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爱桥中国最早的木质桁架桥——广西木制建筑赏析之二十八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127984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惠爱桥中国最早的木质桁架桥——广西木制建筑赏析之二十八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惠爱桥中国最早的木质桁架桥——广西木制建筑赏析之二十八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惠爱桥中国最早的木质桁架桥——广西木制建筑赏析之二十八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惠爱桥中国最早的木质桁架桥——广西木制建筑赏析之二十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惠爱桥中国最早的木质桁架桥——广西木制建筑赏析之二十八(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惠爱桥:中国最早的木质桁架桥广西木制建筑赏析之二十八 熊晓庆 广西林业信息宣传中心 三角形造型的惠爱桥。合浦惠爱桥, 一座结构和设计独具匠心的跨梁木桥。从外形看, 惠爱桥与现代斜拉索桥颇为相似, 只是“拉索”用的是木头。古朴的木质, 精湛的工艺, 奇特的“人字架”和稳固的“三角形”, 给人独特的视觉冲击力。桥梁专家将它定义为“中国最早的木质桁架桥”, 填补了中国桁架桥发明史的空白。2013 年, 惠爱桥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具有极高的工艺、历史和研究价值。2017 年早春, 笔者走进中国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之一的合浦县, 在细雨纷飞中循着骑楼老街探访惠爱桥, 感受到了古桥沧桑的伟

2、力。木质桁架桥惠爱桥最大建筑价值在于它是中国古代桥梁中唯一一座在桥面上方支撑全桥的桥梁, 填补了中国桁架桥发明史的空白。桁架桥是指以桁架作为上部结构主要承重构件的桥梁。19 世纪工业化以来, 桁架桥一般由多个钢铁三角形架组装在一起, 形成巨大的桁梁, 样式繁多, 跨度巨大, 承载能力极强, 如武汉长江大桥、芜湖长江大桥、贵州北盘江大桥等。惠爱桥在整体上是主体木质桁架梁结合两头单拱砖桥的复合式桥型。它为东西走向, 由木、石、砖、瓦四种材料建造而成。全长 38.7 米、宽 2.75 米、净跨21.72 米, 木桁架梁矢高 5.64 米。全木质结构, 木料来自印度尼西亚产的坤甸木。它坚硬如铁, 防潮

3、耐腐, 承重力强。建造之初, 只有桥面跨中的上下节点和桥墩支架节点设角钢夹板加固, 桥体全部以榫接相连固定, 其余部分均无任何铁器。民国年间, 修缮时才在其它受力点加角钢夹板。支撑桥梁的木梁呈稳固三角造型架在桥面上, 与现代斜拉索桥相似。受力结构点是中间吊杆及两侧人字架牵引梁, 整座桥梁被桥面两侧两个“个”字形的粗大木结构稳固吊住, 当地俗称为“三铰拱”结构。桁架支撑在两岸石砌的榄核形墩台上, 桥墩运用了中国传统的桥梁砌墩技术, 在迎水、背水两个方向都筑有弧拱式泄水孔, 可减弱水流冲击, 既科学又美观。笔者到访时, 赶上惠爱桥全面封锁修缮, 转了几圈才找到一条延伸至桥下的小巷子。几番周折靠近旧

4、桥, 发现修缮中的“国宝”满目沧桑, 加上纷纷扬扬春雨正在洗涤, 更显其深幽的古风。两岸桥墩边上增设了上桥的古朴石阶, 桥面上支撑行走的木板被移动了一大半, 只留下了桥身的构架轮廓。桥面左右两侧的三角造型结构一致, 近似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木梁构架。底部主桁架木梁长约 23 米, 其上立有 5 根长短不一的垂直方形竖杆, 与边上两根人字杆榫卯衔接。竖杆与桥身栏杆一道, 具有“拉索”功能, 加强了桥梁的牵引力。竖杆之间设穿插枋护栏和护梁。护栏高 1 米左右, 位于底梁和两条穿插枋之间, 分为上下两层。每层以高约 0.5 米的条板密集穿插而成, 精致素雅。护梁衔接着中间 3 根竖杆及外围人字斜梁,

5、形成纵横交错的榫卯构架。最高竖杆约 4 米, 设两根穿插枋与人字斜梁衔接。最矮竖杆约 1.5 米, 稍高于护栏。从两岸斜伸而出的人字斜梁, 即三角造型的两根边长方木如巨臂般大小, 长约 5米。木制构件之间环环相扣, 均衡受力, 结构稳固。整体视觉效果舒朗庄重, 古色古香。木桥顶部有一个遮雨瓦面, 面积约 2 平方米, 挂有“惠爱桥”的木制牌匾。在瓦面下的斜梁结合处, 即两根人字杆顶处及中间竖杆顶部均设有均油孔, 内注桐油。油桐长年累月渗入结合部位的木材中, 既起到防裂、防虫作用, 又能增加榫卯的韧性, 促进榫卯接合部位的紧密性和牢固程度, 减少因车辆行人经过时产生的震动波对桥梁的损害。桥梁世界

6、介绍, 桥梁世界有板桥、桁架桥、拱桥、悬索桥四大类型。即使结构再复杂的桥梁, 也是由四大类型组合变化而成。桥梁史话记述了中国拱桥、悬索桥、板桥三种桥型的发明及发展, 唯独没有关于中国本土桁架桥的萌生发展状况的介绍。20 世纪初, 西方列强在中国各大城市建造现代组合式的钢铁桁架桥。桁架桥被认为是从国外学习、引进的桥型。惠爱桥名声远扬后, 成了一座具有中国本土特征的、原始形态的木质桁架桥。它存在的价值是, 提供了中国桁架桥土生土长的实际情形, 为原始形态的桁架梁木桥保留了一个古老的实物标本。据说, 当年著名的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梁思成现场考察时, 赞誉不已。坚硬如铁的材质, 环环相扣的衔接。古桥

7、记忆惠爱桥俗称旧桥, 位于合浦县廉州镇惠爱路的西门江上。它始建于明代正德年间, 几经修缮, 历史悠久。西门江被视为合浦的母亲河, 把廉州古镇分成了东西两半。惠爱桥承接着廉州镇东西两岸人民的往来, 是合浦经济文化繁荣的重要历史见证。当地老人介绍, 惠爱桥所在地曾是廉州古城的东西两岸的重要渡口。两岸隔江相望, 可以对话, 往来必须靠渡船。明代正德年间 (1506-1521 年) , 两岸人民在河上架起一座以松木桩为桥墩的木桥, 史称“西门桥”。当时西门外是处斩犯人的地方, 肃杀之气盛行, 西门桥又被称为“金肃桥”。日长月久, 松木桥墩不经河水侵泡, 严重腐蚀。光绪十三年 (1887 年) , 一场

8、大火将木桥彻底烧毁, 两岸往来回归渡船。合浦海岸商贸日渐频繁, 带动西门江河岸商贸往来。当时, 廉州知府李经野出面牵头募资造新桥。募资到位后, 人民犯难如何建造长久不朽的桥梁呢?当地举人刘润纲在重建西门旧桥记道出了造桥的构想“水啮柱易朽, 非经久计, 去柱而架悬之”。当地建筑工匠蒋邑雍勇挑大任, 历时三年, 建成了一座“去柱而架悬”的格木桥。知府李经野取“惠泽珠乡, 遗爱百姓”之意, 挥笔“惠爱桥”三字, 制成桥匾, 悬挂于桥上。桥建好后, 成为两岸往来重要的交通要道。令现代桥梁专家惊叹的是, 当时造桥者没有周密、科学的力学结构计算, 完全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 竟造出了完全符合木材力学特性原理

9、的三角形结构桁架桥。它在古代属于先进木结构桥梁建设之一, 对桥梁建筑科学有重要研究价值。“文革”期间, 惠爱桥无人管护, 部分木构件腐裂, 损坏严重。1989 年, 有关部门拨款从印度尼西亚购回坤甸木, 对惠爱桥“修旧如旧”大修。1996 年, 作为填补中国桁架桥发明史空白的重要例证, 惠爱桥价值得到重新认识, 由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升格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 年, 惠爱桥入选中国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升级为“国宝”。现在, 合浦西门江上已经架起好几座钢筋水泥新桥。然而在许多合浦民众眼里, “新桥不新, 旧桥不旧”, 惠爱桥无可替代。两岸的居民纷纷表示, 旧桥一下子封锁修缮, 一点都不习惯, 能早日完工通桥就好咯!笔者离开惠爱桥时, 淅淅沥沥的春雨依旧下得正欢。旧桥不旧, 古桥不老。殷切地期盼修缮后的惠爱桥能够更好地彰显木质功能魅力和文化特色色, , 惠惠泽泽珠珠乡, 遗爱百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