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专题二等值线图的判读教案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126091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专题二等值线图的判读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地理专题二等值线图的判读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地理专题二等值线图的判读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中地理专题二等值线图的判读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中地理专题二等值线图的判读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专题二等值线图的判读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专题二等值线图的判读教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地理辅导网 http:/京翰教育中心 http:/ 等值线图的判读知识梳理等值线图是中学地图中较为普遍的一种专题地图,常见的有等高线图、等温线图、等降水量线图、等压线图等。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一、等高线图的判读与应用用等高线表示的地形一般有: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缓坡、陡坡和洼地,但容易忽视的是利用等高线数值来判断山地、丘陵、高原等地形类型。(一)判读规律 1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的数值(海拔高度)大致判断地形类型。 海拔在 200 米以下一般为平原。 海拔在 500 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 100 米为丘陵。 海拔在 500 米以上,相对高度在 100 米以上为山地。 海拔在 500

2、 米以上,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部分十分密集,而顶部稀疏为高原。 2 当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时,凡内高外低的为山顶,如图一中 A 处,凡外高内低的为洼地,如图一 B 处。3 凡等高线重合,并用锯齿状表示的为陡崖,如图一中的 C 处。悬崖的相对高度可用公式计算:(n-1)dHD= 6实际调查发现乙坡植物生长好于甲坡,其原因为乙坡的( ) A 日照较强,辐射收入多 B蒸发较高,土壤水分条件较好 C气温较高,且日变化大 D降水较多,水源充足 7若乙坡植被受破坏成为荒坡,则对其合理的开发整治措施是( ) A 放牧山羊 B种植喜阳的经济林木 C修梯田,种植水稻 D营造混交林 解题思路 :第 5 题,该组

3、题目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紧密结合在一起,考查考生依据地形图的大小尺度,判读地形及气候状况的能力,同时也检查考生对利用、改造自然的措施的想法。第 72 题是地面坡度的简单判断题。 第六题,该组题目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紧密结合在一起,考查考生依据地形图的大小尺度,判读地形及气候状况的能力,同时也检查考生对利用、改造自然的措施的想法。第 73 题则需要较细密的思考,才能够确实有把握地作出正确的选择。第七题,该组题目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紧密结合在一起,考查考生依据地形图的大小尺度,判读地形及气候状况的能力,同时也检查考生对利用、改造自然的措施的想法。答案:5、C 6、B 7、D 能力训练高中地理辅导网

4、 http:/京翰教育中心 http:/ 12题。1图中数字表示的各地坡度最大的是( ) A B C D2若上述四地均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则( )A 地气温肯定较 地高 B地为分水岭C 地降水较 地丰富 D地宜修筑梯田发展种植业3下图中,能够表示南半球暖流的是( )读等高线示意图,已知 ab。 读图回答 46题4有关 P、Q 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 )AP 为山坡上的洼地,Q 为山坡上的洼地高中地理辅导网 http:/京翰教育中心 http:/ 为山坡上的洼地,P 为山坡上的小丘CP、Q 均为山坡上的小丘DP、Q 均为山坡上的洼地5若 b 的海拔高度为 200 米,a 的海拔高度为 300

5、米,则 P、Q 处的海拔高度为( )A200P300,300P400 B300P400,100Q200C100Q200,200P300 D200Q300,300P4006若图中闭合等高线的高度同为 a 或同为 b,则 P、Q 处的地形可能( )A同为洼地或同为小丘 B只能是洼地 C同为缓坡 D一处为洼地,一处为小丘7下图为春末夏初东亚近地面天气图,数字注记单位为百帕,读后回答:(1)根据图中字母所示的位置,填注气压场类型(低气压、低压槽、高气压、高压脊、鞍部区)A , B ,E 。(2)C、D 两点的风向:C ,D 。(3)F、G 两地的天气状况及其原因:F 地: ,G 地: 。8读下列一组等高线地形图(图一)和地形剖面图(图二),该图所在的地理位置约为 2836N、11749E,回答下列问题高中地理辅导网 http:/京翰教育中心 http:/ 较陡、 较缓(2)图中的地质构造为;其走向为 。 (3)在图一上画出地质构造的位置;(4)判断图中 C、D 两地点,年降水较多的是点,理由 ;岩层较老的是点,理由 。能力训练参考答案 1C 2C 3D 4B 5B 6 A 7、(1)A 为高气压中心 B 为低压中心 E 为高压脊 (2)C:西南风 D:西北风 (3)F 地:晴,暖锋后无雨。 G 地:阴雨,冷锋后多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