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现代植保体系建设实践与思考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128837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现代植保体系建设实践与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湖南省现代植保体系建设实践与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湖南省现代植保体系建设实践与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湖南省现代植保体系建设实践与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湖南省现代植保体系建设实践与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现代植保体系建设实践与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现代植保体系建设实践与思考(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现代植保体系建设实践与思考 杨孚初 湖南省植保植检站 摘 要: 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分析了现代植保体系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剖析了现代植保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全面介绍了湖南现代植保体系建设的创新实践, 并提出了相关思考建议。关键词: 植保体系; 建设; 思考; 作者简介:杨孚初, 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 主要从事农业植物保护管理工作。E-mail:。收稿日期:2017-05-03Received: 2017-05-032017 年, 中央 1 号文件提出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其中的一项重点就是推行绿色生产方式, 促进质量与效益的协同提升。落实中央 1 号文件

2、精神, 深入践行绿色发展战略, 走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必须创新驱动, 不断完善现代植保体系, 提升植保防灾减灾水平, 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1 现代植保体系建设的新形势、重点工作及现状分析1.1 新的形势和任务绿色发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精准扶贫、精细农业是现代植保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和必须迎接的新任务。1) 绿色发展。是在生态资源环境容量的可承载力下, 将环境友好视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柱的新型发展模式。植保工作必须与之适应, 研发绿色防控新技术, 开展技术集成示范, 推广应用新方法、新技术, 精准监测预警, 科学使用农药, 提高农产品品质, 保护

3、生态环境安全。2)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使农产品供给数量充足、品种和质量契合消费者需要, 同时提升农业经济效益。新形势下, 植保部门要围绕农业提质增效, 服务改革大局, 转变发展观念, 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到哪里, 主导产业发展到哪里, 植保工作就要及时跟进到哪里;创新发展模式, 围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与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发展, 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等植保社会化服务;根据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 加强学习, 提升能力, 适应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3) 精准扶贫。精准扶贫是对扶贫对象实施精准识别、帮扶、管理的治贫方式。“十三五”期间, 湖南各

4、类农业项目资金 50%以上都要投入到 51 个贫困县。从2017 年起, 这个比率将增加到 55%。湖南 51 个贫困县大都地形复杂、交通不便, 山地多、水田少, 发展粮食等大宗作物无优势, 但是这些县 (市) 山地多, 环境好、空气污染少, 发展特色经济作物却极为有利。为此, 植保工作要由原来的只注重粮食作物向粮食、经济作物并重转变, 病虫防控策略要向绿色防控集成转变。4) 精细农业。2016 年湖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要“着力打造以精细农业为特色的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这个重大部署为湖南农业生产指明了方向, 提供了解决问题的路径。当然, 也对湖南植保工作提出了新要求。2017 年湖南省委

5、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把创新发展、绿色发展、精细经营等理念贯穿农业的组织、生产、经营全过程, 最终实现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大提升。”也要求现代植保体系建设聚焦精细农业, 为精细农业发展提供精准服务。1.2 重点工作1) 保障好农产品数量、质量和农业生态环境“三个安全”是重中之重。以前植保工作的口号是“虫口夺粮”, 强调保数量安全, 现在的要求是“控害保安”, 将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农业环境安全提到同样的高度。 (1) 保障农产品数量安全。稳定粮食产能 300 亿 kg 左右, 保证大宗农产品生产安全是全省植保工作的中心任务。 (2) 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针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进行差

6、异化施策, 提高病虫防控科学化水平。广泛开展宣传, 积极培训农民, 大力推广应用绿色防控技术, 确保农残不超标, 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3) 保障农业生态环境安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从减少农药用量、加强农药包装物统一回收无害化处理、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实施严格的监督管理等, 从源头上减少农药包装物乱扔乱弃等现象, 切实保障农业生态环境安全。2) 推进以植保为核心的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是必然选择。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是现代农业的标志, 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植保工作是现代农业生产中技术含量最高、劳动强度最大、服务难度最大的工作。当前, 机耕、机插、机收、机烘等农业生产各环节的机械化、社会化

7、服务都已得到较好发展, 而植保社会化服务, 仍然大为滞后。只有把植保社会化服务这个核心问题解决好, 把这个最难补的短板补上, 才能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发展。1.3 现状分析主要问题及挑战目前本省现代植保体系发展还面临着六大问题。1) 植保队伍弱化。2008 年、2012 年、2016 年, 湖南全省植保系统省、市、县三级植保人员总数分别为 1 026 人、912 人、788 人, 下降趋势明显。若此趋势不改变, 用不了几年, 一些县 (市、区) 植保工作将会出现断层、无人做事的局面。少数市区实际从事植保工作的业务干部仅 12 人, 工作条件差, 基本待遇低, 工作积极性下降, 难以全面有效完成工作

8、, 植保人员减少、整体素质下降、经费保障不力成为湖南现代植保发展的制约瓶颈。2) 植保信息化与装备建设滞后。以网络通讯技术、物联网技术为支撑的农作物病虫监测预警网络平台还未得到充分有效应用, 病虫情测报灯等监测设备普遍老化、陈旧, 适用的新型自动化、智能化测报工具缺乏, 绝大多数病虫害仍靠测报人员下田调查完成。3) 病虫为害威胁严重。病虫发生呈重发、频发、突发态势。据统计, 本省每年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发生种类近 20 种, 年均发生面积超过 4 000 万 hm 次,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二化螟等在局部地区暴发成灾, 稻瘟病在老病区局部流行, 都造成了重大危害。随着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的加剧,

9、防控形势更加严峻, 安全威胁严重。4) 灾情疫情监测预警难。 (1) 病虫害流行规律、预报及防控技术研究滞后, 局地形成灾情。 (2) 对重大病虫害及植物疫情不能完全做到精准监测、及时预警并成功扑灭。 (3) 外来有害生物传入频率加大、风险上升。受经济全球化、气候异常变化等因素影响, 红火蚁、扶桑绵粉蚧、美国白蛾等重大检疫性有害生物, 传入快, 影响广, 风险高, 缺少足够的预警处置时间。 (4) 疫情传播速度加快, 局部植物疫情如柑橘黄龙病呈现快速蔓延势头, 发生分布不断北移, 监管难度不断加大。加之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大量植物及植物产品无证调运, 面临的植物疫情形势更加严峻。5) 农

10、药使用总量仍然偏高的问题亟待解决。湖南地理纬度较低, 地形郁闭, 呈 U 字形, 三面环山 (罗霄山、南岭、雪峰山) , 一面临湖 (洞庭湖) , 夏秋高温高湿;耕地面积大, 农作物种类多, 复种指数高, 农业有害生物常年多发频发, 导致全省农药使用总量较大。虽然近几年, 全省大力推进“新技术、新方式、新药剂、新药械”等四新减药行动, 农药使用总量呈逐步下降的趋势, 但全年农药使用量在较高水平运行。6) 经济作物植保有待补短板。长期以来, 粮食生产中推广的各类高产、密植栽培措施, 总体上有利于病虫害加重发生, 且此趋势短期内不可逆转。在国家粮食安全压力依然较大的背景下, 重粮食作物植保、轻经济

11、作物植保的局面并未得到根本转变, 各级植保部门主要精力都放在粮食作物上, 经济作物植保的短板亟待补齐。2 加快推进现代植保体系建设的创新实践近年来, 湖南在现代植保体系建设中坚持率先而为, 创新引领, 做了大量创新性探索。2.1 健全植保队伍体系要切实保障“三个安全”, 必须建立起植物保护与植物检疫全覆盖的完备体系, 打造一支技术过硬、业务熟练、吃苦耐劳、精干高效的公共植保队伍。2016 年以来, 本省紧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 抓住农业部门机构改革的历史性机遇, 以落实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现代植物保护体系建设的意见为抓手, 着力从三个方面强化了队伍体系建设。1) 增总量优结构。按照市 (州

12、) 植保站 3 人以上、县 (市、区) 植保站原则上4 人以上, 专职检疫人员每个县 (市、区) 不少于 2 人的要求, 以硬指标考核的形式推动各市 (州) 、县 (市、区) 植保站队伍人员数量配备、专业技术人员结构优化的落实。2016 年, 全省市、县两级新增植保人员超过 50 人, 业务人员比率进一步提高, 队伍结构得到优化。同时, 省植保植检站增设了经济作物保护科和植保信息科两个业务科室。2) 抓培训提素质。推行全省植保队伍轮训全覆盖, 分省、市、县三个层次广泛开展学习培训, 不断提升植保人员能力素质。20162017 年, 省植保植检站组织了 2 期全省植保站长培训班, 对市、县两级植

13、保站长进行了轮训。引入驾考模式, 对参训人员专业理论、工作实务、综合管理能力进行测试, 取得良好培训效果。市级植保站负责培训所辖县 (市、区) 站长及专业技术骨干;县级植保站负责培训辖区内所有植保专业技术人员、专业化服务组织、负责人、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主等。3) 增强经费保障。将公益性植物保护所需经费列入市县本级财政固定预算, 确保有钱做事。其中, 长沙市每年 200 万元以上, 衡南县每年 60 万元。积极争取植保项目经费, 并通过项目实施, 带动种植大户、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农业生产企业等跟进投入, 推动各项重点工作落实。其中, 省本级 2016 年增列柑橘黄龙病防控专项经费 1 000

14、 万元, 省市县每年共计投入到绿色防控、专业化统防统治等重点工作的经费 3 亿元以上。推进落实“特岗津贴”、下乡补助和测报人员奖励等政策性福利, 切实提高基层植保队伍的福利待遇水平。市、县植保人员的特岗津贴普遍按一类申报实施 (450 元/月) , 下乡补助每天 20100元不等, 测报人员奖励激励经费一般达到 3 0005 000 元/年。全省重视植保事业、关心植保人员的良好氛围正在形成, 植保人员的获得感和价值感明显增强。为推进全省植保植检工作升档提质、更好适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夯实了基础。2.2 优化植保信息化体系植保信息工作是农业信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推进植保工作升档提质的

15、重要抓手, 对提升植保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 本省以升级完善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网络等为主抓手, 投入资金超过 1 000 万元, 着力开展了以下工作。1) 综合信息平台构建立体化。集中人力、物力、财力, 以推广应用湖南省农业有害生物数字化监测信息系统为重点, 着力构建立体化植保信息体系。全面推进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信息系统、植保公共服务系统、省植物检疫信息系统、省植保管理与病虫防控指挥信息系统建设, 实现了重要病虫信息全部通过系统网络传输。全面启动了病虫历史数据补录和植保信息采集工作, 进一步充实了综合管理、检验检疫、农药药械、防治技术等数据库。2) 病虫信息发布形式多

16、样化。通过电视预报、手机短信、微信公众号、语音资讯台、信息网站等多种手段和方式, 及时发布病虫信息。全省每年播出电视预报节目 626 期次以上, 发布手机短信上千万条, 张贴病虫情报公告版 70 万份以上。病虫信息进村率 100%、入户率 90%以上, 时效性进一步增强。3) 病虫监测全程信息化。以 45 个县的 63 个部、省级病虫监测点为骨干, 做好水稻、玉米、马铃薯、油菜、棉花、柑橘、蔬菜等 7 大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监测, 通过监测信息系统实现了数据汇总整理、分析上报等工作全程信息化。2.3 夯实灾情疫情监测预警体系灾情疫情监测预警是植保最基础的工作, 本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着力夯实现代植保监测预警体系。1) 拓宽了监测预警作物和对象。监测对象由粮油作物为主向统筹抓好粮经作物转变, 实现了全省水稻、玉米、马铃薯、油菜、柑橘、茶叶、蔬菜、特色水果等主要农作物全覆盖。2) 进一步强化了病虫基础数据采集。加大调查频度、广度, 及时会商, 确保中短期预报准确率达到 95%以上。3) 完善了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