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水生态文明县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105223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水生态文明县评价指标体系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西水生态文明县评价指标体系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西水生态文明县评价指标体系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江西水生态文明县评价指标体系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江西水生态文明县评价指标体系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水生态文明县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水生态文明县评价指标体系研究(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水生态文明县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温春云 刘聚涛 魏立娥 胡芳 张洁 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江西省鄱阳湖水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摘 要: 针对目前江西县级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评价尚无统一标准, 未形成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等问题, 文章在概述水生态文明内涵的基础上, 通过分析已有文献、技术资料和政策法规, 吸收江西省水生态文明试点县建设经验, 采用问卷调查与专家咨询相结合的方法, 初步构建了江西水生态文明县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该指标体系包含了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水管理、水景观、水文化等六方面共 25 个指标, 并给出了各个指标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可为江西水生态文明县建设评价提供技术支撑。关键词:

2、 水生态文明; 评价; 指标体系; 江西省; 作者简介:温春云 (1988) , 男, 工程师。收稿日期:2017-08-08基金:江西省水利厅科技计划项目 (KT201515;KT201413) Received: 2017-08-08江西水资源丰富、水环境质量良好, 具有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势资源, 但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调控能力不足、水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加剧等问题凸显, 成为制约江西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因素1。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 水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和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水生态文明建设是江西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关键。为探索符合区域水情的水生态文明

3、建设模式, 江西以推进国家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为契机, 开展了水生态文明县试点建设工作, 先后确定了会昌县、莲花县、共青城市、宁都县等一批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为促进试点县建设, 亟需建立一套能表征江西水生文明县建设水平的指标体系, 以准确评估水生态文明建设状况。为此, 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结合江西水利工作的实际需求, 通过问卷调查、专家咨询等方法, 进一步探讨了江西县级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问题, 为下一步构建水生态文明县评价方法奠定基础。1 水生态文明建设内涵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文明状态, 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

4、、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要求人类在自然界活动时积极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努力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2。2012 年,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 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基础内容, 是指人类遵循人水和谐理念, 以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支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保障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为主体的人水和谐文化伦理形态3。建设水生态文明就是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水利工作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 这不仅是工程技术问题,

5、 更是一种文化伦理和社会管理问题, 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 是治水理念的最高境界。2 指标体系选取原则根据水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和特点, 水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 主导性原则。可以表征水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指标很多, 难以将其全部列入指标体系, 必须从中选择起主导作用且敏感度高的关键指标。(2) 可操作性原则。应当考虑在实际评价过程中工作人员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阻碍, 选取的指标应充分发挥作用, 所需的数据应该易于从各种渠道获得。(3) 可量化性原则。单纯的定性不足以准确地反映出水生态文明状况, 应尽可能选择可量化性指标, 用数据支撑理论进行横向、纵向比较, 使得

6、水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更具有公信度。3 江西水生态文明县指标体系构建3.1 国内水生态文明城市常用评价指标基于现有文献资料4-17, 运用统计法统计分析了国内已有的评价指标, 根据评价指标在各指标体系中出现的频次, 初步筛选出常用的 44 个水生态文明评价指标如表 1 所列。3.2 常用指标筛选为使常用指标更符合江西实际情况, 本研究通过微信公众号向省内 200 位从事水利、环保等相关工作的工作人员发放了问卷调查表, 要求被调查者根据江西实际情况和对水生态文明的认识, 从县级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角度选出他们认为相对重要的 22 个指标, 调查结果如表 2 所列。3.3 江西特色指标的确定根据江

7、西省水生态文明建设五年 (20162020) 行动江西省实施“河长制”工作方案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规范水库养殖行为, 加强水库水质保护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要求, 以及目前江西水利工作的现实需要, 增加病险水库 (水闸) 除险加固率、备用水源地建设情况、河长制实施情况、规模化生态养殖、三条红线考核达标情况、公众对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满意度等6 个评价指标。表 1 国内常用水生态文明评价指标 下载原表 表 2 水生态文明评价指标筛选结果 下载原表 3.4 专家咨询通过函询的方式征求专家意见, 对上述选取的指标的合理性、代表性以及完整性进行咨询, 对其中部分指标进行了适当增减和调整, 如增加“农业灌溉

8、保障”, 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合并至“三条红线考核达标情况”“水文化挖掘与保护”和“中小学节水教育普及率”合并至“水文化宣传情况”, 删除“亲水空间的多样性”等指标, 最终确定了基于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水管理、水景观、水文化六大体系的 25 个指标如表 3 所列。表 3 江西水生态文明县评价指标体系 下载原表 4 指标含义及计算方法4.1 水安全 (B1) 水安全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水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不可缺少的重要指标, 应包括防洪安全和供水安全两方面。根据指标体系, 水安全指标包括 6 个指标, 病险水库 (水闸) 除险加固率、防洪除涝工程达标率、城镇生活供水保障率、

9、工业供水保障率、备用水源地建设情况、农业灌溉保障情况。病险水库 (水闸) 除险加固率 (C1) :病险水库 (水闸) 除险加固是目前江西水利的重要工作之一, 该指标主要考查县域范围内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的完成情况。计算方法为防洪除涝工程达标率 (C2) :表征县城范围内抵御洪水涝灾, 保障水资源、生态安全的能力, 反映城镇防洪除涝等水利工程的安全状况。计算方法为城镇生活供水保障率 (C3) :该指标反映城市居民需水量得到满足的程度。计算方法为工业供水保障率 (C4) :保障工业用水是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 以能够满足县域工业发展需求为标准。计算方法为农业灌溉保障情况 (C5) :是指农田灌溉水源

10、的保障情况、农田灌排渠系完整和畅通程度、以及农田灌溉水水质达标情况。备用水源地建设情况 (C6) :反映城市对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能力, 要求县建成区除现有饮用水水源地外, 还应有能够满足应急备用水源的需求的水源地。4.2 水环境 (B2) 水环境是水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次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排污口达标排放率、规模化生态养殖、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等 4个指标。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 (C7) :表征城市生活污水排放有效控制程度, 反映城市对于生活污水的处理能力。计算方法为排污口达标排放率 (C8) :表征环保部门划定的重点污染源排污口, 监测排污口污水排放达标率。

11、计算方法为规模化生态养殖 (C9) :是指辖区内小 (2) 型及以上水库、库区周边地区的畜禽养殖应实现生态养殖, 以江西省畜禽养殖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要求为标准。饮用水源地保护 (C10) :反映饮用水源地是否达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中的保护要求。4.3 水生态 (B3) 水生态指标是表征水生态文明建设中生态安全的重要指标。本文提出 5 个水生态评价指标, 包括:水土流失治理率、生态需水保障、水域面积比、城市绿化覆盖率、水系连通率。水土流失治理率 (C11) :表征坡面的生态系统的完好程度, 反映水土流失治理情况。水土流失治理率是南方丘陵地区重要的生态指标之一。计算方法为生态需水保障

12、 (C12) :指河流的天然最小流量与维持生态所需要的最小流量之比, 反映河道内水资源量满足生态环境要求的状况。水域面积比 (C13) :表征城市建成区有足够的水域面积供人们休闲娱乐, 通过城市适宜水域面积比来考察。计算方法为城市绿化覆盖率 (C14) :指城市各类型绿地 (公共绿地、街道绿地、庭院绿地、专用绿地等) 合计面积占城市总面积的比例。其高低是衡量城市环境质量及居民生活福利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计算方法为水系连通率 (C15) :指河道干支流、湖泊及其他湿地等水系的连通情况, 反映水流的连续性和水系的连通状况。计算方法为4.4 水管理 (B4) 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行“河长制

13、”是目前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也是江西目前水利的主要工作。本文围绕这一重要内容提出了 5 个管理指标, 分别为水资源监控覆盖率、水利工程设施完好率、管理体制机制、三条红线达标情况、河长制实施情况。水资源监控覆盖率 (C16) :反映城市对工业和供水取用水户的监控能力, 以监控工业和供水取用水户的覆盖率为标准。计算方法为水利工程设施完好率 (C17) :表征城市具有防洪、供水、灌溉、航运、养殖等功能的水工程本身质量是否满足安全要求, 从水工程设施质量、水利设施设备的运行状况等方面进行评价。计算方法为管理体制机制 (C18) :反映涉水部门管理机构、管理制度和人员职责是否健全。三条红线达标情

14、况 (C19) :反映城市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情况, 评价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等控制指标达到江西下达的指标任务的情况。河长制实施情况 (C20) :主要反映河长制组织体系的完善程度及实施效果。以市级或省级的考核结果为评价标准。4.5 水景观 (B5) 水景观指标包括水利风景区建设、滨岸带景观建设与价值等两个指标。水利风景区建设 (C21) :反映区域涉水风景区的建设与保护情况, 评价内容为县域范围内水利风景区的数量和级别。滨岸带景观建设与价值 (C22) :表征城市水体沿岸景观丰富, 注重自然生态保护, 展现当地文化特色, 形成城市特有的风光带, 亲水景观与人良好共生,

15、为居民营造良好的生活、娱乐及休闲空间。4.6 水文化 (B6) 水文化是水生态文明的升华。水文化建设要因地制宜、突出个性、保护和发扬地方独特的水文化。水文化包括水文化宣传与保护、水生态文明知识普及率、公众对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满意度等 3 个指标。水文化宣传与保护 (C23) :指在当地主要广播、电视、报纸、网站等主流媒体开设节水专栏, 城市内有节水宣传标语和广告, 学校有节水教育课程等。能够充分挖掘县域范围内的特色水文化, 对已有的水文化有保护和宣传措施。水生态文明知识普及率 (C24) :反映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保护、水文化保护与宣传等水生态文明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获取

16、相应的指标值。计算方法为公众对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满意度 (C25) :是指公众对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满意程度, 通过随机发放问卷抽样调查获取相应的指标值。计算方法为5 结论与讨论本文基于现有的研究成果和江西相关的政策要求, 从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水管理、水景观、水文化六个方面构建了包括 25 个评价指标在内的水生态文明县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充分考虑了江西县级城市当前水利工作的现实需要, 选取的指标包括国内常用的一般性指标和能够表征江西县级城市特色的指标。本研究立足于县级城市, 广泛征求了省内相关行业的基层工作者和专家学者意见, 使该水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更具有适用性和代表性, 可为江西水生态文明县的评价提供基础。水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水安全、水资源管理、水生态环境等诸多领域, 导致影响水生态文明程度的因素比较复杂。目前为止, 对水生态文明的认识还非常有限, 关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标准等内容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 如何建立更完善、实际应用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