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史前城址初论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122231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史前城址初论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安徽史前城址初论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安徽史前城址初论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安徽史前城址初论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安徽史前城址初论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史前城址初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史前城址初论(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史前城址初论 郭荣臻 刘亭亭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国家文物进出境海南管理处 摘 要: 安徽是中国境内史前时期城市遗址发现数量较多的地区之一, 此地的史前城址分属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考古学文化。这些城的兴建, 与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 是中国龙山时代筑城运动的产物, 在安徽地区史前时期社会复杂化和早期文明化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反过来又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关键词: 安徽; 龙山时代; 城址; 引言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这种新的聚落形态是社会复杂化进程中的重要物化载体。安徽地区跨江、淮两大水系, 是海岱文化区1与淮系文化区2的重要组成。过去有学者在对先秦时期安徽城址的研究

2、中曾论及此地史前聚落, 提出了这些聚落地域分布不均、规划布局合理、类型规模有别的灼见3。史前时期尤其是龙山时代4, 作为早期文明化进程中的重要阶段, 城的普遍出现有其时代背景与重要社会意义。文章拟就此为切入点, 对近年来安徽地区发现的史前城址作以整合与考古观察。不当之处, 恳请方家批评、指正。一、安徽史前城址的发现与甄别截至 2016 年底, 经由报道的安徽史前城址共计 4 座。从地域上看, 这些城在皖南、皖北都有分布;就年代而言, 这些城或存续于龙山时代的大汶口文化晚期到龙山文化初期, 或修建、使用于张四墩类型时期。个别“城”的证据还不清晰, 若要确定其性质, 可能还需要做大量田野工作。(一

3、) 蒙城尉迟寺尉迟寺遗址, 位于蒙城县毕集村东, 属于堆遗址, 现存面积约 8 万平方米。考古工作者于 19891995 年对该遗址进行了 9 个季度的发掘, 并于 20012003年又进行了 4 次发掘。遗址堆积分为大汶口文化晚期和龙山文化两类, 文化面貌虽有一定的地域特色, 但整体上分别属于大汶口文化尉迟寺类型和海岱龙山文化的王油坊类型。考古工作者在前后十余次的发掘中揭露出大汶口文化晚期到龙山文化时期的房址、灰坑、墓葬、环壕等遗迹, 出土有以陶器、石器等为代表的遗物, 其中的七足镂孔器等可能具有礼仪功能。发掘者认为, 该遗址的大汶口文化处于平等社会向分层社会过渡的后期阶段, 这个阶段也是社

4、会更加复杂、走向文明的重要阶段8,9。(二) 固镇垓下垓下遗址, 位于固镇县濠城镇垓下居委会境内的台地之上, 属于广义上堆遗址的组成部分, 此地相传为“楚汉之争”中垓下之战的古战场所在地。1957 年治理淮河过程中发现了该遗址西侧的许家楼遗址, 出土有史前的石器、骨器、蚌器等10。20072009 年,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大规模发掘, 发现有城墙、城壕、房址、台基、墓葬、灰坑等遗迹, 出土有陶器、石器、骨器、玉器等遗物11,12。(三) 怀宁孙家城孙家城遗址, 位于怀宁县马庙镇栗岗村孙城、费屋两个村民组内, 现存面积约25 万平方米。该遗址于 20 世纪 80 年代被发现。为配

5、合薛家岗文化课题研究,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 2008、2009 年对该遗址进行了主动发掘, 两次发掘共计面积 616 平方米, 确认史前城址 1 座, 并发现薛家岗文化晚期、张四墩类型时期及商周时期的墓葬、红烧土坑、灰坑等遗迹, 出土有陶器、石器、玉器等遗物13,14。(四) 固镇南城孜南城孜遗址, 位于固镇县湖沟镇马楼村西南, 现存面积约 20 万平方米。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于 20122013 年对其进行了考古发掘。据媒体 2013 年的报道, 该遗址发现了距今约 4500 年的城墙、壕沟。四面城垣呈梯形布局, 北墙呈东西向, 东墙呈西北东南向, 南墙为河水冲毁, 已不存, 西墙

6、约呈南北向。城垣保存不好, 东垣顶部宽约 20 米15。但正式的发掘材料刊布时, 并未见该遗址的城墙、壕沟遗迹, 所见遗迹惟房址、灰坑、灰沟、墓葬、夯土建筑等, 对于发现的规模较大的夯土建筑, 发掘者认为性质尚难以判断16,17。经后续发掘整理, 确认围沟所围系遗址东南部约 1 万多平方米的垫土台基, 而所谓“城墙”则为台基使用一段时间后在外围增筑的护坡18。虽然垫土台基自大汶口文化晚期至东周时期皆为主要的居民生活区, 但将其确定为“城”似乎为时尚早。在没有更多更新证据出土的前提下, 我们建议将该遗址暂置于“搁置”之列19, 留待今后的考古发掘工作来验证。综上, 安徽地区龙山时代的城址有蒙城尉

7、迟寺、固镇垓下、怀宁孙家城三座。其中前二者始建于大汶口文化晚期, 主要使用期亦为大汶口文化晚期, 垓下城的使用可能晚到龙山文化初期;怀宁孙家城则是张四墩类型先民修建、使用的一座约当龙山时代的史前城。同时需要指出的是, 将尉迟寺归入“城”之列, 只是部分学者的认知, 尚未得到学界一致认同。在城市考古研究中, 城墙是能够确认“城”的最直接、最明确、最无争议、最能为考古工作所证实的证据, 但并非唯一解。中国古代城市未必皆有城墙, 即使到了社会经济进步的历史时期, 没有墙、壕相围的城市也为数不少20。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 在对早期城市的厘定中, 若有的聚落能满足规模大、人口多、建造有礼制性建筑、存在

8、体现阶级分化的器物等条件, 即使没有发现墙, 也可能属于城21,22。有鉴于斯, 我们认为, 将尉迟寺聚落视为早期城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二、安徽地区龙山时代城址的筑城技术一般认为, 广义的筑城技术包含对城市整体的规划、设计、规模、形制、布局、城垣建造等一整套流程23, 而狭义的筑城技术则专指城垣墙体的营造技术24。由于史前城址大多未经全面解剖与系统发掘, 整体的规划、设计、布局似乎还不明朗, 但这些城垣、城壕却大多有较为清晰的报道。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拟就城垣、城壕的相关建筑、形制、规模对安徽地区龙山时代筑城技术作以考古学观察。(一) 城墙、城壕的建筑技术环壕是尉迟寺遗址发掘中的重要收获, 遗址

9、外围的环壕设施兴建并使用于大汶口文化晚期, 到龙山文化时期已经废弃。其平面呈西南东北方向的椭圆形, 南北长约 230240 米, 东西宽约 220 米, 面积约 5 万余平方米。壕沟顶部宽约2530 米, 深约 4.5 米。壕沟内侧陡直, 外侧则呈较缓的斜坡状, 下部呈圜底状, 中间较深。环壕西南部有一处宽约 20 米的断口, 发掘者根据相关现象推测此处断口为环壕聚落的出入口。环壕的开挖, 起到了防御外敌、排水蓄水的功效25。垓下城址的城垣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 北垣长约 340 米, 东垣长约 410 米, 南垣长约 280 米, 西垣长约 280 米。城内面积 (不含城垣) 约 15 万平方

10、米, 若含城壕, 城址面积达 20 万平方米。四面城垣上共计有缺口 9 处。北城垣保存较差, 底部宽约 22.5 米, 顶部宽约 7 米, 残高约 2 米。墙体系平地起建, 堆筑而成, 密实坚硬, 但不见夯打迹象26。以 2008 年春解剖的东城墙为例, 6 组堆积大致可分为 3 次大的堆筑过程。2008 年冬的发掘证实, 东城墙上缺口并非城门, 北城墙上缺口已不好判断。2009 年的发掘表明, 壕沟宽约 15 米, 深约 5.5 米27。孙家城城址的城垣大致呈圆角长方形, 东西长约 600 余米, 南北宽约 300 余米, 面积约 18 万平方米。城垣底部宽约 1220 米, 顶部宽约 51

11、0 米, 残高约 14米。墙体系平地起建, 堆筑而成。城垣营建前, 先在生土上铺垫一层 10 多厘米的纯净青灰色土, 而后逐层堆筑主墙体。堆土层最厚者达 1.7 米, 系营建者用黄斑土和夹杂灰色淤土的红褐土一次筑成28。在第二次发掘过程中, 发掘者发现筑城所用的原材料系挖取墙外的黄色生土, 被挖部分形成低洼地。洼地向东与大沙河相接, 似有一定的排水功能。城墙外不见城壕29。通过这两次发掘不难发现, 该城城垣主墙体加工之粗糙, 与大抵同时代的中原地区、海岱地区城址相较, 筑城技术显得原始一些。(二) 技术发展对城的形态的影响城的形态, 是城市地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概念, 指的是城市实体所表现出来的空

12、间物质形态30。成一农先生的研究表明, 中国古代城市形态的构成要素有城市外部形态、城墙、城市中的街道、城市规模、“中世纪城市革命”和“坊市制”、祭祀建筑等 6 个方面31,32。就史前城址而言, 筑城技术的发展对城市形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城的形制、规模等方面。目前来看, 国内发现的史前城一般年代越早规模越小, 形制也不甚规则, 如仰韶时代晚期河南的郑州西山33、淅川龙山岗34和湖南的澧县城头山35等遗址。到了龙山时代, 随着筑城技术的发展,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筑城运动 (见笔者参加“唐嘉弘先生九十诞辰纪念暨中国古代民族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 未刊稿) 在各大文化区普遍开展起来, 城的规模有增大趋

13、势, 形制上也逐渐由圆形城向方形城过渡。安徽地区发现的三座龙山时代的城也体现了这种态势。尉迟寺遗址虽然时代上与垓下城相当, 但从技术上讲还停留在环壕城的阶段, 不但没有在环壕之内筑起防御性墙体, 而且环壕形制不甚规则, 规模也较小。垓下城已经建起高大的墙体, 虽然技术上还停留在平地起建的堆筑城阶段, 但已经有了墙、壕配套的组合。与周邻地区时代稍晚的河南淮阳平粮台36、江苏连云港藤花落37以及山东阳谷景阳岗38等遗址相较, 垓下城的城垣营建技术还较为单一、落后。张四墩类型人群与前述两座城的营建者大汶口人群属于不同的族群, 但在与其后继者龙山人的交流过程中可能习得了筑城的经验, 也营建起堆筑的土城

14、, 惟夯层更厚, 致密、坚硬程度也落后于龙山文化人群的同类建筑, 且城外并无配套使用的壕沟作为另一道防御体系。但总体上看, 因堆筑技术的发展和聚落规模的扩大, 垓下、孙家城的形制趋于规范化, 规模上也有所扩大。综观龙山时代安徽地区发现的这三座城, 不难发现, 此时的筑城技术还停留在较为原始的阶段, 以垓下、孙家城为例, 二者都是平地起建的堆筑城, 不见夯窝, 与龙山时代中原地区普遍的基槽式夯筑、版筑技术相去甚远, 即使与海岱地区龙山时代的堆筑、夯筑 (个别版筑) 技术相较, 也存在不小的差距, 体现了时代上的阶段性与区域间的不平衡性。但作为城乡分化的产物, 城垣、城壕的修建起到了区分阶层、标识

15、身份、筑城自卫等功效。在已经进入早期国家的龙山时代39, 这种新的聚落形态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三、相关问题的讨论得到考古工作证实的安徽地区史前城址为数尚少, 但这些城的发现所反映的古代社会的相关问题却是值得深思的。城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群所营建的, 其本身也是当时社会的组成部分, 反映了当时社会相关的问题。(一) 安徽地区龙山时代城营建的背景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产物。在分层社会中, 占有生产、生活资料的统治者具有安全的需要, 为了保护其既得利益, 防范同一集团内部可能的反抗与外部人群的攻击, 城这种新的聚落形态应运而生。学界一般将环壕聚落作为城的起源40,41。无论是环壕, 抑或城垣、城壕, 在修

16、建中都需要较大的社会财力支持, 较多的劳动力支持和一定的技术支持。城的兴建离不开社会经济的发展, 而作为社会经济基础的农业为手工业、大型工程的兴建提供了支撑。以尉迟寺遗址为例, 大汶口文化晚期到龙山文化时期的农作物组合包括稻、粟、黍等, 农业经济属于稻粟混作模式, 精耕细作方面有所发展42。农业、家畜饲养业、渔猎采集业以外, 大汶口文化晚期的手工业也获得了长足发展。据栾丰实先生研究, 这一时期陶器数量、种类较前期增多, 制陶技术进步, 并出现了专业化生产, 分配、交换、贸易也发展起来。此外, 石器制作、骨牙蚌器制作、纺织业、建筑业等也获得了较大发展。社会组织结构方面, 尉迟寺遗址已经有了单间房址房子组房子组区聚落的层级, 分别对应核心家庭大家庭或小家族家族家族联合体 (宗族) , 社会复杂化程度加深43。技术方面, 房屋建造技术44的进步为筑城积累了经验。要之, 社会经济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