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的四个维度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125703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的四个维度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的四个维度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的四个维度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的四个维度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的四个维度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的四个维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的四个维度(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的四个维度 宋玉兰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白城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 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思想, 同时又对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思想有着极大的创新和发展,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思想的新内涵。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是对传统伦理学理论的超越, 这种超越是由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的四个基本维度所决定的。依据人类可持续生存的使命, 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主要包括四个基本维度, 即属人生态概念的界定、生态伦理的逻辑前提、生态伦理的逻辑结构和生态伦理的类特性特征。研究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的四个维度有利于开展生态道德建设

2、, 对中国走向生态文明、丰富可持续发展理论、构建美丽中国提供了理论支撑。关键词: 生态伦理; 属人生态; 可持续生存; 类特性; 作者简介:宋玉兰 (1977) , 女, 吉林洮南人, 博士研究生, 讲师, 从事生态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收稿日期:2017-08-01Four Dimensions of Marxist Ecological EthicsSONG Yu-lan College of Marxism, Jilin University; Abstract: Since the 18 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3、China, the new concept, new thought and new strategy of general secretar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of the new ideas, new strategy not only inherited the Marxist ecological ethics thought, but also had great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to the Marxist ecological ethics thought, wh

4、ich enriched the new Connotation of the connotation of Marxs ecological ethics. Marxist ecological ethics is the transcendence of traditional ethical theory. This transcendence is determined by the four basic dimensions of Marxist ecological ethics. According to the mission of human sustainable surv

5、ival, Marxist ecological ethics mainly includes four basic dimensions, namely, the definition of human ecological concept, the logical premise of ecological ethics, the logical structure of ecological ethic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cological ethics. The study of the four dimensions of Marxist ec

6、ological ethics is conduciv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morality, providing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China to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e rich theor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 beautiful China.Keyword: ecological ethics; human ecology; sustainable existence; class ch

7、aracteristics; Received: 2017-08-01引言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人类文明演进的高度, 不断赋予生态文明建设以新的内容, 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 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思想, 同时又对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思想有着极大的创新和发展,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思想的新内涵。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是人类在面对日渐恶化的生态环境, 对人与自然复杂关系不断地进行哲学反思的过程中应运而生的一种伦理学思想。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作为一种新的伦理思想是对传统伦理学理论的超越。尽管生态伦理学已有 80多年的发展历程, 但是却面临着十分尴尬的局面。国内外学者各自从不同的意

8、识形态立场出发围绕着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形成了“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学思想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学思想。他们围绕着人类对自然存在物承担道德义务的根据是什么, 即动物有无道德权利, 生命和生态系统有无内在价值, 我们为何需要生态伦理,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生态伦理等问题展开了针锋相对的争辩。效仿西方的“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之争, 中国学术界也展开了“走进人类中心主义”, 还是“走出人类中心主义”之辩, 还有一些学者根据中国“天人合一”的思想资源, 企图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去寻找生态伦理的合法性依据。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目前理论界对于生态伦理的理解, 大多停留于“对概念作辩证的平衡,

9、而不是解释现实的关系”, 都没能真正揭示生态伦理的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没有沿袭传统的价值观念和理论规范, 而是确立了一种新的世界观, 以全新的视角和方法解读自然。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思想:“生态兴则文明兴, 生态衰则文明衰”“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建设生态文明, 关系人民福祉, 关乎民族未来”。这些新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的基本维度, 对于中国走向生态文明提供了理论支撑。一、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中“属人生态”的概念界定维度(一) “属人生态”概念界定首先, 生态具有“目的论”内涵。生态这一概念是自然有机体概念, 它的

10、核心是“生命”。所以, 生态不过就是一种包括人类在内的全部自然要素之间构成的有机整体。然而, 本文我们所说的生态, 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学和生物学意义上的生态概念, 而且是赋予生态一词以一个具有“目的论”内涵的概念。 (在地理学和生物学的意义上, 生态是一个由诸多生命体构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有机生物系统, 它完全按照自然的因果链条保持着动态的平衡。而目的论则把人类的生存价值投射到了自然的生态系统当中, 从而以人类可持续生存这一“目的”作为考察生态系统的价值原则。) 当我们从目的论原则出发, 把自然界看作一个大的生命有机体的时候, 生态就不单纯是地理学意义上的生物构成的动态平衡系统。以往关于

11、生态平衡问题的研究, 一般只是停留在地理学和生物学的意义上加以研究的。而在当代人类生存危机这一特定背景下, 学界对生态问题的研究, 已经超出以往那种地理学和生态学思维下的研究范式, 进入了生态伦理学的研究范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本文从这个层面所提出的生态概念, 是指与人自身的生存活动相关的“属人的生态”。当然, 就生态本身来说, 它是一种自然现象, 或者说是自然事实。但是, 一旦当我们去探讨生态问题与人类可持续生存的关系问题的时候, 生态问题就不再是一个地理学和生物学的范畴, 而转变成一个伦理学的范畴。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在生态伦理学当中, 生态一词所指称的已经变成了和人类的生命价值紧密相关

12、的概念, 因而也就变成了一个属人意义上的生态概念。其次, 生态是一个人文社会科学概念。在对其他生物进行研究的时候, 生态问题也是和该生物的生存条件相关联的问题。因此, 一般意义上的生态学就是为了了解某种生物或生物群体的生存法则, 进而发现生物如何凭借它们的生存法则而维持生态平衡的问题。这里是把生态本身看作一个客观事实来加以研究。因此, 地理学和生物学意义上的生态学问题研究, 应该归属于自然科学的门下。而在生态伦理学中, 生态这一概念就不再是单纯的自然科学概念, 而是一个人文社会科学的概念。当代的伦理学虽然力图把范围扩展到自然、环境或生态当中去, 但是, 伦理无论如何都首先应该是人类的行为规范和

13、行为法则。在说文中关于伦理的论述:何为“伦理”, “伦, 从人, 辈也, 明道也;理, 从玉, 治玉也。”伦即人伦, 指人的血缘辈分关系, 伦理即调整人伦关系条理、道理、原则。通过对伦理的解读, 我们可以看出:人类本身永远都将成为伦理行为中的“主体”。我们不能指望其他任何物种能够作为伦理的主体而存在。人类的行为也不完全是伦理行为, 理智不健全的人的行为一般情况下不属于伦理行为。我们通常将这些人称之为“无伦理行为能力人”。正是因为人类永远都必然地属于伦理行为的主体, 因此, 一切伦理当中, 包括生态伦理在内的一切伦理, 这种伦理都必然应该归属于人类本身。而生态伦理虽然和生态有关, 但我们的意思并

14、不是企图让“生态”本身作为伦理的主体。而是说, “生态”这一对象, 应该被纳入到人类自身内部的伦理考量之中。正如法兰克福学派所强调的:“人道主义地占有自然”, 即与自然打交道时必须“符合人的本性的要求”。这也就告诫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 无论如何也不能放弃“人类尺度”174。在这个意义上, “生态”就不是一个自然科学的概念, 而成为“属人”的概念, 因而, 我们将在生态伦理学中所探讨的生态命名为“属人生态”。(二) “属人生态”的理论来源首先, “属人生态”概念主要来自马克思关于人的对象化理论。在马克思看来,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交互的, 即人的对象化和对象的人化。受费尔巴哈人本学的影响,

15、马克思认为, 人的本质对象化, 是指人把自身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到了外部自然, 因此, 自然也就不再是与人无关的自然, 而是“打上了人的烙印”的自然。马克思明确指出:“工业和工业的历史, 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288 马克思和费尔巴哈的差别在于, 费尔巴哈是把人的本质对象化给了上帝, 因此, 上帝就是人的本质对象化的结果。这种对象化当然是通过信仰活动完成的。而马克思的人的对象化理论, 则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来实现的, 即人在实践活动中, 把人的本质对象化给了外部世界。因此, 自然世界也就变成了属人世界了。其次, 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对象化理论。2013 年 5

16、月 24日, 他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时指出:“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 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 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 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3根据马克思的这一世界观原理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 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相同的结论:所谓“属人生态”, 是人类生命活动对象化的产物。也就是说, 生态总是在人类的生命实践活动的对象化中产生和运行的, 因此, 这样的生态就不再是与人无关的纯粹的自然生态了, 而是打上了人类生命活动的印记的“属人生态”了。“属人生态”这一概念的界定, 是我们讨论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基本维度的基础, 离开这一概念, 我们就无法讨论生态伦理的基本维度。二、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的逻辑前提维度(一) 人类可持续生存前提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学中, 直接关照的对象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