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科技]大同矿产发展简史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4117160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2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科技]大同矿产发展简史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工程科技]大同矿产发展简史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工程科技]大同矿产发展简史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工程科技]大同矿产发展简史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工程科技]大同矿产发展简史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科技]大同矿产发展简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科技]大同矿产发展简史(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同矿产资源介绍目录简介 大同火山群 .1大同矿业简史 .3南郊区矿产资源 .29新荣区矿产资源 .31左云县矿产资源 .33大同县矿产资源 .35阳高县矿产资源 .36广灵县矿产资源 .42灵丘县矿产资源 .441简介大同火山群大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不仅拥有数千年历史文化渊源的人文景观誉满中外,同时拥有著名的大同火山群这一地质遗迹而闻名于世。“大同火山群”一名,首见于 1929 年法国人得日进与我国地质学者杨仲键研究山西新生代地质所提到。其后,有不少中外学者对大同火山群进行过考察和研究,其中最具地表性的是 40 年代我国地质学家杨杰、赵宗溥等,50 年代苏联岩石学家 B.H.列别金斯基,他

2、们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大同火山、火山喷发期及火山形态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大同火山群之所以著名,因它与黑龙江五大连池火山群、吉林伊通火山群、云南腾冲火山群、台湾大屯火山群、新疆卡尔达西火山群,同属我国形成不同时期,各具不同自然景观的六大著名火山群。并依其少见的火山群整体规模,原始景观的完整性,典型的火山地质地貌,对科学研究及教学具有重要意义而闻名。同时,大同火山群是我国地质研究时间最早,研究者多,研究程度高,专题报告和专文、专著亦多,曾经历了有的学者认为该火山群系有史期间仍在活动的休眠火山;大多学者认为该火山群虽然时代较新,但也久已熄灭,即非活火山,也不是休眠火山,是稳定大陆内部的久已熄灭

3、的死火山之争而闻名。而更主要的是有“东亚大陆稀有的自然遗产”之称而闻名。大同火山群分布于大同盆地的东部,西起大同县聚乐堡陈庄一带,东到与河北省阳原县交界以西,北起大同市北孤山一带,南到六棱山脚下,分布面积约 700 平方公里。比较集中分布且保存完好的火山包括有黑山、金山、狼窝山、马蹄山、阁老山、双山、小山、磨八山、老虎山、牌楼山、老爷岭、昊天寺、脑头山、牛头山、肖家窑子头山、孤山、凤凰山、册田坝东火山、龙堡火山、大峪口火山、秋林火山、东马营火山等大小 22 余座,分布面积约 50 平方公里。这些火山锥集中分布于册田水库以北地区,海拔高度 11001400 米之间,每座火山锥面积 0.5-1.2

4、 平方公里,相对高差较大,范围可达 4400 米。火山锥之间相距 14 公里不等,并按一定方向排列,主要有北东南西向、北西南东向、北东东南西西三组。尤其在大同县城北东一带,火山锥发育最好,火山口最为清晰,火山地貌最为壮观。其中黑山规模最大,狼窝山火山口直径最大,金山最秀,昊天寺山最完整。这些火山拔地而起,兀然挺立,十分醒目。构成了与册田水库相晖影映,浑然一体,势有众峰极绝秀,层云荡太虚之美景。大同火山遗迹火山锥地貌形态,有的呈圆锥状孤山,有的呈卧龙状岭岗,有的呈馒头状鼓包,绰绰落落,千姿百态,让人叹为观止。那种圆锥状孤山火山锥,各自拔地而起,一般高于锥周地表十数米至数百米,锥顶为截头,平面形态

5、为圆状或椭圆形。火山口部位常为凹坑,周围由紫红色火山集块、火山角砾、火山弹等组成数圈珑头“垣墙” ,且多具一向缺口“垣口” ,平面形态为“马蹄状” 。锥体周坡一般较陡立且不对称,常发育有数条宽窄不一,深浅有别的“羊尾沟” 。总观外貌,好似个大圈椅放在地上,如狼窝山、阁老山、马蹄山、孤山等。那种卧龙状岭岗火山锥,是由数个高低、大小都差不多的火山锥,沿一定方向紧密相连排列成一线,组成一道顶线高低不平的岗岭,宛如“龙卧大地” ,如老虎山、牌楼山等即属此类。而那种似馒头状鼓包火山锥,火山口面目不清,鼓包沿一定走向连续排列成一线,呈“串珠状” ,如马营村东火山等。大同火山群,系由新生代火山间歇性喷发产物

6、堆积而成,具有多期次,成2群出现的特点。火山喷发活动主要经历了早期爆破阶段,中期喷发阶段和晚期岩浆喷溢阶段。其形成的火山锥一般呈中心式,主要由火山角砾岩、火山弹层、浮岩层组成。由于每次喷发的方式,强烈程度及其分布范围各地点之间的差异,故形成一套以火山口为中心,碎屑层次明显的重叠结构。岩石特征具有明显的岩相分带,即火山口相、火山碎屑岩相和熔岩流相。其火山口相由灰色、灰黑色致密块状玄武岩组成;火山碎屑岩相自火山口而外,由近而远一般依次有火山熔渣、火山集块岩、火山角砾岩、火山砾、火山豆、火山砂、火山灰;熔岩流相则以玄武岩流展布于沟谷和倾斜的平面上。熔岩一般为黑色橄榄玄武岩、橄榄玻璃玄武岩、玻璃玄武岩

7、、橄榄中粒玄武岩、橄榄粗粒玄武岩及橄榄斜长玄武岩等。火山类型属于以“火山渣锥”为主,另有“复合火山”和“寄生熔岩锥” 。喷发性质则以“爆发式”和“混合式”为主,而“溢流式”所占比例相对很少。当身临其境,登高远眺这一火山遗迹景观时,凭何种感觉也想象不出那火山喷发时的壮观景象,其声其势难以言表。灼热滚烫的玄武岩浆象火龙一样从地下喷出地表,或堆积于火山口周围,或漫布于田野,或顺沟直泻而下爬伏于山谷间。从地质发展史上看,大同火山群是新生代喜马拉雅运动第三幕活动,在山西地质舞台上导演的最精彩的一部分,是进入第四纪以来局部地区的火山活动,形成了著名的大同火山群。大同火山群是山西地质史上的重大地质事件。其火

8、山群的形成时代,由于看问题的角度差异和掌握资料的不同,只有个别学者误认为该火山群系有史以来仍有活动的休眠火山,而公认为源于第四纪死火山。但其活动分期,具体年代及其与其它沉积物间的关系有不同的认识。一种认为大同火山群大致分为 2个喷发期,早期距今约 0.2Ma(中更新世晚期) ,晚期距今约 0.1Ma 或小于0.1Ma(晚更新世晚期) ;一种认为大同火山群始于晚更新世早期“许家窑期”的中期阶段,在晚更新世中期“马兰期”来到之前即已停止活动,至少有 3次喷发;90 年代一些学者通过对该区的考察,用 KAr 稀释法测定玄武岩年龄,认为大同火山群可粗略分为 2 个喷发期,早期为晚第三纪晚期或早更新世早

9、期,晚期为晚更新世早期或中期。大同火山群是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结果,它形象而又生动地说明了地壳运动的沧桑巨变。它留给世人的不仅有重要的科研价值,丰富的矿产资源,还有绚丽多姿的火山遗迹自然景观。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大同火山群奇特的地质地貌风光,令中外地质工作者为之向往,也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3大同矿业简史第一节 古代矿业开发利用史(从远古公元 1840 年)大同是我国矿产开发利用较早的地区之一。古人类利用坚石制造石器工具,揭开了大同地区史前矿业的历史,经历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的不同发展阶段。由于大同地区地理位置的特殊,自春秋战国,特别是秦汉以来的封建统治时期,始终是我国北

10、方的一个多战乱,中原和塞外相交融、相分离的政治经济环境,使其矿业的发展极具曲折和多变性。一. 先秦时期考古成果表明,大约在旧石器时代中期,距今约十万年左右,阳高县“许家窑人遗址”文化层中,出土有数量众多的石核、石片、石球、石叶、石钻、大砍伐器、尖状器、雕刻器等近一万件,仅石球就有一千五百多件。就目前所知,这是我国旧石器时代中期内容最丰富的文化遗址,也是大同地区古人类矿产利用最早的证据。在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一万年至四万年左右,朔州市“歭峪遗址”出土石器一万五千多件,多以脉石英、石英岩、硅质灰岩、石髓、砾石等为主要原料。其中有燧石制成的石簇,它是弓箭的主要部分,也是人类改进工具的里程碑。还有用石

11、墨制的具有钻孔的小装饰品,以及加工皮革的细石器等。在南郊区“青磁窑遗址”中,出土有刮削器、尖状器、石球等类型的石器,还有大量的石核、石片等。此外,在南郊区高山、小站村罗家湾,左云县贾家窑,广灵县洗马庄遗址中都曾发现过旧石器时代遗物。大约在距今一万年左右,进入新石器时代。怀仁县“鹅毛口遗址”中发现了大型石器制造场,包括石锄、石镰等,表明当时大同地区已出现了农业氏族社会。在南郊区“高山遗址“出土文物中,有典型的新石器时代的细石器和陶片,有打制精巧的玛瑙石锥和石簇,圆刮削器等,还有大量的石核、石片,原料多为玛瑙和燧石。陶片多为灰黑色,质地坚硬,火候较好,含砂较少,纹饰有兰纹、绳纹等。说明当时人们不仅

12、制取石器,还要选质选料,并用陶土烧制成器。同时在南郊区的南梁、孤山,新荣区西村,大同县吉家庄、水头,左云县关山、南端午,阳高县砖井、太师庄,天镇县楼子疃,广灵县蕙花、登场堡,灵丘县南水芦、三山、小王庄、东坡城都有新石器时代彩陶、灰陶和多种石器的发现。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 770前 221 年),我国进入到封建社会阶段。当时不仅青铜业更为发达,铁冶业也渐趋发展,铁兵器和铁制生产工具逐步普遍。这些,必然要刺激和推动矿业的进步。周礼.地官司徒下载,“十卜 人掌金玉锡石之地,若以时取之,则物其地图而授之”。十卜就是今天的矿字,这说明了当时矿业发展的历史事实。大同地区在此时期可考证的不多,但从浑4源县“

13、小峪春秋时期青铜器遗址”出土的六十余件铜器,其中以“牺尊“为稀世珍宝的调查看,证明了当时大同地区已经出现了相当进步的采、冶制造技术。据中国古代矿业开发史记载,帝都山(阳高)、梁渠山(阳高)、鼓题山(阳高)在战国时期已为金的产地。大同煤炭的发现,据中原远古文化记载,远在旧石器时代,歭峪遗址出土的遗物中,“石墨制作的小饰品”是当时用煤雕刻制成的,是远祖们接触煤炭的开始。这里指的“石墨”并非今之石墨,而是古时煤的名称之一。据考证,最早记载于山海经一书中,煤的名称我国古代大致经历了石涅、石墨、石炭这样一个演变过程。贾兰坡、卫奇山西阳高许家窑遗址19671977 年。王择义、龙玉柱、贾兰坡歭峪遗址196

14、3 年。大同市地方志办公室大同市志.地理志1988 年 8 月。贾兰坡、龙玉柱山西怀仁鹅毛口石器制造场遗址,载于考古学报1973 年第二期。大同市地方志办公室大同市志.地理志1988 年 8 月。1923 年由一农民发现,并造成轰动一时震惊中外的劫宝事件,至今国内仅存 19 件,大部流失国外。二.秦汉至南北朝时期(公元前 206公元 589 年)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大同地区古代矿产开发利用初步发展时期。秦代建立起来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政权,至两汉时期得以巩固,封建政治经济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虽然到了东汉末期,连年混战,以后相继出现了三国鼎立和南北朝对歭的局面,但封建经济仍然曲折的前进。在这一时期,大同以煤炭为主的矿业开发得到初步发展,不仅考古中的证据多有发现,而且关于矿业的文献记载也逐渐增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