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的日语寒暄语与日本文化的关系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121311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丰富的日语寒暄语与日本文化的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丰富的日语寒暄语与日本文化的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丰富的日语寒暄语与日本文化的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丰富的日语寒暄语与日本文化的关系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丰富的日语寒暄语与日本文化的关系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丰富的日语寒暄语与日本文化的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丰富的日语寒暄语与日本文化的关系(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丰富的日语寒暄语与日本文化的关系 刘艳君 辽宁理工学院 摘 要: “寒暄”是以语言行为为主的包括某些动作的社会行为方式, 其目的是为了建立、维持和加强人们之间的亲和关系, 是存在于整个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任何一个国家、一种语言都有其寒暄的表达方式, 但是没有哪一个国家的语言像日语这样, 有如此丰富、大量、适用于不同场合的寒暄语。丰富的寒暄语是日语的一大特征, 与日本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关键词: 日语; 寒暄语; 日本文化; 关系; 作者简介:刘艳君, 辽宁理工学院外语系讲师, 硕士, 研究方向:外语教学、日语语言文化。“寒暄”在日语中写成汉字挨拶, 读音, 中文读音“挨拶” (ai za)

2、 。“挨拶”一词源于古代汉语。“挨”的原意是挤压、推挤, “拶”的原意是压迫、逼迫, 从原意上来看, 这个词毫无谦让的意思。在唐、宋时期佛教盛行, 禅宗和尚们为了悟道, 常常进行一对一 (一挨一拶) 的问答, 被称为“挨拶”。佛教传入日本以后, “挨拶”一词便在日本扎下了根。日本语言学家渡边友左在国语学研究事典中所下的定义是:“人们为与他人建立亲和的社会关系, 或为维持、加强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而进行的社交、礼仪性行为之一。”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 寒暄是社会生活的“润滑剂”。一、寒暄语的分类(一) 日常生活中的寒暄语初次见面的寒暄语:初、願;与家人间的寒暄语:、帰;行、;吃饭时的寒暄语:、

3、;见面时的寒暄语:、元気;邻里间的寒暄语:出、;道别的寒暄语:元気;道谢的寒暄:;道歉的寒暄:;祝贺的寒暄语:;拜访时的寒暄语:邪魔;服务场合的寒暄语:;。(二) 书信中的寒暄语书信中的寒暄语主要用在书信的开头和结尾, 而且都是与时令季节相关的表达。从 1 月到 12 月, 每个月份、节气都有不同的书信寒暄。比如说 1 月份的书信的开头:新春申、厳寒続、過 (时值新春之际, 天气持续寒冷, 一切可好) ;在结尾多为问候的表达:寒厳、自愛 (天气还很寒冷, 请一定保重身体) 。(三) 商务场合的寒暄语分为社内寒暄和社外寒暄。多为固定的表达。社内寒暄语:疲様;苦労様;先失礼。社外寒暄语:世話;今後

4、付合願。商务场合的寒暄语还包括商务邮件中的寒暄语, 也是固定表达。如:大変世話;今度支援願 (一直以来承蒙您的关照, 今后也还请多多支持) ;信藤様健康発展心祈 (由衷地祝愿信藤先生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二、日语寒暄语的特征(一) 定型化一天中不同的时间段, 不同的场合, 都有其固定的寒暄表达。固定的场合使用固定的寒暄语, 可以说给人际交往带来很多便利。而且每句寒暄语都有它的演变过程和深层含义。如:, 意思是您起的好早啊, 身体还好吧。您这么早起来, 真是辛苦了。是对早起外出劳作的人的一种关心和慰问。(二) 待遇表现性1. 上下关系根据说话对象的地位、长幼的差别, 寒暄语的使用也有差别, 如

5、:上对下使用、苦労;下对上必须使用、疲様等。2. 内外关系“”“”可以对家人或亲近的人使用, 但是、只对外人使用。是“今日天気”“今日機嫌”的省略。是“今晩穏夜”的省略。是“”的省略, 是表示分别的寒暄语, 对外使用。如果一家的主妇早上对要去上班的丈夫说“”而不说“”, 那么这是在对丈夫宣告离婚。3. 利益与亲疏关系顾客向店员问路或寻求帮助之后, 只说一句“、”就可以了。可是, 就算顾客什么都不买, 只是在店里闲逛, 店员也要对顾客说“”表达谢意。因为顾客是能给商店带来利益的一方, 对顾客使用敬语、表达尊敬是理所当然的。(三) 伴随鞠躬等身体动作寒暄和鞠躬在日本是一组动作, 嘴上寒暄, 随之身

6、体作出鞠躬的动作。从上幼儿园就开始学习, 寒暄鞠躬在日常中频繁使用, 不知不觉中已经渗透到日本人的意识当中。但是在外国人看来, 就觉得很繁琐, 甚至看到两个日本人互相不停地点头哈腰而觉得好笑。确实, 在其他国家, 人们互相寒暄的时候, 是不做鞠躬动作的。这个是日本特有的一种礼节。在日本, 鞠躬分为最敬礼、敬礼、軽礼三种。在很多国家, 比如中国, 见面的时候握手是一种礼仪, 为什么在日本没有形成握手的礼仪习惯呢?日本人对私人空间比较看重, 不喜欢与别人太近距离的接触, 尤其是初次见面的时候, 鞠躬的话, 彼此之间可以保持一定的距离。(四) 季节性在日本, 书信中的寒暄语在开头和结尾多使用与季节时

7、令相关的季节语, 如:一月份的季节语有初春、新春、寒冷、酷寒、厳寒、寒風、厳冬、極寒、春寒等。在书信开头多使用这样的表达:厳寒候、貴社繁栄慶申上。 (隆冬时节, 祝贵公司生意兴隆。) 三、寒暄语与日本文化的关系(一) 体现日本人的集团归属意识集团主义文化是日本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日本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社会条件, 使日本人有了同甘共苦、团结互助、居安思危的意识, 形成了高度统一的民族集团意识。日本是一个集团主义意识很强的社会。由于历史和地理的缘故, 日本人对其所在的集团形成了“家”的意识, 具有很强的归属感。日语日常寒暄语表达也反映了这一点。日本人在离家出门时, 通常对家人说:“ (我走了)

8、。”而家里人则说一声:“ (你走呀) 。”外出回来的人在进门时要说:“ (我回来了) 。”而在家的人则说:“帰 (你回来啦) 。”这种“寒暄”不光是在家庭, 而是已经普遍应用于整个日本社会。外国学习者苦于无法将日语寒暄语翻译成合适的母语, 因为寒暄语是日本特有的语言特色, 其他国家没有如此丰富的寒暄语。(二) 体现日本人重视和谐的精神日本是一个重视和谐的社会, “和谐”是日本文化的核心之一,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日本人的性格和思维。它渗透到日本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各个方面。“和”在语言交流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日本人在用餐前后, 或是接受别人款待时, 都要说一句“”和“”。前者是“承蒙赏赐”

9、, 后者是“多谢款待”的意思。对于日本人来说, 这两句寒暄语不仅仅是表示对款待自己的人的感谢, 更是对所有为我们提供餐食的人的感谢。对别人给予自己的好处表示感谢, 或对自己给别人添的麻烦表示歉意, 是“寒暄”语的特色之一。例如, 日本人经常在“寒暄”时提起已经过去的事情, 比如说“先日”“昨夜失礼”等。这种“寒暄”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建立在一个不间断的时间线上, 进而得到稳定的发展, 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融洽。“失礼”“疲”“”都是使社会生活更融洽的寒暄语。在工作结束之后, 和对方说“疲”, 意思是:我们在共同的场所, 度过共同的时间, 我了解你工作后的疲劳和辛苦, 用“疲”来关心和慰问对方。这

10、里面也隐藏着作为集体成员的集团意识。日本人在表达谢意时, 喜欢说“”, 这里面带有“给您添麻烦了, 我心里实在过意不去”的意思。所以此时, 比起“”, “”更符合当时的语境, 更能表达出说话人的心情。(三) 体现日本人的自然意识日本人自古以来就在固定的土地上从事农耕稻作, 在春夏秋冬四季分明的环境中生活, 虽然有时受到台风、地震和火山的侵袭, 但同时也从自然中获得了不少恩惠。日本人从来没有把自然界看作对立面, 而是把自然看成是人类的朋友和生活上的依靠。这种对自然界的亲和意识在日本人中间表现得是非常强烈的。在日语的寒暄语中有关季节、气候的语言有很多。比如“暖 (天气暖和起来了) ”“今日 (今天

11、真热啊) ”等都是频繁使用的寒暄语。尤其是在书信中, 开头就是有关季节气候的表达。日本人对自然抱有敬意, 从日常中的寒暄语中就能看出日本人希望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思想意识。四、结语日本语言学家森田良行先生说过:“语言是社会文化的产物, 离开文化视点考虑语言就无法看到真正的语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是文化的积淀, 是文化的印象, 语言中隐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学习一门外语, 不光要学习词汇、语法、句子, 更重要的是学习隐藏在语言背后的各种文化现象。只有熟悉一国的文化, 才能更深刻地理解该国的语言, 才能准确地实际运用语言。寒暄语作为日语的一大特色, 其背后所隐含的日本文化是极其丰富的, 是值得深入研

12、究的。参考文献1杨红丽.日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15. 2邵君.伴随寒暄语的非语言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 2014. 3张丽霞.关于日本职场中寒暄语语言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 2013. 4 (美) 本尼迪克特.菊与刀M.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 2011. 5韩立红.日本文化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8. 注释(1) (1) 张艳军.浅谈日语寒暄语与日本文化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4 (3) :56-57+60. (2) (2) 崔昆.日语寒暄语的语用研究J.日语学习与研究, 2011 (2) :77-84. (3) (3) 朱宪文.浅析日语寒暄语及其文化背景J.日语学习与研究, 2005 (4) :62-64. (4) (4) (日) 森田良行.日本語視点M.創拓社, 199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