百年余。宁波金银彩绣以浓郁的地方色彩、独有的民间风格及丰富的形象著称。与朱金漆木雕、泥金彩漆、骨木镶嵌并称为宁波传统工艺“三金一嵌”工艺。赵朴初还为之写下了“斟古酌今,裁云剪月,奇花异草,神笔妙针”的赞词。现代:宁波企业家斥资 2500 万传承金银彩绣技艺宁波宏拓精雕有限公司总经理裘群珠以前曾在继承金银彩绣传统技艺的宁波绣品厂工作。经过打拼,事业有成之后,对金银彩绣怀有深厚情感的裘群珠想到自己要为金银彩绣这一具有宁波地域文化特色的传统工艺传承下来并发扬光大。2009 年,裘群珠开始带领团队收集、整理金银彩绣的实物珍品,寻找民间传承艺人,研

5、究针法技艺。裘群珠还专门成立了宁波金银彩绣有限公司,希望通过公司集聚金银彩绣的技艺传承人以及专业的设计团队、并借助市场化的运作模式使得金银彩绣这项技艺长期传承下去。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准备,去年 12 月 1 日,总投资达 2500 万元的宁波金银彩绣艺术馆在创新 128 创意园区正式开馆。艺术馆总面积达到 1500 平方米,以收集、整理、展示、推介、创新金银彩绣为宗旨,致力于金银彩绣的的保护与传承,馆内分为工艺流程展厅、宗教绣品展厅、创意家居饰品展厅、工艺收藏品展厅,收集了自明清以来优秀的金银彩绣绣品 200 余件。今年 5 月,宁波金银彩绣艺术馆被认定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基地。宁波金银

6、彩绣公司成立后,致力于金银彩绣技艺的研究、传承和创新,并打造了多部具有代表性的金银彩绣精品如甬城元宵图 、 博古四条屏 、 百鸟朝凤图等。该公司创作的金银彩绣作品甬城元宵图在浙江省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获得天工艺苑杯金奖,今年又获得了第十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这幅作品几乎体现了金银彩绣的全部工艺程序,创作过程中用上了数十种金银线、彩色丝线,运用鲜花绣、网绣、盘金绣、打籽绣等传统针法,并且融入了宁波地域文化的特色,以四明地域闹元宵为背景,展现了宁波的历史风情与民俗活动,250 多人欢庆热闹场面跃然于此作品中。 “城隍庙” 、 “天封塔” 、 “缸鸭狗” 、 “状元楼” 、 “升阳泰”等宁波的

7、名胜古迹和老字号都可在绣品上找到。绣品上的月亮不仅有自然的光晕,而且会随着视线的转动给人不同的观感。今年 8 月 28 日,裘群珠带着金银彩绣作品随宁波市艺术团来到韩国大邱市参加文化交流,她展示的金银彩绣工艺品如钱袋、手提袋、挂件等雍容华贵,受到了韩国人的喜欢。这也是金银彩绣首次走出国门,形成了良好的国际影响。市场运作启动 产品受到欢迎金银彩绣公司成立后,在产品开发和市场运作方面也开始启动。走进金银彩绣艺术馆,记者可以看到琳琅满目的金银彩绣商品如礼盒、礼品袋、手包、挂件、家装、寺庙用品、服装、婚嫁用品等。其中一个小巧的手机挂件以红色为基调、上面用金线银丝雕龙画凤,充满了喜庆之感,价格在 50

8、元以上;而几件丝质金银彩绣服装被裁减成旗袍式样,给人高贵典雅的感觉。 “这些产品是我们在对传统的金银彩绣针法研究的基础上,按照现在人们的需求和审美观进行了重新设计,定位高端,走精品路线。 ”金银彩绣公司总经理助理李春成告诉记者。镇海中学百年校庆发放的礼品,就是由金银彩绣公司提供的“镇中仿真绣”工艺品。这幅金银彩绣工艺品以“百年镇中”的校门为底本,结合金银彩绣技艺进行了创作,总共制作了 200 多幅,体现出了喜庆和高端的品位,十分符合镇海中学百年校庆的总体氛围。目前这幅金银彩绣工艺品已随着来自全球的镇中校友的足迹走向了世界各地。同时,金银彩绣工艺品也被鄞州区和宁波市的有关政府部门所看好,并将其列

9、入代表宁波地方特色的专供礼品名单,发放给高贵的重要客人。工艺礼品已成了金银彩绣市场拓展的第一个成功的商业领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银彩绣要生存、要发展,还得走市场化之路,通过盈利来养活自己。因此未来我们还要将金银彩绣进行创新,不仅要在技法上创新,还要在产品上推陈出新,希望能够与时尚产业相结合,走出一条适合各类消费人群需求的市场化路子来,让市民百姓都来消费金银彩绣工艺品。 ”李春成表示。高端礼品袋、金银彩绣时尚手包等已被列入了重点开发产品。让金银彩绣技艺在现代得到传承和发扬宁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底蕴深厚,艺术家们的技艺精湛卓绝,而金银彩绣艺术熔铸了宁波人几千年来血液与精神,传承金银彩绣就好比

10、使艺术血脉世代相传,这是宁波文化界的课题,也是中国文化界的课题。但如今会这门手艺的人却越来越老,金银彩绣技艺亟待现代化的传承。这也是摆在裘群珠面前的一个紧迫难题。不过对于这个难题,裘群珠心中也有了自己的解决方案。据宁波金银彩绣公司的调研,目前散落在民间,掌握金银彩绣技法的艺人主要集中在鄞州下应、奉化等地。他们已经与其中的 60 多人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大多数是以前宁波绣品厂的工作人员。李春成告诉记者, “我们希望通过市场化的手段,把这些会彩绣技艺的人团结起来。我们公司接到客户的订单之后,先完成设计、样品制作,然后外发给这些绣娘 ,让他们去完成最后的产品制作,并给予相应的报酬。今后随着产品的创新和

11、客户的增多,外发订单也将会快速增加。这样就通过市场化的手段,让金银彩绣技艺传承下来,还能让绣娘以老带新,发展更多人学习这门技艺。 ”宁波金银彩绣艺术馆作为非遗技艺的传承基地,还将在金银彩绣技艺传承中发挥其独特的魅力。 “我们打算与宁波旅游学校、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中国美院等相关院校合作,研究和创新针法技艺,同时举办各种培训班、交流班,吸引有兴趣的学员前来参观、学习,让一些年轻人也能喜爱和掌握这门技艺。 ”裘群珠表示。据悉,宁波金银彩绣艺术馆已经与浙江省民间美术家协会合作成立了金银彩绣专业委员会,聘请中国美院教授专门探讨金银彩绣的针法、工艺,研究和创新产品,整理历史资料进行出版,以培养一批金银彩绣手艺的继承人,并对金银彩绣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进行研究,共同寻找金银彩绣技艺的未来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