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制度创新视角下引导农村劳动力流向林业就业创业的战略思考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121718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文明制度创新视角下引导农村劳动力流向林业就业创业的战略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生态文明制度创新视角下引导农村劳动力流向林业就业创业的战略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生态文明制度创新视角下引导农村劳动力流向林业就业创业的战略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生态文明制度创新视角下引导农村劳动力流向林业就业创业的战略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态文明制度创新视角下引导农村劳动力流向林业就业创业的战略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文明制度创新视角下引导农村劳动力流向林业就业创业的战略思考(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态文明制度创新视角下引导农村劳动力流向林业就业创业的战略思考 梁志民 常青 梁嫣 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山东大学法学院 摘 要: 生态文明建设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主流, 是工业文明之后的第四种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政府发展理念, 林农创业是农户价值追求理念, 这两者存在重要的合作博弈的过程。研究显示, 林农更愿意对林地采取放任状态而选择出去打工。为此, 政府要加强对林农创业的扶持力度, 为林农创业简化审批程序、创新合作形式, 提升服务水平、推进林业合作组织建设、完善补偿标准、精选创业项目。同时林农也要在获取林产品价值时, 积极有效提供社会生态价值, 降低森林经营中生态损害。关键词:

2、生态文明; 制度建设; 林农创业; 博弈; 作者简介:梁志民 (1972-) , 男, 江西瑞金人, 硕士,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企业管理及农村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收稿日期:2017-09-21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改革开放以来劳务输出大省农村劳动力流向变动规律抽样调查研究” (项目编号为 10BGL035) Received: 2017-09-211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必要性在当今世界, 以地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安全问题和世界经济衰退已成全球性的突出危机。在世界各国实施绿色生态经济建设的背景下, 中国政府应该怎样实施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 这一命题值得中国学者的思考。在

3、保护环境和发展可持续经济的民生呼声下, 发展林业经济能为社会各方认可和接受, 因此本文重点探讨了如何设计良好管理制度, 鼓励劳动力大省剩余农村劳动力转向从事林业培育、林产品加工、森林旅游等林业产业创业就业。2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下林农就业创业的现状与问题调查研究显示, 林农更愿意对林地采取放任状态而选择出去打工, 说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下政府与林农在可持续经营林业上的协作关系还存在各种问题, 具体如下。2.1 我国政府总体政策制度对森林经营的长期战略定位模糊我国政府林业经营思想与世界森林经营思想存在较大差距, 我国对林业的可持续经营和多功能性认识不足。“大跃进”时期, 不惜砍光森林、增加耕地;遭受

4、特大洪灾后, 采取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全国性举措。虽然有利于治理水土流失和沙尘暴, 但排斥了林业经营的多功能性, 没有注意林业的分类经营。国有林、集体林占绝大比重, 农民不能成为林业经营市场主体, 不能做到适地经营树本品种, 树种过度单一, 没有群众基础。农民承包村林地时又缺失独立经营, 砍伐等经营事项需面临政府的审批和征收重税。2.2 林业保险制度与生态补偿制度与落后林业生产周期长, 而我国自然灾害较为频繁, 对我国林农经营造成威胁。而相应的林业商业保险和政策保险力度不够。相比其他产业, 林业有较大的碳汇功能, 对保护环境、净化空气和涵养水源有较好作用, 但相应的碳汇补偿交易没有充分体现。为

5、此需要政府及民间力量共同加强该方面研究。2.3 林农经营管理制度粗糙森林经营包括围绕森林培育以及管护进行的木林、林场和林业资源生态利用经营活动。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政府忽视了微观层面的森林经营发展机制, 缺乏像家庭联产承包农业那样来引导农民进行合理森林经营1。因而林农经营管理理念粗糙, 缺乏可持续发展理念, 导致投入效果甚微或无效果, 甚至带来林分质量下降和新的生态问题。另外, 林农对森林产品市场需要缺乏准确的调研分析和定位, 营销理念也滞后。3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视角下农村劳动力发展林业的理论农村劳动力发展林业具有很强的外部性, 即决策者在做出某种决策时, 第三方不得不承担的可察觉利益 (或损失)

6、 , 是对第三方福利的影响2。森林生态外部性特征, 具体表现为:其一, 外部性属正外部性, 周边居民受益, 而经营者没有得到补偿;其二, 长期性, 其发展影响其周期长, 甚至数代人;其三, 不易计量, 外部性作用复杂多样, 如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休闲、旅游、科研、防风固沙、改良土质、固碳、释放氧气等。4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下促进政府与林农协同发展林业的策略当前的生态环境危机下, 贯彻绿色经济理念具有非常重要的政治、经济、国际影响的战略意义。林业的生态外部性说明林农发展林业中, 需要政府的合作博弈策略大力支撑, 使林业经济发展的参与者 (政府、林农) 之间能达成强制性制度协议的博弈策略。为此笔者认

7、为, 在森林经营中需进一步明确政府与林农之间的关系以及双方对林业发展的博弈对策。4.1 政府方面的对策4.1.1 对林业发展制度做出新的定位和战略政府要应重新审视定位林业发展与管理理念。在绿色经济趋势下, 发展可持续林业产业成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基础和关键要素, 要充分重视林业的多功能性, 发挥森林的经济性和生态公益性,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重视森林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特殊调节作用。政府要加强林业发展的机构建设, 增强的林业分类经营决策能力和实施能力建设, 创新有社会主义特色的林业管理模式, 来服务于国家绿色经济战略目标。同时, 要注意发挥国有林场、集体林场和农户个人经营林业的积极性, 明确各自

8、的地位与作用范围。现阶段要积极深化集体林权改革, 充分发挥广大农户经营商品林的微观积极性。4.1.2 进一步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碳汇交易制度我国生态补偿体系应体现如下原则。第一, 动态性, 即指要根据社会发展情况调整补偿标准;第二, 开放性, 即在法定标准外, 逐步探索市场机制补偿方法;第三, 多样性, 即指在法定标准内部可考虑最低标准下的分级和分类相结合的补偿标准, 实行租赁、购买、赎买等协定方法。随着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和现代林业建设的推进, 森林碳汇贸易和林业低碳经济发展带来更大的空间。应把握住我国内外部优势, 尽快建立并完善我国的碳贸易市场。4.1.3 扶持林业合作组织的建设林

9、业专业合作组织对于解决集体林权改革后分散的经营模式与林业集约化之间的矛盾, 以及林业生产中出现的融资困难、信息和技术不足、利益主体多元化导致的抗灾能力不足等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是林农提高林业经营收入的一个重要途径。政府要全面推进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建设上新台阶, 为此要抓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一是要整合林业系统现有政策, 向林业专业合作组织优惠倾斜, 完善林业贷款制度和财政贴息制度;二是要从合作模式和内部管理等方面加大立法力度;三是要注意培育典型, 推广好经验、好做法, 不断创新合作方式;四是要为林业专业合作组织提供多层次的服务, 提高林业专业合作组织的市场核心竞争力。4.2 林农经营方面的对策4.

10、2.1 选择与林业环境相适应的多元化创业项目笔者认为, 创业项目必须遵循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原则, 即最大限度地节约自然资源, 贯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此要做到以方面:一要特别注意森林结构优化;二要考虑林区富裕劳动力的消化, 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三要注意发展立体林业经营, 拓展林下经济项目。4.2.2 开发让消费者满意的森林产品品牌营销专家菲利普卡勒特提出, 现代社会应以满足消费者为出发点的“逆向营销”理念。新的森林产品食品要求创新森林食品种类, 发掘森林食品市场机会, 整合可利用的原产地资源, 开辟新的有潜力的消费领域。企业要“寻找”令其顾客满意的森林产品。例如, 我国森林药物资源丰富, 目

11、前发现的有 5000 余种。森林药物企业应找准消费者偏爱, 强调森林药物调理、标本兼治、副作用小的药物, 宣传草药对森林的保护作用。在医疗滋补环保上满足顾客和社会的需求, 就有可能获得创业的成功。4.2.3 充分采用现代林业经营管理技术现代林业企业经营管理体系, 是现代林业管理理念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 它利用多维现代技术, 实现林业资源经营管理的及时化、精确化、高效自动化, 实现林业经营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市场变化的无缝连接。林业的现代技术主要有 GPS (卫星定位系统) 、RS (遥感) 、GIS (地理信息系统) 技术等, 这些现代技术可以为现代林业企业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帮助, 这是当今林业经营的发展方向, 如江西省宜丰县曹武斌的林业创业是个很好的学习榜样。2011年元月, 曹武斌与宜丰县政府签订协议, 在租用荒山林地 310 多 hm, 从事以丹桂为主的绿化苗木开发及丹桂花粉加工产业, 采用互联网+公司+农户的形式来扩大种植面积, 即公司提供苗木、农户提供土地相结合, 按照公司建基地、基地帮农户的产供销发展思路来把公司做大做强。参考文献1谢春山, 孙伯良, 王晓云, 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及中国的策略J.中国科技论坛, 2009 (7) :3-7. 2张建国.关于森林经营问题的探索J.林业经济问题, 2008, 28 (6) :471-47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