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几种磁偏角文献的再探索

小**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02KB
约15页
文档ID:34109872
几种磁偏角文献的再探索_第1页
1/15

几种磁偏角文献的再探索 闻人军 勃兰迈克公司 摘 要: 将磁针所指与表影、北极相比较, 导致了磁偏角的发现磁偏角古籍鱼龙混杂所谓北宋杨惟德的《茔原总录》是一部元代伪书, 其丙午针抄自胡舜申 (1091 ?) 的《地理新法》胡舜申《阴阳备用》刷新了盘针 (即罗盘) 的发明年代隋至唐初已有《管氏指蒙》, 后世增集注文, 明代加入了北宋王伋的针法诗此外, 本文引入古地磁学界的研究成果, 从新的角度探讨了悬疑已久的伟烈亚力之谜关键词: 磁偏角; 《茔原总录》; 胡舜申; 《管氏地理指蒙》; 王伋; 伟烈; 亚力之谜; 作者简介:闻人军, 1945 年生, 浙江平湖人, 资深工程师, 浙江大学兼职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科技史, 中国物理学史收稿日期:2016-06-15Further Investigation into Several Ancient Records on Magnetic DeclinationWENREN Jun Braemac; Abstract: Magnetic declination was discovered through comparison of the direction of the magnetic needle with the North Pole and the sun's shadow using a gnomon.References in pre-modern Chinese texts are somewhat jumbled, which this article seeks to sort out.For instance, the paragraph on magnetic declination in Yingyuan Zonglu (A General Record of Graves) , a forged Yuan dynasty book attributed to Yang Weide of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was actually copied from a quotation, quoted by Hu Shunshen (1091-?) in his Dili Xinfa (New Ways of Geomancy) .Hu's Yinyang Beiyong (A Topical Encyclopedia of Yin-Yang) contains new evidence of the invention of the compass.The Guanshi Dili Zhimeng (Master Guan's Geomantic Guidance) probably spread in the Sui or early Tang Dynasties.Afterwards, somebody collected more commentaries.For example, the poem on the magnetic needle, written by Wang Ji in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was added in the Ming Dynasty.With reference to the research results on paleomagnetism, the author reviews Wylie's puzzle in new ways.Keyword: magnetic declination; Yongyuan Zonglu; Hu Shunshen; Guanshi Dili Zhimeng; Wang Ji; Wylie's puzzle; Received: 2016-06-15古人将磁针测向与表影、北极相比较, 发现了磁偏角现象。

可惜早期磁偏角文献与堪舆书鱼龙混杂, 迷雾重重本文拟就几种重要的磁偏角文献, 在学术界现有成果的基础上, 做进一步探讨1 关于伪书《茔原总录》沈括的《梦溪笔谈》曰:“方家以磁石磨针锋, 则能指南, 然常微偏东, 不全南也[1]长时期内, 学术界普遍认为上述沈括所言是历史上关于磁偏角的首次明确记载1983 年, 科技史家严敦杰 (1917~1988) 在《中国史稿》第 5 册中首次引用了《茔原总录》的材料, [2]产生了广泛的影晌, 学术界一度将《茔原总录》视为发现了地球磁偏角的最早的明确记录关于《茔原总录》, 王重民 (1903~1975) 遗著《中国善本书提要》有云:《茔原总录》残存五卷一册 (北图) 元刻本[十七行二十八字 (18.8×12.8) ]按是书不见著录, 惟《文渊阁书目》卷十五载之, 注云:“一部, 一册, 阙疑即据此本卷端有司天监杨惟德《上表》, 知为宋杨惟德撰进者惟德撰进之书颇多, 景祐间有《乾象新书》、康定间有《崇文万年历》, 是书则上于庆历元年全书凡十一卷, 今仅存卷一至五……由吾公裕序, 杨惟德进书表[3]台北“国家图书馆”等则将由吾公裕列为作者1995 年, 美国学者韩森 (Valerie Hansen) 在《传统中国日常生活中的协商:中古契约研究》一书中说:“《茔原总录》, 它可以看作是《地理新书》的简易缩写本。

北京图书馆藏有严重破损的元本《茔原总录》……《茔原总录》所描述的葬礼与《地理新书》非常相像, ……其所载买地券文本也与《地理新书》所载相同, 只是它用了一个元代的通用语———‘梯己’, 以指称卖主拥有的土地[4]①2004 年, 日本学者宮崎顺子发表《元刻本〈塋原總錄〉の書誌的考察》该文考察了《茔原总录》与《地理新书》的关系, 但未提及胡舜申《地理新法》, 指出由吾公裕之序和杨惟德的上表均是伪作, 推测《茔原总录》成书于南宋至元初[5]2014 年, 鲁西奇指出:《茔原总录》卷首有司天监杨惟德的上表, 所署日期为庆历元年 (1041) , “此一上表之真实性实颇为可疑, 即便此书果出于杨惟德之手, 今见元刻本也可能经过多方改动, 已非杨著之旧貌[6]2010 和 2014 年, 刘未指出:《茔原总录》与杨惟德参与编《地理新书》一事有关, 《茔原总录》卷 1 的大部分内容“实际上袭自安徽绩溪人胡舜申于南宋绍兴乾道间所撰《地理新法》一书”, “《茔原总录》系元人裒集宋代南北方地理书及礼书, 并适当加以修订”[7]2016 年, 余格格“据《茔原总录》的著录情况、篇章内容以及与北宋《地理新书》的比较, 认为此书乃后人托名所作, 其成书时间当在宋末元初”。

[8]③笔者也发现《茔原总录》一书确实疑点多多, 著者和年代都属伪托现以学术界已有研究成果为基础, 略作补充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茔原总录》藏本卷首题有“中散大夫……赐紫金鱼袋臣由吾公裕奉敕撰”, 接下来是公裕之序杨惟德和由吾公裕两人相差约一个世纪, 都以《茔原总录》的作者自居, 不合情理《茔原总录》之名首见于至大四年 (1311) 元代《通制条格》卷 28 曰:“至大四年 (1311) 正月, ……阴阳教授于《地理新书》并《茔原总录》券式内照得[9]文中未提及《茔原总录》著者是谁现存最早提到作者系杨惟德的, 可能是余格格文中所说的明初《永乐大典》《永乐大典》卷 20197 曰:“《总录》云:‘四杀者, 寅午戌, 火之位……’说见杨惟德《茔原总录》现存最早称由吾公裕为作者的, 可能是明朝隆庆年间 (1567~1572) 徐善继与徐善述兄弟刊行的堪舆书《地理人子须知》其文曰:“又考宋中散大夫 (田) [由]吾公裕同司天监杨维德奏编《茔原总录》, 首编五行, 云:‘洪范者, 此名大五行, 盖五行之变体也, 古今用之, 极有征验阴阳之妙, 有不可诘此殆如医家之用五运也, 故今遵用之’此与《百川学海》等书之说同。

[10]①关于由吾公裕, 《新唐书·艺文志》载由吾公裕著《葬经》三卷宮崎顺子认为:如果唐代人由吾公裕是作者, 则《茔原总录》就成书于唐代, 与书中宋元讯息不合, 故此序是伪托由吾公裕之作由吾公裕《葬经》一度流传, 受到重视如《宋会要辑稿》礼 37 云:“[乾兴元年 (1022) 六月]十六日, 王曾等上言:得司天监主簿侯道宁状, 按由吾《葬经》, 天子皇堂深九十尺, 下通三泉[11]由吾公裕《葬经》的不少内容收入了北宋王洙等编的《地理新书》, 全书则已散佚黄永年的《唐史史料学》指出, 《新唐书》的十个志在内容上和《旧唐书》出入最大的是《艺文志》, 《旧唐书·经籍志》只记到开元时, 《新唐书·艺文志》则记到唐末[12]由是观之, 由吾公裕《葬经》三卷当作于唐朝灭亡 (906) 之前推想 906 年即使著者由吾公裕 20 岁上下, 到庆历元年 (1041) 也早超过了 150 岁, 怎能还为《茔原总录》作序撰文?况且《茔原总录》由吾公裕序的内容明显抄自南宋初胡舜申 (1091~?) 《地理新法叙》余格格文指出:“由吾公裕序乃后人托名而作”卷首托名司天监杨惟德撰于“庆历元年三月”的《上表》也是假的, “庆历改元是辛巳年 (1041) 十一月事, 尤不应于三月预知改元为庆历, 此表之真实性存疑。

笔者疑“杨惟德上表”所记“庆历元年” (1041) , 是作伪者据王洙《地理新书序》推算杨惟德进呈地理书的年代, 玩了一点花样, 反而弄巧成拙那么作伪者是何许人也?元代《大元圣政国朝典章》 (简称《元典章》) 卷 9 吏部 3“试选阴阳教授”曰:元贞元年 (1295) 二月, 试选“阴阳教授, 令各路公选老成重厚、术艺精明、为众推服一名, 于三元经书内出题”这三元经书是指“婚元: (占) [吕]才《大义书》;宅元:《周书秘奥》、《八宅通真论》;茔元:《地理新书》、《茔元总论》、《地理明真论》 ([13], 吏部三, 官制三, 阴阳官) 宮崎顺子认为《茔元总论》是否就是《茔原总录》尚有检讨之余地刘未以为《茔元总论》当即《茔原总录》, 余格格“疑《茔元总论》为《茔原总录》之别称”, 笔者则认为事情并不如此简单杨惟德上表”所记“庆历元年” (1041) , 是作伪者据王洙《地理新书序》推算杨惟德本人进呈地理书三十篇的年代, 他岂能不知杨惟德与由吾公裕非同时代人, 焉能同编?今疑《茔元总论》只有“杨惟德上表”, 无由吾公裕序后来, 另有人加了由吾公裕序和其他一些材料, 变成了《茔原总录》元《通制条格》卷 28“杂令”之“铭旌忌避”条曰:“至大四年 (1311) 正月, 尚书省刑部呈:二宅陆妙真出殡刘万一时信笔差悮, 于铭旌上书写‘千秋百岁’字样。

阴阳教授于《地理新书》并《茔原总录》券式内照得, 虽有该载上项字样, 理合回避 ([9], 320 页) 这则记载说明, 至迟在 1311 年已有《茔原总录》查《元史》卷 81 志 31“选举一”曰:“世祖至元二十八年 (1291) 夏六月, 始置诸路阴阳学其在腹里、江南, 若有通晓阴阳之人, 各路官司详加取勘, 依儒学、医学之例, 每路设教授以训诲之其有术数精通者, 每岁录呈省府, 赴都试验, 果有异能, 则于司天台内许令近侍延祐 (1314~1320) 初, 令阴阳人依儒、医例, 于路府州设教授一员, 凡阴阳人皆管辖之, 而上属于太史焉 ([14], 志 31, 选举一) 元初阴阳学受到重视, 地位比肩儒学、医学阴阳人自然增多, 需设教授训诲、管辖, 隶属太史阴阳伪书充斥市场《茔原总录》卷 5“伪书篇第十四”就罗列了五十多部宋元伪书, 并说:“右前伪书并系私本印行, 亦不经台官集定纵有妄托司天监名目又不言何朝代, 乱生穿凿, 增益拘忌, 并与正书交杂臣闻物正影正, 形邪影邪阴阳书近世以来渐加讹伪, 立邪为正, 以短蔽长, 朱紫相凌, 黑白杂糅……臣谨□上言颇有補于世也伏望开板施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